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文方在康保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李文方供圖
根據農戶危房改造申請,李文方到村民家中了解其情況,並對其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和認真解答。李文方供圖
村官檔案
姓名:李文方
故鄉:山東臨沂
出生年份:1989年
畢業時間:2012年6月
畢業院校:中國農業大學
村官服務期(至2016年1月):3年半
長城網張家口1月13日訊(記者張世豪 通訊員胡年帥)2012年大學畢業後,李文方也曾考慮過回山東臨沂老家發展,因為她是家裡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
「康保縣對人才工作特別重視,制定了很多好政策,把我吸引來了;來了之後,縣裡和鄉裡的領導和同事對我們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特別照顧,2013年我就在這邊成家了。」李文方說。
到康保之前,李文方曾在山東一家銀行實習,工作需要業績來支撐,感覺每個人都在拼業績、搶客戶,感覺心裡很累,想找一個輕鬆點的工作。當時還報考了縣裡的公務員,但是康保這邊有了機會,就放棄了家鄉的公務員考試。
在兩個大伯、姑姑、四個舅舅家中的孩子裡面,李文方是唯一的大學生,而且還是國家重點大學的畢業生。這個的決定幾乎引起了全家所有人的反對,李文方解釋說去試一試,家裡人覺得一個小姑娘到那麼遠的地方,玩一下就回來了,卻沒想到最後留在這裡了,三年半過去了,孩子也一歲多了。
「做好第一件事,找到了自身實實在在的價值」
李文方到了康保後,被分到位於二號卜鄉,「上任」初期鄉裡組織為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當地大學生舉行募捐活動,李文方的任務是寫一個募捐倡議。
二號卜鄉位於康保縣最西部,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村裡考出了一名大學生,村民紛紛前來祝賀並送錢送物,因為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偏僻村落中,考出一名本科大學生是很難的。在學校,由於家裡條件艱難,這名同學穿的衣服都是同學和老師捐的,有女生捐助的衣服。然而,這名同學在大二時,內心極度自卑,患了精神分裂症,後來開始休學,這時鄉裡組織募捐,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
就在舉行募捐的過程中,家人把李文方叫回家;回家後,李文方覺得這件事情沒有完成,腦海中經常浮現出大學生父親焦慮的樣子,特別想搭把手、幫幫忙。李文方就又趕回了康保,同同事們組織鄉裡、縣裡有關單位進行募捐,並獲得了成功。
「當送這名大學生到醫院時,我特別欣慰,因為實實在在幫助了他,找到了自己實實在在的價值。」李文方說。
這件事情給了李文方特別大的工作動力,感覺到自己可以做到,也可以真真正正去做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還未結束,李文方又開始做其他工作了,這樣一件又一件事情做下去,對這塊土地產生了感情。到了2013年7月,經人介紹,李文方同另一名大學生村官結婚,在康保紮根了。
「康保空氣好,想把父母接過來」
李文方的父親患有腰間盤突出,病得厲害時沒法下地走路。但是,李文方的妹妹嫁到了安徽,弟弟在浙江打工,家裡只能靠母親照顧父親。但家裡地裡也要幹活,有時忙不開,母親就打電話向女兒抱怨。李文方的領導了解到情況,準假一段時間,讓她回去照顧父親。
對於父母,李文方心存愧疚,她說:自己多次糾結過、動搖過,但是想到壩上那些留守老人無助的眼神,她還是踏上了返回康保的列車。
李文方每年都回家,上次是中秋節假期在家住了十天,父母看到外孫後,心裡特別高興。
由於從河北張家口到山東臨沂沒有直達的車,要先從北京轉車,從北京到臨沂都是十個多小時的車。現在有了高鐵,從北京坐高鐵到徐州,然後坐長途回家,時間節省了不少。
「我想將來把他們接過來,跟我們一塊住,這裡的空氣特別好。但我媽就是封建思想:老人那能讓閨女養;有兒子,要跟兒子在一塊。」李文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