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陳東風:浪潮倡導網絡架構開放 推動雲數智+5G深度融合

2020-12-17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擁抱2020,ICT行業已成為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洞見2030,一個由互連世界賦能的信息社會正加速到來。當前,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浪潮奔湧,變革與創新接踵而至。

5G時代,雲網融合引發了從網絡到邊緣,豐富的技術變革,而IT與CT的加速融合,勢必讓CT更為開放,這將是IT企業所面對的巨大機遇。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劉啟誠深度對話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共探「新基建」浪潮下,「雲數智+5G」的融合創新之路。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   陳東風

全力投身「新基建」,倡導網絡架構開放

當前,各國經濟都在朝著智能化、數位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加快以5G、雲計算、AI等為代表的「新基建」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浪潮長期服務於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新基建」相關技術領域都有深耕和布局。浪潮正全力投身「新基建」。

當前,推動無線網絡從傳統封閉架構向開放、智能的方向演進已成業界共識,在開放網絡架構方面,浪潮是積極的倡導者和呼籲者,一如浪潮當時呼籲數據開放一樣。「從產業創新發展角度來看,開放是必然的趨勢。開放的系統與開放的生態可促進創新,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所需的、高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可以讓行業客戶、電信運營商與廠商構成的產業鏈受益,加速5G走進千行百業。」陳東風如是說。

據悉,2018年浪潮基於領先的IaaS產品能力以及體系化的PaaS、編排和集成能力,發布了面向下一代雲化網絡的開放架構,打造共享開放生態,支撐網絡能力持續創新。基礎設施層面,浪潮是唯一一家同時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開放組織的伺服器供應商;基礎平臺層面,浪潮是openstack金牌會員,在5月13日OpenStack社區發布的最新U版本中,5項關鍵貢獻指標浪潮均位居中國第一;網絡開放層面,浪潮加入O-RAN聯盟,積極參與5G開放架構試點和實踐工作。

「浪潮倡導網絡架構開放,推出的5G系列產品遵循開放架構設計理念,意在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繁榮生態,加速5G產業鏈的成熟。」陳東風如是說。

推動雲數智+5G深度融合,夯實「數字底座」

「當前,國家在發力『新基建』,這就需要雲計算、大數據、AI、5G等『數字底座』的有力支撐,從而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各行業深度融合併創新應用。」 陳東風表示,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而作為新基建「排頭兵」的5G,更是重中之重。據悉,2020年三大運營商5G投資將超1800億,5G加快建設將進一步加速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跨界整合,加快社會數位化轉型。

5G技術應用在推進落地中,需要有長期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能夠融合雲數智技術廠商引領和推動。浪潮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和積累:其中浪潮雲計算裝備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業務增速遠超行業其他廠商;作為大數據運營商,浪潮積極推動政府數據從共享開放向授權運營、應用創新發展,成功為全國100多個省市級政府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共用;在AI方面,浪潮發布「元腦」,實現一站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交付,在國內智慧計算市場佔有率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5G的應用主要在2B市場,由於各行業本身差異就很大,各行業自身數位化程度不同,在應用的不同階段訴求也會不同,因此對於新型ICT基礎設施的需求也會有很多不同。浪潮在5G領域已有長期、深入的布局,基於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方面的優勢和能力,浪潮突破了雲網架構開放、超融合、雲邊端協同以及柔性定製等關鍵技術,打造了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包括5G邊緣計算、5G開放基站、5G 開放UPF、5G行業專網、SD-WAN等技術產品(如圖1所示)。面向行業的5G網絡建設,浪潮可提供硬體+平臺一體的體系化產品,融合5G打造雲邊端協同的泛在智能連接,滿足不同行業場景應用需求。

圖1 浪潮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

「浪潮一直致力於推動雲數智與5G的協同。在5G驅動的行業全面數位化轉型進程中,在雲數智協同方面,浪潮具備獨特的融合優勢。」陳東風表示,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浪潮在5G上的布局,將和「雲+數+AI」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推動千行百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作為雲數智與5G深度融合的推動者,浪潮將以融合強化行業賦能,構建雲數智+5G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聚焦邊緣注重實踐,打造5G「商品房」

當然,「新基建」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產業鏈的協同和落地實踐。「新基建」間需要相互融合和集成,5G應用的推動,同樣需要各領域生態夥伴的合作與融合。浪潮不斷提升「平臺+生態」能力,做強平臺、壯大生態,攜手合作夥伴快速推進5G和邊緣計算在多個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共同推進行業數位化轉型。

這當中,邊緣計算是5G面向垂直行業發力的重要利器。陳東風介紹,浪潮基於其在5G和邊緣計算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以及超10萬個政府客戶及超100萬的企業客戶的服務積澱,為5G和邊緣計算應用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場景。

例如,當前我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和智慧園區建設正快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預計到2023年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智能製造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智慧園區也將隨著5G、物聯網(IoT)等技術的落地成熟成為線下服務的新流量入口。談到浪潮在5G和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標杆案例,陳東風如數家珍,並詳細介紹了智能製造、智慧園區領域的幾個重點案例。

圖2 浪潮智能工廠案例

(浪潮智能工廠、廣西玉柴發動機生產線)

智能製造領域是5G應用的重點之一,浪潮攜手山東移動首先在浪潮智能工廠(國內伺服器領域第一條信息化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生產線)基於5G網絡,結合浪潮5G邊緣計算平臺系列產品能力,打造智能巡檢、AGV調度系統、一體化智能運營管理系統三大場景,全面提升工廠智能化生產及自動化運營管理水平,打造「5G+智慧工廠」全球智能製造優秀示範,緊接著在廣東、廣西等地應用推廣(如圖2所示)。

浪潮攜手廣東移動為潮州皓明陶瓷廠搭建5G+邊緣雲VR智慧工廠體系,還通過MEC網關實現在NSA組網方式下幫助縮短業務應用處理路徑和降低時延,助力陶瓷生產從自動化向智能化邁進,在疫情期間顯現出了非常高效的生產力,起到標杆示範效應。

浪潮與運營商攜手,在廣西玉柴發動機生產線上,依託浪潮5G邊緣計算能力,為企業提供工業視覺質檢的能力,通過工業機器視覺、生產線自動控制,為生產質量管理流程轉型升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實施以及智能製造深化轉型的樣板工程。

在智慧園區領域,浪潮基於邊緣計算的視頻網聯平臺在浪潮科技園的應用,入選中國移動邊緣計算試驗床項目;利用邊緣側視頻能力結合AI計算,對廣西憑祥物流園區的人、車、物進行管理,通過平臺視頻圖像資源在邊緣匯聚處理後上報給中心,中心調度對數據分析後投入到智慧應用服務,實現電子圍欄監控、園區可視化、出入口監管,人員追蹤、違規車輛,人臉識別等能力,並結合指揮大屏等打造了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智慧園區及數字口岸調度指揮中心。

為推動5G建設和應用創新,各省和各運營商紛紛出臺政策,浪潮正在積極參與和推進。陳東風表示,打造標杆性的應用場景,有利於形成示範牽引,實現5G和邊緣計算應用場景從「樣板房」到「商品房」升級,推動5G應用場景的快速切實落地。

新5G,新CT,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面向未來,浪潮將抓住「新基建」機遇,加速向「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持續倡導並呼籲網絡架構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通過打造平臺,聚集生態,持續推動雲數智與5G的深入融合,以創新驅動行業變革,賦能數位化轉型。

【大咖面對面】

劉啟誠:圍繞「新基建」的熱點領域雲、AI、5G,浪潮有怎樣的發展定位,浪潮做了哪些布局?

陳東風:一是浪潮全力投身「新基建」,深化向「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作為「政務雲」市場的創領者,浪潮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政務雲市場佔有率第一。在AI領域,浪潮擁有業界最全的AI計算產品陣列,是BAT最主要的人工智慧伺服器供應商,國內智慧計算市場佔有率超過50%。

二是浪潮積極倡導和呼籲網絡架構開放 ,從產業創新發展角度來看,開放是必然的趨勢。開放的系統與開放的生態可促進創新,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所需的、高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可以讓行業客戶、電信運營商與廠商構成的產業鏈受益,加速5G走進千行百業。

三是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浪潮在5G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也有深入布局。新5G,新CT,浪潮將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加速5G和行業連接,推動5G融入百業。

劉啟誠:在這一輪「新基建」建設中,浪潮的5G產品方案具備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陳東風:「四大關鍵技術突破、四大能力集」兩個維度形成了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重視新基建中的關鍵核心技術,有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真正贏得發展主動權。基於在雲計算、大數據,AI,通信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積累,浪潮突破了雲網架構開放、超融合、雲邊端協同以及柔性定製等關鍵技術。 浪潮將圍繞已有核心技術,深度布局伺服器、存儲、網絡、雲海平臺、雲服務,5G和邊緣計算等,打造「金剛鑽產品」,為「數字底座」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浪潮具備面向5G的軟硬一體化產品能力;浪潮服務教育、健康醫療、稅務、金融等多個行業,智慧城市已在30多個地市落地,正在與100+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全面合作,具備從垂直行業和智慧城市水平應用兩個方面打造5G應用場景的能力;具備構建產學研生態、渠道生態、行業生態等多類生態的能力,具備融合雲數智與5G協同能力等「能力集」,已準備好為5G時代賦能。

劉啟誠:浪潮圍繞5G新基建開展了哪些實踐,和運營商在5G領域有哪些合作及進展?

陳東風:浪潮已成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電信運營商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通過專業化、專注化、專家級的技術隊伍,在發展5G與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一直攜手並進。

首先,浪潮深度推進產業鏈協同,積極活躍於Open UPF合作夥伴計劃、5G聯合創新中心、新型智慧城市聯盟、5G工業網際網路聯盟、MEC邊緣雲生態圈等產業鏈中,浪潮還與運營商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5G研究及創新實踐。

其次,浪潮聯合運營商發布邊緣伺服器,邊緣計算平臺等系列產品。浪潮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同參與《OTII定製伺服器參考設計和行動計劃》,推動面向網絡IT化轉型的深度定製伺服器項目。

最後,浪潮聚焦邊緣智能生態,打造雲熠5G雲網系列產品,不斷加強與運營商的合作,賦能運營商拓展行業。浪潮與國內三大運營商長期在DICT方面合作,已形成覆蓋政務、交通、能源、智能製造、智慧園區、政法、環保、林業等20多個行業及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案例。浪潮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都是開放架構 ,可以與各類生態夥伴合作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劉啟誠:未來您將如何帶領公司抓住「新基建」的機遇,布局下一步的發展?

陳東風:浪潮將積極推動網絡開放和智能化,幫助運營商構建開放、敏捷、智能、靈活的端到端網絡,通過高效快速的產品創新,在降低運營商網絡部署和運維成本同時,滿足多行業客戶數位化轉型的應用需求,積極推動5G融入千行百業。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可以用「1245」來概括。

一個願景: 成為新一代雲網融合5G產品提供商

兩個使命: 作為網絡開放架構的倡導者,浪潮將積極推動網絡架構開放,以開放驅動行業變革,提供開放、柔性、高性價比的5G產品,助力行業客戶構建無所不在的智能連接世界;作為IT/CT深度融合的推動者,浪潮將以融合強化行業賦能,構建雲數智+5G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四大關鍵能力:開放、融合、智能、柔性

五項重點任務:關鍵技術突破、發布系列化平臺產品、打造標杆示範、豐富解決方案、構建生態體系。


相關焦點

  • 智算中心新趨勢:摩爾定律放緩,融合架構或迎「黃金十年」
    智算中心的提出,兼具了從技術和基礎設施兩方面的考慮。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並通過網絡以雲服務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
  • 以智算中心落地新基建 浪潮2020雲數智中國行杭州站啟程
    9月10日,浪潮 「2020雲數智中國行」在杭州舉行。本屆巡展以「智驅新時代」為主題,旨在新基建背景下匯聚工業界、商業界、學術界與政界等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探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之道,從促進產業智慧轉型升級、社會智能治理等領域著手,推動智能經濟高質量發展並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 喜提5G行業專網最佳供應商等兩項大獎浪潮用實力掀起5G新「浪潮」
    2020年,我國5G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建成了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座,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5G應用遍地開花,「綻放杯」活動點燃全國5G創新熱情。同時,雲網融合加速推進,中小企業上雲的意願逐步落地實現,雙千兆、三千兆等在全國廣泛普及,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傳統行業全面實現數位化轉型。ICT產業找準機會,抓住機遇,成功演繹了什麼叫「逆生長」。2020年是5G正式商用的第一年。在這一年中,融於千行百業中的5G應用如春筍破土般噴湧而出。
  • 「數智」浪潮裡的坐標軸
    現如今,數據與智能這兩股科技浪潮正在相互融合變得不分彼此,在數據智能的衝積下,一片廣袤的新大陸逐漸顯露。 作為新大陸的開拓者,有的以5G通訊一枝獨秀,智能穿戴設備厚積薄發;有的上線了雲遊戲平臺,使AI賦能的遊戲手機;有人玩轉算法;亦有人著眼線下生活。 入局者眾,但在這片蠻荒大陸之上,秩序還未建立,一切事物都在探索著新方向。
  • 雲、AI、5G加速羊城「智數」發展,廣州攜手華為打造「全場景智慧...
    2020年12月2日,主題為「智數廣州·進而有為」的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隆重召開,廣州各界共商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激發廣州全新活力。  華為與南沙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建華為(南沙)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建設成為立足南沙、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超算系統;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廣州城市建設深度融合
  • 推動「上雲用數賦智」
    同時,明確了積極布局新基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上雲用數賦智」;建設產業網際網路等四個著力點。    去年,我省提出「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全力建設『數字雲南』」以來,全省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受歡迎的數字經濟項目,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8.3%。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數字經濟更是脫穎而出,展現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5g網絡架構解析_5g網絡架構標準化更進一步_5g網絡架構將全面革新
    5g網絡架構解析   1、5G網絡概要級框架   1)5G需求與網絡功能映射   5G願景定義了更豐富的業務場景和全新的業務指標,5G系統不能囿於單純的空口技術換代和峰值速率提升,需要將需求與能力指標要求向網絡側推演
  • 深化產教融合, 2019浪潮鑄遠用新科技推動教育升級
    作為浪潮雲ERP專注於教育服務的產教融合平臺,浪潮鑄遠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智能財務系列教學產品,發布智能財務發展工程(IFDP),攜手合作夥伴舉辦「浪潮鑄遠杯」職業能力競賽,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商科創新人才生態圈。
  • 助力智慧社會建設 浪潮全球首發智算中心作業系統
    據介紹,該作業系統旨在通過對智算中心基礎設施資源池的管理和調度,對各類智慧計算應用進行支撐,從而實現雲數智融合及智慧服務的交付。他指出,全球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都在藉助開放計算基礎架構和開源軟體進行系統的融合,這使得系統層需要更加敏捷、開放,以支持業務的快速迭代和創新。智算中心作業系統是智算中心的靈魂,他介紹到,智算中心作業系統能夠有效聯接下層硬體和上層服務,同時能融合多種異構算力和多元場景,敏捷應對不同智算需求,以智能驅動創新。
  •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的新基建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演講浪潮積極助力政企數智化轉型,推動各類智慧融合應用場景落地,包括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業發展一網提質、農業振興一鏈直達、市民生活一碼通行等。2020ICT企業家大會現場智算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應成為普惠型的公共基礎設施,讓各種行業
  • 基於雲網融合的未來網絡架構
    ICCSZ訊 當前,全球主流運營商均已啟動面向以雲服務為中心的基礎網絡轉型工作,如AT&T的Domain2.0、德國電信的PAN-EU、中國電信CTNet2025、中國聯通CUBE-Net、中國移動NovoNet等。但運營商現有網絡仍然是各專業網煙囪式的垂直方式,雲網分離,不利於雲業務發展所要求的敏捷、靈活、可編程和開放。現有網絡架構是否要改?
  • 航天科工發布智雲3.0版本,打造「雲、數、智」一體化工廠
    12日,在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自主創新、具備智能協同雲特徵的通用基礎雲平臺——航天智雲3.0及其一站式應用方案。街面的攝像頭、工廠的傳感器...海量的數據回傳後,如何更好地形成數據資產?
  • 楊元慶詳述聯想「端-邊-雲-網-智」架構:已「春山可望」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分享了聯想的「端-邊-雲-網-智」架構。&nbsp&nbsp&nbsp&nbsp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nbsp&nbsp&nbsp&nbsp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催化了智能化浪潮的加速前行,「新基建」的賦能讓更多的創新模式湧現,企業將如何抓住機遇?
  • 楊元慶的5G「聯想」 「端-邊-雲-網-智」新架構曙色漸顯
    不僅如此,5G還會促進雲網融合技術,虛擬化技術,以及網絡切片技術的產生。這種邊、雲、網的協同發力就能讓智能化時代另外一個要素,也就是計算力更加強大,更加無處不在。通過「邊-雲-網」的基礎架構所提供的算力,再服務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先進算法——這是智能化的第三個要素,加上行業knowhow,對各行各業的肌理來加以學習、總結、提煉,最後能形成行業智能,也就是「智」。
  • SDN/NFV賦能5G網絡架構的雲化演進
    以中國電信CTNet2025網絡重構戰略為例,其核心是基於SDN、NFV、雲計算等關鍵技術推動網絡架構重構,構建簡潔、敏捷、集約、開放的網絡新架構。CTNet2025目標架構是包含固網、移動網演進的統一架構。5G網絡作為行動網路的演進,是CTNet2025網絡重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CTNet2025目標網絡架構全面落地的最佳機遇。CTNet2025關於目標網絡架構應具備的新特徵給予了明確闡述。
  • 雲網「東南」飛,高教智慧校園的「數智密碼」
    在近期,東南大學的智慧校園建設,涵蓋從網到雲,為高教信息化樹立了新標杆,其背後有何「數智密碼」?  東南大學結合自身智慧校園的建設經驗,將雲與網深入融合到教學和科研環節,基於自有的大數據平臺和本次建設的數據中臺,創造性提出了「三雲一路」的建設方案,促進科研資源交流、匯集和共享。  首先,通過科研數據中心,打造學校的「科研數據云」,做好數據的採集和存儲,管理好數據的訪問和使用,促進科研數據開放共享,為推動學科交叉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平臺。
  • 摩爾元數:開啟企業智造轉型之旅
    數位技術的發展,不僅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還成為推動製造業更快升級、更好發展的重要驅動。工業網際網路浪潮下,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數位化轉型的探索之中。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領跑者,摩爾元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工業軟體及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
  • 2020ICT企業家大會舉行 智算中心「新基建」引關注
    浪潮集團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張素)主題為「新基建為產業數智化賦能」的2020ICT企業家大會16日在北京召開,與會者探討「新基建」下的數智化應用新機遇。浪潮、航天信息、東軟等企業被大會組委會評選為「2020ICT產業年度影響力企業」。
  • 浪潮智能製造雲發布MOM系統,打造智能工廠「中樞神經」
    浪潮製造運營管理(MOM)系統以製造執行系統(MES)為原型,涵蓋生產、庫存、運維、質量四大領域,集製造執行與運營於一體,實現工廠全方位管理。採用「雲+邊」的技術架構,浪潮MOM以邊緣智能平臺為支撐,打造高級計劃排產、製造執行、質量監測、設備運維和工業智能五大核心應用,而且支持雲部署,為中國製造業客戶提供生產協同、設備監測、質量追溯等多種雲端服務。
  • 東南大學留下百年歷史,也在創造數智未來
    就像4G網絡雖可推動抖音等新業態發展,但無法支撐高級的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絡,也並不能支撐無線網際網路時代的應用。資訊時代形成的網絡架構,也需要與時俱進。  也就是說,「數智東南」在對科技與教育的融合上,進行了深度的細分,在技術和應用層面要實現前所未有的多維度融合:即管理與服務的融合;網絡與雲平臺的融合;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融合;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的融合;宿舍網絡與教研網絡的融合;網絡管理與網絡運營的融合,以及「產-學」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