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廿年再聚首 苗疆喜迎故人來,衡陽掛職花垣老幹部花垣行紀實

2020-12-10 封面湘西

10月27日,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迎來3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上世紀90年代衡陽市派駐在花垣縣掛職扶貧的老幹部:1995年6月至1996年9月掛職副縣長的湯正齊、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掛職縣委副書記的謝根銀和掛職副縣長的張森林。

1996年8月衡陽掛職扶貧幹部與花垣縣領導合影

老幹部一行先後參觀了花垣縣職業高級中學、衡陽路、邊城廣場、邊城鎮、十八洞村等地,並與花垣縣部分老幹部座談交流。闊別二十餘載,老幹部們重回扶貧故地,回到日夜牽掛的苗疆花垣,站在當年援建的衡陽路路碑前,回想起在花垣扶貧的點點滴滴,仿佛又回到那些夙興夜寐、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看到花垣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老幹部們感慨萬千,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老幹部湯正齊即興賦詩「主席謀劃精準局,苗寨翻開致富篇」。

衡陽掛職老幹部與花垣縣部分老幹部在衡陽路合影

據悉,衡陽市從1994年開始對口幫扶花垣縣,27年來,先後派遣10名幹部、188名醫療專家、106名優秀教師到花垣縣援助。

花垣縣委書記羅明親切接見老幹部一行,對老幹部們的突出貢獻表示誠摯謝意,希望老幹部們繼續關心關注花垣。老幹部們紛紛為花垣的發展變化點讚,為近年來的衡陽幫扶工作點讚,並祝福花垣發展更快更好,苗疆更加美麗富饒。

來源:雁翔花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花垣一號公墓的行龍與結穴概況
    因此穴的來龍像一隊行走在平地上的山羊,穴星像一隻領隊的羊頭,龍穴結在羊頭的羊乳上,所以,我把此穴喝形為群羊出棧。群羊出棧的龍脈,來自貴州與鳳凰交界的臘爾山,經過連花山脈、摩天嶺山脈、人江墨(山名)、壩葉山和萬明山等,最後在原道二鄉腹地結穴。
  • 回望花垣石頭城,除了觀音堂外均已毀
    作者:流民花垣石頭城牆始建於公元1802年,城牆周長約2000米,高約5米,牆厚2米,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300米。城牆內外皆用大塊長青石砌成,中間填以黃土夯實。砌城牆所用粘結灰漿是用糯米熬成糨子再與石灰攪拌而成,幹固後既堅硬又防水。花垣石頭城設有5個城門,五個城門樓上楣嵌有石刻門匾:東門叫「太平」,南門叫「鎮定」,西門叫「歸化」,大北門叫「拱辰」,小北門叫「迎恩」。東西兩端還建有小城與之相連。四個城角(花垣人叫「城牆轉拐拐」)加寬加厚形成一個方形平臺,外側砌有城牆垛子,便於士兵站崗放哨。
  • 「放驩兜」的「崇山」在湘西花垣
    為使大家更加明了,下面從多方面情況來深入闡述,說明花垣的崇山是與舜「放驩兜於祟山」的史實相符的。 (二)花垣自古有特定的崇山——「柔崇」尖巖山 湘西花垣具體的崇山在哪裡?
  • 花垣攬勝之五:老碼頭
    因茶洞以上河道逐漸狹窄,故而松桃的船隻,大多尖頭翹尾,船體修長,載重量不是很大;而茶洞以下的花垣船,多方頭方尾,船肚寬深,載重量有的可達十來噸。一隻船上至少要五六個水手,大船則要十來人共同操作,故而花垣碼頭,一年四季都過往商船雲集、上下水手雲集,鬧熱非凡。
  • 幾句難懂有趣的花垣方言(一)
    花垣人說著西南官話的本土漢語夾雜著苗語相結合,造就了花垣普通話,花垣人戲稱「花普話」。所以也造就了花垣特色的外人難懂的花垣方言,以下筆者收錄了部分花垣方言,以享讀者共同探討和研究。例如:小明問:「李大哥經常來你這裡玩嗎?」小友答:「李大哥三不知來我這裡轉一哈,板凳沒坐熱就走了,哪裡會經常到我這裡來玩。」又如:「今年夏天好乾旱,三不知下幾顆雨,路都沒打溼就停了。」普通話裡「三不知」多用於「一問三不知」,表示什麼都不知道,問什麼都答不上來。花垣方言裡面的「三不知」不解釋清楚,容易被外地人誤解。
  • 苗鄉「搖錢樹」與花垣化石藝術工藝合璧的遐想
    關鍵詞:後山,花垣,搖錢樹,藝術,創新。令人痛心的是,大巴這支苗民,被追來的曾國藩湘軍就地殘殺,只有少量逃入川地得以倖存,被稱巴人。 兩地都有豐富奇妙的苗族文化藝術。後山鄉雖然人少,卻被《續遵義府志》譽為「笙韻苗寨」。
  • 「碧水保衛戰」第一槍在花垣河打響
    今年來,湘西州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切囑託,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河長制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決扛起汙染防治攻堅政治責任,堅持汙染防治攻堅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變,以水環境突出問題為重點,用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打響了「碧水保衛戰」。
  • 苗疆的風水地戶
    古往今年,在苗疆大地上生存的風水先生,獨重立向線法,不知要學習尋龍點穴的知識,所以,苗疆的古墳與新墳多是根據立向線法建在土坑上,許許多多的龍真穴的卻被冷落在一邊。因此,我無法從苗疆大地上找出一個葬在大龍穴中的名墓給大家欣賞,在此,我唯一能做的是,列舉幾個大龍穴的地戶給大家觀賞。楊公說:「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
  • 花垣城的「龍骨」和北京周口店的「龍骨山」,有什麼關係呢?
    這麼一想,用龍骨來給韓爍治病一點問題都沒有。更精彩的部分來了——你真的以為韓爍治的只是心疾嗎?亮點自尋,再翻譯就要打碼了。請直接把 打在公屏上。行,還是編劇比較行。花垣城除了龍骨,還有石油。其實也是有依據的。一個「石」字,信息量是很大的。化石帶一個「石」字,石油也帶一個「石」字。
  • 空城記,花垣——謹以此片致敬那些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所有英雄
    抗擊疫情 讓整座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 花垣真的空了 空城是最美的風景 老老實實宅在家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視頻】空城記,花垣——謹以此片致敬那些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所有英雄
  • 換一個角度,欣賞依山傍水,耳目一新的花垣城
    拍攝地點:花垣鎮牛眼睛坡方向。美噠噠的大花垣新縣城,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攝友們,約不?在中國武陵山脈腹地,湘、黔、渝交界處,有一塊素有「一腳踏三省」、「湘楚西南門戶」之稱的神秘苗地,這就是花垣了。
  • FM98.7 花垣人自己的廣播|第一聲將是……
    花垣縣融媒體中心(花垣縣廣播電視臺)「大家庭」中的「新生兒」FM98.7花垣綜合廣播即將於近期與大家見面!9月2日,我們發送推文,向社會大眾公開徵集FM98.7花垣綜合廣播第一個臺宣文案,收到眾多網友的熱情回復!
  • 花垣小學英語組課題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本網訊(通訊員 施春秀)花垣縣花垣小學廖敏老師主持,石國英、麻建銀等老師參與研究的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重點課題《網際網路技術促進英語教學實驗研究》的子課題《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研究》獲得國家級一等獎,花垣小學獲得優秀課題研究單位。
  • 花垣文化志願者變身「朗誦者」
    2月8日,由花垣縣文化館組織策劃,文化志願者劉世興,吳家鳳等創作、劉蘭芬朗讀、祥子、陶光榮錄製的《致敬白衣戰士》、《名記2002痛點》視頻暖心發布,他們用誠摯的創作精神和情真意切的聲音傳遞著花垣文化志願者們對報名請戰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心聲。
  • 《傳聞中的陳芊芊》:雖失去郡主身份,她仍是花垣城最珍貴的女人
    這一段小編看了好幾遍,真的是感動感動再感動。這部劇自帶幽默,自帶嘲諷,又非常搞笑,已經更新了10集了。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韓少君被挖肋骨那一段。陳芊芊為了獲得韓少君的信任,自導自演盜取龍骨,讓韓少君喝下了龍骨湯,但是龍骨可是花垣城的秘寶,眾人都說陳芊芊破壞了花垣城的風水,城主為了平定民憤,要挖韓少君的一根肋骨。陳芊芊拼盡全力護他周全。那一段看得真的是淚眼模糊了。
  • 隆立新在花垣各鄉鎮檢查地質災害點防治工作
    新湖南客戶端6月19日訊(通訊員 張圈圈) 6月18日,花垣縣委副書記、縣長隆立新深入花垣鎮、龍潭鎮、貓兒鄉等地實地查看指導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工作。隆立新在花垣鎮蚩尤村滑坡點現場察看 隆立新在貓兒鄉排臘光村滑坡點現場察看 在花垣鎮蚩尤村,龍潭鎮祥和村角弄片區、土地村,貓兒鄉排臘光村,隆立新實地察看滑坡點地形地貌,詳細了解地質災害隱患發展變化趨勢等情況,並對地質災害點防治工作做安排部署。
  • 湖南花垣縣委委員、龍潭鎮黨委書記張玲祥主動投案被查
    據湖南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花垣縣委委員、龍潭鎮黨委書記,四級調研員張玲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花垣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張玲祥簡歷張玲祥,男,1980年5月出生,土家族,湖南花垣人,在職研究生學歷,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2 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花垣城實現了多少女人的心願,男人三從四德,女人當家做主
    陳芊芊是花垣城的郡主,花垣城女人當家,女人執政,男人的身份地位及其卑微。但是這是劇本的世界,畢竟是想像出來的,不過花垣城不知實現了多少女人的夢想呢?女人刁蠻任性,男人三從四德,恰好與現實相反,在劇中看到原來女人當家的生活竟然如此美好,生活還是如此優美。
  • 《傳聞中的陳芊芊》:花垣城不是女尊男卑嗎?芊芊為何有守宮砂?
    她鼓勵裴恆堅持自己的愛好,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價值,就連韓爍都說,如果換做他是裴恆,遇到這樣的女子來鼓勵和看重自己,他也會愛上她的。而比鼓勵裴恆更能顯示陳芊芊觀念的與眾不同的,是絞盡腦汁撮合身份低微的樂人與自己長姐陳沅沅的姻緣。
  • 金風送爽十八洞——「精準扶貧」的花垣實踐(圖)
    (花垣縣委書記羅明[前],縣委副書記、縣長隆立新[右二]在十入洞村調研。)他說,我今天來,目的很明確,就是看望湖南少數民族鄉親們。我說了,要看真正少數民族的村子,不要臨時收拾,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狀況。」    在十八洞村視察時,習近平對扶貧攻堅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重要指示。    ……    一夜之間,十八洞這個偏僻的苗寨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