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擁抱2020,ICT行業已成為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洞見2030,一個由互連世界賦能的信息社會正加速到來。當前,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浪潮奔湧,變革與創新接踵而至。
5G時代,雲網融合引發了從網絡到邊緣,豐富的技術變革,而IT與CT的加速融合,勢必讓CT更為開放,這將是IT企業所面對的巨大機遇。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劉啟誠深度對話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共探「新基建」浪潮下,「雲數智+5G」的融合創新之路。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 陳東風
全力投身「新基建」,倡導網絡架構開放
當前,各國經濟都在朝著智能化、數位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加快以5G、雲計算、AI等為代表的「新基建」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浪潮長期服務於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新基建」相關技術領域都有深耕和布局。浪潮正全力投身「新基建」。
當前,推動無線網絡從傳統封閉架構向開放、智能的方向演進已成業界共識,在開放網絡架構方面,浪潮是積極的倡導者和呼籲者,一如浪潮當時呼籲數據開放一樣。「從產業創新發展角度來看,開放是必然的趨勢。開放的系統與開放的生態可促進創新,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所需的、高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可以讓行業客戶、電信運營商與廠商構成的產業鏈受益,加速5G走進千行百業。」陳東風如是說。
據悉,2018年浪潮基於領先的IaaS產品能力以及體系化的PaaS、編排和集成能力,發布了面向下一代雲化網絡的開放架構,打造共享開放生態,支撐網絡能力持續創新。基礎設施層面,浪潮是唯一一家同時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開放組織的伺服器供應商;基礎平臺層面,浪潮是openstack金牌會員,在5月13日OpenStack社區發布的最新U版本中,5項關鍵貢獻指標浪潮均位居中國第一;網絡開放層面,浪潮加入O-RAN聯盟,積極參與5G開放架構試點和實踐工作。
「浪潮倡導網絡架構開放,推出的5G系列產品遵循開放架構設計理念,意在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繁榮生態,加速5G產業鏈的成熟。」陳東風如是說。
推動雲數智+5G深度融合,夯實「數字底座」
「當前,國家在發力『新基建』,這就需要雲計算、大數據、AI、5G等『數字底座』的有力支撐,從而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各行業深度融合併創新應用。」 陳東風表示,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而作為新基建「排頭兵」的5G,更是重中之重。據悉,2020年三大運營商5G投資將超1800億,5G加快建設將進一步加速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跨界整合,加快社會數位化轉型。
5G技術應用在推進落地中,需要有長期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能夠融合雲數智技術廠商引領和推動。浪潮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和積累:其中浪潮雲計算裝備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業務增速遠超行業其他廠商;作為大數據運營商,浪潮積極推動政府數據從共享開放向授權運營、應用創新發展,成功為全國100多個省市級政府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共用;在AI方面,浪潮發布「元腦」,實現一站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交付,在國內智慧計算市場佔有率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5G的應用主要在2B市場,由於各行業本身差異就很大,各行業自身數位化程度不同,在應用的不同階段訴求也會不同,因此對於新型ICT基礎設施的需求也會有很多不同。浪潮在5G領域已有長期、深入的布局,基於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方面的優勢和能力,浪潮突破了雲網架構開放、超融合、雲邊端協同以及柔性定製等關鍵技術,打造了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包括5G邊緣計算、5G開放基站、5G 開放UPF、5G行業專網、SD-WAN等技術產品(如圖1所示)。面向行業的5G網絡建設,浪潮可提供硬體+平臺一體的體系化產品,融合5G打造雲邊端協同的泛在智能連接,滿足不同行業場景應用需求。
圖1 浪潮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
「浪潮一直致力於推動雲數智與5G的協同。在5G驅動的行業全面數位化轉型進程中,在雲數智協同方面,浪潮具備獨特的融合優勢。」陳東風表示,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浪潮在5G上的布局,將和「雲+數+AI」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推動千行百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作為雲數智與5G深度融合的推動者,浪潮將以融合強化行業賦能,構建雲數智+5G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聚焦邊緣、注重實踐,打造5G「商品房」
當然,「新基建」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產業鏈的協同和落地實踐。「新基建」間需要相互融合和集成,5G應用的推動,同樣需要各領域生態夥伴的合作與融合。浪潮不斷提升「平臺+生態」能力,做強平臺、壯大生態,攜手合作夥伴快速推進5G和邊緣計算在多個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共同推進行業數位化轉型。
這當中,邊緣計算是5G面向垂直行業發力的重要利器。陳東風介紹,浪潮基於其在5G和邊緣計算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以及超10萬個政府客戶及超100萬的企業客戶的服務積澱,為5G和邊緣計算應用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場景。
例如,當前我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和智慧園區建設正快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預計到2023年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智能製造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智慧園區也將隨著5G、物聯網(IoT)等技術的落地成熟成為線下服務的新流量入口。談到浪潮在5G和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標杆案例,陳東風如數家珍,並詳細介紹了智能製造、智慧園區領域的幾個重點案例。
圖2 浪潮智能工廠案例
(浪潮智能工廠、廣西玉柴發動機生產線)
智能製造領域是5G應用的重點之一,浪潮攜手山東移動首先在浪潮智能工廠(國內伺服器領域第一條信息化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生產線)基於5G網絡,結合浪潮5G邊緣計算平臺系列產品能力,打造智能巡檢、AGV調度系統、一體化智能運營管理系統三大場景,全面提升工廠智能化生產及自動化運營管理水平,打造「5G+智慧工廠」全球智能製造優秀示範,緊接著在廣東、廣西等地應用推廣(如圖2所示)。
浪潮攜手廣東移動為潮州皓明陶瓷廠搭建5G+邊緣雲VR智慧工廠體系,還通過MEC網關實現在NSA組網方式下幫助縮短業務應用處理路徑和降低時延,助力陶瓷生產從自動化向智能化邁進,在疫情期間顯現出了非常高效的生產力,起到標杆示範效應。
浪潮與運營商攜手,在廣西玉柴發動機生產線上,依託浪潮5G邊緣計算能力,為企業提供工業視覺質檢的能力,通過工業機器視覺、生產線自動控制,為生產質量管理流程轉型升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實施以及智能製造深化轉型的樣板工程。
在智慧園區領域,浪潮基於邊緣計算的視頻網聯平臺在浪潮科技園的應用,入選中國移動邊緣計算試驗床項目;利用邊緣側視頻能力結合AI計算,對廣西憑祥物流園區的人、車、物進行管理,通過平臺視頻圖像資源在邊緣匯聚處理後上報給中心,中心調度對數據分析後投入到智慧應用服務,實現電子圍欄監控、園區可視化、出入口監管,人員追蹤、違規車輛,人臉識別等能力,並結合指揮大屏等打造了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智慧園區及數字口岸調度指揮中心。
為推動5G建設和應用創新,各省和各運營商紛紛出臺政策,浪潮正在積極參與和推進。陳東風表示,打造標杆性的應用場景,有利於形成示範牽引,實現5G和邊緣計算應用場景從「樣板房」到「商品房」升級,推動5G應用場景的快速切實落地。
新5G,新CT,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面向未來,浪潮將抓住「新基建」機遇,加速向「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持續倡導並呼籲網絡架構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通過打造平臺,聚集生態,持續推動雲數智與5G的深入融合,以創新驅動行業變革,賦能數位化轉型。
【大咖面對面】
劉啟誠:圍繞「新基建」的熱點領域雲、AI、5G,浪潮有怎樣的發展定位,浪潮做了哪些布局?
陳東風:一是浪潮全力投身「新基建」,深化向「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作為「政務雲」市場的創領者,浪潮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政務雲市場佔有率第一。在AI領域,浪潮擁有業界最全的AI計算產品陣列,是BAT最主要的人工智慧伺服器供應商,國內智慧計算市場佔有率超過50%。
二是浪潮積極倡導和呼籲網絡架構開放 ,從產業創新發展角度來看,開放是必然的趨勢。開放的系統與開放的生態可促進創新,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所需的、高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可以讓行業客戶、電信運營商與廠商構成的產業鏈受益,加速5G走進千行百業。
三是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浪潮在5G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也有深入布局。新5G,新CT,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加速5G和行業連接,推動5G融入百業。
劉啟誠:在這一輪「新基建」建設中,浪潮的5G產品方案具備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陳東風:「四大關鍵技術突破、四大能力集」兩個維度形成了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重視新基建中的關鍵核心技術,有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真正贏得發展主動權。基於在雲計算、大數據,AI,通信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積累,浪潮突破了雲網架構開放、超融合、雲邊端協同以及柔性定製等關鍵技術。 浪潮將圍繞已有核心技術,深度布局伺服器、存儲、網絡、雲海平臺、雲服務,5G和邊緣計算等,打造「金剛鑽產品」,為「數字底座」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浪潮具備面向5G的軟硬一體化產品能力;浪潮服務教育、健康醫療、稅務、金融等多個行業,智慧城市已在30多個地市落地,正在與100+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全面合作,具備從垂直行業和智慧城市水平應用兩個方面打造5G應用場景的能力;具備構建產學研生態、渠道生態、行業生態等多類生態的能力,具備融合雲數智與5G協同能力等「能力集」,已準備好為5G時代賦能。
劉啟誠:浪潮圍繞5G新基建開展了哪些實踐,和運營商在5G領域有哪些合作及進展?
陳東風:浪潮已成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電信運營商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通過專業化、專注化、專家級的技術隊伍,在發展5G與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一直攜手並進。
首先,浪潮深度推進產業鏈協同,積極活躍於Open UPF合作夥伴計劃、5G聯合創新中心、新型智慧城市聯盟、5G工業網際網路聯盟、MEC邊緣雲生態圈等產業鏈中,浪潮還與運營商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5G研究及創新實踐。
其次,浪潮聯合運營商發布邊緣伺服器,邊緣計算平臺等系列產品。浪潮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同參與《OTII定製伺服器參考設計和行動計劃》,推動面向網絡IT化轉型的深度定製伺服器項目。
最後,浪潮聚焦邊緣智能生態,打造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不斷加強與運營商的合作,賦能運營商拓展行業。浪潮與國內三大運營商長期在DICT方面合作,已形成覆蓋政務、交通、能源、智能製造、智慧園區、政法、環保、林業等20多個行業及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案例。浪潮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都是開放架構 ,可以與各類生態夥伴合作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劉啟誠:未來您將如何帶領公司抓住「新基建」的機遇,布局下一步的發展?
陳東風:浪潮將積極推動網絡開放和智能化,幫助運營商構建開放、敏捷、智能、靈活的端到端網絡,通過高效快速的產品創新,在降低運營商網絡部署和運維成本同時,滿足多行業客戶數位化轉型的應用需求,積極推動5G融入千行百業。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可以用「1245」來概括。
一個願景: 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
兩個使命: 作為網絡開放架構的倡導者,浪潮將積極推動網絡架構開放,以開放驅動行業變革,提供開放、柔性、高性價比的5G產品,助力行業客戶構建無所不在的智能連接世界;作為IT/CT深度融合的推動者,浪潮將以融合強化行業賦能,構建雲數智+5G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四大關鍵能力:開放、融合、智能、柔性
五項重點任務:關鍵技術突破、發布系列化平臺產品、打造標杆示範、豐富解決方案、構建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