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民國時曾有這樣一位特務,在國民黨高層中擔任過高級軍官,曾經參與了針對我黨我軍的數次血案,但在建國後沒能離開大陸,只得留在國內繼續潛伏,但在一次意外之後洩露了自己身份,從此開始了他懺悔的後半生。
由於國民黨反動政權在大陸的徹底失敗,蔣家王朝頃刻間灰飛煙滅,隨著殘餘的反動勢力退往臺灣,有一位供職於國軍高層的特務,卻陰差陽錯沒有趕上最後一班飛往臺灣的航班。因此留在了大陸,開始了他的潛伏之路。
這位特工就是出生於1907年的鄭蘊俠,他的父親曾經師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留學生,也曾與孫中山共事。因此從小便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在長大後考上黃埔軍校,從此走上了政工的道路。並且跟隨者何應欽參加了北伐軍。而在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曾率領著一支政工隊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在前線與日軍血戰,反覆擊退了日軍的數次衝鋒,一支堅持到援軍接替,才渾身是血的撤出陣地。在與日軍的激戰中還曾親眼看到著名的抗日將領王銘章將軍的陣亡,由於在抗戰中的出色表現,鄭蘊俠因此受到了特務組織的重用。
在抗戰勝利之後,被提拔為中統少將。針對我黨我軍的特務工作成為了其工作的重點。在1946年重慶校場口舉行的我黨慶祝政治協商成功的座談會上,鄭蘊俠指揮的敵軍特務對在場的各界愛國人士進行了毆打,因此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1949年, 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在中國各個戰場的勢力,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路向南,準備徹底解放全國,因此當時的重慶衛戍司令曾命鄭俠組織一支部隊,妄圖守衛國軍在重慶的統治。而等我解放軍開拔至重慶,敵軍和特務們紛紛逃離了戰場。而鄭蘊俠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亡命生涯。
當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土崩瓦解的時候,鄭蘊俠也想隨敗局離開臺灣,但其作為中統特務的高級軍官,必須在重慶燒毀重要文件,執行完破壞重慶的計劃後才能離開。因此他錯過了從重慶起飛離開大陸的飛機,只能倉皇逃往成都,但當他感趕到成都時,成都已經完全被我解放軍接管,任何飛機不得起飛。因此沮喪的鄭蘊俠只得偽裝身份,在成都潛伏下來,尋找機會伺機前往臺灣。
經過幾經周折,鄭蘊俠試圖從雲貴邊境前往金三角地區與國軍殘部會和,企圖反攻大陸。但由於邊境封鎖嚴密,期間還被土匪捕獲,僥倖才得以逃脫,因此不得不回到涪陵,在這裡通過一個疑似特務的酒店老闆幫助下,進入了一家榨菜廠為生。意圖掩護身份,但由於抗美援朝的爆發,榨菜成為我軍的急需物資,因此被軍隊所接管。而鄭蘊俠也只能逃脫涪陵,這次他逃到了貴州濯水鎮,這是一個人口稀少的村鎮。扮為貨郎的鄭蘊俠終於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藏身地。
就這樣為人老實勤快的鄭蘊俠終於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小鎮定居了下來,還成了家,由於曾假裝自己識字,還被調入了公私合營的商店擔任會計。但經過數年的相處,無論是小鎮居民還是單位的同事都慢慢地意識到這位「貨郎」的不同之處。根本就不像是粗識幾個大字的普通貧農,由於工作表現非常優秀,在一次與領導談話的過程中,竟然露出了馬腳。
原來鄭蘊俠不小心在談話中說出了一個叫做「不翼而飛」的成語,讓當時對反敵特運動非常重視的領導起了很大的疑心。
在與1957年的一天早晨,我解放軍戰士來到了鄭蘊俠家中,將其帶到了重慶。在關押過程中,鄭蘊俠覺得自己終於解脫了,自己身負累累血案,等待自己的必將是死刑。但沒想到的是,經過我黨對敵特分子的寬大政策,鄭蘊俠被判處的死刑改為了十五年徒刑。這令其大為吃驚。
1981年,在改造完成出獄後的鄭蘊俠作為特邀人士,成為了貴州的政協委員,人生際遇的改變,讓鄭蘊俠感嘆萬分。在他生命的最後旅程中,通過寫作等方式,整理了自己的一生,以及很多歷史資料。用自己的行動為其罪行做出了懺悔。一直到2009年,這位傳奇的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結語:鄭蘊俠曾在抗日戰場與日軍廝殺,也曾在勝利後屠殺過我黨的愛國人士,但在新中國對他的改造中,檢視了自己的前半生。更是通過自己的行動為促進和平統一做出了貢獻。
史料來源:《諜影重重:中國內地最後被捕歸案的國民黨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