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方言」,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有話要講,它是指「地方語言」,又稱為「白話」或者「土話」,是區域於標準語之外的某一地區的語言。因為漢族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說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而這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往往都是結合一個地區,傳承千年出現的一個傳統文化,所以儘管都說要普及普通話,但保護傳統方言也不能缺失,這是民族的根脈,也是人們對於家鄉最直接的回憶。
那麼中國的方言到底有多少呢?事實上這是難以統計的,因為中國擁有著很多複雜的方言區,但這些方言可以因為不同地區的不同在分為若干個「方言片(也叫做次方言)」,依次推下去後還能夠分為「方言小片」,最終明確到某市,某縣,某鎮甚至到某村,所以中國的方言數不勝數,為了進行一個更好的統一,所以根據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文字概括》中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分別是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因此也就一個疑惑出現了,那就是中國的這些方言哪些影響力最大呢?
對於這個問題,為了更好地體現差別,自然就要放在海外比較了。這幾年「漢語熱」席捲了很多國家,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學習中國漢語,不過事實上,中國有三大方言在海外的影響力比普通話還要大,你知道是哪裡嗎?
這第一個無可爭議的就是粵語。如果直接說中國海外影響力最大的方言,無疑就要說到粵語了,粵語又叫做廣東話和廣府話,也有唐話和「白話」的俗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中的一個方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模樣,並且作為廣府人最重要 文化載體和文化特徵而存在。它擁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了較多的中國古漢語的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直接用漢字進行表達,是普通話以外,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是美國和加拿大 第三大語言,是紐西蘭的第二大語言,也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的第二大語言,根據統計,全球共有1.2億人使用粵語,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方言,在國外有時候比普通話更好使。
第二個就是閩南語,福建是中國方言的大熔爐,儘管面積不大,但方言並不少,並且還都是中國影響力巨大的方言,而在其中,閩南語無疑是其中的翹楚。在強者如林的福建方言中,閩南語獨樹一幟,它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跟著南遷來到福建南部生活,之後就在這裡保留文化根底。它屬於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並在海外特別有影響力,某種程度上,閩南語其實比粵語更有影響力,因為粵語1.2億的使用群體中,有9000多萬來自兩廣地區,而閩南語在全球擁有8000萬人使用,其中海外佔比可能更多一點,主要在東南亞和美國澳大利亞等地使用。
而最後一個就是客家話,。客家話是漢客家民系的共同語言,是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漢族分布在贛南,閩西,粵東和粵北地區,是中國南方10餘個省市,180個縣市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美洲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全球共計3700萬人使用客家話,但主要分布在國內,影響力不如其他兩個。
而其實也能夠看出來的是,海外影響力比較大的方言主要都是在閩粵地區,總共約2.3億人使用,這是因為閩粵地區歷史上經常到國外發展,歷史發展中很多就在外國定居了,也就形成了這樣的情況。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