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全幅無反標變28-70mm F2、2萬+的富士中畫幅旁軸、松下全畫幅微單你打算買哪個?】進入9月全幅微單之爭進入了白熱化,繼尼康正式發布了自家全畫幅微單相機Z6/Z7之後,三巨頭之一的佳能也帶來自家的全畫幅微單相機EOS R。三分局勢即將形成,松下也傳出了要出全畫幅微單的消息。2018年值得紀念的一年 - 全畫幅微單元年。
先來說說佳能家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採用3030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
支持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
對焦點垂直覆蓋100%,水平覆蓋88%;
對焦點數量竟然多大5655個,
0.05秒自動對焦速度。
每秒30幀4K視頻(碼率480Mbps),
每秒60幀1080p視頻拍攝,
10-bit 4K HDMI輸出支持BT.2020 color matrix;
ISO範圍100-40000,可擴展至50-102400,
快門速度:1/8000 - 30秒,
每秒8張連拍速度,追焦5張,
搭載3.15英寸210萬點觸控屏,
取景器視野覆蓋率100%,放大倍率0.71x,
EVF旁邊的觸控欄滑動或點擊可設置不同功能;
來自於自家CinemaEOS的手動鏡頭對焦輔助,無需擔心使用手動鏡頭;
存儲UHS SD卡,
電池LP-E6N電池;
BG-E22電池手柄。
續航約370張,
尺寸:135.8 x 98.3 x 84.4毫米。
重量580克。
-6EV對焦;
內置藍牙和WiFi;
防塵防飛濺機身設計;
鎂合金機身;
傳統的後撥輪移至頂部,為了在小巧的機身上留出放置拇指的位置;
由於距離新機將直接在電子取景器中顯示,故而取消了距離窗;
鏡頭上多的那個環是為了讓用戶可以雙手操作設計的,比如:在M手動擋時,可以配合機身轉盤雙手進行參數和功能的調節(光圈、 快門速度、 ISO等等);
【佳能EOS R機身背後的奇怪滑條是做什麼的呢?】機身背部取景器旁邊的滑條應該是全新的自定義「M-FN功能條」,可以用於自定義功能,並可支持包括:左、右、滑動、點按四種操作。
來看看微友 @柯納 整理的佳能EOS R vs 索尼A7R III、A7 III vs 尼康Z7、Z6 vs 徠卡SL參數對比:
佳能老用戶會買EOS R,尼康老用戶會買Z6/7。
受影響的會是索尼和富士,前者少了一些手頭上一大堆EF鏡頭用第三方轉接環的,後者少了一些喜歡尼康人機界面的。
目前新機的完整規格參數PDF文件Beta已經拿到手了,下載地址給大家:
已經搬回國內大家盡情下載吧。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jvm-hSDXSXpDyBJrjo9lDQ
密碼: uu8s
機身看完了,接下來看看這次一同發布的全畫幅微單鏡頭吧,與尼康58mm f0.95一樣,佳能也一同發布了多枚大光圈鏡頭,相信大家最關注的應該就是28-70mm f2L了吧?那這貨多大呢?先來看張對比圖吧,
這裡是RF 28-70mm f2與RF 24-105mm f4L的體積對比,雖然尺寸上有些許的偏差(28-70尺寸為103.8 × 139.8毫米),但基本差不多就是這樣子,這樣看來似乎RF 28-70mm f2的體積也還算可以,沒想像的那麼誇張。
【4枚佳能全畫幅微單鏡頭規格曝光,】這回大家不用猜了,佳能即將發布的4枚全新RF全畫幅微單鏡頭規格正式曝光。尺寸重量大家看看可還滿意?
RF 28-70mm F2L USM
鏡頭採用13組19片光學結構;
最近對焦距離:39釐米;
濾鏡接口:95毫米;
尺寸:φ103.8 × 139.8毫米;
重量:1430克;
RF 50mm F1.2L USM
鏡頭採用9組15片光學結構;
最近拍攝距離:40釐米;
濾鏡接口:77毫米;
尺寸:φ89.8 x 108.0毫米;
重量:950克;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鏡頭採用9組11片光學結構;
最近拍攝距離:17釐米;
濾鏡接口:52毫米;
尺寸:φ74.4 × 62.8毫米;
重量:305克;
RF 24-105mm F4L IS USM
鏡頭採用14組18片光學結構;
最近拍攝距離:45釐米;
濾鏡接口:77毫米;
尺寸:φ83.5 × 107.3毫米;
重量:700克;
除此之外,與全幅微單產品一同發布的還可能會有三款新鏡頭:
Canon EF-M 32mm f/1.4 STM
Canon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
Canon EF 600mm f/4L IS III USM
新機將於9月5日正式發布,目前只差價格沒有公布了。
比較令人以外的是松下也曝出了將於本月25日發布全畫幅微單(全幅GH5)的消息。新機預計明年上半年上市。
而且有三位聲稱正在測試該機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測試1:這與尼康Z7一樣讓人興奮;
測試2:這個更加讓人興奮;
測試3:這機器視頻表現非常牛嗶。
其實,奧巴也悄悄的傳出聲音,表示要像10年之前那樣自我革命,將推出「改變遊戲規則」的新品。雖然目前沒有明說,但此前奧林巴斯曾公布了多款全畫幅無反鏡頭專利,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新品沒準就是全畫幅微單。
還不止如此哦,Beta還接到線報,富士GFX-50R也即將到來,新機疑似採用旁軸設計,而價格方面將會低於3萬元(2開頭的哦),新機預計會在今年10月份正式發布。
而本月的6號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富士X-T3的現身,新機外觀上照前代沒有什麼變化,將推出黑色、銀色兩個版本。
此外,大家關心的理光GR III似乎也有了新動向。近日,理光德國官方出處了自家Photokina邀請函,預定時間在9月29日。並在公告中表示會在展會期間邀請日本理光高層以及GR系列開發團隊到場。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會正式發布GR3,但應該會有關於GR3的新消息曝光。
此前曾有消息稱,其實GR3的前期開發已經完成了,目前正在對軟體部分以及量產等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索尼A7S III或有機會14日現身?】此前得到SAR消息稱,索尼已經為9月14日的IBC 2018展會準備好了一款專業攝像機,但並不100%確定的A7S III。不過呢,三年前發布A7S II也是這個時間,所以讓我們期待一下吧。至於規格方面,A7S III將配備560萬像素EVF,支持每秒60幀的4K視頻拍攝,外錄10bit 4:2:2,新的色彩技術,雙SD卡槽設計以及更大的手柄。
【適馬50mm f1.4或將於Photokina展會亮相】剛得到最新消息稱,適馬將於今年Photokina 2018展會期間帶來自家全新50mm f1.4鏡頭。新頭將推出M43、 索尼E以及富士X卡口版本。鏡頭採用9片光圈葉片,重量將不會超過300克,售價將會在600美元左右,約折合人民幣4100元。
【騰龍15-3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已正式發布,售價9100元】目前日本價格已經出來了,148,500日元,約折合人民幣9100元。
新鏡將採用13組18片光學結構,
最近對焦距離0.28米,
放大倍率1:5,
4.5檔圖像防抖,
新開的發的AX (Anti-reflection eXpand) 塗層,
尺寸:98.4 x 145mm,尼康版長142.5mm,
重量:佳能版1110克,尼康版1100克。
佳能版本配有後置濾鏡支架,
預計尼康版9月21日開售,佳能版則要10月12日上市。
售價148,500日元,約折合人民幣9100元。
【索尼兩款便攜相機DSC-HX99/HX95正式發布,配備30倍變焦24-720mm鏡頭】
新機採用1820萬像素1/2.3英寸Exmor R CMOS傳感器;
搭載30倍變焦等效24-720mm蔡司鏡頭;
採用BIONZ X圖像處理器(前端LSI);
支持4K視頻拍攝(全像素讀取);
支持RAW;
180度翻轉屏;
DSC-HX99採用觸控屏;
尺寸:102 x 58.1 x 35.5毫米;
重量:242g(HX99)、243g(HX95);
預計10月開售;
DSC-HX95售價499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900元;
DSC-HX99售價519歐元,約折合人民幣4100元。
【尼康D3500入門級單眼相機正式發布,售價500美元】新機採用2420萬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ISO 100-25600,每秒5張連拍速度,支持每秒60幀的1080p視頻拍攝,快門速度1/4000-30s,續航約1550張,重量365g,18-55套機售價496.95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400元。
【徠卡M10升級M10-P 「優惠」 活動來了……】據傳,從明年起,徠卡M10用戶升級Leica M10-P有「優惠」。升級項目包括:全新靜音快門,觸控屏,水平儀以及機頂蓋。整套升級下來要價2000歐元(或美元,價格尚未正式公布),約折合人民幣15000元。當然嫌貴的話也可以選擇單項升級。具體細節將會在今年年底前公布。
【飛思1.5億像素XF IQ4 150MP中畫幅相機正式發布,要價35萬人民幣】本次新機採用了索尼全新1.5億像素53.4 x 40mm背照式傳感器,ISO範圍50-25600,單像素尺寸為3.76 x 3.76微米,新機預計10月開售,推出三個版本,
分別是:
IQ4 150mp(1.5億像素)售價5.2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5萬元。
IQ4 100mp 三色(1億像素),售價4.8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2萬元,
IQ4 150mp achromatic(1.5億像素黑白款)售價5.5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