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2020-12-20 視覺同盟

  第一部分:展覽簡介
  2015年11月5日——11月28日,中國傳媒大學和國家大劇院共同主辦的「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將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廳展出,這是繼2010年全球設計大師在中國聯袂展出後,中國第二次舉辦的關於表演藝術海報的設計盛會。屆時,展覽將雲集16組來自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義大利、瑞士、以色列、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頂尖設計師的150幅表演藝術海報作品,在平面的紙張上展現一個視覺的「舞臺」,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好戲」。
  本屆「紙上的舞臺」將用最強大的頂尖設計師群體、最華麗的海報陣容、最真實的海報原作、最精美的印刷版面,使你眼花繚亂、心靈震撼。自推廣之日起,活動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本次活動由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設計研究中心策劃執行,中國設計界泰鬥餘秉楠教授、文化部藝術司諸迪司長、國際設計大師Christof Gassner教授等人士都在展覽籌備之初對策劃團隊提出殷切的期望和專業性的指導。
  如今,在信息化時代裡,紙質媒體的影響力在電視、網絡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受到衝擊,生活處處都被喧鬧的動態影像、網絡信息所包圍,逼迫我們一直匆匆行走,無法停下來安靜欣賞海報這種高雅的設計藝術,面對面地與它交流、感受它的美好。商業的洪流、文化的弱視,使得這種創作感極強的文化類海報在今天顯得尤為珍貴,傳播海報藝術之美的社會意義也更加突出。
  今天,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吳學夫教授攜手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部長劉欲曉共同策劃「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下面是兩位策展人的發言。
  
  第二部分:策展人說
  1、


吳學夫

  吳學夫,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94年起至今任教於中國傳媒大學。設計評論人、策展人、設計產業研究者,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主任、藝術跨界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設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多家藝術設計機構專家顧問。曾主持策劃創意設計的教學模式研究、策劃「紙上的舞臺」、「中國東西」、「基本元素」等文化項目。

  早在2010年,我們舉辦了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在國家大劇院裡,作為視覺藝術的海報設計與表演藝術交相輝映,向公眾奉上了一場視覺的盛宴。五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如火如荼,文化消費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也包括上劇院、看演出,但是在中國,大多數關於演出的視覺推廣設計往往只是事務性的工作,較少委託獨立設計師進行創作級的設計,而西方的平面設計師們大都與劇院之間形成一種需求與創作的生態關係,關於演出的海報設計作品是最能代表平面設計師藝術成就的作品類型。
  平面設計是一切設計的基礎,而海報設計又集中體現了平面設計的所有要素,表演藝術主題的海報由於其文化性和公共性,在社會精神領域扮演了特殊的作用:通過美的形式,介入城市和公眾的生活,提升公眾的審美趣味,從而使社會更趨美好。在功能性的需求得到普遍滿足之後,只有美和創意才能打動我們。今天的中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對社會的貢獻不僅在於產值,更重要的是給公眾創造一種藝術化的生活,讓美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指導我們的行為向善,從而改善整體社會狀況。五年前我們曾思考,當代社會現實使「美好」成為一種奢談,甚至,我們不再相信「美好」。強大的商業力量以及各種意識形態的訴求左右著我們的公共審美,如何尋求一種推動力量來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現實世界中重建美的信念?它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命題。
  正是在這種思考之下,我們策劃了「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本次展覽邀請了Milton Glaser、Gunter Rambow、Finn Nygaard、Kari Piippo、Holger Matthies、Nicolaus Ott+Bernard Stein、Fons Hickmann、Guy Saggee、Erich Brechbühl、Frederic Teschner、Elisabeth Kopf、Evelyn ter Bekke+Dirk Behage、Gerwin Schmidt、Hjalti Karlsson+Jan Wilker、Ollie Schaich+Ruedi Zürcher、村田長島共16組包含歐、美、日多個國家的老中青三代設計師的150幅海報設計作品,這些極富創意的表演藝術海報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優美愉悅的設計形式,更是在於它們作為一種公共文化的載體,喚起了我們對藝術化生活的追求,也使得這次的海報設計展覽超越了紙上設計表現的意義,從而進入到一個更為宏觀的社會舞臺,成為一項傳播設計之美、生活之美的文化項目。

  2、


劉欲曉

  劉欲曉,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史論系,現為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部長,中國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專家委員,策展人,先後負責了百餘個重點展覽項目,涉及視覺藝術類、表演藝術類和文化遺產類等領域。

  作為以藝術的形式表現信息的載體之一,表演藝術海報自誕生後便呈現出其獨特而優雅的氣質,如同照射在舞臺上的一束光線,寧靜而又神秘。表演藝術海報設計中的信息本身固然重要,但如何以無聲的、視覺化的語言表現,如何讓海報發出聲響一直在挑戰著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智慧和創意。 五年前,經過策展團隊世界範圍的徵集、遴選,當它們首次集中在國家大劇院亮相時,引來藝術界的關注。五年過去了,在設計生活化,在信息爆炸化的時代,在網絡媒介擠佔我們每一寸空間,每一秒時間,令我們無法抗拒,甚至無處逃逸的當下,我們又迎來了第二屆展覽。我想,與其說這個展覽帶給大家的是一場以紙為舞臺的演出盛宴,不如說是給我們的一次暫時脫身喧囂的機會,讓我們能在夢幻般的水下展廳裡獨處,安靜的審視一幅幅的經典作品,思考設計回歸本體,步入藝術家的創意世界。
  自年初的「幕後與前臺——國家大劇院舞臺美術展」、「2015北京舞臺美術邀請展」,和剛剛落幕的「為表演而設計——歐洲當代舞臺美術設計展」,本次展覽將為國家大劇院2015表演藝術系列展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表演藝術海報的前世今生
  設計之命運,時代之必然。以表演藝術海報設計為主題的展覽不只是我們追溯歷史、回顧傳統的一個方式,更是在喧囂的洪流之中尋得的一片安靜的土壤,時過境遷,海報的魅力卻永不消減,平面設計之源,有待我們去追溯。
  海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公共信息傳播的載體,尤其是當電子媒介未興起時,海報是媒介「冷兵器」時代最受寵的大眾傳播形式,因此,海報繼承了純藝術創作的那種品質和優雅,其優良的血統流傳至今。在世界範圍內,作為平面印刷媒介的海報,處於電視,網絡等媒介喧鬧之中,這一紙上的藝術,變得有些滄桑落寞。如今,只有一種類型的海報仍然堅守著純粹的藝術精神和美的信念,那就是為歌劇,話劇,舞蹈,音樂會等表演藝術形式所設計的海報,我們把它稱為「表演藝術海報」,這是最後的「貴族」,也是在設計領域中擔負著文化拯救角色的強者。
  最初的海報就是為表演藝術而進行的設計創作。
  海報藝術在19世紀末歐洲的「美好年代」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表演藝術海報表現了那個時期人們歌舞昇平,縱情歡娛的生活方式,藝術家們紛紛參與海報創作,以高超的視覺藝術語言對表演藝術進行創意性地詮釋,使海報成為一門高品質的公共藝術。此後一個多世紀裡,表演藝術海報始終是平面設計師的美學境界之最高層次象徵。
  1891年,印象派畫家勞特累克為巴黎紅磨坊的表演設計的海報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表演藝術海報。伴隨著海報這一紙質媒介的興起,表演藝術海報在世界設計領域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紅磨坊拉•古留小姐》,1891年

  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普及的藝術和設計的風格,新藝術運動發端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1889年經巴黎世博會的廣泛介紹,於1900年達到頂峰點,而後幾乎完全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逐漸為現代主義運動「裝飾藝術」(Art Deco)運動所取代。新藝術是一種以感覺性、有機曲線與非對稱架構為主要特徵的裝飾風格。
  從一戰到二戰期間,包括戲劇海報在內的海報藝術無可避免的被打上了戰爭的印記,這期間的表演藝術海報由於處於特殊的歷史環境,所以大部分在風格和設計手法上都具有戰爭年代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戰後世界經濟起飛、思想大爆發,意外地讓各種大膽的跨領域實驗成為可能,包浩斯以及抽象藝術的出現、平面設計的百花齊放、字體學的推陳出新……都是在這段期間如火山爆發式誕生,奠定了現代文化發展的養分。這一時期紐約平面設計派的索爾?巴斯設計了一系列的電影海報,他的設計特點代表了這一派別的設計特點:從具象的圖形中抽象出象徵性的造型元素,具有簡單、明確的特點,改變了好萊塢以電影演員的肖像為重點的海報設計傳統。
  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出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對現實的恐懼心理和狂亂不安的精神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主義風行一時,這期間拉法爾?奧賓斯基的作品極具代表性,他善於利用視覺錯覺效果揭示戲劇的內涵。
  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期間,歐洲的海報設計中始終有一種如同詩歌創作一樣的個人設計活動,廣泛使用攝影技術和拼貼、拼接技術,形象經常是破碎的,但是總體的感覺卻又非常清晰和完整。歐洲這種類型的平面設計家形成了一股設計核心力量,被稱為「視覺詩人」,他們反對所有傳統的、保守的、商業化的設計風格,力圖在海報設計和其他的平面設計中表現出個人的藝術、思想、意識形態立場。歐洲這個時期最具有影響力的平面設計家當推德國法蘭克福的岡特·蘭堡。


岡特•蘭堡 《卡門》,2002年

  在這期間,美國的百老匯的戲劇海報同樣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在平面設計的發展史上,70年代的平面設計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階段。美國設計大師梅頓·戈拉瑟為歌劇演出創作了大量海報。同時段的日本也有許多精彩的文化盛事發生,龜倉雄策、橫尾忠則等人為日本平面設計增加了很多視覺新色彩,這其中表演藝術海報領域也湧現了一大批優質的作品。


梅頓·戈拉瑟 《茱莉亞—通往天空的階梯》,1989

  在進行表演藝術海報創作時,設計師們不只滿足於將演員和舞臺場景展現給觀眾。他們深刻理解劇目的精神內涵和其對大眾的教化意義,剖析戲劇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並在此基礎上以豐富的、多樣化的表現方式來設計海報並感染觀眾,甚至讓我們感受到尖銳的批判性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如田中一光先生所說:「海報是一張充滿信息情報的紙……作為世界各國人士之間交流的海報,具有設計上獨特的普遍手法和情感,優秀的作品可以跨越國境,促膝談心,相互理解。」
  這些設計大師的大部分作品都於2010年的「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展出,十四位全球設計大師的一流作品首次在中國聯袂展覽,這些富有美感的表演藝術海報在脫離了海報的瞬時功能意義後,卻獲得了超越時代的完美意義。
  在設計領域裡,平面設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奠定了一切設計的基礎,而海報設計又可謂是平面設計領域裡的中流砥柱,它是平面設計最直觀、最集中的呈現。海報,是創意之美的化身,表演藝術海報是這一切美的集中體現。
  「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的展出,不僅是一個大眾欣賞大師原作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更是中國平面設計界的一大幸事。除展覽外,「紙上的舞臺」組委會還邀請了七位具有豐富創作經驗的世界平面設計大師千裡迢迢來華進行講座。

相關焦點

  • 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2015年11月5日至11月28日,中國傳媒大學和國家大劇院共同主辦的「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即將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廳展出。屆時,展覽將雲集十餘位世界頂尖設計師的一百多幅表演藝術海報作品,在平面的紙張上展現一個視覺的「舞臺」,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好戲」。
  • 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開幕
    「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展廳入口  2015年11月5日下午,隨著樂手演奏的陣陣悠揚的音樂,「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廳隆重開幕
  • ...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策展人...
    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策展人、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藝術跨界研究所所長吳學夫2010年8月10日,「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紙上的舞臺」以強有力的主題匯聚了14位全球超一流設計師不同階段的一百多幅經典表演藝術海報,這些富有文化美感的海報,在脫離了海報的瞬時功能意義之後,卻獲得了超越時代的審美意義。為此,視覺同盟專訪了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藝術跨界研究所所長吳學夫。
  • 世界級的設計盛事--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以強有力的主題匯聚了全球14位超一流設計大師,這是如此眾多的國際設計大師首次在中國聯袂展覽,展品囊括了各位大師不同階段的一百多幅經典表演藝術海報。這些富有文化美感的表演藝術海報,在脫離了海報的瞬時功能意義之後,卻獲得了超越時代的審美意義。
  • 國家大劇院海報設計展開幕 11個國家設計師參與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海報設計展開幕 11個國家設計師參與  分享到:   國家大劇院海報設計展開幕 11個國家設計師參與【解說】11月5日,「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拉開帷幕。
  • 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展
    展覽海報「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將於2010年8月10日至9月5日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辦。本次國際邀請展是將表演藝術與海報設計這兩種藝術結合展示的首次創舉,將「表演藝術海報」這一奇特而又高貴的設計類型特別從海報設計當中強調出來,也是全球主題設計展覽的一個創舉。
  • 深圳「文化名片」向世界發聲 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展開幕
    11月30日,「之間「——2019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深圳紅立方開幕。11月30日,由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國際海報節組委會承辦的「之間「——2019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深圳紅立方開幕。展出將持續至12月5日。
  • 我是一個矛盾體——國際頂尖設計師弗萊德裡克•特施納
    他是一名獨立設計師,有著自己的一間並不怎麼華麗的工作室;他是令人崇拜的神奇人物,曾將法國肖蒙國際平面和海報設計大賽的冠軍收入囊中;他也是一名教師,在瑞士繼續進行延續設計夢想的神聖工作;他同時是一名策展人,天馬行空的想法使他被法國媒體稱之為設計界的「奇葩」。
  • 第八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海報設計還能活多久?
    「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在這樣一種困惑和彷徨中走到了第八屆,這一屆的「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是以「海報共生」為主題的邀請展,展覽共提出了6個關於海報設計的問題,以求啟發觀眾對於海報生存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思考。
  • 「長江·未來」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開幕
    「長江·未來」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開幕 共收到來自23個國家的800餘件作品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6
  • 醉美武漢——城市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 入選名單及線上作品展(一)
    為更好、更深入、更親切的傳播和宣傳武漢城市文化,以開放之姿融江城之美,特此武漢設計師沙龍組委會聯合CDS及多家行業協會、單位舉辦《醉美武漢——第一屆武漢城市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公益活動。」2019蘇州藝術設計展入選;2019年,古田路9號2019《brand創意呈現6》作品合集入選;2019「大吉創新」字體海報設計展;2020年,團結就是力量——2020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
  • 2020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開幕
    晚報訊 昨天上午,「長江·未來」2020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在崇川區陸洪小鎮開幕。
  • 文章頻道 - 2020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作品精選,百人設計共抗疫!
    來源:不錯研究室原標題:團結就是力量——國際公益海報設計邀請展「上篇」疫情當前,億萬逆行者依然奮戰在前線,其中的艱險和歷程無需贅述,當此時,已經沒有局外人,社會各界為抗擊疫情紛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水深火熱,豈能視而不見。
  • 「方正字庫海報設計邀請展暨東京TDC2019選作展」北京開幕
    6月15日,「『字·有格局』方正字庫海報設計邀請展暨東京TDC 2019選作展」在北京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幕。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同期宣布第十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正式啟動,並特別推出「心動字體」服務模式。
  • 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龍崗開展 全球設計師百幅作品亮相
    9月21日,100 Posters -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龍崗「紅立方」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幕來龍崗看看吧,這裡有100幅內嵌客家元素的海報等您欣賞。9月21日,由龍崗區文體旅遊局主辦、SIPF深圳國際海報節承辦的100 Posters -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龍崗「紅立方」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幕。
  • 跨越時空的視覺詩人——關於世界設計大師岡特•蘭堡
    在30年的職業生涯中,岡特•蘭堡設計了幾千幅海報,對現代設計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視覺語言的魅力、表現形式的創造力,被稱為傑出的「視覺詩人」,這些海報多次在國際藝術大展和雙年展上獲獎,並被多國博物館、大學以及文化機構收藏。
  • 江南文脈國際海報邀請展暨設計大賽作品在江南文脈論壇展出
    交匯點訊 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29日上午即將在無錫拈花灣開幕。步入主會場,記者注意到,由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江南大學主辦,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江南文化研究院承辦的江南文脈國際海報邀請展暨設計大賽作品懸掛在會場兩側,為論壇平添了一份時尚氣息。  據介紹,此次展覽吸引了來稿1173件。
  • 第二屆亞洲平面設計雙年展「發現」主題海報作品招募
    鑑於廣大專業設計師和設計愛好者對展覽的關心和巨大的參與熱情,經由第二屆亞洲平面設計雙年展組委會商議決定,特別開放「發現中國」展覽板塊面向全中國及華人地區招募作品,具體事項如下:招募作品要求:1.以「發現」為主題的海報作品,您可以反映對大中華文化的思考,也可以反映您所在地區和城市的文化特性,我們更希望的是看到您獨特的觀點。
  • 這個設計獲得了國際海報展銀獎
    在剛剛揭曉的「日本富山國際海報三年展」中,浙江財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林洲老師的作品《THEWORKSSHOWOFDEPT.OFART&DESIGNBYPROFESSIONALTEACHERS》捧回了銀獎。這是富山國際三年展自開展以來,中國人所獲得的最高獎項。
  • 2014亞洲平面設計邀請展徵集截止公告
    北京時間7月31日24時,亞洲平面設計邀請展的徵集工作截止。經過14天的全球徵集和定向邀請工作,組委會共收到來自21個國家1357件海報作品。本次活動分為邀請設計師單元和競賽單元。,17屆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金獎,第10屆莫斯科金蜜蜂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金蜜蜂獎,第8屆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銀獎、銅獎,第四屆波蘭奧斯維辛國際社會政治海報雙年展銀獎,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銀獎、銅獎,烏克蘭國際環境海報三年展特別獎、評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