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為何不願與孫中山合葬?宋慶齡晚年與自己秘書再婚

2021-02-07 千奇百怪

宋慶齡是上世紀一位傑出的女性英雄人物,她一生都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放和和平事業做貢獻,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宋慶齡的老公是誰呢?據說,宋慶齡在去世之前立下遺囑:不要把我和國父孫中山葬在一起。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宋慶齡為什麼不與孫中山合葬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逝世,根據其生前遺囑,骨灰安葬於上海萬國公墓其父母合葬墓的東側。宋慶齡為何沒有提出與其孫中山合葬或附葬於中山陵成為後人評說的話題。

宋慶齡不與孫中山合葬的原因眾說紛紜,其實是因為她晚年改嫁給了她的生活秘書,由國母變成了『前妻』。在內部宋慶齡已不是國母,只是孫中山的前妻,對外依然作為中華民國『國母』身份參加各種統戰活動。

宋慶齡去世前留下遺囑,請不要把我與孫中山葬在一起,我不夠資格。

光鮮頭環下面是否真有其無奈與悽涼不得而知,非本職工作,正面與負面的說法無法推敲,摘錄另類觀點供產考。

宋慶齡選擇宋氏公墓

1925年初,孫中山因病逝世;不到半年,他的好友廖仲愷遇刺中彈身亡。廖仲愷及其妻子何香凝都是最早的同盟會成員,是孫中山最親密的戰友和助手。據記載,孫中山在彌留之際曾親囑何香凝:「我死後,請善視孫夫人(宋慶齡)……」

鑑於這段經歷,宋慶齡與何香凝關係非同一般。何香凝的子女從小就尊稱宋慶齡為「叔婆」或用英語稱之為「安娣」(Aunty)。1972年9月1日,何病逝於北京。依照她「生同寢,死同穴」的遺願,靈柩運往南京與廖仲愷合葬。

宋慶齡死後,很多人以為她會選擇與何香凝相似的方式——與孫中山合葬或是葬在中山陵。但在她的遺體火化的第二天,骨灰就用專機運往上海,安葬於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留下許多謎團。

宋慶齡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她的遺願。在她逝世前三個月,被她一直尊稱為「李姐」、十六歲就到了她身邊幫助料理家務達53年之久的李燕娥因病逝世。宋慶齡囑咐李燕娥的骨灰與她的骨灰要葬在一起。在她為此給私人秘書的書面指示中,「畫了一個草圖,標明李姐和她自己墓碑的位置應在她父母合葬墓的左右等距,都平放在地上」。

與宋慶齡關係友好的廖承志在《我的弔唁》一文中解釋說:宋慶齡一生地位崇高,但她從未想過身後作什麼特殊安排。臺灣有些人說,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過這些。中山陵的建造構思,她不曾參與過半句,也不願中山陵因為她而稍作增添。

宋慶齡傳記的作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補充說:她會認為,孫中山的歷史業績是他的功勳,她不應去分享。另外,……中共建政前,國民黨中曾有人對她作為孫中山遺孀的地位妄加訾議(在1922年中山艦事件之前,雖然已結婚七八年,但國民黨內仍有人故意稱她為「宋小姐」,以示不承認她的「孫夫人」的身份。此後,這種無聊沒有了,但所謂「名分」問題並沒有一勞永逸地樹靜風息),她氣憤地說,「他們可以說我不是孫夫人,但沒人能夠否認我是父母親的女兒。」這也許可以作為另一個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愛潑斯坦的三條補充措辭相當謹慎,分別用了「她會認為」、「這也許可以」、「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覺得」等推測、揣摩傳主心態的說法。廖承志的解釋,也沒有引述宋慶齡的原話。

與母親感情篤厚

1931年7月23日,宋慶齡母親病逝於青島,流寓柏林的宋慶齡立即啟程回國。在火車上,當她聽一位親戚講述她母親患病及去世的經過時,十分悲痛,「幾乎哭泣了整整一夜」……

1949年,當「政治彌留」之際的國民黨當權派出於一望即知的目的,竭力宣揚孫中山早已與之離婚的前夫人盧慕貞才是惟一的、真正的孫夫人時,傳聞說宋慶齡表示:「他們可以說我不是孫夫人,但沒有人能夠否認我是父母親的女兒。」愛潑斯坦分析說:「這可能是最早透露出她的一種想法,這種想法使她在病危時提出要同她父母葬在一處的要求。」

對宋慶齡刺激最深的還是上個世紀60年代文革破四舊時,上海的紅衛兵「砸爛」了她雙親在萬國公墓的墓地,「推倒石碑,把墓中骸骨挖掘出來,實行『暴屍』」。

宋慶齡傳這樣記述:「墓地遭破壞的照片從上海寄到北京時,宋慶齡身邊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看到她精神上支持不住而痛哭起來。廖夢醒把這些照片送給周恩來。周恩來下令上海市有關部門立即將宋墓修復,並在竣工後拍了照片寄給宋慶齡。但並沒有全部照原樣修復。原來的墓碑上列著所有六個子女的名字,而新墓碑上只有宋慶齡一人。……文化大革命告終之後,又重新換了墓碑,完全復原。」

如此看來,宋慶齡之所以選擇宋氏公墓作為自己最後的宿身之地,既是一種女性意識的反映,也不能排除母親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所產生的影響。

晚年不為人知的一段婚姻

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宋慶齡,作為孫中山的遺孀,住在北海後海一個很幽靜的王府裡。宋慶齡和孫中山沒有孩子,偌大的庭院,更顯得空曠,晚年的宋慶齡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寂寞與孤獨。都說老人更像孩子,因此此時的宋慶齡,也像個孩子一樣想得到一個人的關心和疼愛,也希望身邊能夠有一個可以分享自己喜悅或者難過的人。

宋慶齡的生活秘書是個很能抓住女人心理的男子,年輕而健談,對宋慶齡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宋慶齡也非常喜歡這個年紀可以做自己兒子的秘書。只是宋慶齡心無芥蒂,而生活秘書或許是因為宋慶齡的人格魅力,或許是因為真心愛這個老人,或許是為了所謂的遺產和地位,勇敢地向宋慶齡提出了結婚的要求,並且承諾要用自己全部的愛來照顧宋慶齡的晚年。

當時的宋慶齡也經歷了很大的思想鬥爭,一來生活秘書跟自己年齡差距過大,會是真心對自己嗎?二來自己和離婚的生活秘書結婚,會帶來怎麼樣的軒然大波呢?最重要的是自己所處的政治地位,再婚會有阻力嗎?生活秘書對宋慶齡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心裡有對方,其他都不是困難。當生活秘書做通兩個女兒的工作,兩個女兒改口叫宋慶齡「媽媽」後,宋慶齡勇敢地遞上了結婚申請。

一紙結婚申請引起軒然大波。在那個年代,女人再婚也是一件很受爭議的事情,更何況是「國母」再婚。逃到臺灣的蔣介石,因為顧及宋美齡,對宋慶齡一直很客氣,很多統戰活動跟宋慶齡的「國母」身份也有很大關係,而如果宋慶齡再婚,國母就剩下「孫中山前妻」頭銜,對於統戰工作開展肯定會有影響。因此周恩來同志堅決反對宋慶齡再婚,只能由生活秘書來照顧宋慶齡,充其量算二人同居。但是毛主席大筆一揮:同意!這樣,雖然對外沒有宣傳再婚消息,宋慶齡還是跟生活秘書一起結婚,度過了幸福的晚年。

宋慶齡再婚無可厚非,關鍵是在人生最後那段時光,跟自己喜歡的男人一起看夕陽,一起踏晨露,度過了幸福的晚年,直至逝世,享年90歲。臨終前她留下遺囑:請不要把我和國父放在一起,我不夠格……


相關焦點

  • 宋慶齡為何不與孫中山合葬?墓旁女子是誰?那照片背後有什麼秘密
    宋慶齡為何不與孫中山合葬?墓旁女子是誰?那照片背後有什麼秘密1981年5月29日晚,一顆了不起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她就是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也是已故中國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作為「國母」,宋慶齡死後葬在了上海萬國公墓,而並沒有與孫中山先生合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一段婚姻
    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宋慶齡,作為孫中山的遺孀,住在北海後海一個很幽靜的王府裡。宋慶齡和孫中山沒有孩子,偌大的庭院,更顯得空曠,晚年的宋慶齡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寂寞與孤獨。宋慶齡的生活秘書是個很能抓住女人心理的男子,年輕而健談,對宋慶齡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宋慶齡也非常喜歡這個年紀可以做自己兒子的秘書。
  • 宋慶齡與保姆同葬,卻不願和孫中山合葬中山陵,這是為何?
    滿腔愛國情懷的宋慶齡此時正在美國學習,聽聞這個消息不知是怎麼的欣喜激動,更不知道她是如何幻想孫中山的形象。 管中窺豹,我們也能略略感知宋慶齡是多麼有個性和主見的人,我想,這也是她最終沒有選擇和孫中山合葬的重要原因。 宋家父母的歸途不知會是何感受,總之不會好受,淚水會不會在飛機的顛簸中再也藏不住身影,滾落到手背上?離故土越近,離女兒卻越遠,憤怒與悲傷交織在一起,籠罩著歸途的天空。
  • 宋慶齡去世後,為啥不願和孫中山合葬?只因宋家有個特殊的規定
    但是孫中山的私生活一直飽受詬病,據說他是一個「蘿莉控」,他的夫人宋慶齡比他小27歲呢!當然宋慶齡當時之所以願意嫁給孫中山,除了對喜歡他的人之外,還因為他的革命理想。1981年宋慶齡臨終前,有人問她死後是否要和孫中山先生合葬在一起,畢竟他們是名正言順的夫妻。
  • 宋慶齡繼承亡夫遺志,忠於革命,為何死後卻不願和孫中山葬在一起
    當年孫中山已將年近半百,而宋慶齡不過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女孩,孫中山去世的那年,宋慶齡才不過三十二歲,但是革命的重擔卻一下子全都壓在了他的頭上。西安事變發生以後,宋慶齡就主動和周總理取得了聯繫,希望周總理能利用自己在共產黨中的關係保證蔣介石的安全,然後自己這方面一定會促使蔣介石儘快的同意一致抗日,同時也告訴了周總理,她的這邊有史達林的支持。最後,在周總理的處理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我們都知道張學良和楊虎城因此成為了民族的有功之臣,但其實這件事中宋慶齡也出了很大的力氣。
  • 揭開宋慶齡嫁給孫中山的難言之隱:其實我不愛他!
    孫中山與宋慶齡這樣有著而是隨年齡差距的倆人,被稱作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之一,即使是遭到了世俗的唾棄和父母的反對,倆人也是義無反顧的走到了一起,但也有人認為他倆的結合實際上是「委身革命」,也有人一直疑惑為何宋慶齡死後不願與孫中山合葬。
  • 宋慶齡晚年再婚之謎:不能公開的愛與恨(組圖)
    從蘿莉到國母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1月27日,宋慶齡出生於上海公共租界一個富商家庭,父親宋嘉澍是監理會傳教士,母親倪桂珍是明代「聖教三柱石」之首徐光啟的後代。  1907年,14歲的宋慶齡在上海中西女塾高中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在歷史悠久的衛斯理安女子學院獲得文學系學士學位。  1913年回國。1914年她在日本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與孫中山相戀。
  • 宋慶齡為何嫁給大她幾十歲的孫中山?居然與愛情無關!
    宋慶齡孫中山結婚禮物為何不是鑽戒而是手槍?據上海宋慶齡故居管理人員介紹,當時並不知道失而復得的這份誓約書是真品還是贗品,所以就找到宋慶齡鑑定,宋慶齡則寫下「此系真品」這4個字。 此外,宋慶齡視為珍寶的,還有孫中山送她的結婚禮物,不是鑽戒也不是珠寶,而是一把毛瑟槍。上海宋慶齡故居管理人員稱,當時手槍配有20發子彈,那時孫中山說,20發子彈中,19發留給敵人,最後1發留給自己。
  • 宋慶齡晚年經濟拮据,國家多次派發補助,宋慶齡:我的確需用錢
    「女王」情結宋慶齡——一個遇到敢於將性別平等和其他問題推到前沿的非凡女性,從克服壓迫,到打破規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宋父本姓韓,因貧,幼時宋慶齡被過繼富戶宋家。宋父曾資助大量金錢給孫文(日本名,中山樵夫),宋16歲為孫英文秘書,即為其佔。彼時女子貞節觀念和從一而終傳統思想較強,究其宋而言,或許也有名望和壓力吧,留孫府而數月不回家。
  •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黃昏戀:相戀卻不能相愛,只能默默作罷
    在短短的人生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想做,卻基於各種原因,無法完成的事。這個事情也許是一個願望,也許是想見一個人,也許是想去一個地方。即使是一國之母的「國母」宋慶齡也是如此。快樂的少年時光宋慶齡,近代中國最有特點的政治家,愛國主義者,共產主義革命家,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的妻子,享有盛譽「國母」。
  • 孫中山、宋慶齡的絕美愛情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就伴侶,孫中山與宋慶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敗,革命派在國內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追隨孫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更是舉家遷避扶桑。從美國讀書歸來的宋慶齡到日本與家人會面,終於見到了她所敬仰的孫中山,並開始接替父親和姐姐的工作,於1914年9月起正式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 宋美齡至死不願見宋慶齡,卻和二姐立下同樣遺囑,令人唏噓不已
    宋美齡和宋慶齡雖然是血濃於水的親姐妹,但是因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所以姐妹倆關係逐漸疏遠,甚至斷絕了聯繫,在宋美齡病重的時候非常想念小妹,於是就親自寫了一封信託人交給宋美齡,希望能夠再見家人一面,然而宋美齡收到信後卻並沒有回覆,直到宋慶齡去世都沒有來見最後一面,連葬禮也沒有參加,當時很多人都替宋慶齡感到心寒。
  • 孫中山、宋慶齡、蔣介石三人的微妙關係
    蔣介石最初是因陳其美的介紹而加入孫中山為總理的「中國同盟會」,後因蔣介石能力突出再由陳其美引薦給孫中山,在深入交流後被孫中山稱為「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識是在討袁期間,當時宋慶齡在孫中山旁邊協助秘書工作,久而久之兩人遍產生了愛慕之意,在當時,孫、宋熱戀,還曾經轟動一時。
  • 宋慶齡不為人知的黃昏戀?可戀卻不可說,這般心酸有誰能知?
    遺憾的是,當兩個人相繼去世之後,他們卻並沒有合葬在一起,這不禁引起人猜測:為何宋慶齡去世之後不與孫中山埋葬在一起其實,對於二人不合葬有很多說法。有民間傳說,不將他們二人合葬,是怕破壞了中山陵的建築結構。如若對中山陵進行破壞,這便是對孫中山先生的不尊重。
  • 誰說宋慶齡晚年「思想混亂」?
    日前,尚明軒送來他的新作《宋慶齡的後半生》(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和他主編的《宋慶齡年譜長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兩書對照,終於比較詳細地看到宋氏晚年遭際困惑無奈並勇於抗爭的真實情景。僅僅這一點,就可以說這是兩本與俗文庸書迥異的好書。
  • 47歲孫中山娶20歲宋慶齡,十年婚姻,為何沒有後代?原因讓人心痛
    47歲孫中山娶20歲宋慶齡,十年婚姻,為何沒有後代?原因讓人心痛。孫中山是我國革命的先驅,他的感情生活也被國人關注。孫中山先生有過多個妻子和小妾,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他與宋慶齡的感情,但二人一生都沒有生下孩子,原因令人唏噓。
  • 上海遊記:宋慶齡故居
    到了淮海中路,對面即是我慕名已久的宋慶齡故居。宋慶齡故居位於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號,總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後花園。毫無疑問,宋慶齡是偉大的女性;不容置疑,宋氏三姐妹,改寫了中國的命運。如果說遊覽巴金故居是走近巴金的話,那麼,瞻仰宋慶齡故居就只能用崇敬二字了。
  • 父母軟禁、斷絕關係,也沒能阻止宋慶齡嫁給大她27歲的孫中山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日本,宋慶齡的父親在日本幫助孫中山籌集革命經費,大姐宋靄齡則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1913年8月,宋慶齡從美國威斯裡安女子學院畢業,抵達日本與父母家人匯合。9月16日,宋慶齡與大姐一起去拜訪了孫中山,並與大姐一起協助孫中山的工作。
  • 宋慶齡、宋美齡姐妹的紅塵因緣,竟是這般!
    在宋慶齡的眼中,孫中山不僅是丈夫,更是自己的導師。她告訴摯友:「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淵博,我從他那裡都能學到很多。我們更像是老師和學生。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宋查理),是孫中山的鐵哥們兒,這個頗為開明的紳士,卻無法接受女兒的選擇。是孫中山年齡比自己還大?還是他太了解哥們兒孫中山的性格?
  • 孫中山要娶宋慶齡,日本友人提醒25個字,誰知10年後竟成真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秘密結婚,至此,二人相隔27歲,卻相親相愛,終於走到了一起。不過,孫中山與宋慶齡的聯姻並不容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從美國留學回國的宋慶齡,經過日本,遇到了她所敬愛的革命導師孫中山,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大姐宋靄齡要和孔祥熙結婚,不能再擔任孫中山的秘書,宋慶齡接任了宋靄齡的職務,成為孫中山的工作助手。宋慶齡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有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