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扁頭」是福氣、聰明的象徵,以至於許多家庭在小寶寶出生後,老人都著急給他們睡扁頭。在東北尤為常見,更是有著:「後腦勺子是東北人的護照」之稱。 那麼,扁頭是否真如老人所說的那麼好?
老一輩人執著的「小孩睡扁頭」,長大後證實,真的很難看
表妹在孕期,就準備好了寶寶需要的一切,其中就包括各個階段的嬰兒枕。
這些枕頭軟硬高度皆適合,但她婆婆並不買帳,一定要把她準備「特製寶寶枕」換上。枕頭的高度還好,但那硬邦邦的感覺,就讓表妹心裡不舒服,她心之肚明,老人家這是要給孩子睡扁頭!
可現在誰不知道扁頭有多醜?尤其是女孩,後腦勺一馬平川,無論披著還是扎辮子都毫無美感。表妹很喜歡劉亦菲的頭骨,她一心想給女兒睡出那樣飽滿的後腦勺。
可每次,婆婆都已「你年輕人懂什麼?」訓斥表妹。她找老公幫忙,老公就會說:「媽生了3個孩子,比你懂得多」,表妹委屈極了,只能找我訴苦。
這讓我不由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的一個很火的討論:好羨慕那些後腦勺圓的人!
有網友說:「小時候我媽就給我睡扁頭,天知道我現在每天上班梳頭時,往頭髮裡塞發墊有多辛苦!」
還有網友說:「我也是睡的扁頭,結果現在我媽還嫌我頭型難看,後來她老來得女,給我妹的腦袋睡得像個小西瓜,逢人便誇。」
……
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扁頭的苦,也就只有扁頭的人知道。也是因此,現在許多家庭的年輕父母,難免會因為扁頭和老人產生一定的矛盾。
但是,為何老人偏愛扁頭?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其實,睡扁頭最早是滿族撫養寶寶的習俗,因為在睡扁頭的過程中,頭骨的變化會導致兩側太陽穴突起,眉間印堂突出,致使面額豐滿。
在過去人們的觀念裡,這種面相也被稱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典型的福相。滿族入關後,這一習俗就被漢族吸取,飛快的大範圍流行。
但如今科學發達,早已證明這只是一種玄之又玄的說法,聰明靠的是遺傳,是智商的開發,不是睡扁頭就能決定。反之,給寶寶睡扁頭,還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睡扁頭會影響孩子什麼?
l 影響顏值
人們的審美觀是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如今流行的是小臉、是立體的五官。然而扁頭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是後腦變平,還會導致頭部變寬,最終面部變得又寬又大,不符合當代審美。嚴重些還會影響牙齒咬合,甚至導致面部畸形。
l 影響腦內構造
眾所周知,大腦內部的構造是固定的,但在睡扁頭的過程中,由於顱骨的變化,難免會對某些器官產生擠壓,以至於發生錯誤。若是影響到各處神經,或影響到小腦變形,那真是追悔莫及。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無論從外表上還是才智上都更加優秀。已經將頭睡扁的寶寶我們無力更改,但是那些剛出生的寶寶,我們一定要避免他們遭到扁頭的「毒害」。
如何給寶寶「睡」出一個好頭型?
1.挑選合適的枕頭
枕頭是寶寶睡覺的關鍵,一定要記得不要給寶寶使用過硬的枕頭,也不要隨便使用定型枕。現在嬰兒枕非常常見,我們只需要根據孩子的月齡,給他們選擇合適的枕頭就可以了。
2.多翻身
一歲內的寶寶大多時間都是躺在床上,因此無論是他們睡著時,還是在清醒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多給寶寶變換睡姿。避免他們總是面部朝上平躺,要側面和仰面交替進行,偶爾也可以趴睡,不過家長要在身邊看護,避免發生窒息。
3.抱娃避免固定姿勢
除此外,我們在抱起寶寶的時候,無論是餵奶還是哄娃,也要注意不要總是一個姿勢一個方向的抱著。因為寶寶的顱骨是非常軟的,會受外力影響發生變化,如果總是一方受力,也容易出現偏頭的情況,與扁頭異曲同工。
總而言之,只要寶爸寶媽多花一些心思,給寶寶睡一個圓潤飽滿的頭型,並沒有多難。也別忘記和家裡的老人好好溝通,讓他們知道扁頭的弊處,他們也就沒理由再執著於睡扁頭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