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否殘暴不仁 真相往往讓人大跌眼鏡 焚書坑儒背後有隱情

2021-01-13 小沐白話史

如果你到秦國的都城去做採訪。問問百姓們,秦王為什麼把那麼多的書都燒了,而且還殺了那麼多儒生。你感覺秦王這樣做好嗎?

百姓們肯定會回答你。這樣做當然不好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明白秦王為什麼要這樣做。

然後你告訴百姓們,秦王之所以要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國家的統一穩定,那百姓還是會認為這樣的做法過於殘暴!

可是你如果你說,有一些儒生,因為秦王沒有採用他們的學術,所以他們就在背地裡誹謗他,還有一些人好好的學問不做了,專門去幹一些坑蒙拐騙的事情。那你覺得這些人還值得同情嗎?

其實百姓們在很多事的認知上都是片面的,他們不會去了解全局,生活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所以當多數人都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很殘暴,他們就會相信,這的確是事實!

談到秦始皇,多數人印象中他是個暴君。其中焚書坑儒這件家喻戶曉的事也許是他最大的汙點。其實那時候秦始皇的確燒了書,也殺了人,但遠沒有流傳的那麼誇張。

焚書坑儒其實是兩碼事,焚書是一個件事,坑儒是另一件事。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從春秋末期開始,周王室就開始衰落了,整個國家一片混亂,禮崩樂壞,王朝分裂,群雄並起。當時由於王權衰微,使官學思想逐漸向民間傳播,民間私學也開始繁榮,於是出現了大批各執一詞的知識分子。我們把這個時期的現象稱為百家爭鳴。

儘管這些知識分子的思想學說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要用他們的思想來治理國家。在這些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儒家思想,它對人的要求很高,在和平年代應該有用,但治理亂世並非最佳選擇。亂世中,百姓的生存問題尚且無法保全,他們不當強盜已經很好了,怎麼還能勉強他們成為溫潤如玉的君子呢?

因此孔子周遊列國最終失敗,並非因為孔子及其思想不行,而是時代無法選擇孔子。

眾所周知,秦始皇最終選擇了法家,而時代也是如此。從秦朝開始,可以說數千年皆秦政,歷史證明法家是治亂之道。

但由於歷史的局限,當時一些儒生還沒有看到這一點。正如現在仍有人認為其他國家政策怎麼怎麼地一樣,在當時,一些儒生總是引用儒家經典來詆毀朝政,說秦始皇行使政令這有毛病,那裡不行。

剛剛建立的秦朝根基十分不穩固,六國貴族隨時都想著如何復闢。因此,不僅要車同軌書同文,而且要統一思想,統一核心價值觀念。

事實上,秦始皇對於那些造反、鼓動民意、動搖秦國政權的人還是比較仁慈的,並沒有大肆殺戮,只是燒掉他們所讀的書。誠然,焚書坑儒確實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古書典籍失傳,但從大的方面來看,秦始皇當時也是迫不得已,我們現在評價歷史人物不能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背景,拋開其背景來評價是不公正的、不客觀的。

對儒生引用儒家經典誹謗、煽動民意、批評秦始皇、動搖秦始皇統治基礎的做法,秦始皇感到不滿,於是焚燒了大量儒家經典。那秦始皇有沒有大肆屠殺儒生呢?

事實上,司馬遷史記中明明說的是「焚詩書、坑術士」,只是後來的劉向和孔安國等人將坑術士改成了坑儒。

盧生和侯生兩人是代秦始皇求仙問藥的兩個術士,可是由於找不到仙藥,又怕遭到報復,於是他們兩個帶著巨額錢財潛逃,並在背後公然用道家思想來批評秦始皇的統治和為人。因此秦始皇一怒之下,又下命諸殺當時國都的術士,共坑殺四百六十個術士,這就是坑儒的真相。

事實上,術士們所說的長生是秦始皇修煉不成的,它不是靠外服丹藥所能達到的,而是道家的一種延年益壽的內丹修習法。其實術士所描繪的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海外仙山,指的就是人體的三大丹田。

孫悟空在《西遊記》中向菩提祖師學習的長生術就是內丹術。西遊記第二回中的內容,其實是就是這門道術的總綱,所以那些給秦始皇煉仙丹的道士,都是江湖上的騙子,秦始皇最後也是因為煉仙丹而死。

談論到這裡,我們應該都明白了,所謂的焚書坑儒,其實就是秦始皇焚詩書坑術士,理論上其實就是三種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的矛盾衝突。秦始皇選擇了法家,而儒道兩家的少數分子在臺下鬧事,於是秦始皇才燒毀儒書,坑埋術士。

所以追溯本源,秦始皇暴君的形象也是那些儒生術士們給弄壞的。因為焚書坑儒兩件事對他們的打擊實在太大,他們不免造就輿論,說秦始皇殘暴不仁!

之所以採用法家的學術史有原因的,春秋戰國亂世的形成,主要願意就是分封的諸侯王逐步壯大,不再受到周王室的控制。以古為鑑,秦始皇採用中央集權制,郡縣官員由中央直接委派管轄,大大提高了權力的掌控力。

也只有把權力牢牢握在手中,才能令行禁止,才能促進各項利民政策的實施,這樣好的制度果然被後來的歷代帝王沿用至清朝末年。

然而後來的帝王也有過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行為,在作者看來,他們不過是拿禮儀仁義來教化百姓,從而固化他們的思想行為,為他們上了一把道德鎖,使人人都成為一個謙謙君子,以防他們有別的心思!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並非殘暴不仁
    內容簡介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而採取的行動,因為運動主要針對儒家,在漢武帝時期之後儒家開始得勢,便將秦始皇形容得一文不值,並且將焚書坑儒行動形容為一場驚天屠殺。其實這並不是真相,焚書坑儒與秦國實行的「中央集權郡縣制」有著分不開的關係。中央集權郡縣制秦始皇26年,天下初定,在一次廟朝會上,以丞相王綰,儒生周青臣、淳于越為首的官員主張分封制。以廷尉李斯為首的主張郡縣制,李斯認為分封制是諸侯內戰的根源。
  • 歷史事件: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隱藏的事實真相!
    小編上期講到了徐福三次欺騙秦始皇,最後攜巨款跑路日本的歷史事件,那著名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是否也和此事件有必然的聯繫呢?欺騙秦始皇的還有誰呢?本期文章小翟將為您一一道來。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三十二年,盧生上奏,稱從海外拿回來了一部有佔卜預言功能的圖書,這本書中的就寫了一句話非常有意思,說「亡秦者胡也」。上期文章也講過了,秦始皇最擔心的也就是大秦帝國的世代延續問題了,但是也有史料記載說這個「胡」是指胡亥,可是秦始皇卻並沒有理解,以為胡人也就是北方的匈奴。他們生活在馬背上,居無定所,經常在邊境搶掠財物。隨著他們隊伍的擴大,已經對秦朝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 焚書坑儒的真相剖析,秦始皇背鍋2千多年,其實我們都被史書騙了
    其實很多人對秦始皇有很深的誤解,以為秦始皇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以為秦始皇真的燒毀了名書著作,以為秦始皇真的殺了幾十萬知識分子,然而也只是你以為的以為,但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真的了解了秦始皇之後,你就會覺得自己真是個鍵盤俠,來吧上車。
  • 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是因為秦始皇殘暴不仁討厭儒家嗎?
    焚書坑儒歷來被視為秦始皇一生當中,最大的汙點之一。秦始皇一生統一六國,創立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當中,秦始皇大概是最有資格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皇帝了。雖然從後世的角度來看,焚書坑儒是一場文化浩劫。但如果我們考慮到當時時代背景的話,這個所謂的暴行,其實是非常有正面意義的。秦始皇是第一個位打下這麼多地盤,拿下這麼多土地的皇帝。而秦朝也是是我國歷史上首個能容納多民族,同時又是中央集權控制的國家。當時秦朝推崇的法家思想,既然是以法家思想治國,就意味著臣民都應遵循國家統一的法制思想。
  • 秦始皇到底有沒有「焚書坑儒」?被冤枉了兩千多年,如今才知真相
    不過在經過史學家們不斷的研究後發現,秦始皇焚書坑儒可能另有說法,而關於「焚書坑儒」的真相,足以讓秦始皇被冤枉了兩千多年,如今才知道真相!
  • 秦始皇焚書坑儒被罵2000年,為什麼要這麼作,有哪一些意義?
    焚書坑儒歷來是被文人罵慘的一個事,甚至,焚書坑儒這個事情成為秦始皇為數不多的罪狀之一。這四個字,就包含了兩個重罪:禁錮文化、濫殺讀書人。前一個是文字獄的典型案例,後一個是殘暴不仁的證據。鑑於此,無論如何,秦始皇這一點是洗不白了。這四個字也被作為暴秦的罪證,一句天下苦秦久矣,更加顯露了秦始皇的黑點。
  • 秦始皇作為一個正常男人真的不近女色嗎?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秦始皇有孩子,而且生了很多孩子,這就代表秦始皇這個人私生活方面做的還是挺不錯的,並不是說不近女色,只不過關於秦始皇他的後宮生活的記載,這方面幾乎是白紙一張,這一點,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說到秦始皇這個人,他原先是呂不韋扶持起來的,他在年輕的時候一直致力於打擊國內的貴族集團,並且徵服六國,將自己的威信矗立在秦國國內,對於此時此刻的秦始皇而言,親近女人只不過是處理身體上的需求,秦始皇每天處理的奏摺極其龐大燒奏摺的竹簡的那個爐火一天到晚都沒有熄滅,並且我們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秦始皇深受一個人的影響,因此對於女人,秦始皇基本上讓她們是遠離權力焦點的
  • 焚書坑儒背後的真相,秦始皇一位被污衊2000多年的偉人!
    在秦始皇一統河山後的第八年,絕大多數公然反抗秦國統治的人,大部分都被英勇善戰的秦國剿滅,只有曾經的六國貴族,在謀劃著陰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遍及天的儒生,紛紛向社會宣傳廢除郡縣制。甚至公然向朝廷上奏,請求秦始皇學習周天子的權術,恢復分封制度,賜地給六國皇族子孫。秦始皇對此事大怒,儒生公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妄談國事引導輿論,這已經超越法律可以容忍的地步,為何這些儒生敢公然和秦始皇作對。首先,秦始皇奉行法家思想,提倡依法治國,儒家在秦始皇的統治下失去了發展的市場。
  • 王立群:「焚書坑儒」說法有誤 秦始皇是純爺們
    王立群:「焚書坑儒」說法有誤  本報記者 章紅雨 文/圖  近3年,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迅速為讀者熟知。《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的身份是一個原因,以中文專業研究歷史上頗有爭議的秦始皇且有驚人之語則是另一個原因。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區,大家都說焚書坑儒,就把他們當成一件事情了,其實,這是兩件事情:焚書和坑儒。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淺談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因為在統一六國的前,華夏大地可以說是很混亂的。不管是從文化上還是制度上,所以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便進行了一場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統。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文化思想是秦始皇必須要做的,所以他在李斯的建議下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並且禁止民間私學,下令想學習法令的人以官吏為師進行學習。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說,這一系列舉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歷史上焚書坑儒的不是秦始皇,而是這個人,沒錯了!
    歷史上焚書坑儒的不是秦始皇,而是這個人,沒錯了!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焚書坑儒的不是秦始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文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正史上記載的焚書坑儒大家都清楚,大概就是秦始皇為達到思想上控制國民的目的,將四百多名儒生坑殺,並且將很多經典書籍焚燒。但是,這並不是焚書坑儒事件的真相,當年秦始皇坑殺的並不是儒生!而是方士!何出此言?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誤會了秦始皇
    任何文章中只要談到秦始皇殘暴的話題,必然會提到「焚書坑儒」,但「焚書坑儒」真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事件嗎?提到「焚書坑儒」,我必須告訴大家,所謂的「焚書」和「坑儒」是兩起獨立的事件,兩件事之間並無關聯。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你們了解嗎?
    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背後,有一層不為人知的意義,其價值巨大
    如果歷史上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那麼秦始皇是當仁不讓的,他的政治手腕,軍事才能可以堪稱上是頂尖,一系列舉措也是影響深遠,唯一被人們所詬病的就是焚書坑儒這一事件,但是其實想一想這事件背後有著怎麼樣不為人知的意義。首先借用秦時明月中的一句話,秦始皇是人,但卻完成了一個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情。
  • 如何評價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真是假?秦始皇是否被冤枉了幾千年?
    說起秦始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堪稱千古一帝,可以說是古代版的霸道總裁,雖然有很多人都在說秦朝暴政,說秦始皇太過殘忍暴虐,但是秦始皇卻有著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在評價始皇帝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秦朝建立的背景。
  • 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焚燒古籍坑殺儒生,他真的是個暴君嗎?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統一六國,修築長城抵禦北方匈奴,派大軍抗擊嶺南百越。改變體制,廢除奴隸制,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那為什麼說他是個暴君呢?
  • 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真相讓人大跌眼鏡文|飛魚歐巴說歷史古時的四大名著,無疑是現在人都很喜歡的文學作品。近年來,隨著我國影視業的發展,四大名著也都被拍成了電視劇,而且還有不同的版本。隨著那些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的上映,讓很多沒有讀過四大名著的人,也對四名著有了多多少少的了解。
  • 這些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一個鮮為人知,一個令人大跌眼鏡
    表面看起來歷似乎史枯燥無味,但其實充滿了趣味性,為了令大家發現更有意思的歷史真相,我特此列舉了幾件能夠讓你顛覆三觀的歷史知識。一、秦始皇其實只比漢高祖劉邦大三歲秦始皇橫掃六合最終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而劉邦則是漢朝的開國皇帝,鮮為人知的是這兩位不同朝代的開國皇帝年齡僅相差三歲,這恐怕顛覆了不少人的三觀。可事實確實如此,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活了50歲;而劉邦(前256年—前195年),享年62歲。
  • 秦始皇焚書坑儒存在著怎樣的原因?
    千百年來,有關焚書坑儒的議論和批評,如汗牛充棟,近代以來, 學術界對於焚書坑儒的研究 ,有了深入的進展 。概觀相關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焚書和坑儒的原因 、範圍和歷史評價的探討上面 。就筆者的管見而言 ,這些相關的議論和研究 ,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 , 就是承認 《史記 》所記載的焚書和坑儒(或者是坑方士 )是可信的史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