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已經殺青的電視劇《流金歲月》陸續放出劉詩詩、倪妮、陳道明等一眾主創的官方海報,開始宣傳造勢。
其中討論度最大的熱議話題,莫過於劇中倪妮和陳道明飾演的角色有一段感情戲。按理說,影視劇中出現感情戲很正常、無可厚非,但奇就奇在這是一段相差30多歲的「忘年戀」。
青年演員倪妮今年32歲,陳道明老師今年65歲,放在現實中就是妥妥的「忘年戀」。
更何況在人物設定上,倪妮飾演的朱鎖鎖還是20歲出頭的小女生,而陳道明飾演的葉謹言(原著中的李先生)孫子都快要讀大學了。
年齡差距這麼大,往好聽裡說是「忘年戀」,往不好聽裡說是「爺孫戀」都不為過。
書中陳道明飾演的人物形象更是自嘲:自己這個有幾個臭錢的糟老頭子,居然愛上了一個小女孩子。
如今因為「忘年戀」的設定太過狗血和離奇,飾演書中這個人物形象、德藝雙馨的陳道明老師也被網友群嘲。
在百度搜索「陳道明」,他的詞條下面是各種因為《流金歲月》「忘年戀」劇情而衍生出來的質疑,網友也是極盡嘲諷之能事:「晚節不保」、「被嘲該退位」。
劇組的路透照片顯示,時年65歲的陳道明老師滿頭白髮,已經完全是老年人的狀態。跟他過去神採奕奕、玉樹臨風的形象相去甚遠,這也是網友難以接受的原因之所在。
甚至有網友留言:只能祈禱沒有吻戲。
《流金歲月》作為女作家亦舒的代表作之一,講的是蔣南孫和朱鎖鎖兩個女生自幼時相識,步入社會後,各自早已嘗遍生活的百般滋味,吃過虧、長過教訓,被世俗社會狠狠上過課後,依舊保持摯友關係。
其實早在1988年,《流金歲月》就曾被楊凡執導,搬上過大熒幕。
可惜電影對原著的改編較大,劇中,張曼玉飾演的蔣南孫和鍾楚紅飾演的朱鎖鎖愛上了同一個男人,陷入了三角戀關係,故事的走向像極了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其爛俗狗血的改編劇情,讓電影版《流金歲月》收穫不少惡評。
不同於《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搶閨蜜男朋友的狗血,《流金歲月》真真算得上是閨蜜之間互相陪伴成長的典範。
原著中蔣南孫是這樣形容她和朱鎖鎖的感情:「鎖鎖是那種難得的全天候朋友。我成功,她不妒嫉,我委靡,她不輕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試問人很難不為這樣珍貴的友誼動容。
「南孫和鎖鎖,你喜歡誰多一點?」大概是每個《流金歲月》的讀者都會思考的問題。無論原著粉是鍾愛南孫還是偏愛鎖鎖多一點,對這次的小說改編電視劇,兩者都是:一百個不放心。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極少有影視作品能夠還原小說,更甚有超越小說之類了。良心改編可遇不可求,編劇們為了「貼近生活」,對很多情節進行大刀闊斧地改動,三改四改最後改成了「四不像」。
人物的人設即立即塌,上一秒還在言之鑿鑿地傳遞相當勵志的價值觀,下一秒立刻「真香現場」。編劇的邏輯思維全面崩盤早已屢見不鮮。
「忘年戀」題材:「陳道明」是老男人?
近幾年,市場上「忘年戀」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被吐槽,但老夫少妻、大叔愛上蘿莉的故事依然層出不窮。
前有李小冉和王志文的《大丈夫》,後有陳建斌和李一桐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從王志文到陳建斌再到陳道明,不可否認他們都是「精英男士」,但詮釋「忘年戀」題材的作品,還真得看個人造化。
在這個選秀男團層出不窮的時代,「老男人」這個詞似乎是被釘在恥辱柱上了。「有pldd(漂亮弟弟)誰喜歡看你老男人演戲啊」,這句話未免也說得太過絕對。
戀愛風潮一會兒一個樣,前幾年追逐的可能還是吳秀波這種類型的大叔,這兩年已經轉變成了 「年下小狼狗」和「年下小奶狗」。
當然,也不否認是吳秀波的人設崩塌使得原本吃香的「大叔型男星」一夜跌回「中年油膩男」的谷底。
「老男人」總是多多少少是帶點暗貶的含義在的。
論年齡,陳道明六十多歲,算得上不小的年紀;論身材,保養得宜,起碼一直都沒有發福;論氣質,帝王的霸氣、書生的意氣,都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原著中五六十歲的男人,找一個五六十歲的男演員來演,於故事於人物,陳道明是切合的。
再說回陳道明在劇中所扮演的角色,葉謹言(原著的李先生),是朱鎖鎖眾多感情中的一段。
很多人在暗罵小謝(朱鎖鎖後來的丈夫,一個富二代)不爭氣的同時,可能偶爾會念起李先生的一點點好,可能偶爾會想起十六歲時送鎖鎖去車站的表哥,可能偶爾也會懷念那個長長的身影。
看客們與其關注倪妮和陳道明的年齡差是否違和,倒不如將注意力放在倪妮所飾演的朱鎖鎖這個角色上。不同於蔣南孫這種獨立上進的亦舒女郎,朱鎖鎖這個人是頗有爭議的。
誰愛我,我又愛誰?
鎖鎖,諧音「騷騷」,在原著中被多少女人明裡暗裡評價為「那樣的女人」。她憑著姣好的容顏在男人間周旋,一出場便是人群的焦點,萬花叢中過,有多少男人甘願為其折腰。
這樣的女人,評價註定是兩極的。
幼時被寄養在舅舅家,這一住就住了近十年,所以她的內心是極缺乏安全感的。
朱鎖鎖和《七月與安生》裡的安生有些相似,像是浮萍,一生都在尋找可以紮根的地方。但她比安生清醒,比安生冷靜,她更能守得住分寸,守得住自己的心。她,是不愛任何男人的。
舅媽家的表哥愛她,但她厭倦了貧窮、一家子人擠在一起的環境,搬到南孫家一住五個月,固執地不願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李先生愛她,愛她到愛屋及烏,金手指一點也甘願指點南孫的父親炒房;富二代小謝愛她,愛得要死要活,鬧到出走絕食,非要和她結婚不可。
有那麼多人愛她,她愛誰呢?
表哥愛她,她礙著舅媽的面子每日勉強忍耐和表哥打招呼;李先生沒辦法拋開一切給她婚姻,她便轉身和小謝結婚;小謝愛她,她輕飄飄地與南孫說:「真?他那種人世界裡有什麼叫『真』?」
用現在的話講,朱鎖鎖是個十足的愛麵包不要愛情的女人。眾人愛她,她卻仿佛身處真空,獨立於男人的愛之外。
少女野心家
幼時住在舅舅家的尾房,那是一處衛生設備很差的舊樓,沒有浴缸,亦無蓬蓬頭,沐浴要挽一桶水進浴間,很難洗得暢快,換衣服時又容易弄溼。
等她終於工作,終於熬出頭,她過的是什麼日子呢?「浴室裡擺著一式灰紫色大小毛巾,肥皂都用蒂婀,琳琅的香水浴鹽爽身粉全部排在玻璃架子上,香氣撲鼻。」
熬出頭了嗎?行頭一次比一次考究,住得比以前更要好上不少。
熬出頭了嗎?李先生送了一艘以「騷騷」命名的白色遊艇。
熬出頭了嗎?被丈夫背叛後她千金散盡為償還欠款,家裡的人第一次稱呼她為「四少奶奶」。
那個在內心無數次叫喊著「不闖它一闖,起碼白活一場」的女孩子闖出名堂來了嗎?
好像是闖出了一點名堂,好像是終於熬出了頭,如果以她曾擁有的財產來計算的話。
好像又沒有闖出什麼名堂,好像也沒熬出頭,如果以她最後所擁有的財產來計算的話。甚至,她都稱得上很窮了。
《流金歲月》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愛情小說,愛過幾個男人,各自都是誰,不是亦舒的重點。
《流金歲月》裡面有纏著複雜的線,這裡面裹著人生選擇、友誼和愛情的金線,根根分明,它伴隨著少女蔣南孫和朱鎖鎖長大,目睹著她們各自的選擇,看她們各自選擇的後果,又即將帶著她們的故事走向墓地。
所以,對於《流金歲月》小說改編電視劇而言,最應該關心的不是兩個演員存在年齡差演愛情戲是否違和。任何改編劇如果不立足於原著的話,只是空有一副虛殼罷了。真正應該在乎的,是如此鮮明有特色的角色能不能完整地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