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的小選手們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之情。
江蘇省寫作學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博導、教授駱冬青。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編審,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祁智。
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副會長、江蘇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姚衛偉。
特等獎獎品。
江蘇省委原副書記、江蘇省文聯名譽主席顧浩為選手代表贈「福」字。
10萬餘名中小學生參與海選,比賽歷時4個多月,1200名學生闖進現場決賽,超30萬人圍觀、參與「網絡人氣獎」評選……第五屆揚子晚報杯作文大賽迎來現場決賽並於昨日在南京市中華中學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典禮。著名作家、高校教授、著名主編、中小學校長領銜的「大咖團」來到現場給獲獎選手頒獎並與同學們親切互動,江蘇省委原副書記、江蘇省文聯名譽主席顧浩也親臨現場,並為選手代表送上自己親筆題寫的「福」字,讓孩子們驚喜連連。
本次大賽由致力於母語學習推廣的揚子讀寫網承辦,更多信息可登錄揚子讀寫網(www.young100.cn)和關注揚子讀寫網微信號獲取。
策劃王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王穎李晨王雪瑞攝影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劉莉
大賽回顧
妙絕!決賽命題獲評委點讚
這場中小學生的寫作「巔峰對決」考了哪些內容?據了解,本次大賽小學三四年級組的作文題為《我的小天地》;小學五六年級組作文題為《轉角遇到愛》;初中組要求以《晚餐桌邊》為題,自選角度,體裁不限,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高中組有兩個題目《天曉得》與《相愛與相忘》任選一題,其中「相愛與相忘」這一話題源自《莊子大宗師》,文中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決賽四個組的題目都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好的作文題目才能激發出優秀的作品,《天曉得》這個題目太妙了!」大賽評委、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徐飛對高中組的作文題發出驚嘆。「無論什麼考試,出作文題目要有一些別別竅,設置一些環扣給考生去解開,否則對考生來說就沒有挑戰,不能激發考生的共鳴和表達的欲望,」高中組題目出題人駱冬青表示。
小學三四年級組的題目《我的小天地》是大賽評委、江蘇省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教育學博士李亮命題,他告訴記者,這個作文題取材自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題《我的樂園》,「湖畔、田邊、樹林、足球場、圖書角……總有那麼一方小天地,是你最愛去的地方,那裡也許有著你的小歡喜,又或者藏著你的小秘密,留下你的小故事,寫下來一定很有意思。」
「『轉角遇到愛』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還是很適切的,它是一個青春偶像劇的名字,因此作文題聽起來很潮很親切。這個題目有三個關鍵詞:轉角、遇到、愛,主旨是愛,但乾坤在『轉角』,『轉角』既可以是實際空間的『轉角』,也可以是一種認知的改變,既可以是作者的認知理解的提升,也可以是他人的轉變,題目的內涵很豐富,創作的空間很大。」大賽評委、南京市力學小學校長李琳對大賽題目進行了深刻的解析。
大賽忠粉
南通高三學子凌晨3點趕來參賽
天氣嚴寒,年底工作和學習都很忙碌,但是家長和孩子們克服各種困難,懷著飽滿的熱情從全國各地奔赴南京,奔赴考場!從10萬海選中走到最後的總決賽,十分不易,參考的學生和家長臉上都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悅和自豪。
「我家女兒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揚子晚報的作文大賽了,三次都入圍了總決賽,之前還獲得過一次二等獎。」六年級學生張可欣爸爸告訴記者,言語中充滿自豪。「我家也是揚子晚報作文大賽的忠粉,今年第三次入圍總決賽。」一位蕪湖的家長表示。
「高三的課業繁忙,學校前天剛期末考試,這幾天一直在補課。為了參加比賽,今天專門跟學校請假。凌晨3點就起床,3點半出發開車往南京趕,路上有點堵車,心急如焚,好在沒有耽誤比賽!」開考前,江蘇省海門中學高三的學生張末氣喘籲籲地趕在最後一分鐘走進教室。記者了解到,像張末這樣請假參賽的學生還有很多。
很多選手的啦啦隊陣容強大,一位蘇州的同學不僅媽媽來了,舅媽和表弟也一起來了。「先讓表弟來感受一下現場的氛圍,明年爭取也能進揚子晚報作文大賽總決賽。」舅媽笑著說。
榮耀時刻
10萬餘選手決出500名特一二三等獎
本屆大賽自2019年10月啟動以來,吸引全國10萬餘名中小學生踴躍參賽,覆蓋全國十多個省市,此外,江蘇省內近80所揚子讀寫網聯盟學校和支持學校更是組團參加、集體投稿,大賽在中小學生中掀起一陣寫作熱潮。經過由省內知名中小學語文專家、名師以及高校教授的專業評審,從海選作文PK中脫穎而出的近1200名寫作高手於1月18日在南京中華中學參加現場決賽。
大賽不只是一次比賽,更重要的是為選手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在海選環節,大賽推出「導師推薦獎」,邀請一線語文名師推薦、點評海選佳作超過100篇,並在揚子讀寫網微信號以及揚子晚報《成長周刊》作文版展示、刊登,這波走心的操作獲得家長盛讚。除了「導師推薦獎」,本次大賽還推出「網絡人氣獎PK」,為選手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互動的機會。
本次大賽共設立特等獎20名,每組各5名;一等獎80名,每組20名;二等獎160名,每組40名;三等獎240名,每組60名,同時設立「海選人氣小寫手」40名,「優秀指導老師獎」20名。
1月19日頒獎典禮現場各位專家為特、一、二等獎以及優秀指導老師和網絡人氣獎選手頒發了證書和獎品。特等獎選手獲得了獎盃和鼠年賀歲紀念金一份(一份內含1克999足金金鈔1張);一等獎獲得了決賽證書、永銀錢幣博物館門票一套,以及少年志工作室出品的「習語童話」原創精美年曆一冊;二等獎選手獲得了決賽證書及永銀錢幣博物館門票一套。大賽特等獎選手的語文老師獲評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現場出席代表獲得了榮譽證書及溫暖禮物一份。三等獎獲獎選手將獲得決賽電子證書,為方便選手,選手可在賽後微信掃碼添加「揚子讀寫網小助手」聯繫領取。本次大賽獎品由永銀文化和南京銀行特約支持。
「很高興看到一批批優秀的文學少年嶄露頭角,用筆尖記錄溫度,用文字書寫成長。」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揚子晚報始終堅持發揮主流媒體的引領作用,關心中小學生的教育和成長,努力為素質教育貢獻微薄力量。這一點不只體現在新聞傳播上,也體現在線上線下的平臺搭建上。揚子晚報杯作文大賽連續舉辦多屆,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思想碰撞和文學交流的平臺。大賽官方投稿網站揚子讀寫網專注母語教育,依託中小學名師智庫資源,為學生提供閱讀和寫作的全面指導。揚子晚報旗下小學生讀寫雜誌《精品興趣寫與讀》,由知名主編姚衛偉領銜,以興趣引領讀寫,讓讀寫變成特長。
大咖雲集
曹文軒視頻送祝福,嘉賓寄語小選手
「揚子晚報杯作文大賽的小選手們:你們好!我是曹文軒,很高興看到你們對寫作的熱愛和投入,從10萬餘人海選走到最後的決賽,你們的才華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釋放。寫作是一個需要大膽想像、不斷思考的過程。每一個文字都有生命都有靈魂,祝福你們新春快樂!」著名作家曹文軒因為有事不能來到現場,特意錄製了一段短視頻為小選手們送上祝福,讓現場小選手開心不已。「揚子晚報的作文大賽一屆比一屆辦得好,選手們也越來越棒!曹文軒老師在北大等你們!」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編審,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祁智笑著說,「我相信,今天我們寫書編書給在座的同學們看,明天我們看同學們寫出來的書和文章。」
「從10萬餘人的海選走到最後的總決賽,你們非常了不起,你們的作文精彩紛呈,讓我驚豔。我希望你們一直寫下去,畢生都寫下去,把你們的人生寫成優美的詩篇。」大賽評委、江蘇省寫作學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博導、教授駱冬青寄語現場的獲獎選手。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副會長、江蘇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姚衛偉則給揚子晚報作文大賽點讚,他說:「揚子晚報的作文大賽就是一個大舞臺,你們昨天精彩的答卷就是大賽最美的畫面!」
親密互動
作文咋寫好?小寫手對話大作家「解疑惑」
「在寫作文中,只會說不會寫怎麼辦?」「作文中提倡寫『家國情懷』、又鼓勵真情實感,如何平衡『小我』和『大我』?」「寫作文如何在應試和情懷中找到平衡?」……大賽頒獎典禮的「小作家對話文學大咖」互動環節,小選手們踴躍提問。
駱冬青教授表示,其實「小我」和「家國情懷」並不矛盾,寫作文首先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也要慢慢體會將「小我」變「大我」到「無我」的過程,這樣文學才能走到更高更遠的境界。「情懷與應試也並不矛盾,考試作文更需要發揮想像力,具有真情實感、寫法獨特的作文才能得到高分。作文除了寫實,還要注重虛構與想像,這是一個人文學才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將情感寄託於虛無縹緲、不存在的東西,它能帶你飛起來,到達更好的境界。」
有的同學表示,該用的修辭手法和形容詞都用了,可是字數還不夠怎麼辦?姚衛偉表示:「由於中高考對作文有字數的要求,中考作文字數要求600字以上,高考作文字數要求800字以上,詩歌也要最少14行,因此小朋友在作文中有了湊字數的煩惱。」為了打開同學們的寫作思路,姚衛偉現場做了一首14行詩《月亮與你》,贏得孩子們掌聲陣陣!
精彩分享
文學是什麼?特等獎選手發言太精妙
「我讀的第一份文字,就是揚子晚報。可以說,揚子晚報開啟了我的書香童年、筆墨童年,讓我從此愛上文字。因此,我必須鄭重地感謝揚子晚報,它承載了我對閱讀、寫作的熱愛。」在獲獎代表發言環節中,南京市力學小學六年級同學歐陽菡悅這樣說,這次文章的題目叫《轉角遇到愛》。力學是一個建立在坡上的小學,所以它空間不大,有很多樓道、很多轉角。「在文章中,我寫了兩個小故事,一次是我參加競賽,老師和同學們在班上給我舉行小送別的祝福儀式,另一次其他人參加競賽,我們給他送行。第一次我是被愛的人,第二次我是傳遞愛的人,在力學,我們每一個個體都兼顧愛與被愛,我感到分外的甜蜜與溫暖。」
高中組特等獎獲得者——江蘇省海安中學張楷在發言時談到「文學之用」異常精彩:「曾幾何時,天曉得文學是什麼,那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又有什麼意義。曾幾何時,天曉得文學有什麼用,被理科看不起,被工科嗤之以鼻,在他們的心目中,文學就是閒得無聊的人風情。其實真正懂得無用之用的人才是最理解風情的人,無用之用實為大用,正如莊子所言:『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在文字的濡染下,我終於曉得,這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是被春風吹綠的梧桐,是被秋風捲起的落葉,是被酷暑炙烤的蟬鳴,是被冬溫凝固的冰雪,是愛你的人傳遞溫情,文學是一個人骨子裡真情的綻放。文學會用或形象或哲理的方式告訴我們為什麼活,怎麼好好生活,我要活成什麼樣。這其實才是真正的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