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很早以前,英國商人因沒有統一的「尺子」,在市場交易中經常發生糾紛。一次,一胖一瘦兩位大臣,各自用自己的腰圍作為標準,測量同一塊布的長度,瘦子說有「十圍」,胖子說有「七圍」。
於是兩人爭執不下,便鬧到了皇帝那裡,讓皇帝進行裁決。皇帝也束手無策,又氣又急,便腿一伸、腳一蹬,暈了過去。這時有一個「聰明」的大臣以為皇帝伸出腳來作為「尺子」,於是便急急忙忙地用皇帝的腳長作為「尺子」來量取這塊布的長度。
當皇帝醒來後得知侍臣們用他的腳作為「尺子」來量取長度,並平息了一場風波後,於是便正式宣布用他的一隻腳的長度作為一「英尺」,所以至今英語中「英尺」與腳(足)仍然使用同一個單詞「foot」。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沿用的單位不同,以長度為例,就有尺、英尺、米等等,為科學地進行測量,並利於國際間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國際上規定了一套統一的單位,叫做國際單位制。我國於 1984 年宣布,採用國際單位製作為本國法定單位的基礎。
為什麼要和大家講故事?是想讓大家了解,規則、標準的重要性-無規矩不成方圓。對負離子瓷磚而言則是「無標準不是負離子瓷磚」。
早在2003年,特地與時任中山大學校長的曾漢民教授進行合作,共同研發負離子瓷磚。經過科研人員的大量實驗後終於攻克難關,在2004年生產出能持續穩定產生負離子的瓷磚。同年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於2007年正式獲得專利授權。(專利名稱:一種可釋放負離子的健康陶瓷生產方法,專利號:ZL200410079022.8)
負離子瓷磚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一是因為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再滿足單一起裝飾作用的瓷磚,而是品質與健康;二是消費者對裝修汙染的認識越來越全面,能除甲醛、祛異味、淨化空氣的負離子瓷磚自然成為裝修必備。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部分廠商看到其中的無限商機,也開始宣傳負離子瓷磚,更有甚者換個包裝就說自己是負離子瓷磚,這就導致市面上的負離子瓷磚魚龍混雜,嚴重影響了功能瓷磚這個品類的健康發展。
行業要長遠發展的前提是規範,而規範的手段是標準,為了功能瓷磚這個品類能更加長遠、健康地發展,就亟需專業的標準來規範。因為特地在功能瓷磚領域的研究時間長、技術沉澱深、製造規模大、品牌影響力廣,在負離子瓷磚研發能力和品質保障上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在2017年,特地成為負離子瓷磚「團標、行標、國標」三大標準起草編制單位,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好瓷磚。
由特地等單位起草的負離子瓷磚團體標準《可誘生空氣負離子陶瓷磚》,已通過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審核,於2020年3月15日發布實施。該標準的出臺意味著負離子瓷磚將終結無標準的時代,以後不是所有的瓷磚都能叫負離子瓷磚,也不是叫負離子瓷磚的都是負離子瓷磚。同時該標準將促進功能瓷磚的健康發展,規範企業生產出合格的負離子瓷磚,也保障了消費者權益,讓各位業主能放心的選購負離子瓷磚。
特地,十四年專注負離子瓷磚,為千家萬戶打造更宜居的室內環境。
同時,作為負離子瓷磚的發明者,特地呼喚更多有技術、有能力、有責任的企業,一起加入負離子健康事業的大家庭。讓更多瓷磚擁有負離子,守護家居健康,共同推動行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