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告誡兒女: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三種特質,有人卻不屑一顧

2020-12-06 蘇米愛猜想

「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

在資本市場,「股神」沃倫.巴菲特可謂是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他憑藉超人的智慧和過人的膽識,在驚濤駭浪的股市裡,一次又一次創造財富奇蹟,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很多人了解巴菲特,是從他那昂貴的「巴菲特午餐」開始,跟他一起共進晚餐成為了很多投資人士的一大夢想。

自2000年,巴菲特午餐拍賣活動開始,迄今為止在全球已有20幾位」天之驕子「獲此殊榮,有時候為了競得一次與巴菲特午餐的機會要花費幾百萬美元,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

但事實上,有一個更省錢省力效果又好的方法,那就是閱讀與巴菲特有關的書籍。

最近在讀《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除了了解巴菲特投資的底層邏輯外,還能夠了解到他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而在巴菲特看來,一個人想要成大事,過上幸福富足的人生,往往有這三種特質,看起來很簡單,卻很少有人在意。

一、你的人生由你打造。

巴菲特說:」要去自己要去的地方,而不是自己現在所在的地方。「

巴菲特很早對自己的人生就有很明確的規劃。他從小就對經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滿腦子都是如何做生意。他從5歲就開始兜售口香糖,長大後又去父親的證券交易幫忙,大學期間更是積極向當時的投資鼻祖格雷厄姆學習,他就是用自己的熱情一點點打造著自己的人生。

而對於兒女的教育,巴菲特也一直秉承著這樣的理念。

巴菲特就告訴孩子:」你的人生由你打造。」職位地位或財富,潛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風採,活得開心和快樂。」

我覺得巴菲特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借鑑。我們作為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理想壓在孩子的身上,而忽略了他們獨特的個性。

當初,大兒子霍華德向巴菲特提出退學,想經營一座農場的時候,巴菲特也一度猶豫不決。後來,他找霍華德好好地談了一次,告訴他:如果這是你深思熟慮的結果,我會支持你,但是如果只是一時想起,那麼退學將成為你人生永遠的痛。

最終霍華德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向父親租用了一家農場,嘗試協助農民生產更多的農作物。後來他更是遠赴非洲致力於一場對抗貧窮與飢餓的戰爭。

後來,巴菲特的大女兒成了一位投身教育事業的家庭主婦,小兒子彼得選擇了音樂之路。巴菲特的三個兒女都沒能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金融界的弄潮兒,但是他們都在所處的行業中取得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現在,很多人過得並不快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的人生是被別人設計的。而只有過上自己喜歡的人生,我們才能創造性地把它做好。

巴菲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的孩子,也告訴我們,真正的愛不是約束不是佔有,而是讓對方過得更好。

二、 不為錢去工作,正確地看待金錢

巴菲特曾說:「現實中工業社會的逐利性使我們認為,努力掙錢再花錢買到你很少用到的東西,你就會得到滿足,但你從中永遠得不到快樂。」

想一想,現在很多人不惜花費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就為了買一件奢侈品。而富豪們有了錢,往往想著用這些錢怎麼來賺更多的錢,而不只是一度的消費,讓自己掉入商人的陷阱。

巴菲特告訴孩子們:良好的工作態度,首先就在於發掘,當你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時,不管工作多麼艱辛多麼勞累,你都會有一種開放的快感,甚至產生一種完成任務的神聖感。

雖然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是當你不為錢而工作,最後反而會獲得超乎你想像的金錢。這是很多人都很難悟到的「宇宙法則」。

一個人如果能夠把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都會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在巴菲特的孩子們的回憶中,父親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家裡工作,他會長時間待在書房裡研究大量深奧的書籍。看起來枯燥的課題,但巴菲特依然心無旁騖,甚至到了那種禪修入定的境界,這也是巴菲特對自己工作極大熱忱的表現。

而巴菲特正是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孩子們,他從來不教導孩子,他希望孩子們學習的,都是用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的。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不為錢去工作,能夠正確的看待金錢,努力實現人生真正的價值。

三、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後才能走得更遠

」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他輕的難以察覺。「

巴菲特鼓勵人們獨立思考,他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融會貫通,發表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不會獨立思考,被自己習慣或者社會陋習左右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

而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的人,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永遠只能是個追隨者,很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所以,在巴菲特的家裡,你會時常看到孩子們唇槍舌劍,盡情抒發自己見解的熱鬧場景,巴菲特時時刻刻都在鍛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三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巴菲特除了作為一個稱職的父親外,也是一個優秀的精神導師。他告訴孩子:「如果你能從根本上把問題所在弄清楚並思考它,你就永遠也不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這讓我想起了《教父》中的那句經典臺詞: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曾經有人問巴菲特,」如果出現問題的話,你去請教什麼人。?「巴菲特說:」投資失敗一定源於思想層面的深深領悟。所以如果真的出現問題的話,我只會對著鏡子。告訴自己,你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把事情解決完美。」

也正是因為這樣獨立自主的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巴菲特才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就。

四、巴菲特的忠告

以上只是我從《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中總結的3點,如果你讀的還不夠過癮,想要更加深入的學習巴菲特的智慧,不妨讀一讀這本書。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捐出370億美元投向慈善事業,這佔據了他的財富的85%。當《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他:您把大部分財富都捐了出去 ,您會給您的兒女留下什麼呢?「

巴菲特說:」我已經把最珍貴的財富留給了我的兒女啊!」

「我取得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勤於思考,總結了一些規律,所以我經常告誡兒女們要有點思考的習慣,並在勤於思考中學會善於思考。「

在巴菲特看來,一個人活著快樂最重要,億萬財富不會給人能力和成長,反而會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從一定意義上講,金錢只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只有擁有樂觀自信、勇敢、勤於思考的性格,才能收穫快樂和豐富的人生。

這本書裡包含了巴菲特對兒女的人生、處世、事業及財富各個方面的忠告,如果你覺得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妨站在巨人的身上去探索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有小孩,也可以和他一起共讀,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你在這本書裡也可以尋找到答案。

一頓飯的錢,讓你獲得世界首富的智慧,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上橫條哦。

相關焦點

  • 巴菲特寫給兒女的忠告:看似不起眼的三個特質,往往能成大事
    這些思想總結起來,恰恰是我們平常不會在意的一些特質,或者說知道,但是沒有做到過的,而有人做到了,便成功了。1. 長期主義巴菲特在《經濟半小時》中回答央視主持人的問題時說:「賺錢不是明天或者下個星期的問題,而是你買一種五年或十年能夠升值的東西。
  • 巴菲特: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3個特徵,很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
    股神巴菲特說說過,其實成大事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這些特徵常常被普通人所忽略,但對於成功至關重要。做事堅持「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原本是一個量子力學的概念,它是決定事物最本質的不變法則,是天然的公理、思考的出發點。
  • 巴菲特告誡兒女:人生在世,記住這3句話,勝過繼承億萬財富!
    一個有閱讀習慣的人,和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他們之間的差距,是一眼就能被看出來的。閱讀不僅能提升一個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拔高一個人的格局。同時,閱讀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記憶力,活躍我們的思維,這難道不是意外之喜嗎?所以說,閱讀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活動!如今年近90的巴菲特,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條,正是因為他每天閱讀的好習慣令他思維活躍,頭腦清醒。
  • 巴菲特給兒女的3條建議:出人頭地的人,往往是那些認知覺醒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想改變自己的現狀,總是覺得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是卻總是看不到成果,然後就開始變得一蹶不振,陷入焦慮和迷茫。而相比較於那些成功的人,他們便能很好地認識自己,他們往往能夠抓住身邊的機會來成就更好的自己。
  • 馮唐:能成事的人,往往會有3個特質,很多人卻不在意
    我仔細閱讀後發現,能成事的人,往往會有3個特質,很多人卻不在意。你可以自查,如果你也有這些特質,那你很快也能成大事。01第一個特質是:悲觀馮唐在書裡提到,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帶有悲觀底色。這個說法,我剛聽到時,第一反應是反常識。
  • 巴菲特告誡窮人:沒錢想翻身,建議去做這2件事,別知道的太晚!
    在《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一書中,巴菲特曾告誡自己的兒女,當你潦倒貧困、深陷困境的時候,就去做這2件事,能夠扭轉現狀,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啟發。一、專注手頭上的工作有人問巴菲特:「人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巴菲特堅定地回答說:「專注」。巴菲特一生都在踐行著「專注」二字,打小他就對數字、股票很感興趣,在別的小孩子還在玩耍時,他就已經讀完了《華爾街時報》,直到現在,90歲高齡的巴菲特仍專注於投資領域。
  • 能成大事的人,須經過三種「苦」
    人,想要得到一些東西,總得先付出努力,你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總得能吃下一些艱難的苦。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有辛苦的打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唾手可得之事。一個人想要成大事,就別害怕吃苦。成功永遠沒捷徑,想要得到幸福,就要先學會吃苦,要想收穫,就得先付出。
  • 巴菲特的忠告: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是庸才,不值得深交
    ——《孔子家語·六本》一個人能獲得多大的成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那個人的人際圈子。正是這個道理,才讓很多家長對流氓搗蛋的孩子避之不及,不讓自己的孩子與他們來往。對於交友,巴菲特有自己不可打破的原則,他透露,有三種人不能成大事,不值得深交。
  • 真正能做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這五種性格特徵,有一個就很厲害
    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性格左右命運,氣度影響格局。一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一個人的性格所決定的。一個人他能做多大的事情,往往是由這個人的氣度大小所決定的。我們可以看一些事業有成的人和身邊做出成績的人,他們往往在性格和氣度方面都跟常人所不一樣。至少在幾個方面是有一些超出常人的。那麼到底這些能做事的人,他們有哪一些鮮明的性格特徵呢?我結合自身的觀察和思考,總結了以下幾種供大家參考。
  • 能成大事的女人,總有著相似的特質
    可以說,能成大事的女人,總有著相似的特質。態度謙卑,卻從不自卑首先的一點,要想要成就大事,這個女性一定不是一個飛揚跋扈型的女性。越是囂張、張揚、不可一世,往往都是劇中活不過三集的人物。這樣的女性,態度總是謙虛的,但從不自卑,面對新生事物,她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它學會,應用到自己手中,這往往就是成功女性一個最大的特點。有成熟獨立的思想成大事的女性,一定會有著成熟獨立的思想,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巴菲特:一個人越有錢,越要會裝窮,天天擺闊的人,難成大事
    巴菲特現在的身價是692萬美元,按照1%來算的話,他這幾十年來花的錢都不超過6.92萬美元。巴菲特的錢包用了有二三十年,錢包表面的皮都要掉沒了,而且,巴菲特的早餐一直都不會超過3.17美元。但巴菲特真的窮嗎?他捐款超300億,一頓的午飯已經拍出了天價,這些都在告訴著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富,是不能單純地用物質來表現的。
  • 「能成大事,必有徵兆」,老者說:成大事者往往具備這4種特質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從他周身所具有的特徵就能夠體現出來,古之能成大事者,無不是身上具有著常人所不能擁有的能力,不管是勇氣、智謀、還是超乎常人的毅力,老人們常說「能成大事,必有徵兆」,以下所概括的4個特質,就是能成大事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質
  • 天道: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大智若愚,他們身上都有這2個特質
    《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蘊含了很多的智慧,看過的人都表示受益匪淺。在電視劇中丁元英是一個牛人,他擁有超乎常人的經商智慧跟思維方式,這些特質讓他在商戰中總能出奇制勝。《天道》中丁元英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表現得大智若愚,他們雖然看上去都憨厚老實,但實際上卻最懂得無為既是大為的道理,他們身上都有這兩個特質,大家遇到了要深交。1、懂得示弱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剛從德國回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去跟自己的好朋友韓楚風喝酒敘舊,此時的韓楚風正在為了爭奪正天集團的總裁的事而煩惱。
  • 股神巴菲特告誡兒女:人生在世,牢記這3句話,勝過億萬財富
    世界上唯一依靠投資炒股發家致富分第一人——巴菲特,被譽為「股神」。巴菲特的一手創立伯克希爾-哈撒韋商業帝國,他的一生堪稱一個奇蹟。很多人都為之羨慕和敬仰,他對於成功擁有自己的一套法則。這樣的富豪沒有吧自己的財產留給自己的兒女,而是大部分都捐給慈善事業。記者問他:「你把錢都捐了,你的孩子們怎麼辦?他們不會怨恨你麼?」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我悟到了,幹大事的人都有二個特質!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猶太人真聰明,我還以為是中國人寫的書呢,前後讀了三遍,悟到了,幹大事的人都有二個特質!好書之所以能稱為好,就在於它有一個不一般的作者,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蘇世民,馬上就有人有疑問了,蘇世民這個中國人沒有聽說過呀?其實蘇世民不是中國人,他是美國人,而且在美國更是家喻戶曉,他的外號是「美國房東」,行業人士稱他為「華爾街的新國王」,其坐擁管理著5,500億美元的資產,他的一句話能影響一個行業,他就是全球私募巨頭黑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蘇世民!
  • 巴菲特告誡子女:人生在世,養成這2個習慣,勝過繼承億萬財富
    沃倫·巴菲特仿佛擁有著「點股成金」的魔力,他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投資炒股,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人,被無數投資者譽為「股神」,光是和巴菲特吃一場午餐,其費用就被拍賣到了上千萬。但常言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 股神巴菲特告誡子女:世界上這2種人永遠不會富有,切忌深交!
    股市變化風雲,至今為止只有巴菲特能夠把握投資的技巧,通過炒股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2020年,巴菲特以675億美元的身價位居世界富豪榜第4位。近年來,仍然有許多人為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不惜花費巨資,只為了能夠和巴菲特共同探討經商之道。
  • 巴菲特:我人生巨大的財富,來源於一個字,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股神巴菲特,僅僅依靠投資就讓自己問鼎世界首富,很多人都想從巴菲特的成功中找到能讓自己發家致富的方法。可最終找了很久,卻還是一事無成,其實這就是因為這些人在急忙想著致富的路上,完全忽略了一個字,那就是——「慢」。
  • 巴菲特告誡當代年輕人:將來穩賺不賠的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這個
    沃倫·巴菲特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投資炒股,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人。就在2018年,巴菲特以6450億人民幣的財富登上了《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第二名的位置。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而巴菲特也繼承了父親的經商才華,成為了全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據說光要和巴菲特吃一頓午餐就要耗費千萬。儘管如此,巴菲特的三個兒女並沒有與普通的富家子弟一樣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是獨立的在他們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巴菲特對於兒女的教育就是放手。
  • 巴菲特的忠告:對朋友的請求,不知如何拒絕時,這6種方法能幫你
    借吧,萬一之後自己要是有急需用錢的時候又該怎麼辦?不借吧,畢竟又是朋友,在朋友有難之時不伸手幫助一下,未免顯得有些不仗義。其實這樣的兩難抉擇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面對,未必是借錢,也許是你能力範圍內的小事,又或者是一些超出你能力範圍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