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啟動實質性改革才能根治國企病

2020-12-17 經濟參考網

  最近,一系列負面消息再次將國企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國企病」再一次暴露在公眾面前。先是國企佔據了2012年企業虧損榜的前十位;接下來媒體披露中國鐵建2012年報中「業務招待費」一項高達8.37億元,五大建築央企一年的「業務招待費」共計22億元;緊接著,國家審計署公布的10家央企和3家國有銀行2011年度審計結果,也曝出一系列問題。
  在市場體制和法治不完善的環境下,任何一種所有制企業都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感染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所不同的是,由於病理不同,有的病容易治,有的病討人嫌,又很難治。自從對國企進行年度審計以來,「國企病」就一直沒有根治過,並且病狀花樣年年有翻新,如此次中移動以健身卡之名濫發福利的行為,以及中國出版集團所屬新華書店總店、中華書局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2009年至2011年存在部分古籍特藏書和善本下落不明等。
  儘管「國企病」症狀很多,且病情出現了一定變異,然而病根基本一致,那就是體制和機制僵化。正因為如此,如果局限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套路、老辦法、老手段,那麼結果只會是「屢審屢犯、屢改屢犯」。應該找出「國企病」的體制和機制病根,通過深化改革的方式和辦法,將國有企業改革成真正的市場經濟主體,使其病情得到根本性救治。
  李克強總理反覆強調,改革是最大的紅利。而國有企業改革,如果能夠改出效果、改出水平、改出質量,不僅能夠釋放巨大紅利,而且能夠直接對其他方面的改革形成強大的帶動力和推動力。面對國企的種種問題,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表示,國企應該比上市公司更公開、更透明,根本還在於改革。但對如何改革,社會各方面也是意見不一。
  經濟學家張維迎一直堅持,應當讓國企全面私有化。這當然是不可取、也不現實的。但是,螺絲殼中做道場,如果國企改革只停留於小打小鬧、小動小改,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特別是壟斷國企,必須進行根本性變革,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對國企來一次體制和機制方面的變革,能放給市場的放給市場,能通過市場方式解決的通過市場方式解決,能不由政府主導的堅決不由政府主導。一方面,將民營資本的「活泥鰍」大量輸放到國有企業當中,特別是國有高度壟斷的領域之中,將國有企業這團死水攪活,達到根治「國企病」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不要再成為國有企業的「保護傘」,不要再為國有企業的病菌繁殖提供土壤和營養,為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市場經濟主體創造環境、制定規則、完善秩序,而不是製造不公平。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不要再用行政手段對國有企業實施管理,尤其是經營者的選配,應當充分交給市場,讓市場來決定,而不是政府來任命。
  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更多地讓社會來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讓市場來對國有企業的運行、管理和運作進行監管,讓國有企業不再圍著政府轉,而是圍著市場轉、圍著社會輿論與公眾轉。同樣是國有企業,新加坡的淡馬錫能夠十分規範地運行與管理,為什麼中國的國有企業就不能呢?
  總之,國有企業不是不能搞好,而是沒有找到病根,沒有對症下藥,這其中,政府捨不得放權是最主要的病根之一。

相關焦點

  • 「國企病」的病根在哪?
    但是,卻沒有提供如何根治「國企病」的辦法和措施。也就是說,面對這些企業暴露的「國企病」,仍然採取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頭痛醫腳的方式。誰也無法保證,在下一次的審計中,這些病還會不會重發。  事實也是如此,自從成立了審計機構,並對國企進行年度審計以來,「國企病」就一直沒有根治過。
  • 山東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央廣網濟南7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屬國資國企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增點擴面中長期激勵,進一步壓實改革責任。
  • 國企改革將帶來哪些利弊
    9月13日,讓人翹首以待22個月之久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頂層方案終於落地。作為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到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提出了國企改革目標和舉措,拉開了第五輪國企改革大幕。
  • 張憶東解析國企改革投資邏輯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新一輪國企改革以來,從央企到地方國企,都陸續啟動了國企改革,國資委推進央企「四項改革」試點,16個省地方政府發布改革指導政策或開始了改革試點。因此,只有總資產高達104萬億的國有企業通過改革盤活存量資產、提高效率,中國經濟才能重煥活力。  另一方面,從A股市場獨特的市值結構分布來看,只有總市值高達15萬億、佔A股比重三分之二的傳統國有企業的重生,資本市場才能迎來全面性、系統性、趨勢性的機會。  回望歷史,A股市場曾經掀起兩股與國企改革相關的投資浪潮。
  • 邢臺啟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
    從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根據全省統一部署,我市日前啟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做到「兩清零」,即:2020年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以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節前動態清零。據悉,此次行動將持續到2021年春節前。
  • 中國建研院召開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啟動會
    中國建研院召開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啟動會 2020-10-22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陽市啟動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
    德陽市啟動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 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提升國有企業效率
  • 兩會授權發布:國企改革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國務院國資委相關...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國企改革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就國企改革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華曄迪、榮啟涵、羅沙、李汶羲  12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副主任張喜武、副主任黃丹華和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企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試點全面鋪開 國企改革「冷熱不均」
    編者按: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已有一年多時間。目前,國資國企改革施工圖基本完成,但在具體推進中,中央企業與地方國企以及地區之間的改革進展不一,一些矛盾和阻力始終如影隨形,給改革帶來現實難題。能否有效化解這些「絆腳石」和「攔路虎」,關係國企改革的成敗。本報今明兩日推出「國企改革新觀察」上下篇,聚焦改革進程和現實困境,敬請關注。
  • 國企改革「出頭鳥」馮根生
    國藥巨匠和改革先驅是貼在馮根生身上最顯眼的兩個標籤。但如果必須用兩個字來總結馮根生的一生,那一定是「傳奇」二字。舊社會動蕩,建國後的浩劫、80年代的國企改革、90年代全球化浪潮、進入新世紀後的產業變革,他是見證者、開拓者,更是稀缺的倖存者。
  • 《習近平時代》:國企改革難的不是找問題提方案,是落地能力
    作為國資國企改革的牽頭單位,國務院國資委專門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國企改革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並於2014年7月在中央企業啟動了「四項改革」試點:一是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二是在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開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
  • 集思廣益:思想破冰引領國企改革突圍
    郭廣昌率領復星國際參與30多起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踐,民企當家人的疑慮、建言都是發自肺腑的心裡話。企業家王建華親歷國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業,傳奇打造山東黃金、紫金礦業、雲南白藥控股三個千億市值上市公司,他更多從人的角度思考國企,「改掉過程受益者」是他的深切呼喚。 國企改革破局突圍首先要思想破冰,思想解放。
  • 大刀闊斧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當天,在參加完全省開發區2021年第一期「三個一批」活動集中簽約儀式之後,華遠國際陸港集團便和浙江海港集團立即啟動「一帶一路」晉浙物流大通道建設暨「中鼎物流園—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首發儀式,實現現場籤約、立即啟動、當下運營。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朝著既定的打造國內現代物流產業旗艦勁旅的目標奮蹄揚鞭,奔向遠方。
  • 慢牛格局初成形 國企改革站風口
    其中,國企改革「1+N」頂層設計方案即將出臺,將極大推動國企改革進度。密切關注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試點的央企集團,地方國企從殼價值、資產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個角度構建組合投資;上海經濟地位舉足輕重,同時面臨人口老齡化,中等收入陷阱等多重壓力,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科創中心、迪士尼、國企改革是上海轉型發展的三大抓手,未來催化不斷。
  • 林堅調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婁偉傑)昨日上午,縣委書記林堅來到縣國資管理中心,調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他強調,縣國資管理中心要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發揮積極作用,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做大做優做強國有資本,為更好地服務寧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座談會上,林堅聽取了我縣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匯報。
  • 深化國企改革可從五方面發力
    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充分肯定了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強調進一步激發國有經濟活力,要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最終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使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承擔更大作用。
  • 「英國特色」的國企市場化改革
    中國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不過,國企不只是中國特色,國企改革也不是中國獨有。說到歐美的國企改革人們就不可能不談英國,不談英國式國企改革與「柴契爾主義」間的關係。
  • 雙百企業要爭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尖子生」
    兩年多來,首次在基層廣泛展開的綜合改革——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取得重大進展,不少改革經驗開始在企業複製推廣,同時,一些改革舉措還要進一步深化完善,亟需更大力度的探索創新。
  • 未病先防冬病夏治 中央協調各部門根治欠薪頑疾
    未病先防冬病夏治 中央協調各部門根治欠薪頑疾 原標題:   2019年的夏天即將過去。  這個夏天異常炎熱,一如從未有過的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的熱度。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啟動。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系列具體政策出臺,明年多領域國企改革將有新突破,其中包括分層分類多路徑推進混改,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速加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擴圍升級,而資本市場將是重要平臺,紅利將加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