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奇瑞·中國夢」的技術解讀
2013年4月16日,就在上海國際車展開幕的前4天,一場主題為「技術·奇瑞·中國夢」的企業戰略和品牌形象發布典禮,在合肥正式上演。奇瑞汽車,這家堪為民族汽車工業最純標本的自主品牌,在近三年沉默不語之後再次走到前臺,以新品牌、新技術、新思想為題,向所有人宣告自己涅槃過後的新生。
在發布會上除了正式發布象徵鑽石品質的全新品牌LOGO、三步走的企業戰略目標和iAuto汽車核心技術平臺之外還非常高調地展示了一支號稱匯聚了世界頂級汽車研發團隊的奇瑞「技術夢之隊」。通過全新概念車α7和β5的正式發布則更多希望向外界展示出奇瑞近些年來戰略轉型,專注於技術研發的豐碩成果。俗話說:「好產業鏈才能催生出好產品」,奇瑞在戰略轉型過程中不僅招募了一批號稱「技術夢之隊」的世界頂級汽車研發團隊,而且還對部分現有的在研車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刪減。有了優秀的人才還要活學活用,還要有個優良的土壤和生態環境利於人才的成長,能讓人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為我所用,才是這場研發體系調整的關鍵。在此我們將對奇瑞汽車研發流程和研發體系的調整做一個簡單的解讀。
主管研發的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陳安寧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將國際標準產品開發體系的內涵闡述為國際標準的開發思路和流程、同步互動的系統工程機制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國際化研發團隊。其中,國際標準的開發思路和流程包括樹立嚴格以客戶為導向、品質優先的開發理念,實現高品質V字形開發流程,再通過科學的流程設計引導產品預研究和規劃,決定產品定位和品質定位,最終實現「同步、高品質、客戶至上」的產品目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正向開發產品;同步互動的系統工程機制旨在推動高效流程的核心是一套互動互助的系統同步工程機制,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以項目為核心,各個業務部門多維度同步協助,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形成全過程開發管理機制和多級產品決策機制,核心目的是根據市場客戶需求打造出高品質的產品。
多層次深度參與和協作
據了解經過對國際一流汽車廠商產品開發體系和管理流程的借鑑特別是通過IBM給予的諮詢建議,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在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車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以產品開發管理中心和專業技術中心交叉協作的研發體系,在此基體系和架構之上由這些專家們組成的國際化研發團隊,以國際標準的流程、體系進行汽車基礎技術研究、系統技術開發和集成、及整車集成開發,將使得奇瑞的基礎技術研究更加模塊化、專業化,從而構成對「技術奇瑞」的體系支撐能力。
在近兩年的戰略調整和轉型之中,圍繞落實統一體系的戰略和要求,以原有的奇瑞汽車工程研發總院為核心,併入了裁撤了旗雲汽車事業部及所屬旗雲汽車工程研究院、旗雲汽車工程研究二院。將原有旗雲事業部承擔的研發職能及人員納入到研發新機構之下進行統一調整分配。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出口企業,在此次調整之中還建立了國際產品專職開發平臺。根據IBM對於新產品開發流程的諮詢建議,著力於打造統一的研發技術和產品開發管理體系,成立了與奇瑞汽車工程研發總院平級的產品開發管理中心,以此來強化對研發技術的管理,產品開發管理中心具有統一協調管理所有技術研發部門的權限。在原有的技術中心各專業院以內形成了專業化的機構設置,實現了以項目制為基礎的人力資源共享計劃和專業化的深度發展體系。
實現了由產品規劃到產品開發項目管理再到產品優化與維護過程的系統梳理,首次在奇瑞的體系之內引入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並與生產計劃實施、計劃與運輸管理、管理客戶關懷等環節並行開展。在聚焦產品的環節之中再細化為創建理念、概念定義、需求定義、需求驗證和細化、解決方案、產品概念開發、產品開發、產品發布、產品管理和支持、退市和處置等細小的環節。以產品創造流程為樞紐形成了聚焦產品的跨部門矩陣組織,創建了產品組合規劃、研發、採購、生產、質量、市場、銷售、服務等相關各模塊、各單元整體聯動的機制,同時財務、IT、人力資源等作為支持部門還全程參與和協作。在業務管理和層級上按項目、質量、能力建設、財務、文化等五大業務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形成了由公司到研發到平臺再到專業院的多層次業務和架構支撐體系。
產品開發管理、技術研發、研發管理模塊三大系統並行
在此次調整之中,整體上最大的變化則是,將隸屬於汽車工程研發總院與技術中心平行的產品開發中心、APOLLO項目組及人事行政和財務部等研發支持部門提升到了與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同級的位置,形成了由產品開發管理中心、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研發管理模塊等三大系統並行的格局,其中研發管理模塊包含了項目管理部、運營管理和財務部、品牌和產品管理部、人事和行政部等部門。撤銷了原有的技術中心,而將原技術中心的大部分職能和部門直接調整到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之下,新的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之下又包含了車身、內外飾、電子電氣、底盤、動力總成等多個專業化的研究院外加核心專業技術管理部及前瞻技術科學院、預研和基礎技術研究院、試驗和整車技術工程院等幾個偏基礎性和前沿性的專業研究機構。在產品開發管理中心、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及研發管理模塊三大系統之上還有項目開發管理委員會、系統技術管理委員會及整車和技術平臺化委員會等三個公司級的常設機構,統一由主管技術研發的公司副總陳安寧管理。
新成立的產品開發管理中心按公司整體戰略和品牌規劃,負責平臺車型的產品規劃、定義和管理。並組織項目組,集合公司各專業職能部門資源開發新車型;對開發產品的性能,進度、質量和成本等進行統一的管理,並執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此次調整之中還將項目管理部、品牌和產品管理部等部門劃到了產品開發管理中心之外,上升到公司層級,組成了研發管理模塊。
一個奇瑞背後的研發體系支撐
調整中既保持了內部各相關機構的相對穩定、又控制了總量和規模,讓研發部門和研發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各單位的職責更加明晰,整合了原來一些職能重疊的機構和部門,例如原屬於旗雲事業部的旗雲汽車工程研究院被整體合併到了新的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之中,消除了原有的研發機構遍地開花、野蠻生長的現象,讓研發受控於企業整體的戰略與規劃。這樣的研發體系就從戰略上支撐了一個奇瑞的戰略,整個公司只有一個產品開發管理中心,一個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和統一的研發管理模塊,這有利於公司資源的整體調配並促進向專業化分工向縱深化發展有力。通過對組織架構的優化調整,意在提升了組織效率,同時與公司整體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相一致。
從整體上來看,此次調整的核心是將原屬於汽車工程研發總院之下的產品開發管理中心、人事和行政部、運營管理和財務部等研發管理和輔助部門從汽車工程研發總院之下剝離出來,直接上升到奇瑞公司層面,將研發管理上升到了一個高度,體現了公司對於產品開發的整體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將有助於在技術研發、品質管理、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貫徹執行企業的整體品牌規劃和戰略,將品牌的DNA牢牢的鍥入用戶感知的每一個環節。將研發管理和技術研發分家之後,汽車工程研發總院已經是一個單純的技術研發部門,更多是技術研發在執行企業的整體規劃和戰略。選擇什麼平臺、研發什麼產品、多大的研發投入、保持什麼研發進度不再是由技術本身說了算,而是由公司的整體考量來決定,體現出了對市場的尊重。
會否涅磐重生,年內見分曉
最近隨著奇瑞汽車新品牌戰略的發布和新一代中級車艾瑞澤7的上市預熱,奇瑞一面通過對於研發體系和架構的大力調整,一面推動新產品的研發,並以新一代產品的研發來拉動新的研發體系運轉。據中汽協公布的1- 5月汽車銷量銷量數據,銷量排名前十的自主車企中,除奇瑞之外的9家企業銷量增速都高於14 .5%的行業平均增速,而奇瑞汽車卻以1-5月19.6萬輛的累計銷量,同比下滑了13 .7%,從自主第一一路跌至行業第六。同比長城、吉利和比亞迪卻憑藉前5月累計22萬輛以上的銷量已經牢牢佔據了自主品牌第一陣營的位置。黑馬長安汽車(微博)依靠超乎尋常的增速,也已躋身第一陣營。而奇瑞汽車卻不僅止步不前反而下滑,跌落到了谷底。但隨著由艾瑞澤7領銜的全新一代產品的陸續退出,奇瑞仍然有望強力反彈,但轉型效果最終如何,將由市場對於新產品的檢驗來證明,奇瑞能否涅磐重生,舍銷量促轉型,尹同躍會否爽約,將有望在今年見分曉!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汽車(微博)獨家稿件,版權為騰訊汽車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騰訊汽車)及作者,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