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8月底,3枚罕見的硬幣27 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被拍賣,總成交價高達88萬澳元(約合581萬元人民幣),還締造了 2 項世界紀錄。
澳大利亞第一批硬幣,俗稱「漢尼拔頭」的一枚通孔銀元,它是新南威爾斯州1813年用秘魯銀元鑄造的,以41萬澳元(約合270萬元人民幣)落槌;澳大利亞第一批金幣,一枚1852年鑄成的阿德雷德金鎊則以37萬澳元(約合244萬元人民幣)成交。這2枚錢幣都創下了同類錢幣在拍賣會上的最高成交價。
▲ 從左往右分別為漢尼拔頭、阿德雷德金鎊和殖民地轉儲幣
同時拍賣的還有一枚1813年的殖民地轉儲幣,但其成交價格並不理想,僅達到估價的一半,以10萬澳元(約合66萬元人民幣)被標走。
1813年「通孔銀元」極期罕見,這是僅存的300枚之一,自1959 年以來一直保存在同一個家庭,當時以70英鎊購買。
這枚有孔錢幣的價值為5先令,實際上是使用另一枚硬幣熔鑄而成的,當時的總督麥格裡(Governor Macquatie)從西班牙進口了 4萬枚古銀幣,這枚硬幣是將進口的古銀幣中間鑽去而做成的,中間鑽掉的那一部分作為另一種價值15便士的硬幣。
這種神操作,按今天的觀點來看,這可是確鑿無疑的偽造罪啊!
這些錢幣在澳大利亞總督拉克倫·麥格理的命令下,由罪犯威廉·亨肖製作,在當時確保了快速增長的殖民地獲得可靠的資金供應,它們一直使用到1829年。
這枚硬幣的外環上印著1788年的西班牙標記,與第一支艦隊相吻合,而另一邊的內環上印著「五先令」和「新南威爾斯1813」。
為了防止船隻在運送補給物資時將硬幣從殖民地付出,他們的價值被誇大了,西印度群島的許多蘇格蘭州長已經使用了切割和反推銷西班牙銀幣技術。
蘇格蘭總督麥格理是蘇格蘭人,1808年他接替威廉·布利擔任新南威爾斯州州長時,把這項技術帶到了澳大利亞。
怎麼樣,看完有沒有漲姿勢呢?
來自:錢夫子
撰文 | 小易說錢
客服微信 | xiaoyibangmang
重金徵稿 | biyun.chen@xiaoyishuoqian.com
小易精選·歷史好文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相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