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tty劉 編輯: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如何理解富養孩子的?
或許是為他尋找最好的教育資源,讓他接受高品質的教育。
或許是當孩子犯錯時,你心平氣和地為他開導講解,引導他下次該如何做得更好;
或許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你用堅定的眼神告訴他,你是他堅實的後盾,引領他勇往直前;
亦或許是當孩子無聊時,你為他開啟一扇想像的大門,陪他探索奇妙的世界,尋覓有趣的生活……
關於富養,沒有統一的答案。
但不可否認的是,郭晶晶霍啟剛夫婦在富養孩子方面是值得父母們借鑑和學習的。
01
富養,
是爸爸愛媽媽,孩子學會如何愛
母親節這天,霍啟剛在社交平臺上與大家分享,他和6歲的兒子霍中曦為郭晶晶準備了母親節的驚喜。
父子倆一起去工藝坊製作了花型銅碟,霍啟剛還細心地在上面寫道:「希望你喜歡這個禮物」。
霍啟剛和兒子一起趴在桌子上凝視自己的作品,畫面溫馨而充滿愛意。
霍中曦在銅碟上畫了蛋糕和心形的圖案,還寫上「Happy Mothers Day,I love Mom。」
霍啟剛則在上面畫出了愛心和太陽的圖案,以及三個孩子的英文名。
看得出父子倆為了讓郭晶晶過一個難忘的母親節真的超級用心。
霍啟剛言傳身教,向孩子傳遞爸爸是如何關愛媽媽的。
下午,霍啟剛又曬出一張他與兒女買花的照片,照片中,霍啟剛提著滿滿一大袋東西,笑嘻嘻的。
霍中曦抱著兩大盆花,看上去輕鬆而滿足,大女兒則抱著花做了個半屈膝動作,古靈精怪,甚是可愛。
霍啟剛在圖末配文「送給媽媽的花,一切都隨著愛而成。」
這一幕讓無數網友感動又羨慕:「簡直甜到心裡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真心喜愛自己的妻子。」
因為,孩子在有愛的氛圍中,才能學會如何去愛。
02
富養,
是用心點亮生活,讓未來可期
其實,在母親節前夕的五一勞動節,霍啟剛陪兒子做手工的視頻就已經被刷上熱搜。
視頻中,父子倆繫著圍裙,拿著錘子專注地敲打著手中的作品。
霍啟剛全程面帶微笑,看上去格外享受這段親子時光,而一旁的兒子,則十分投入地沉浸在手工的製作中。
倆人一樣地姿勢,一樣地節奏,神同步的畫面看上去超有愛。
圖片末端還配文,「A little surprise for my dearest」,十分甜蜜浪漫。
沒錯,這正是霍啟剛帶兒子親手製作的送給郭晶晶母親節的驚喜——花型銅碟。
最後,霍啟剛和兒子結束了手工製作後,選擇了超接地氣的交通方式,一起乘坐地鐵回家。
父子倆人雖然帶著口罩,但仍能從眉眼間感受到他們的開心,霍中曦拿著地鐵卡對著鏡頭揮舞,簡直是超級興奮。
霍啟剛說兒子最中意搭地鐵,同時他們也用實際行動實現了「減碳生活,港鐵出行」的生活方式。
所以,即便身為豪門的霍啟剛,也不是通過一味地砸錢來實現富養,而是身體力行地給孩子精神上的富足,讓孩子從平凡的生活感受到寧靜與美好。
不論豪門還是工薪階層的老百姓,用心生活的人總有種神奇的魔力,能夠把平淡無奇的生活過成詩與遠方,把晦澀暗淡的人生變得精彩有趣。
°°°
有這樣一對90後夫妻,買了套70平米的毛坯房,因為時間和金錢都有限,房子過戶後,一家四口就直接住了進去。
雖然沒有裝修,但房間裡到處擺滿了植物、畫作,和各具特色的家具,這些都是爸爸親手製做的。
屋子裡雖然四面都是水泥牆,但氛圍卻顯得十分溫馨。
媽媽畫畫時,兒子靜心練字;
媽媽做美食時,兒子專心看書;
兒子打架子鼓時,全家人在一旁欣賞……
網友大呼羨慕:「簡直把生活過得如詩如畫。」
雖然他們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但孩子的內心一定是幸福而滿足的。
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妻子,一個無處不充滿愛的家庭才是最好的家庭。
心理學家說,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種營養」: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實,這些營養在懂得「富養」的家庭裡,孩子都會慢慢汲取。
熱愛生活的家庭,養出的孩子才會更自信、有力量,有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能力。
03
富養,
是讓孩子有廣闊的格局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
郭晶晶一貫以樸素著稱,經常可以看到她帶著5毛錢的頭繩,拿著49元的包,常年給孩子買打折促銷的衣服,均價不超過200元……
然而做起慈善來卻毫不含糊。疫情期間,霍啟剛夫婦為武漢捐款7000萬,隨後郭晶晶又低調地為疫區人民做起義工,忙著切香皂裝口罩……
當有記者採訪郭晶晶時,她說:「我是一名運動員,雖然退役,但不會忘記國家的栽培,只要國家有需要,我都會出一份力。」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著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郭晶晶用自身的行動和人格的魅力感染著兒子。
一個在胸懷寬廣的家庭裡成長出來的人,既不驕傲自滿,也不固步自封,他可以變得更優秀,走得更遠。
在諾貝爾文學頒獎臺上,莫言回憶了自己母親的故事:
幼年時期,莫言跟著母親去地裡撿麥穗,被守麥田的人發現。母親被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打了一個耳光。母親無力反抗倒在地上的情景讓莫言刻骨銘心。 多年後,莫言在集市上又碰上了已經白髮蒼蒼的看守人,他想衝上去報仇,卻被母親一把拉住,母親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莫母如此「欺瞞」兒子,不是為了告訴孩子父母有多懦弱有多好欺負,而是告訴兒子不要計較雞毛蒜皮,才能在廣闊的天地裡,活出超凡脫俗,豁然開朗的樣子。
寬容,善良,不斤斤計較,是這位目不識丁的母親的人生格局,沒有豪情萬丈的大道理,只有以身作則的榜樣。
一個孩子只有擁有真誠善良、開朗豁達、勇敢承擔的品質,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只有心向遠方才能風雨兼程,以後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養育孩子,是為了給他豐盈的內心。
你給孩子的教育,決定著他以後的眼界和格局。
親愛的父母:
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愛,請先愛你的妻子。
如果你想讓孩子變得快樂,請用心點亮他的生活。
如果你想讓孩子走得更遠,請先開闊自己的胸襟。
最好的養育,是用寬廣的愛來教養,讓孩子擁有創造幸福的能力,和廣闊的胸襟與思想,讓他們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長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