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銀保監重磅發聲:不要玩「錢生錢」遊戲!資金要去實體經濟,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統一監管

2021-01-15 第一財經資訊

第三支柱養老保障的建設進展情況如何?如果四季度的GDP增速回到疫情之前水平,金融機構讓利政策是否會作出調整?影子銀行、金融科技,哪個風險更大?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貨幣政策如何把握好精準性和時效性?


11月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對上述問題權威釋疑。


政策調整不能出現「政策懸崖」


預測認為,我國四季度的GDP增速將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金融機構讓利政策下一步會不會考慮作出調整?


劉國強介紹,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以制度和政策的確定性應對高度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當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另外,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要有確定性的預期;以及,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當前,國內經濟復甦態勢良好,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並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劉國強表示,隨著LPR改革的推進,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順暢,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今年是可以完成的。


近期,國際都在討論未來應對措施退出的問題,特殊時期的政策不能長期化。


劉國強認為,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退出的時機和方式需要進行認真評估,主要是根據經濟恢復的狀況進行評估。金融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狀況決定金融的政策應該怎麼去適應。


劉國強強調,從實體經濟的三大需求、供給、金融角度判斷,我國經濟都是比較強勁的,動力比較足。下一步政策總體上繼續保持鬆緊適度,政策調整要基於對經濟狀況的準確評估,不能倉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效果,要把實體經濟服務好。另外也不能出現「政策懸崖」,政策突然中斷可能很多方面適應不了。所以調整政策要評估,要考慮這些因素。


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將適時適度調整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下一步貨幣政策在引導利率進一步下行的同時,如何把握好精準性和時效性?


孫國峰表示,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形勢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節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一方面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將適時適度調整,另一方面對於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他指出,人民銀行將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創新和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精準設計激勵相容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新發展理念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清理不符合標準帶有「養老」字樣的短期金融產品


養老保險問題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第三支柱養老保障建設進展如何?


梁濤表示,第三支柱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發展長期處於起步階段,金融產品供給是不足的。人民群眾自發性的中短期儲蓄理財成為個人積累養老資金的主要形式,缺少制度化的、長期的養老安排。


國際經驗表明,加快第三支柱改革發展,有利於完善我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增強養老保障,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也有利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長期的機構投資者,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


梁濤稱,養老金融是我國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正按照「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一方面堅持正本清源,研究明確養老金融產品的標準,按照「名實相符」的原則,對不符合標準各類帶有「養老」字樣的短期金融產品堅決予以清理。另一方面,穩步推進創新試點,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先行開展養老金融試點。支持相關機構發展體現長期性、安全性和領取約束性,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養老金融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力爭通過示範引領,為養老金融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所有金融活動統一監管


劉壽福表示,銀保監會很重視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從2017年起,集中整治不規範的同業、理財、表外業務,目前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已經壓降了約20萬億元。國際組織和專業機構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中國降低影子銀行的風險,從根本上維護了金融體系的穩定。下一步,還是繼續完善影子銀行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持之以恆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嚴防反彈回潮。


在金融科技方面,劉壽福表示強調,一方面支持金融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創新,同時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我們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屬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到統一的監管範圍。


進一步完善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業務方案


今年4月27日,《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發布,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推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方面部署了26項金融改革創新工作。


劉國強表示,目前各項金融創新的舉措正在推進,並且持續落實。比如,在民生金融方面,央行在粵港澳大灣區組織開展代理見證開戶開設試點,港澳居民可以在本地試點銀行便捷開立內地個人的二類、三類銀行帳戶。截至今年8月末,港澳居民通過這樣的方法開立個人帳戶二類、三類共11萬戶;在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2020年6月29日,央行會同香港金管局、澳門金管局發布公告,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在便利跨境資本流動方面,人民銀行與外匯局正在進一步完善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業務方案。方案成熟後,準備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劉國強稱。


劉國強還表示,在金融機構合理讓利方面,央行通過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等措施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充分發揮債券市場融資功能等方式,這些方式總體上是普惠性的,不是專門對某個地區,但是普惠的效果,可能有些地方效果體現更明顯。在粵港澳大灣區惠及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從信貸市場看,9月份廣東地區的企業貸款利率是4.5%以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債券市場看,據統計前10個月廣東省的企業發行信用債3.6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加權平均利率2.87%,比去年同期下降0.55個百分點。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錢生錢」的錢,到底有多少錢?
    當然,我更關注的,是劉副行長提到的貨幣政策的三個方面:首先,是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當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另外,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要有確定性的預期。還有,資金去哪裡?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 銀保監規範定製醫療險重點查處九類違規
    屬地銀保監管部門應加大日常監管工作力度,重點查處以下9類違規行為: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參與惡意壓價競爭;違規支付手續費;誇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拖賠惜賠;利用不正當手段套取、騙取醫療保險基金;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洩露參保人信息或擅自用於其他用途等。
  • 江門銀保監分局:舉好監管「指揮棒」,唱響獻禮「四重奏」
    勇擔監管新使命,奮力建功新時代。今年以來,江門銀保監分局堅決貫徹落實廣東銀保監局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江門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招金進門、融水入江」,積極發揮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活水作用,紮實做好「六穩」「六保」,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為慶祝祖國71周年華誕獻上滿意的答卷。
  • 央行司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金融的本質要求
    原標題:央行司長:有地方幹預機構定價 致地方債利率低於國債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金融的本質要求 專訪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   本報記者 牛娟娟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取得積極成效。
  • 銀保監會重磅發聲!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流入股市違規資金被...
    在此形勢下,銀保監會強調,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業內人士解讀認為,銀保監會此次發聲,房價、股價將面臨調整壓力,市場出現降溫信號。
  • 媒體發聲:股市監管穩中求進 金融機構要承擔責任
    2017-05-07 讓金融監管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主旨:金融監管保駕護航要制定好「遊戲規則」,避免「叢林法則」、避免「真空地帶」。金融市場結構複雜、參與者眾多,金融監管要在頂層設計完善「遊戲規則」,才能讓每個參與者在扮演好自己角色、把握好行為底線的同時,得到公正平等的市場機會。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則從來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不允許存在游離於監管之外的「真空地帶」。
  • ...香港擬將虛擬貨幣服務行業納入監管框架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工信部:將採取五方面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本周,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將採取五方面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一是要儘快推進中小微企業分區分級的精準地復工復產,進一步提高中小微企業復工率,二是切實把財政金融的優惠政策政策落地落實,減輕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三是各部門通力合作解決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的困難,四是發揮央企國企的帶頭作用。
  • 螞蟻上市被叫停,P2P被團滅,又一錢生錢行業走向懸崖,說明什麼
    對於螞蟻上市被叫停,用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的表態就可以看出答案: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接著,飽受詬病的P2P平臺也在經歷過1年的「出清」運作,11月中旬,P2P也被宣布「團滅」,一個不留,宣告風風雨雨13年的P2P業務將徹底告別市場。
  • 銀保監會: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 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銀保監會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制。一是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提高監管透明度。
  • 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處於工業化階段加之金融體系不發達,實體經濟發展主要需要資金支持,金融體系的主要功能確實也就是為相應的生產與實體投資活動提供資金,這就導致了當前片面強調金融提供資金的功能,而對其他有所忽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以及金融體系日趨完善,更需要金融業發揮除資金融通外的其他與市場經濟高度相關的功能。
  • ...央行:金融機構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每經編輯:張楊運1丨央行:金融機構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的每經AI 7月10日訊,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要認識到利率適當下行並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過低也是不利的,利率如果嚴重低於和潛在經濟增長率相適應的水平,就會產生資金可能流向不應該流向領域等問題。
  • 靈石銀保監管組精準施策全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原標題:靈石銀保監管組精準施策全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今年以來,晉中銀保監分局靈石監管組積極引導轄內各銀行
  • 六安銀保監分局:強化金融服務 助力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六安銀保監分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主動作為,強化監管引領,一體推進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有效助力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取得良好成效。 主動出擊,打好政策措施「組合拳」。
  •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將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合作的監管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發表講話稱,銀保監會始終堅持審慎包容的監管導向,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開展金融科技應用和模式探索。他表示,未來銀保監會將結合金融數位化轉型趨勢,建立完善相關監管規則體系,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合作的監管。金融數位化轉型要堅守風險底線原則梁濤在發言中指出,金融數位化轉型充滿艱辛和挑戰,是一場「持久戰」。
  • 銀保監抓"內鬼"不手軟 遼寧銀保監局一領導主動投案受查
    記者梳理中央及地方紀委官網披露的相關通報發現,近年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高管人員落馬的消息常見,來自銀保監系統等金融監管單位的官員被查的也不少。金融反腐風暴席捲而來,銀保監系統抓監管"內鬼"同樣不手軟。  在遼寧省金融監管部門工作近40年  資料顯示,現年53歲的劉文義是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人,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1年10月參加工作。
  • 周末重磅!一行兩會集體發聲:害群之馬、空殼殭屍要堅決退市!偽創新...
    來源:雪球這周末,又有重磅消息。昨天,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在會上作出了重磅發言。關於金融開放,央行副行長劉桂平表示:可通過金融開放,加強國內金融體系、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制度規則與國際的對接,允許外資深度參與國內資管市場,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渠道。
  • 銀保監會直指資金違規炒股!下周行情...
    01銀保監會重磅發聲!A股面臨多個降溫信號降溫信號一:打壓場外配資近日,證監會將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臺及其運營機構名單予以集中曝光。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二是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 金融掌門人如是說|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浦發答卷」
    編者按: 今年以來,嘉興銀保監分局深入貫徹中國銀保監會、浙江銀保監局及市委市政府各項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決策部署,指導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全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深抓融資暢通工程,讓金融活水滋潤實體企業,實現多項金融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為打造「重要窗口」中的「
  •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金融的本質要求
    阮健弘:從理論上講,金融與實體經濟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的立業之本,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金融的本質要求。金融如果脫離實體經濟需要,搞自我循環,以錢炒錢,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如果金融出了問題,實體經濟就得不到高效的金融服務,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