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油畫流水線畫工到藝術者,大芬油畫村的轉型之路

2020-12-05 騰訊網

大芬村,只是深圳龍崗區布吉一個不到0.4平方公裡的小村,這裡卻成為了聞名世界的油畫村。自1989年設立第一家油畫工廠開始,30年時間,大芬村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被譽為「世界油畫工廠」。

大芬村的街頭寫著「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大芬村的起步是臨摹複製西方油畫,所製作出來的畫最早也是出口歐美國家,吸引成千上萬的農民工進城從事繪畫工作,據統計最巔峰時有2萬畫工同時在繪畫。而大芬村遭遇重大轉折是在2008年,當時西方發生金融危機,油畫出口量嚴重下挫。也是從那時開始,大量畫工從「機械流水複製」開始轉型自我創作,而市場也由歐美慢慢轉向國內,甚至很多人走上了電商的路。

一個在樓梯口工作的畫工。

夜晚,大芬村的一個畫室。

下雨夜,一個畫家用畫板遮擋雨水。

一個村民在畫廊中休息。

下雨天,一個小孩在畫廊裡用水杯接雨水。

唐雪峰是大芬村一位典型的畫家,他生於江西贛州鄉下,小時候跟爺爺去縣城文化館,才第一次看到油畫。受爺爺的文學啟蒙,他買了很多連環畫(西遊記,紅樓夢),喜歡畫畫喜歡文學。

唐雪峰一家三口在他的畫室前合影,女兒是暑假才從老家來到深圳。

2003年,高中畢業後唐雪峰來到大芬村,覺得終於找到歸屬感。一開始在畫廊裡先畫莫奈,印象派,風景畫,都是為後來自己的原創打基礎,磨練自己的技術和審美,沒有把自己的手畫壞,沒有在賺錢和行貨裡磨滅自己的藝術追求。為了生存,畫了半年臨摹畫,內心不滿足於畫行貨,畫行貨更賺錢。雖然生活很拮据,但是依然從不多的生活費裡擠出來去北京上海各個地方參加畫展,接觸原創的畫家,被他們畫作裡的想法、生命力所吸引,更加激發和堅定自己和做原創畫家。2010年,唐雪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畫自己的東西。從行貨到原創的轉變,會有冷嘲熱諷,也會有不理解。從大芬村走出去的人,都很少提起這段歲月。仿佛覺得提到大芬村,就是複製和行貨。

唐雪峰在畫小丑系列。

唐雪峰在畫室會見朋友。

在繪畫的間隙,唐雪峰喜歡寫詩。

夜晚,幾個朋友來畫室彈吉他,喝酒聊天。

唐雪峰去朋友的畫廊玩,這個畫廊依然是以畫「行畫」為主。

2018年,何雪峰結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進修班。他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大芬村做自由畫家,畫自己的創作。和深圳很多打工者一樣,唐雪峰夫妻在深圳打拼,兒子和女兒在老家讀書。唐雪峰的妻子也在大芬村畫畫,不過還是屬於早期那種臨摹複製。從複製繪畫到繪畫創作,唐雪峰不敢說自己已經很成功,但是得到了自由和尊嚴,還有夢想。唐雪峰創作了一批「小丑」系列的畫,小丑遊蕩在城市,充滿了孤獨感,畫面裡多少有他自己的影子。

唐雪峰

唐雪峰的妻子在畫「梵谷」的風格畫作。《藝術者》創始人韓宇宙(右一)和唐雪峰在交流。

唐雪峰住在大芬村的畫家公寓。

唐雪峰創作了小丑系列。

從2008年開始,當地政府也一直在鼓勵大芬村轉型升級,一方面把市場調整到國內,另一方面則是往原創方向發展。政府建立大芬村畫家公寓,以低廉價格出租給大芬村的原創畫家。大芬油畫村管理辦公室人員介紹,2017年1月6日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中青年油畫展上,大芬村有49件作品參展。

《藝術者》紀錄片在採訪唐雪峰。

深圳藝者文化傳媒公司的創始人韓宇宙認為,這些年青的藝術者,雖然還沒有功成名就,但是他們身上能體現出這個時代年青人對藝術的追求。藝者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廣州壹城影業打造一些列《藝術者》紀錄片,而唐雪峰成為他們拍攝的第一個藝術者。

圖片、文字:南都記者 譚偉山

相關焦點

  • 農民畫工撐起深圳油畫村42億年產值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大芬村的油畫產業實現2.79億元產值,2007年數字上升至4.3億元。從2014年至今,大芬村的油畫產值始終維持在42億元左右。大芬的油畫從業者甚多,包括畫商、裱畫工、畫具商和畫工等。
  • 從城中村到世界油畫集散地的逆襲之路——大芬油畫村的故事(下)
    從名畫複製到藝術原創,從臨摹西方到融合東方神韻,大芬油畫村在不斷書寫著新的篇章,這不僅是產業升級轉型的故事,也是找到文化自信的故事。  登上首屆文博會——通往世界舞臺的重要轉折  隨著大芬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到1990年代中期,大芬村聚集了幾百名畫工。
  • 從城中村到世界油畫集散地的逆襲之路 ——大芬油畫村的故事(上)
    然而,一個美麗的偶然,讓這塊面積僅0.4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三十多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全球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商業油畫,被人美譽為「世界油畫,中國大芬」。  大芬所象徵的,不僅僅是「深圳奇蹟」的精彩篇章。
  • 深圳大芬油畫村蛻變記
    位於深圳龍崗區的大芬,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1989年,一名香港畫商把油畫複製、外銷這一產業帶到大芬,從此,這片面積僅有0.4平方公裡的土地逐漸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商品油畫生產基地,其在國際油畫市場份額一度高達70%以上,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 暴雨來臨前的深圳大芬油畫村之旅
    好在昨天上午我趁暴雨降下來之前,趕去深圳布吉街道的大芬油畫村逛了一下,總算沒有讓這一整天都白白耗費在等航班上。大芬油畫村口著名的畫筆雕塑我在微博上問打擊「大芬油畫村好不好玩?」,得到的回應眾說紛紜。請注意這個「臨摹」和「批量轉銷」,網絡上傳說這裡一年要出產上萬幅油畫仿製品(據說其中很多是梵谷的作品)然後賣到全球各地的故事也就是由此而來的。不可否認,大芬油畫村出產的油畫大多數是為酒店、軟裝行業準備的,內容多是仿作或者所謂「行畫」,號稱全球油畫市場60%的作品都來自這裡的畫師之手。不過這兩年聽說由於政府支持轉型和原創,從大芬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以原創為賣點的中青年畫家。
  • 大芬油畫村
    大芬油畫村,是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的一個以油畫聞名遐邇的城中村。1989年,一個叫黃江的香港畫商來到大芬,憑藉當地低廉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招募學員和畫工,進行油畫的臨摹、複製,以及收購和銷售,從而開啟了大芬村以油畫紀年的時代。
  • 大芬油畫村分會場活動開幕
    經濟日報訊 記者姜天驕報導:以「藝術與市場在這裡對接,才華與財富在這裡轉換」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文博會大芬油畫村分會場日前開幕。據悉,作為文博會分會場的開創者,大芬油畫村分會場組織了創作、展示、交易、競賽、拍賣等一系列活動,突出展示了大芬油畫村30年發展的成果和經驗。
  • 油畫工廠 繪畫藝術天堂 大芬油畫村
    然而一走進這座佔地僅0.4平方公裡的小村落,20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黃江的香港畫商來深圳、廣州等地開辦商品畫加工產業。198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大芬村,被這裡民風的純樸、村民的熱情所吸引,便帶領十幾位畫工來到大芬村,租用了一間民房,開始了國內少有的油畫加工、收購、出口的產業。
  • 從世界油畫仿冒第一村,到中國油畫文化空間,大芬村用十年大變革
    下了深圳3號線(龍崗線)大芬站,步行大概500多米,一個城中村樣子的區塊出現在面前:世界著名的油畫生產基地——中國油畫第一村,大芬村就在眼前了;布吉的大芬村,曾經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別以為一幅畫能賺很多錢,其實這些畫工畫一幅就是掙10塊錢而已,現在競爭更加大了,甚至只掙8塊錢,想多掙錢只能夠提高速度,沒有別的方法。大芬村的畫工非常多,他們往往就是租住在村裡面,起床後就開始作畫,一天可以要畫幾十幅之多。那麼這些畫工到底有多掙錢呢。
  • 深圳城中村裡的「油畫工廠」:流水線複製世界名畫,憑什麼佔領歐美市場?
    ▲大芬村油畫產業鏈說到大芬崛起成為「中國油畫第一村」,就不得不提1992年的那次封神之戰——400多個畫工,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法國客戶36萬張油畫的訂單。當時為了完成這個訂單,大芬的畫工們發明了「流水線」的畫法——20個畫工排成一排,一個人在最前面調色,一個人畫天空,一個人畫山,一個人畫樹,另外一個人畫房子。這樣每個人只畫固定的一部分,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穩定。流水線模式隨後成了大芬複製油畫的法寶,訂單源源不斷,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的大芬村,開始真正成為行畫的加工基地。
  • 探訪大芬油畫村,藝術氣息濃厚,深圳最大的油畫產業聚集區
    你知道中國油畫第一村在哪嗎?被國內外藝術同行所給予的較高的榮譽,它就是大芬油畫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大芬村,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大芬油畫村景區概況:縱然大芬村,整個村莊都是跟畫有關的文化產業,臨街全是油畫店鋪,很文藝,也很清淨,據個人觀察,遊走在此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文藝人或商販,也有一些遊客慕名而來,到這裡喝茶品畫
  • 國慶假期帶孩子來看看大芬油畫村,感受中國油畫第一村的藝術魅力
    ,再找來廉價的畫師和美術院校實習的更廉價的學生來幫他畫畫,並且這些畫師雖然廉價,水平卻絲毫不比香港畫師差,於是越來越多的油畫批發商和大量的畫、學徒工來到大芬。 到了2000年的時候,深圳市政府加入到升級推廣大芬油畫村的行列中來,鋪天蓋地的廣告更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牆上的梵谷:深圳大芬村整治轉型,五百牆壁油畫工「斷舍離」
    楊明在「百年老街」畫到晚上,只剩下一個人。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圖楊明個子不高,左邊的肩背向後凸起,從左側看去淹沒了脖子。夜已深,錄音機裡放著歌,大芬油畫村的遊人少了,楊明在村內的巷道的牆壁上擱著畫板作畫,漸入佳境。有時候他會從白天畫到凌晨兩點。
  • 國慶假期帶孩子來看看大芬油畫村,感受中國油畫第一村的藝術魅力
    ,所以黃江到大芬村之後租下大芬村當時廉價的房子,再找了廉價的畫師和美術院校實習的更廉價的學生來幫他畫畫,並這些畫師雖然廉價,水平卻絲毫不比香港畫師差,於是越來越多的油畫批發商和大量的畫師、學徒工來到大芬。
  • 農民轉身變畫師,他們撐起深圳油畫村42億年產值
    大芬的油畫從業者甚多,包括畫商、裱畫工、畫具商和畫工等。其中,畫工是創造「油畫經濟」最重要的人群,他們大多來自農村,此前和油畫藝術毫無瓜葛,臨摹油畫被視為和進工廠區別不大的工作。對比看來,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不需要技術基礎,有師傅帶著就可以上崗,計件收費,過程重複枯燥,每個畫工都是油畫產業上的一顆螺絲釘。
  • 深圳大芬油畫村,有人說這是中國油畫第一村?
    如果有想要靜心,調節心情的朋友可以到這裡一遊。大芬油畫村這裡是深圳一個非常小清新的地方,聽說也是名氣最響的一個。這裡的道路上、房子、圍牆,到處都有很多的油畫,非常適合拍照打卡,而且離市區也比較近,非常大家適合去旅遊打卡。大芬油畫村這裡是一個具有非常獨特藝術氛圍的小村莊。
  • 大芬雙年展:打造油畫藝術開放融合新平臺
    大芬油畫村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2000年後因油畫產業發達而聞名,世界各地的訂單不斷,全球很多國家都在銷售大芬的油畫產品。當時,大芬的作品多為粗放型、低端型的臨摹複製,藝術價值難以體現。到了2007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需求銳減,主銷海外的大芬感受到寒冬來臨,市場倒逼大芬加快謀劃自救之路。
  • 大芬油畫村暨中國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推介會在德圓滿舉行
    德國時間2018年7月12日,「大芬油畫村暨中國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推介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隆重開幕,推介會上共展出優秀大芬藝術家原創油畫作品10幅,以此為契機展示大芬油畫村的發展和推廣中國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讓大芬油畫藝術成為雙方交流的窗口,並促進中外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 大芬油畫村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
    近日,根據《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認定深圳特色文化街區的通知》,大芬油畫村成功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大芬油畫村在完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在整體規劃、提升改造、文化氛圍、文產融合的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建設,突出街區文化特色。
  • 「尋粵」文化,走訪大芬油畫村
    7月29日,嶺南師範學院「尋粵」社會實踐隊的深圳小分隊,一同前往深圳大芬油畫村,了解歷史,感受文化。大芬村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是全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同時也是深圳眾多本地客家村落的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