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2020-12-19 魯網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呂勝男 通訊員 閔迎春)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興旺的動力源泉,必須以先鋒隊的姿態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

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服務隊調研了解到,隨著村莊建設發展,幾個服務村原來的村委辦公場所已不能完全滿足服務群眾和適應發展需要,尤其楊家村、運峰村地處相對偏僻,村委會用房都是上世紀80年代蓋的老房子,空間狹窄,功能受限,村兩委成員熱切期盼能改善提升村裡辦公場所,一來滿足服務群眾需要,二來可與村莊整體建設相協調。在服務隊隊長李強(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黨委副書記、一級高警長)主導下,打造了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民服務中心、村兩委辦公、村民娛樂、民事調解、文化宣傳等功能於一體的彭後村黨群服務中心;楊家村、運峰村拆掉了幾十年的村委老院牆,以「便民、高效、廉潔、規範」為宗旨,把原組織場所改建、擴建為黨群服務中心;陶莊村以整合職能、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為目標,把村級組織場所打造成為民、惠民、利民的窗口。各服務村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的落成,對抓好農村黨群服務陣地建設、進一步夯實黨建基礎,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和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改善了服務村辦公環境,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農村黨建工作亮點增添強勁動力。有村民感慨道,表面上看拆掉的是一堵院牆,實際上是打通了多年來橫亙在村民與幹部之間的隔閡,牆打掉了,黨群、幹群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和諧了。

黨建引領,當好產業發展帶頭人。一年多來,服務隊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促進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的「壓艙石」,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以調整傳統種植結構為抓手,實現黨建和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劉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成立較早,但限於以黨支部為主要力量的經營主體運營資金匱乏,村民對村「兩委」成員帶富能力存在疑問,不想參與共同發展。針對這一實際,服務隊聯合劉集村黨支部,多方聯繫協調,深挖社會資源,與當地一經濟組織達成合作,構建「黨支部+企業」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形成「你出錢我出力」的合作格局,為推動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流轉土地開展運營,服務隊大力度、多方面開展宣傳,發動隊員和村幹部挨家挨戶對群眾做思想工作,給他們講政策、講趨勢、講利益空間,讓群眾了解土地規模化經營的發展前景,並積極組織村民代表到先進地區進行參觀學習,切身感受土地規模化經營帶來的經濟紅利,最終成功租賃連片土地210餘畝。

在黨支部主導運營下,210畝中藥材嬌豔欲滴,長勢喜人,廣泛吸納了周邊富餘勞動力來進行田間管理、施肥除草、收穫運輸等勞務,一定程度解決了農民就業難的問題,中草藥也成為劉集村致富的「靈丹妙藥」。根據中藥材種植間隔較長的實際,在部分中藥材收穫後,劉集村黨支部合作社又搶種110畝生長期較短的芥菜疙瘩,短短50多天的時間,為村集體增加純利潤6萬餘元,芥菜疙瘩又成了劉集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的「金疙瘩」,芥菜收穫後可再種植一茬玉米或其他高效作物。壓茬種植改變了傳統的種植結構,把每年兩季變為每年三季,極大地提升了土地使用效能。「黨支部+企業」的模式,從根本上破解了「錢少力量弱」的問題,把更多的群眾緊緊地凝聚在了黨支部周圍,呈現出黨建、發展相輔相促的良性循環,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黨支部引領功能弱化、組織力不強的狀況也得到了根本性扭轉。

黨建引領,當好綜合治理明白人。服務隊著眼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導各服務村積極開展「美好家園,精治共創」綜合治理活動,各村黨支部堅持常學常議、齊抓共管,定期召開「兩委」會議,梳理村莊綜合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建立村黨員幹部聯繫制度,分塊統籌,分線牽頭,將綜合治理任務細分到黨員幹部個人,並劃定治理單元和包保對象,明確責任要求和落實時限,實現了鄉村綜合治理串點成線、織線成網;結合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發動黨員開展經常性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搞好門前「三包」,並製作門前「三包牌」,明確每家每戶的責任範圍和治理標準;組織開展志願服務,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參與環境清掃活動,帶動廣大村民積極投工投勞,實現上下聯動,凝聚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的智慧力量。彭後村結合「三包」治理,創辦了「文明銀行」,將每家每戶的責任治理情況量化成分值予以積存,分值達到一定標準後,可在村委會兌換洗衣粉、洗潔精等日常用品,極大地激發了群眾參與村居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楊家村創新構建「黨建引領、三治融合 」的治理體系,細化治理單元,明確責任對象。定期邀請法律顧問開展法治宣傳、調解矛盾糾紛,實現了矛盾不上交,有事不出村。強化德潤人心,積極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和美家庭」等評選活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使之成為全體村民共同遵守的準則,讓村民自治有章可循。

堅持黨建引領,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統籌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實踐中,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將更加重視黨建工作, 更好發揮黨建示範引領的重要作用,爭取在服務期滿之前再創新的業績。

相關焦點

  • 記者蹲點|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
    2020-06-23 06:14:1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美麗鄉村,助力農民增收這些變化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服務隊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星河社區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
  • 有事找服務隊——省派濰坊安丘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紀實
    省派濰坊安丘市鄉村振興服務隊2018年9月份入駐凌河鎮以來,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立足重大政策落實和人民群眾需求,做好基層一線「戰鬥員」「推銷員」「引導員」「宣傳員」「聯絡員」,全力助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有事找服務隊」,也從最初服務隊的一句「承諾」變成幫扶地的一種「新現象」,進而成為一種「新常態」。
  • 做產業發展的帶頭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記鄉村振興服務隊...
    山東省「萬名幹部下基層」會議召開後,王恩意響應號召積極報名,成為鄉村振興服務隊萊蕪區四隊的1名隊員,和10名同事一起入駐萊蕪區高莊街道辦事處,負責5個村的鄉村振興。充分發揮組織委員作用,推動支部黨建全面過硬服務隊到位後第一時間成立了黨支部,王恩意由於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被推選為組織委員。
  • 山東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做好「插秧人」
    去年這個時候,隨著山東省「萬名幹部下基層」工作展開,2019年7月19日,分別來自省、市、區三級的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的10名隊員在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集合報到。他們帶著各自「能量包」負責潘莊、陳莊等5個村的振興服務工作,任務就是在這裡插下鄉村振興的「秧苗」。  到了長清,大家一下子忙了起來,天天有幹不完的事,不知不覺已是一年。
  • 海陽朱吳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深耕電商「沃土」助力鄉村振興
    在朱吳鎮的鄉間小路上或田間地頭裡,隨處可見海陽朱吳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們助力發展的火熱場面。自2019年7月份進駐以來,服務隊以黨建為引領,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目標,用心用情用勁,帶領所服務的5個村莊在黨建創新、產業培育、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基礎設施完善、電商市場開拓、康養文旅打造等方面重點突破,精準發力,譜寫了一曲幹群同心奮戰鄉村振興的新樂章。
  • 山東壽光:省派稻田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留下實幹足跡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自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壽光市稻田鎮以來,他們撲下身子、凝心聚力,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助力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五個振興」要求,辦實事、聚民心、強基層、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
  • 到基層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記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
    9月中旬,鄉村振興服務隊萊蕪區三隊隊長袁傳溪帶著隊員和村支部書記到文昌來調研,剛到陳莊村,袁隊長就問,他對三個月前到萊蕪考察光伏項目的小姑娘記憶尤深。2019年7月,周春燕參加「萬名幹部下基層」,隨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到長清區文昌街道不知不覺已一年多了。第一次來長清的路上,隊長邱劍峰問她這兩年有什麼打算,她簡短回答「給村裡辦點實事吧」,仿佛還是昨天的事。
  • 稻田鎮: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傾心參與孝老敬親餃子宴活動
    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在東風亭村傾心參與孝善敬老餃子宴活動,全村70歲以上老人共聚一堂,聊家常、吃餃子,笑聲四溢,溫情暖心。一早,省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們開始忙活起來,和面、剁餡、擀餃子皮,大家分工明確,人人都在為餃子宴盡心盡力。「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啦!」
  • 人合力合心合助推鄉村振興——山東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工作紀實
    「隊員講堂」促進學員學習了解凝心聚力觀察團首先到達了山東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辦公室,通過參與「隊員講堂」,我們了解到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中十個隊員來自八個省直部門,針對不同的行業特點,服務隊每月都會定期舉辦「隊員講堂」,由隊員登臺講授。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原標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發展全局,是上海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當前,上海正以更大的責任擔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郊區的鄉村振興舉措。而奉賢作為上海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以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引擎為目標,著力發揮先鋒、先導、先行作用,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在提升黨組織的發動力、凝聚力上下功夫,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創造力,近年來探索出了強基礎、興產業、聚人心的鄉村振興的奉賢品牌、奉賢形式。
  • 編織技能培訓,助力鄉村振興---市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縮影
    「能不能為我們這些出不去門的婦女們找點活幹,掙錢零用錢貼補家庭」,這是在「三遍訪」中,響徹在民情書記(市派第一書記)王洪禮耳邊最多一句話。近日,為推動引導教場李村貧困家庭和留守婦女發展指尖經濟,實現足不出戶、居家就業、靈活就業的目的,市派第一書記王洪禮聯合鄉村振興服務隊,經過多方協商溝通,專門邀請到濟寧市鄉村振興合伙人、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劉玉榮老師來到堂邑鎮教場李村
  • 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80畝的黃河共享農莊即將開業,投資3億元的現代農業科技園正在引進,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高標準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在濟南黃河北岸的濟陽區回河街道吳寨等5個小村莊正在悄然發生大變化。這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 鄉村振興:「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基層黨建是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兩者在融合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環境保護意識是鄉村振興中對人類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主要因素。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以圍繞生態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態的方針政策,在基層黨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基層黨建優勢,正確對待目前鄉村振興新形勢,讓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提高生態文明意識,搞好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活環境的需要,提升人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工作發展紅色文旅振興蘇區
    日前,梅縣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羅時亮率隊到掛點鎮、村調研並開展黨日活動,與基層黨員幹部一起交流學習,強調要守初心、擔使命,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紅色蘇區振興發展。羅時亮首先到梅南鎮新塘村上黨課,向基層黨員幹部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守初心、擔使命,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主題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 觀看升旗儀式參觀國家博物館……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考察團赴京...
    省委省直機關工委二級巡視員、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黨支部書記、隊長王樹山介紹了省鄉村振興沂水服務隊工作情況,誠摯邀請馬子愷蒞臨沂水指導幫助鄉村振興特別是文化振興工作。經雙方溝通協商,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擬在沂水服務隊服務地沂城街道石良社區黨建觀摩點建立馬子愷文化藝術室,隨著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推進再逐步擴大建設規模,為打造「鄉村振興•城鄉聯動」齊魯樣板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 江蘇江陰: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陰市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大力實施「暨陽紅色先鋒」基層黨建質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引領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 用初心踐行使命繪最美鄉村畫卷——記市派峽山區鄉村振興服務隊...
    濰坊傳媒網訊 (記者張婷婷曹龍)一條條道路寬敞整潔,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一張張笑臉幸福溫馨......走進峽山區岞山街道岞山村,迎面而來的是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談起村莊的變化,市派峽山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功不可沒。「村裡的工作,就是我們的工作,村裡需要的,就是我們需要幹的。」市派峽山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徐安國說。
  • 常山縣何家鄉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何家鄉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長風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把黨建工作貫穿到鄉村建設全過程,實現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的完美蛻變,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戰略」的基層黨建探索之路。
  • 堅持黨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楊木林鎮四合村
    堅持以產富農、以產興村,助力鄉村文化繁榮興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引領鄉風文明。一、建強組織,引領全村工作持續向好四合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4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女黨員3名,少數民族黨員7名,35歲及以下的黨員3名,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3名。
  • 上海奉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發展全局,是上海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當前,上海正以更大的責任擔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郊區的鄉村振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