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春運第一天,不知道您過年回家的火車票有沒有搶到。中國春運是世界人類史上的奇觀,1994年,我國春運全國客運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2006年突破20億,2012年突破30億。發改委預計,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29.9億人次,其中,鐵路將發送旅客4.13億人次,同比增長8.3%,再創新高。
一年一度的春運,最困擾人們的事情非火車票莫屬了,無論是電氣化時代的綠皮火車,還是如今的動車、高鐵,春運期間一票難求的問題似乎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有人說春運火車票應該漲價,有人卻堅決抵制。關於春運火車票價格的問題一直在引發持續的爭議,最近在讀薛兆豐的著作《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其中就有篇幅討論火車票應不應該漲價。這位上過奇葩說、在得到有幾十萬聽眾的網紅經濟學家從十幾年前就執著的認為春運火車票就應該「漲價」。
火車票與經濟學思維
薛教授認為春運火車票也不應該漲價,是檢驗人們是否具備經濟學思維品質的試金石。經濟學有個基本的觀點就是「高峰期就應該用價格來調整,價格規律可以有效地緩解高峰期問題」。而且「回家過年」也是一種商品,並且是昂貴的商品,需要用價格規律、供需關係進行調整。另外,薛教授認為回家過年雖然昂貴,但並不是剛需,現在每個人每年過節都要回家,主要原因是交通成本很低。許多留學生由於交通成本的高企,選擇許多年不回家過年;而一些無論如何都要過年的人,則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回家,他們不會非等放假才回家,更不必坐火車回家。
春節運力不能無限增加
有人說火車票不夠,鐵道部門難辭其咎,應該加大運力,多建鐵路。現在我們國家確實也在進行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但國家修鐵路不僅僅是為了春運,若滿足了春運一個月的運力,那剩下的11個月豈不是會造成閒置,會造成整體社會經濟的浪費。
對策
薛教授認為車票的定價應該跟航空公司學習,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的上下波動。筆者對該方法還是較為贊同,在需求少的時候打折出售,在需求旺盛的時候加價出售,用這種方式鼓勵人們錯峰出行,時間安排靈活的人可以買低價票,而非扎堆在春運期間回家,而時間固定的人可以選擇高價票。如果往小城鎮的票價高,往大城市的票價低,也可能鼓勵老人去大城市與孩子過年。
薛教授也對提價策略做出了討論。提價多少才算充分?薛兆豐教授認為提到春運恢復正常秩序時才算充分。如何提價呢?年前逐日遞增,年後逐日遞減。鼓勵時間成本低的人早走晚歸。我覺得這樣也會鼓勵一些用人單位調整放假時間。
總之,薛兆豐教授認為春運火車票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的尾巴。應該革除。
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