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傳承千年竹編文化 做強綠色竹編產業

2020-12-17 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10月8日電(王軍)從青神縣城出來,沿著竹藝大道一路前行,兩旁叢叢翠竹密密匝匝,竹型路燈上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工人們正忙著修整綠化帶,一場盛事即將到來。

  10月11日-13日,青神縣這座僅有20萬人口的西南邊緣小縣將迎來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對於青神,這是一次對外展示自身千餘年竹文化、促進竹產業發展的重要機會。

竹藝大道大紅燈籠高高懸掛,青神正迎接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的到來。(王軍 攝)

  「我們將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辦一流竹文化節。」為了迎接這場我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國際性竹事盛會,青神縣建成了國際竹藝城和國際竹編藝術博物館,完善了市政基礎設施及旅遊配套設施。

  青神,這一岷江之畔的「中國特色竹鄉」即將揭開自己的神秘面紗!

  青神竹編藝甲天下

  濃縮中國竹編藝術之精華

  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嗜竹詠竹者眾多。蘇東坡曾有詩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學者考究,蘇東坡之言與其生活、求學之地不無關係。蘇東坡是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求學之地正是今眉山市轄青神縣,據傳蘇東坡在中巖書院就讀時,用竹扇驅蚊納涼。蘇東坡與才女王弗在中巖相戀,東坡在中巖山上讀書,常被山上的蚊子叮咬,王弗見後十分痛心,於是回家請篾匠教她編了一把很精美的宮扇送給東坡,一把宮扇成為兩人的「定情物」。可見竹編在當時就已很流行,且被定以其他含義。

  在青神,竹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蠶叢氏的故鄉》有記載:古蜀王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農桑,民皆神之」。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們就活動在青神,那時,他們便開始用竹編簸箕養蠶、編竹器用於生活。

  上下五千年,竹編文化卻是一脈相承。青神置縣已1400餘年,如今,青神竹編已經發展成為集藝術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竹編套繪三大類3000種的龐大產品體系,形成了集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混合竹編為一體品種齊備的業態。

  在中國竹藝城的竹編博物館裡,用薄如蟬翼、細如髮絲的竹絲編出的《清明上河圖》、《中國百帝圖》、《長城圖》等平面竹編藝術珍品堪稱一絕,館內獲得國際竹藤組織舉辦的竹產業博覽會金獎、 「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四川省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的珍品不勝枚舉。青神竹編走進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

  在業界有一種說法:「青神竹編藝甲天下」,業界盛讚青神竹編濃縮中國竹編藝術之精華。

  青神竹編與蜀繡齊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四川青神:仿真竹編龍蝦紅了產業
    今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雲華竹旅有限公司榮列第十批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單,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是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最重要的經營主體,是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成績的取得是近年來雲華竹旅獨具匠心創新品、產業文化齊發力的生動回應。
  • 眉山文化名家:青神竹編足以成為四川又一張文化名片
    四川最年輕的地市州、20周歲的眉山首次亮相廣交會,向世界遞出首張名片——青神竹編。專家 邵永義職務:岷江文化旅遊研究會會長觀點:青神竹編足以成為四川又一文化名片邵永義認為,青神竹編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足以讓其成為四川的又一張文化名片。
  • 眉山市青神縣弘揚「青神竹編」地標文化
    為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落實國家品牌戰略、助力精準扶貧攻堅。5月底,由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等共同舉辦的「解碼中華地標·走進四川」活動在蓉正式啟動。該欄目是一檔由北京衛視欄目組拍攝的國家級文化公益欄目,將專題拍攝、宣傳報導多個四川地標產品和品牌,挖掘其背後動人的故事。據悉,該欄目攝製組將在青神開展為期5天的拍攝,青神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協助拍攝工作。《解碼中華地標》專題片「青神竹編」部分播出時長約為45分鐘。
  • 四川青神竹編產業園區: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圖)
    四川新聞網青神7月24日訊(記者 何欣桐)四川省首屆城市文化名片投票活動正在四川新聞網如火如荼的進行,根據後臺統計顯示,已有數十萬人次網友參與投票,最終將決出2013四川省最具人氣指數城市文化名片。每個城市得票最高的名片,會成為代表當地最具人氣指數的城市文化名片。
  • 眉山青神竹編非遺節上展風採
    原標題:眉山青神竹編非遺節上展風採   人民網眉山6月17日電(楊宇 記者馮亞濤)「太神奇了!小小竹絲竟能編出如此精美的畫卷,這技藝實在是高超。」一位成都市民驚嘆道。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眉山青神竹編作為四川6個市州代表之一參展,其精湛的技藝、精美的工藝品……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 國家級非遺項目——四川青神竹編綻放歐洲
    新時代新市場四川訊(馬勝軍)10月7日至18日,青神縣委統戰部選派1名技藝精湛的竹編工匠參加我省重要涉僑公共外交品牌「文化中國·錦繡四川」歐洲行活動,向歐洲各界人士展示具有濃鬱四川特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神竹編,讓古樸典雅的「竹編」之美在歐洲大放異彩。
  • 【致敬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青神竹編大師陳嵐:傳承竹編技藝...
    全國勞動模範陳嵐 受訪者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馮巧鳳):陳嵐是眉山市級非遺傳承人、竹編大師,他創新的竹編產品,融合了竹產業發展和文旅發展,推動了竹編文化的傳播,讓竹編成為青神聯通世界的名片。  隨父學藝 創新求變  陳嵐出生於竹編世家,其父陳雲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代表性傳承人。在父親的影響下,陳嵐從小就喜愛上竹編,並從15歲開始系統學習竹編技藝,並最終成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代表性傳承人。  陳嵐的最大願望是繼承和發揚青神竹編藝術。
  • 「青神竹編」亮相上海進博會 眉山竹產業項目受追捧
    四川在線消息(舒灩斌 眉山頻道 白楊)「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蘇東坡的情懷。時隔千年,在「蘇東坡初戀的地方」——眉山青神,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竹子,被當地人民生生變出「花」來,「青神竹編」不僅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省一張閃亮的文化IP,還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老百姓的收入來源。
  • 輕工商會考察眉山藺草及青神竹編產業
    本報訊3月11日至12日,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杰一行對四川眉山市藺草、青神竹編產業發展情況及共建出口基地的相關籌備工作展開考察,四川眉山市委常委宣迅、市長助理萬怡挺陪同。  考察中,張杰一行深入四川眉山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四川森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藺草企業以及青神美聯家居製品公司、四川青神縣雲華竹旅有限公司、青神竹海竹藝有限公司等,實地參觀企業生產車間,了解企業發展經營情況,並與公司管理層就企業研發、生產經營等方面開展了座談交流,提出了不少中肯建議。張杰一行還參觀了青神中國竹編藝術博物館,對青神中國竹編藝術博物館的現狀、發展及規劃深入調研。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竹絲細捻、竹篾輕分 青神竹編帶動群眾...
    赤壁懷古 (眉山市文廣新局供圖)  四川新聞網眉山9月25日訊(劉清華 記者 熊強 攝影報導)「青神的竹編、千年的底蘊,眉山轉身只為你傾國的純真,有力地推動了青神竹編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來自20多個國家的嘉賓、駐華大使、外賓夫人、國際竹藤組織、國家、省、市、縣及竹編企業300餘名嘉賓參加會議。第九屆竹文化節的召開,是青神、眉山乃至四川的大喜事,更是一次提振青神竹編產業、傳播竹編文化、打造竹編旅遊的高峰會。  青神的竹文化、竹產業、竹編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數近二、三十年。
  • 青神竹編亮相四川發展成就展
    展廳內,除40餘幅展示四川「美麗」「開放」「活力」「奮進」的照片外,眉山國家級非遺青神竹編的傳承人張德明的竹藝展示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 「我把這個杯子編好,大概要用16個小時。」在擺放著青神竹編展品的桌子邊,張德明正在給瓷胎「穿衣服」。細如髮的竹絲在他手中經緯交織,套在溫潤微光的白瓷上,精緻的質感和視覺效果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觀眾的視線。
  • 四川眉山「青神竹編」亮相廣交會 遠銷世界多國
    據介紹,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四川省眉山市竹資源豐富,竹文化底蘊深厚,眉山人創作的「青神竹編」與蜀繡齊名,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眉山先後被命名為「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特色竹鄉」、「國際竹手工藝培訓基地」,竹編工藝列入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42國竹編產品四川青神「過招」 展示創新中的傳統手工藝
    42國竹編產品四川青神「過招」 展示創新中的傳統手工藝 2016-劉剛 攝  中新網眉山10月12日電 (王鵬 劉剛)12日上午,「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在四川眉山市青神縣開幕。
  • 「青神竹編」上海受追捧 眉山走進進博會,再次向世界發出邀約
    時隔千年,在「蘇東坡初戀的地方」——眉山青神,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竹子,被當地人民生生變出「花」來,「青神竹編」不僅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省一張閃亮的文化IP,還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老百姓的收入來源。
  • 傳承千年的竹編文化,《閃耀的平凡》看中國竹編藝術家張德明的匠人...
    本期節目觀察者歐生·優麗來到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拜訪青神竹編大師張德明,感受匠人為推廣中國傳統手工藝所付出的堅守和努力。青神竹編是流傳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的一種古老民間工藝,用人工將粗細不同的竹片、篾條編織成各種生產生活用品,在當地應用極廣。
  • 編織夢想 傳承竹編技藝
    讓竹編技藝得以傳承是張德明的畢生追求。        四川青神是竹編藝術之鄉,其竹編藝術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藝精湛。近年來更是湧現出一大批竹編工藝大師,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的傳承人、今年66歲的張德明便是其中之一。        緣起:       一份耳濡目染的傳承        對於張德明來說,竹編最初的意義是換取油鹽的商品。
  • 竹博會眉山開幕 中國竹編藝術之鄉青神「載譽而歸」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改司司長李玉印(左)為青神縣委書記肖巍授牌(攝影 張忠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6月29日,由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主辦的2018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在眉山開幕,開幕式上,眉山市青神縣分別收穫三個授牌和一個
  • 神奇的青神竹編:一把篾刀一雙巧手,沒什麼編不出的
    農土公司停止了收購,集市竹產品市場萎縮,縣竹編廠轉速放慢,集美工藝廠奄奄一息,編織散戶紛紛歇手改行,竹編,青神竹編一度低迷。竹編工藝要傳承、生存,必須尋找新的出路,路在何方?在創新,工藝需改進提高技術含量,內容必須加注民族文化。如何加重文化呢?大家明白,從前的編竹人員大多沒有啥文化甚至有一些文盲,人們稱作「匠人」抑或叫著「 篾匠」。
  • 歐洲熊貓粉絲團走進眉山青神體驗竹編之旅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王琴)8月22日,由省旅遊局組織開展的「行南絲綢之路·遊大熊貓家鄉歐洲熊貓粉絲四川探親之旅」走進眉山青神,來自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六個國家的12名熊貓粉絲參觀了「東坡初戀地 國際竹藝城」--青神,體驗國際竹藝城魅力,感受別樣的青神竹編文化之旅。
  • 四川眉山:海內外竹編大師齊聚竹博會 助力竹產業發展
    劉忠俊 攝中新網眉山9月27日電 (記者 劉忠俊)以「竹子聯通世界」為主題的2019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27日在四川眉山市拉開序幕,來自澳大利亞、日本、泰國、印度、馬達加斯加、厄瓜多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和商超,以及國內的367家參展商、537家採購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