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2021-01-14 性海圓通

八大宗派概述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唯實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八大宗:性、相、臺、賢、禪、淨、律、密。


八大宗派的形成

印度產生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於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比如:最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所以,佛涅般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就是因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印度境內應運而生。而傳入中國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也是沒有宗派門戶之見的,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們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才有了宗派的出現。如有名的天台宗「五時八教」和華嚴宗的「五教十宗」。繼後,其他宗派也相繼判教。判教就是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經、律)來判釋自己的宗派屬佛所說的至上的圓教經典。所謂的:各宗大師嘗有教相判釋,以判各宗之高下而定自宗之位次。教判既興,門戶遂起。

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部派爭執;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

傳入中國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成型的有: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般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天台宗、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這十三宗中,涅般宗歸入天台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

在中國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華嚴」及「天台」近於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禪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於「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所以嚴格地講,律宗應該遍屬於各宗,至於宗教的素質,乃是各宗皆備的。

在中國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佛教自從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經過五六百年的發展,到隋唐時進入了創宗立派的新時期。南北朝時由於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學風,佛教理論雖然趨向獨立,但還沒有能夠對佛教本身不同的觀點加以系統的綜合和會通,獨立的寺院經濟也是處於形成發展之中。因此當時無佛教宗派的出現,只有眾多的佛教學派。隋唐時,隨著封建統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經濟的充分發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進一步融合發展的機會,順應著思想文化大統一的趨勢,一些學派在統一南北學風的基礎上,通過「判教」而形成宗派。這些宗派各具獨特的教義,教規和修持方法,並為了維護自己宗教的勢力和寺院經濟財產,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傳法世系。他們的思想體系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傳統思想和方法。中國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誌著佛教在中土的發展進入了鼎盛階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性海圓通」公眾號將對每一宗派逐一介紹,敬請關注。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相關焦點

  • 佛教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大宗派(漢傳佛教八大祖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漢傳佛教祖庭及其文化具有高度的信仰價值、文化價值與學術價值,是佛教中國化的實踐結晶和寶貴成果。認識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是人類信仰的精神豐碑。
  • 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地位及佛教觀點,一起來長知識
    大家好,歡迎來到娟寶穿什麼,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佛教的故事。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佛教起源於印度。圖一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開創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天台宗: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成立的佛教宗派。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隨著隋唐的統一、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繁榮、文化的融和及帝王的護持等條件下,使得佛教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開創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茲將大乘八宗在中國的開展分述如下:中國佛教八大宗派。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介紹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指的是哪些宗派?
    原標題: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指的是哪些宗派? 我們都知道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些派別。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是佛教發展的巔峰,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淨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你知道都是哪些?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淨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形成了現今所說的八大宗派。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創始人及其他
    中國佛教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歷經漢魏兩晉南北朝的發展,到隋唐時已趨成熟,佛教也逐漸趨於中國本土化,並形成八大宗派。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2、三論宗。此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依據,得名三論宗。創立於隋代,創始人吉藏。祖庭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
  • 佛教為何在唐朝時期如此興盛?從佛教八大宗派看唐代佛教的興起
    依我看佛教自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至涅槃前,就已經傳入中國,甚至更早,為何如此斷定,因為佛陀親口說自己已經不止一次到娑婆度生。比如我們不能說達摩祖師時期,觀世音菩薩就開始傳入中國,很大可能是民間盛行信奉觀音,才有了達摩東渡。佛教在中國生根發芽壯大,到了隋唐時期,更是出現了八大宗派。
  • 佛教為何在唐朝時期如此興盛?從佛教八大宗派看唐代佛教的興起
    依我看佛教自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至涅槃前,就已經傳入中國,甚至更早,為何如此斷定,因為佛陀親口說自己已經不止一次到娑婆度生。比如我們不能說達摩祖師時期,觀世音菩薩就開始傳入中國,很大可能是民間盛行信奉觀音,才有了達摩東渡。佛教在中國生根發芽壯大,到了隋唐時期,更是出現了八大宗派。
  • 重磅:《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隆重出版!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隆重出版近日,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隆重面世,本套叢書對流傳千年、遍及東亞並成為中國佛教第一支撐的八大宗派的起源與發展、思想與實踐、祖師與傳承、祖庭沿革與現狀以及宗派與祖庭的當代價值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公元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隋唐時期達到鼎盛,進而出現許多佛教宗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八個,這八個宗派創立也標誌著中國佛教理論日趨成熟、自成一體。淨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慧遠在廬山建立蓮社弘揚淨土法門。律宗創始人:道宣大師,唐代高僧。常駐於終南山淨業寺,開創中國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
  • 佛教: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有何特點?若修持適合的法門,事半功倍!
    佛教自傳入漢地之後,受漢地文化影響,形成了多個宗派,意為多個法門。依照佛經而言,佛教中的法門共有八萬四千個,各自有行,稱無量法尊。今天小編來說說,在中國佛教中的主要八個宗派。一:天台宗天台宗發源於中國浙江天台山,並依此地得名。在宗派文化中,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主張發真正菩提心,將「九助觀」與「十乘法」融為一體,明釋智慧。
  • 極簡史: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下)
    佛教自漢代傳入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經過了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發展。在當時已經形成十一種派別,直到隋唐時期教派基本成熟,計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將小乘的俱舍歸入法相宗,成實歸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上篇文章簡單介紹了四個宗派,本文繼續探討剩下的四個宗派。
  • 佛學常識:佛教八大宗派你了解多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佛教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佛教是有八大宗派的,但是對這些宗派你又了解多少呢?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三論宗(法性宗)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
  • 漢傳佛教可分為具體的哪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又稱漢傳佛教,首要有八大宗派,別離為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和密宗,簡稱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大約在公元元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佛教初步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前期首要是翻譯佛經。跟著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達和展開,佛教徒和佛教專家的數量也空前增加,隋唐時期構成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均已樹立,展開頗具規模。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華嚴宗
    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華嚴宗,華嚴宗源於隋唐間的法順、智儼思想,創始人是武則天時的法藏。法藏與武則天有密切的政治關係。武則天以《大雲經》作為其女主受命的讖證,從此對佛教另眼相看,改變了唐初道教居上的局面,轉而以佛教為首。
  • 河北對佛教宗派的貢獻
    佛教八大宗派的誕生,是佛教繁榮昌盛的標誌,更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這些宗派有高度發展的寺院經濟作支柱,創造了各自龐大的理論體系代表了當時哲學思維的最高水平,影響著大批文人學士,左右著時代思潮。尤其是禪宗與淨土宗,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兩則大事因緣。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知多少?其中六個在西安
    大興善寺是著名的隋唐皇家寺廟,在佛教界地位非常高,貴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密宗祖庭寺廟。除了密宗祖庭大興善寺之外,八大宗派都是那些?他們的祖庭之地都分別是什麼呢?對於中國來說外來宗教,從西漢時期傳入我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經過幾代中國僧眾的努力,佛教也早已經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已經是成為了體系嚴密,宗派類別齊全的宗教。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通常上講就是: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天台宗與佛教宗派
    在佛涅槃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就是因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印度境內應運而生。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部派爭執;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傳入中國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佛教自東漢從印度傳入中國。
  • 浩浩宗風傳法脈·巍巍祖庭蘊哲思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了解佛教就不可能對中華文化有透徹而準確的理解。而一提起佛教,大家往往都會說,中國佛教有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律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天台宗等八大宗派,不懂這八大宗派就難以理解中國佛教。此言不虛,八大宗派是中國人選擇和理解印度佛教的結晶,不但代表著佛教的中國化,而且形成了中國佛教最深厚的理論支撐,是塑成中國特色佛教文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