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街年貨市場人潮攢動。記者 張欣 攝
東大街年貨市場到處充滿喜慶氣氛。記者 張欣 攝
長城網2月4日訊(記者 張欣)距離狗年春節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不少市民都忙著採購年貨。2月3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位於省會東大街的年俗文化節。大紅的燈籠、喜慶的中國結、寓意吉祥的春聯等「中國元素」把整個年貨市場裝點的紅紅火火,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
市民挑選年貨。記者 張欣 攝
喜慶春聯寓意吉祥,狗元素年貨備受青睞
「春風明盛世、玉犬賀新年」「.瑞雪翩翩豐收景、犬蹄朵朵報春花」「九州日月開春景、四海笙歌頌狗年」……一幅幅春聯寓意著人們對即將到來的狗年的美好期盼。
走進東大街年貨市場,一幅幅春聯、一張張福字映入眼帘,讓人仿佛置身於一片紅色海洋,勾起人們強烈的購買慾望。攤主白西振告訴記者,這幾天差不多每天都能賣上幾千塊錢,人們對於狗元素的春聯、燈籠、中國結情有獨鍾。
相較於普通的印製春聯,民間書法家現場書寫的春聯似乎更受市民青睞。據了解,這些「現場書寫版」春聯價格在20元至上百元不等,雖較印製春聯稍貴一些,但絲毫不影響市民對它的喜愛。「手寫春聯沒有局限性,大家喜歡什麼,我就可以寫什麼。今天到現在賣了差不多100幅了……」民間書法家範師傅高興地告訴記者,手寫春聯最大的優勢就是「現場創作,年味兒更濃」。
市民挑選心儀的商品。記者 張欣 攝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各類年貨應有盡有
記者走訪發現,不僅乾果、大棗、糖果、肉食等傳統年貨應有盡有,一些地方特產也備受市民青睞。「我買了點糖瓜,平時在超市很難看到,來這逛逛感覺找到了小時候過年的感覺。」市民王蘭雲告訴記者,聽說今年省會又在舉辦年貨市場,自己早早就列出了清單,特意趕在周末出來和家人採購。
在我國南方流傳「無腊味,不年味」。如今,在北方,臘貨也成為人民採購年貨的首選。記者看到,整個市場僅臘貨攤位就不下十餘家,並且生意十分火爆。據一位康姓女店主介紹,今年是她參展年貨市場的第三年,往年銷售都非常樂觀,今年市民的購買慾望也不低,從這幾天的銷售情況來看,有望突破前兩年。
除了吃的用的,年貨市場中還有中式服裝、圍巾帽子的售賣攤點。「這年貨市場最適合我們廣大怕麻煩的男同胞,來一趟,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都解決了。」市民張先生打趣道。
小朋友買到了喜歡的掛飾非常開心。記者 張欣 攝
好吃好看又實惠,年貨市場打響「價格戰」
年貨市場除了產品豐富之外,優惠的價格也是著實吸引了市民的眼球。「在年貨市場賣貨,要想從眾多商家中脫穎而出,就要以價格取勝。」一位張姓攤主告訴記者,他賣的大棗、核桃等均比市場價低了25%左右。
在一家熟食攤位前,記者看到,原價58元一袋的燻鴨,在這裡搞起了「套餐優惠」,燻雞、燻鴨、燻魚各兩袋總共只要100元。「我們主要是薄利多銷,讓老百姓得到點實惠,同時自己的品牌也能打得更響,算是一舉多得吧。」該攤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開市到下午三時許,自己還沒來得及休息,銷售十分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