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清明的唐詩很多,最有名的要數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把清明的意境寫得淋漓盡致,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另一首寫清明的著名古詩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詩人觸景生情,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
據說蔣介石晚年在臺灣時,非常喜歡這首詩,回想他自己的一生,起起落落,早年輝煌過,晚年偏安一隅。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最終也都是共一丘,結局歸宿完全相同。
這首詩,使人能夠釋然一切,難怪蔣介石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