冬季到洞庭來觀鳥!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2021-01-08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

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副省長陳文浩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幕。

(11月開始,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飛到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棲息。 李石裡 攝)

3000多隻小天鵝「組團」來過冬

洞庭湖是國際重要鳥類越冬地,被稱為「鳥類的天堂」。湖南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省政府從2010年起發布通告對野生鳥類進行禁獵,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獵野生鳥類的省份。同時,我省堅持以法護鳥、以林護鳥、以節護鳥,相繼開展了「洞庭風雷」「百日護鳥」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濫捕濫獵候鳥的違法犯罪行為。

如今,洞庭湖區鳥類數量穩步增長,現有鳥類352種,佔全國種數的三分之一,越冬候鳥近年每年增長兩萬餘只,達24.7萬隻,白鶴、小天鵝、白鸛、白琵鷺等珍稀鳥類頻繁現身,湖區成為了「鳥類的天堂、觀鳥的勝地」。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1月開始,已經有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地飛來了位於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這樣大規模的小天鵝成群棲息,在東古湖溼地還是首次。

在11月中旬的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調查中,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

10頭北京麋鹿加入洞庭湖麋鹿種群

當天,在洞庭湖溼地中央的注滋河畔,10頭從北京引入過來的麋鹿,在這裡放歸自然。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介紹,「引入這批的麋鹿是為了避免洞庭湖麋鹿種群的近親繁殖,提高多樣性,使洞庭湖麋鹿種群更健康地發展和壯大。」

「這並不是湖南首次引入麋鹿群。」宋玉成表示,「1998年,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26頭麋鹿渡過長江來到東洞庭湖畔;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又從江蘇引入18頭麋鹿。所以,現在的洞庭湖麋鹿融集了全國的三大種群。洞庭湖的麋鹿群,發展到今天已有約220頭。」

據介紹,本次觀鳥節,不僅有觀鳥賽、實地考察等常規活動,還將舉行文創展覽、公眾視頻觀鳥、攝影徵文大賽等眾多活動。

分會場

《黑鸛小西的一天》宣教動畫片首發

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暨西洞庭湖青山湖候鳥苑開園儀式在洞庭湖西濱·漢壽西洞庭湖保護區舉行。當天,常德分會場觀鳥大賽也正式舉行。在大賽啟動儀式上,表演了候鳥保護科普劇,並舉辦了《黑鸛小西的一天》宣教動畫片首發儀式。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為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有「鳥中熊貓」之稱。早在2007年11月,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就發現了23隻黑鸛,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僅存3000隻左右,東部種群遷徙途中的數量僅存100餘只。自2010年起,西洞庭湖黑鸛數量穩定在30隻左右。2015年2月,西洞庭湖成立了我國首個黑鸛守護站。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0044公頃,以黑鸛、白鶴等珍稀瀕危物種和西洞庭湖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區內有維管束植物424種,鳥類226種、魚類112種、底棲動物65種、兩棲動物13種、爬行動物20種、哺乳動物26種,溼地資源十分豐富。

觀鳥常識

最佳時間在清晨和傍晚

◆ 觀鳥時間

從一天活動情況看,鳥類一般在清晨最活躍,鳴叫、取食等活動頻繁。多數鳥類在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的時間段附近比較活躍,所以一天中最佳觀鳥時間應在清晨和傍晚。

◆ 觀鳥區域

在洞庭湖觀冬候鳥最佳區域是大、小西湖,採桑湖,君山後湖,春風湖和紅旗湖等區域。在這些區域觀鳥可以看到雁形目、鶴形目、鸛形目等近70種水鳥,而且數量極其龐大。

◆ 觀鳥必備

8-10倍雙筒望遠鏡、20-60倍單筒望遠鏡,鳥類圖鑑及其他鳥類識別參考資料,如《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值得注意的是,觀鳥時要儘量穿著與環境色彩相近的戶外衣褲,不要穿戴紅、黃、橙、粉紅和白色的衣帽,因為大多數鳥類對這些鮮亮的顏色非常敏感,不願靠近。

[責編:胡元媛]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沙鷗翔集候鳥紛飛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盛大開幕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是2020年嶽陽國際旅遊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特別是廣袤幽靜的東洞庭湖溼地,每年吸引數十萬隻候鳥來此越冬棲息,被譽為「候鳥天堂」。圖片均由 李石裡 攝)      星辰在線12月7日訊(通訊員 舒暢)八百裡洞庭沙鷗翔集、候鳥紛飛。12月7日上午9點,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
  • 冬季到嶽陽來看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盛大開幕
    冬季到嶽陽來看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盛大開幕   八百裡洞庭沙鷗翔集、候鳥紛飛。12月7日上午9點,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盛大舉行!
  • 洞庭湖國際觀鳥節落幕 觀測到159種鳥種,較上屆增加12種
    12月9日,第11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落幕。25支觀鳥隊經過12小時角逐,心近自然隊記錄到101種鳥種,獲得本屆觀鳥賽優勝獎,湘贛聯合觀鳥隊獲特殊貢獻獎,綠色沁源觀鳥隊獲預測獎。本次活動共觀測到159種鳥種,較上一屆增加了12種,其中3支隊伍提交的記錄準確率達到100%。 保護觀鳥勝地,建設大美洞庭。
  • 洞庭湖候鳥提早歸巢(組圖)
    10月16日,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大小西湖湖面上,野鴨、鴻雁、豆雁、白額雁、灰鶴和白鷺等候鳥正在這裡覓食、嬉戲、梳理羽毛……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桑湖管理站站長高大立說,這些都是來東洞庭湖溼地越冬的候鳥,今年候鳥來得比往年要早10多天,是20多年來的第一次,這與本地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有關。
  • 冬日時節,來洞庭湖,賞美景,觀天下奇鳥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嶽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 【聚焦洞庭湖生態文化旅遊】快樂洞庭 八百種玩法任逍遙
    觀鳥、捕魚、賞花、採摘、賽龍舟、坐遊艇、飛行、騎行、聽戲、品茗、看故事會、賞美食,快來赴洞庭之約吧。 觀鳥捕魚 回歸天然野趣 推薦 嶽陽採桑湖、沅江南洞庭上風港、常德花巖溪、沅江南洞庭蓮花坳漁村、皇家湖 「冬季來洞庭湖觀鳥」,每年入冬,溫和溼潤的東洞庭湖成了冬季候鳥的天堂,在縱橫交錯的湖汊灘涂上萬鳥齊飛。
  • 全面梳理 精心籌劃 高水平辦好觀鳥節
    11月30日上午,副市長陳閣輝帶隊深入君山區督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籌備工作,市文旅廣電局、市林業局、市城投集團、東洞庭湖管理局、君山區政府等單位負責人參加。陳閣輝一行先後來到華龍碼頭、洞庭湖博物館等地,實地察看觀鳥節開幕式場地、觀鳥設施現場、環湖遊步道等建設情況。在洞庭湖博物館,陳閣輝詳細了解了項目進場道路鋪設、室內裝修掃尾和室外景觀綠化等施工進度,並主持召開工作調度會,相關單位負責人就觀鳥節開幕式籌備工作進行了詳細匯報。
  • 最佳觀鳥時期到了!官方發布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大量美圖來了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3 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福田紅樹林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香港米埔保護區。
  • 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記錄到48種新鳥種
    近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上記錄到48種新鳥種。 來自全國的7支專業觀鳥團隊首戰告捷,每支隊伍記錄鳥種均超過100種。
  • 越冬水鳥集結東洞庭湖 25支觀鳥隊伍先睹為快
    仲冬時節,洞庭湖水位持續下降,綿延的灘涂「大草原」仿佛一條嫩綠的絲帶,將洞庭湖妝點一新。在大西湖觀測點,密密麻麻的羅紋鴨和綠頭鴨在湖中成片覓食,三兩成群的豆雁漫步在灘涂上,幾隻鸕鷀低飛盤旋,等待下嘴抓魚的時機。
  • 「洞庭三寶」初心依舊
    千羽翼下是洞庭 ——「洞庭三寶」第11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參賽側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馬如蘭 周磊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 每年冬天數以萬計的候鳥飛臨湛江觀鳥熱潮在港城日漸興起 觀鳥...
    湛江擁有全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雷州半島是西伯利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通道,每年都有大量候鳥飛經此地。每到遷徙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飛臨湛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於是觀鳥也作為一項市民的休閒活動,正在興起。
  • 2020天下洞庭·溼地音樂節在嶽陽開唱 鄭鈞、九連真人等都來了!
    11月7日嶽陽·南湖國際房車營地歡聲雷動,中國金茂天下洞庭·溼地音樂節如約而至,鄭鈞、九連真人、白皮書等知名樂隊齊聚嶽陽·南湖國際房車營地,給疲憊了一周的工作族和學生黨們撣去了煩惱和焦慮,奉上了一場超燃超治癒的音樂節現場。中國金茂天下洞庭·溼地音樂節的陣容自公布以來引來了無數音樂節鐵粉的關注。
  • 候鳥南歸,廣州觀鳥勝地讓你邂逅別樣的浪漫
    又到了候鳥們最繁忙的季節,它們陸續開始長途跋涉來南方「過冬」。圖片來源:廣州南沙發布先給大家來個小科普:全球候鳥遷徙一共有8條路線,其中有3條貫穿我國境內。這3條遷徙路線為西部遷徙路線、東部遷徙路線和中部遷徙路線,而廣東就位於東部線路的中段偏東地帶。
  • 候鳥北歸 龍江觀鳥賞春就去這十大溼地
    東北網4月9日訊(記者霍梟涵)隨著天氣轉暖,黑龍江冰雪消融,大批候鳥北歸,翔集溼地,組成一幅最美北國春景畫卷。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以「北國春光花開龍江」為主題的春季旅遊產品,邀請你到「十大觀鳥地」感受溼地的廣闊無垠,欣賞鳥類曼妙的姿態,感受北國春日好風光。
  • 已有4萬隻候鳥飛抵東洞庭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越冬;小白額雁數量佔全...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候鳥數量,2009年1月8日記錄的數據為8.8萬隻,2010年1月25日記錄的數據為11.95萬隻,2011年1月9日記錄的數據是15萬隻(整個洞庭湖一共為17.8萬隻)。近3年,東洞庭湖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採桑湖管理站站長易飛躍昨日告訴記者,在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目前已有4萬隻左右的候鳥光臨。
  • 「探索」崇明冬季觀鳥攻略來了,帶你探秘飛羽世界
    崇明,萬裡長江入海口,萬物生長,更是候鳥南來北往的「國際加油站」。每年11月伊始至次年3月,都會有一群南方的客人成群結隊而來,盤桓於崇明東灘數月後,再開啟它們的往北之旅。正是因為這群候鳥的到訪,讓崇明東灘即使在清寂的冬季,也顯得格外生機勃勃、野趣盎然。
  • 直播回顧>>2020「天下洞庭」國際溼地生態文化旅遊節資源推介會
    直播回顧>>2020「天下洞庭」國際溼地生態文化旅遊節資源推介會 10月15日上午10點,「嶽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2020洞庭湖溼地生態文化旅遊節推介發布會在湖南賓館舉行。
  • 長沙周邊5個觀鳥滑雪自駕遊線路推薦
    1.湖中觀鳥:洞庭湖上傾聽自然之聲 都說洞庭湖魚多,其實鳥兒也不少。嶽陽市境內的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溼地名錄」。保護區內僅候鳥就有338種,為我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溼地和候鳥保護區。每年冬季,都會有300多種、數十萬羽候鳥在此越冬或繁殖。
  • 這份崇明冬季最強觀鳥攻略,帶你探秘飛羽世界~
    崇明,萬裡長江入海口,  一座生態天堂裡,飛鳥翔集,萬物生長,  更是候鳥南來北往的國際加油站。  每年11月伊始至次年3月,  都會有一群南方的客人成群結隊而來,  盤桓於崇明東灘數月後,  再開啟它們的往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