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0年,是周王室的多事之秋。
這年4月,周景王召集群臣前往北山(今洛陽北邙山)打獵,計劃趁機殺死王子猛的支持者單穆公及其親信劉伯蚠,而後立王子朝為太子。可不想周景王自己反倒先走了一步:剛到北山不久,周景王就突發心臟病,不幸去世!
周景王意外去世,給王室留下了巨大隱患。
公元前527年太子壽死後,周景王就始終沒能定下新的太子。周景王本人看中了兒子王子朝,可大夫單穆公卻強力支持王子猛。為此,周景王悍然殺死了王子猛的太傅下門子,以維護自身立場。
儘管周景王想立王子朝為太子已是眾人皆知,可在他死後卻於事無補了。
5月,在單穆公主持下,王子猛被立為周王。6月,不甘心的王子朝率領王族及失意百官作亂,試圖奪回王位。在王子朝強力攻擊下,單穆公一方數次被趕出成周,連王子猛也在動蕩局勢中不幸夭亡。
雖然屢戰屢敗,單穆公卻始終沒有認輸。王子猛死後,單穆公又扶持王子猛之弟王子匄為王,是為周敬王。為與王子朝對抗,單穆公還親自向晉人求助,並在晉國支持下把王子朝黨徒通通趕到楚國去了。
對於王子朝之亂,傳統都說太子壽死後王子猛就被立為太子。所以,周景王改立王子朝為太子,就是廢嫡立庶的亂政之舉。可史料中,並沒有明說王子猛曾被立為太子;王子猛究竟是不是嫡子,也還存疑。但王子朝年長於王子猛,卻是有明確記載。因此太子壽死後,按照「立嫡立長」的宗法制,周景王改立王子朝為太子並非不合法。
可奇怪的是,正因單穆公的存在,王室改立王子朝之事就變得困難無比:周景王生前,為改立王子朝,居然要先殺了單穆公;周景王死後,單穆公又憑藉一己之力,成功地阻止了王子朝搶奪王位。
此時,周王室卿士是鞏簡公與甘平公二人;連卿士都不是的單穆公,為什麼會擁有如此神秘的能量?
單穆公,名旗,屬於單氏家族,是周王室公族中的一支。
早在周定王時,單穆公祖先單襄公就是王室大夫。曾有一次,單襄公出使宋國,途中經過了陳國。返回成周后,單襄公突然對周定王說:「如果陳侯不遭受大災害,那麼陳國就一定會滅亡!」
一聽這話,周定王極為吃驚:「為什麼呢?」
單襄公答道:「現在的陳國,道路無人修理以致雍塞不通,田地裡的莊稼無人收割,塘堰堤壩不修,河上也不架設橋梁。我作為天子使者路過陳國,可陳國負責接待的官員卻無人到場。陳侯不顧宮中嬪妃,與卿大夫們到夏氏家整日淫樂。陳國百姓都被徵召去為夏氏修築臺閣,無暇照料地裡的莊稼。像陳侯這樣荒廢先王遺教、拋棄先王法令、蔑視先王職責、違背先王政令之人,憑什麼來保守國家呢?」
單襄公所提到的陳侯,即陳靈公。在大夫御叔去世後,陳靈公與兩位卿士孔寧、儀行父一起,天天與御叔遺孀夏姬鬼混,不理朝政。所以,單襄父在路過陳國時,才看到了一片混亂景象。
公元前599年,夏姬之子夏徵舒忍受不了屈辱,憤而射殺了陳靈公;公元前598年,楚莊王借討伐夏徵舒的名頭滅了陳國。雖然在申叔時勸諫下,楚莊王又讓陳國復國,但足以證明單襄公預言的正確性。
能體現單襄公強大洞察力的案例,還不僅是這一次。
公元前575年,晉人在鄢陵之戰中擊敗了楚軍,派出新軍佐郤至前來周王室告捷。在訪問過程中,郤至一再吹噓自己,聲稱自己才是鄢陵之戰的最大功臣,將來必可掌控晉國大權。
可單襄公聽說此事後,卻預言道:「現在的郤至,就是刀架在了脖子上!在晉國八卿中,郤至地位最低,卻想凌駕於其他七人之上,必將遭致其他七位卿士的怨恨。郤至憑什麼對付其他七人?」
一年後,因為郤氏威脅到公室,晉厲公就聯合親信大臣滅了郤氏之族。作為郤氏家族一員,郤至自然也難逃一死!
單襄公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還能夠根據觀察到的事物準確預測未來發展變化,堪稱神人。
不過,單襄公最為出彩的一次,還是成功預言了一位下人的命運。也因為這次預測,神秘的單氏家族得以與強晉建立起緊密聯繫,為後世單氏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晉獻公在世時,建立起「無蓄公子」的鐵律,後世歷代晉國國君都不敢違抗。此後,晉國國君都會把太子以外的兒子遣送出國,到別國去自謀生路。晉襄公的子孫,也不例外。晉襄公之孫姬談一家,因此流落到了成周洛邑。姬談去世時,他的長子姬周還未成年。為了謀生,姬周被迫放下身段,到別人家去當下人。而姬周侍奉的家族,正是單氏。
雖然落魄如此,但少年姬周卻與眾不同:站立時,他身體筆直、目不斜視;與人交談時,從不側耳偷聽,也從不高聲說話。雖然家族離開晉國已經三代,可每當晉國發生禍亂時姬周都為之憂傷,晉國有喜慶時他都隨之高興。
見姬周如此,單襄公暗暗稱奇。因此,臨終時他特意囑咐兒子單頃公:「你一定要善待公子周,他未來必定會成為晉國國君。公子周的品行有文德;有文德之人,必定會得到上天保佑。如今晉國國君無道而多亂,子孫又少,將要失去君位了。公子周一定會回國為君,你要趁早善待他!」
聽了父親這番話,單頃公滿口答應了。
公元前573年,因為在滅郤氏時受到牽連,晉國正卿欒書聯合荀偃一起,殺死了晉厲公。其後晉人從成周接回了姬周,立為國君,是為晉悼公。晉悼公回國後,勵精圖治、任人唯賢,並在十二年後拖垮了楚國,成功稱霸東周。
與晉悼公這段淵源,對單氏家族究竟有什麼影響,當時並不好說。但二十餘年後的一件小事,足以說明此事對單氏家族的影響之大。
大約是在晉平公執政之初,晉國大夫羊舌肸被派往成周訪問。
羊舌肸,即叔向,是晉悼公親自為兒子挑選的太傅,也是晉平公頗為倚重的大臣。在朝覲過周王后,羊舌肸就向王室大夫廣送禮物,單頃公之子單靖公也有一份。
為了答謝,單靖公特地宴請了羊舌肸。不過,單靖公的宴請顯得極為儉樸而恭敬,宴請禮節也是參照上級辦理,整個過程中都不拉私交,送行時也不過郊。
與單靖公分手後,羊舌肸大為感慨,對單氏家臣說:「奇怪啊!我聽說『一個朝代不會兩度興盛』,可如今周王室大概會再次興盛吧,是因為有單公在啊!單公待人恭敬有禮,生活儉樸而不奢華,對待上司謙恭而好問,又不與人拉私交,用這樣的大夫來輔佐朝政,周王室怎能不興盛?單公這一代如果不興,那麼他的子孫後代也必定會繁榮昌盛,後世將不會忘記他的功德!」
作為周王族分支,單氏在王室地位並不十分高貴。可羊舌肸卻對單靖公的評價卻異常之高,甚至聲稱因為有他王室將再度興盛!
從後續歷史來看,羊舌肸這番評價,明顯是過譽了。周王室並沒有因單靖公而再度走向興盛;反倒是因為他的曾孫單穆公挑起王室內亂,讓周王室在王子朝與周敬王的長期內亂中進一步走向了沒落。就算是周公再世,也無法讓王室再興,何況單靖公呢?
可為什麼羊舌肸要有意拔高單靖公?
首先,因為單氏家族曾善待晉悼公,讓晉人對單氏家族多了一份特別的尊敬。作為晉悼公親自遴選出來的太傅,羊舌肸對單氏家族另眼相看也就情有可原了。
其次,晉悼公回國後,對善待自己的單氏家族必定會有所回報。羊舌肸公然稱讚單氏家族,也是擴大單氏影響力,藉以提升單氏家族在周王室的地位。
最後,在周王室地位提升後,單氏家族也可以為晉國帶來更多的政治利益。
所以說,羊舌肸有意過譽單靖公,既是報恩,也是為晉國的未來鋪路。
獲得晉國這一強力外援後,單氏家族在周王室的影響力頓時與眾不同了。
周景王執政後,周王室進一步走向了沒落。更加微妙的是,因為晉、楚達成了第二次弭兵協議,東周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時期,列強對周王室的重視程度也就大大降低。從此後,天下諸侯更少前來王室朝覲,讓王室的收入大打折扣。王室經濟陷入困頓,讓周景王整日都愁眉苦臉,難得開臉一笑。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太子與王后先後去世,因為沒收到晉人的重禮,周景王還公然指桑罵槐,指責晉國副使籍談「數典忘祖」!堂堂一國天子,墮落到了與諸侯臣子對罵的地步,真是丟盡了祖先的臉。
罵人雖然痛快,奈何王室經濟困難仍然亟待解決。為緩解經濟危機,公元前524年,周景王決心鑄大面值錢幣,並同時廢除以往流通的小錢。這樣一來,民間遺留的小錢一夜間就變成了廢物!周王室這是完全放棄了政府信用,公然對百姓賴帳了。兩年後,通過賴帳剛剛積累了些許財富的周景王又不顧勸諫,鑄高音階的大鐘,來提升王室樂隊的音響效果。
單靖公曾孫單穆公對這兩件事都強力反對,指責周王室鑄大錢是竭澤而漁,鑄大鐘是勞民傷財。奈何,周景王卻不聽其勸諫,還無端端對單穆公多了一份忌憚之心。
此時,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讓兩人矛盾徹底激化了——這就是立太子難題:周景王想立王子朝,單穆公卻支持王子猛。單穆公不是王室卿士,但背後卻有強大的晉國撐腰,這很是讓周景王為難。為立王子朝為太子,周景王甚至計劃要殺死單穆公!
周景王去世後,王子朝得到了王族中大多數人的支持。但為了確保篡位成功,王子朝也計劃要除掉單穆公。
無論是周景王還是王子朝,都將單穆公視作最大威脅,可見單氏家族勢力有多麼龐大。能讓周王室如此忌憚,就更凸顯了單氏家族的神秘。
神秘的單氏家族能對周王室形成有效制衡,甚至能決定周王的廢立,顯然不在於單穆公職位有多高,而在於晉國這一強力外援。晉悼公之後,單氏家族很可能成了晉國在周王室的利益代表;所以即使世代都無人做王室卿士,也依然能影響到王室政治的方方面面。
在王子朝之亂中,單氏家族強力支持周敬王,並獲得了最終勝利。可單氏家族的巔峰,也就止步於此了。之後,單氏就鮮少出現在東周政治舞臺上,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單氏家族的沉淪,並非是家族內部出現了重大變故,而是因為晉國這一強力外援已開始走向沒落。晉悼公時起,晉國六卿逐漸崛起。強大卿族主宰晉國國政,晉國公室慢慢被邊緣化,並最終走向了分裂。晉國沒落後,倚靠晉國的單氏家族也就失去了強大後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沒落。
公元前514年,曾經預言單氏必將興周的羊舌肸家族被晉人滅族。從此後,晉國公室就再也難以與卿族平起平坐了。曾經與晉國公室來往密切的單氏家族,又還能得到晉人多大的支持呢?
神秘的單氏家族與晉國,正應了後人一句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