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兩張名片一一莫高窟和月牙泉

2020-08-27 凌雲戶外旅遊

莫高窟-千年對它也只是一瞬】莫高窟現在每天是限流的,所以儘量在網上預約,尤其是大假期的時候很容易就錯過了。另外建議買A類的票,看好電影的時間,我們因為時間問題錯過了電影,很是遺憾呢。

如果說星辰見證了浩瀚宇宙成長,那麼莫高窟便是記錄了中國 歷史長河的一大奇蹟,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見證。莫高窟位於 中國 河西走廊 西端的 敦煌 ,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莫高窟與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 河南 洛陽 龍門石窟 、 甘肅 天水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 中國 四大石窟。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對莫高窟獨特的洞窟及窟簷建築方式給歷史建築學提供了極高的研究價值,加之採用了形式繁複的彩塑和栩栩如生壁畫的雕琢和裝飾,身在其中,壁畫流轉,浮生百態猶在外面翩翩起舞,仿如置身燈光輝煌殿堂,它的美在 中國 幾千年歷史的沉澱下,又是讓人感到如此的沉靜安詳,留戀忘返。

中國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孕育的文明總是讓人驚嘆,因為古代勞動人民的的智慧和藝術「匠心」,中華民族歷史藝術文化才有了像 敦煌 莫高窟一樣的閃爍著光芒的歷史結晶。

參觀完莫高窟,往停車場走的時候路過了 敦煌 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聽洞窟的導遊講到,如果洞窟還未看夠,可以去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看一看,這裡有8個1:1的復原窟,分別是十六國時期的275窟,西魏的249窟、285窟,隋朝的419窟,唐代的220窟、217窟,元代的3窟,以及 榆林 窟中的唐代25窟。

莫高窟參觀小貼士:門票分為A類和B類,A類門票包含主題數字電影《千年莫高》、球幕電影《夢幻佛宮》,乘坐往返莫高窟交通車輛,洞窟講解員,參觀莫高窟8個開放洞窟;B類門票包含往返莫高窟交通車輛,洞窟講解員,參觀莫高窟4個開放洞窟;A類B類門票均可免費參觀 敦煌 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敦煌 研究院院史陳列館、 敦煌 研究院美術館等。莫高窟景區中,無論是遺址窟還是復原窟,都是不允許拍照的!!因為相機的閃光燈會損害壁畫,為了更好的保護莫高窟大家一定要嚴格遵守景區的規定。【月亮彎彎月牙泉】漫漫荒漠無邊際,一灣月牙潤人心。 敦煌 月牙泉,這座「沙漠第一泉」,經歷了千年的時光,任風沙肆虐而不枯,形如月牙而水清潤不濁,如此「沙漠奇觀」,我心神往已久。當我真的來到她的面前時,心中的震撼和驚嘆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見四周高高的沙山起伏環繞,與天相接,在觸目皆是一片黃色的沙漠中,位於低處的那一灣月牙狀的清泉是如此的令人愉悅,讓人的心情變得清靜怡然起來。

景區六點開門,和日出的時間差不多,於是趕著天黑進入景區,就為了看一眼日出時分的月牙泉。往月牙泉趕路路過藥王廟遺址的時候,太陽爭破了雲層,灑下一片光暈。

從高處往下看,月牙泉是藍色的,大概是因為天空倒映在了水面上,賦予了這灣清泉一抹湛藍,就好像一顆藍寶石鑲嵌在了這片茫茫大漠之中。月牙泉常年不枯是因為月牙泉地勢低,滲流到地下的水不斷補給著月牙泉,使之天旱不涸。到了20世紀70年代,由於大量的墾荒造田,抽水灌溉,加上周邊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導致月牙泉水位急劇下降,面臨著乾涸的危機。為了不讓這一沙漠奇觀消失, 敦煌 政府採取了應急治理工程,通過節水、補水等多種方式來解救月牙泉,還將雪山上的冰川水引流補給月牙泉,才使得月牙泉水位不再下降,這一世界級遺產免去面臨乾涸枯竭的危險。

泉水邊上,一叢叢小草生機盎然地生長著,給這裡增添了不少綠色。樹不太多,只有幾棵旱柳和胡楊,樹葉也不甚茂密,褐色的樹幹粗壯地向上生長著,斑駁的樹皮就像老人的臉,刻畫下歷經風霜的歲月,但是即便如此,在這荒蕪的沙漠中,這些 大樹 依舊是野蠻生長著。走近月牙泉,泉水呈現出來的不再是湛藍的顏色,但依舊清澈,四周呼嘯的風沙完全沒有影響到她的美,就像一面不染一絲塵埃的鏡子,將邊上的月牙閣、遠處的沙山,水邊的綠樹,在水面清晰地倒映了出來。

泉的南岸坐落著一幢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整個建築群是以仿唐風格建造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鳴月閣。鳴月閣借鑑了 敦煌 壁畫的建築特徵,所有建築都是對稱布局,迴廊環繞,樓閣層出。在這片建築群中,最高的一座樓閣就是月泉閣了。月泉閣是一座4層6方的全木質結構建築,每一層都有迴廊。

鳴月閣可以說是整個月牙泉景區的點睛之筆,整個建築群透著一股古樸雅肅的氣息,與背後的沙漠和一旁的月牙泉交相輝映,絲毫沒有違和之感,構成了一幅粗獷與柔美並存的唯美畫卷。

看著眼前的美景,突然想到,月牙泉千百年來都在這裡,是否每一位來過這裡的人都為之驚嘆,即使離去也不曾將她遺忘呢?

就像月亮和太陽一樣,鳴沙山和月牙泉相依相伴了幾千年。 敦煌 鳴沙山山峰起伏,金光燦燦,當他安靜的時候,那些起起伏伏的山峰勾勒出了柔和的線條,就好像一匹柔軟的綢緞,從腳下向遠方鋪展開來;當狂風颳起時,卻又好像有千軍萬馬奔騰,發出巨大的響聲,從四面八方湧來。如此矛盾的美卻又奇異地融合在了 敦煌 鳴沙山,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身處荒漠中,又怎能少了身形高大卻憨憨的駱駝呢?它可是行走荒漠不可或缺的「領路者」。趕駝人在前面走著,一隻只駱駝邁著優雅的步子在後方排成了一字隊慢慢地跟著,成為了沙漠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許千百年前,商人們也是這樣騎著駱駝,馱著貨物,穿梭在荒漠中,走出當年的 絲綢之路 ,走出一段輝煌興盛的 敦煌 歷史。

穿上一襲紅衣,騎著駱駝在鳴沙山上悠悠地走過,駝鈴輕響,風與 日光 親吻著面龐,轉身就能望見美麗的月牙泉,這萬般風情,只有在 敦煌 ,這座 絲綢之路 上的「明珠」城市才能體驗到。

敦煌 月牙泉,輕輕地我來到了她的身邊,又輕輕地離去,只帶走滿心眷戀,我想我還會再來。

月牙泉小貼士:月牙泉內,可以玩的花樣極多,可以選擇騎駱駝跟著駝隊漫步在荒蕪的沙漠中,或者乘坐滑翔機飛越鳴沙山在高處俯瞰月牙泉,想要看到月牙泉的全景,可以爬上鳴沙山對面的山頭,在高處俯瞰月牙泉,山不算高但是因為是沙山,所以上一步滑半步的,爬山比較吃力。但是下山的時候可以試著玩一下滑沙。【鳴沙山下月牙泉小鎮住一晚】月牙泉小鎮離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小鎮緊臨沙鳴山,在旅遊旺季的時候可是非常熱鬧的。走進月牙泉小鎮,我就被深深地迷住了。這裡處處都透露著濃鬱的 西北 風情,土黃的樓房整齊地列隊著,門前掛著一面面旗幟,粗獷豪放的氣息撲面而來,但在那房簷下隨風搖曳的紅燈籠,街道旁點綴著的一抹抹綠色,又透露著一絲絲嬌媚的西域風情,讓人心生留戀。

正好趕上日落時,看著太陽緩緩落入房屋之後,心中驀然生出萬丈豪情,腦海中閃過那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原來,千年以前唐代詩人王維描繪的竟是這樣直擊心扉的景色。

2020跟隨凌雲一起去敦煌,出發,遇見最美旅行!

相關焦點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原標題: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敦煌月牙泉是如何形成的
    敦煌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騰格里沙漠邊緣,河西走廊最西段。在敦煌市坐擁著一處沙水相依的奇特神秘景觀,這就是鳴沙山與月牙泉。月牙泉被鳴沙山四面環抱,黃沙與碧水共存一處,融為一體,形成了奇異的地理風貌。但為什麼在常年乾旱的沙山中間,會有一泓清泉呢?
  • 月牙泉,敦煌沙漠裡的一口「沙井」
    獲得這樣的殊榮自有其自古以來不可緘默的文化底蘊,這種底蘊依託「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西千佛洞」等古蹟得以沉澱而成,這些慕得世界各地遊客前來觀賞的名勝古蹟中有一處鳴沙山與月牙泉這一千百年來相依想成奇景賺足了世人的眼球。
  • 掃描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
    這就是「敦煌」的形象和內涵。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有這麼一個明亮、霸氣、雄渾的名字,說明了形象的燦爛和內涵的豐富。在蒼茫的沙漠和荒涼的戈壁,敦煌訴說著他的傳奇。敦煌的靈魂是莫高窟。莫高窟山體的背面就是鳴沙山和月牙泉,那是敦煌精緻的容顏。
  • 遊覽了敦煌最有名的兩個景點,莫高窟和月牙泉
    敦煌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之後,這裡日漸繁華。也因此成為了佛教由西方向東方傳播的必經之路,是中國最早盛行佛教的地方。敦煌最著名的就是莫高窟了,城市裡的反彈琵琶仙女雕塑,就是莫高窟壁畫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
  • 第五屆敦煌詩會在月牙泉小鎮成功舉辦
    、敦煌市文聯、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第五屆敦煌詩會在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成功舉辦。各協會會員及詩詞愛好者、廣大市民與外地遊客近千人齊聚月牙泉小鎮,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況。此次旨在探討敦煌精神、敦煌詩人的使命和擔當,敦煌的過去和未來,以展示新時代詩人的傳承和情懷,為敦煌文學藝術更上一層樓發揮積極作用
  • 國慶出遊目的地推薦:敦煌月牙泉、莫高窟、飛天女神壁畫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鳴沙山、飛天女神壁畫……,哪一樣都是名聲在外。去西北旅遊,這幾個景點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敦煌要比它的省會蘭州知名。 月牙泉,離敦煌市區僅5公裡,抬腳就到。它的背後是鳴沙山,兩個姊妹景點。
  • 敦煌印象:月牙泉小鎮故事多 一條街「百人夢」
    圖為敦煌剪紙傳承人何克風在月牙泉小鎮的剪紙店裡認真創作。(資料圖) 田明君 攝  張衝來敦煌的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雖然敦煌是個小城,但這裡能看到全世界各地的人,城市建設也很好,生活在這裡很愜意。」張衝算一算,自己在敦煌賣「山藥片」,比在大城市打工上班「賺得多一點」。  夜幕降臨,有市區的家長特意開車帶小孩來買山藥片,店裡熱鬧起來,張衝一一打包,笑容相送。
  • 沙漠中的一眼清泉|敦煌的自然奇景莫過於月牙泉與鳴沙山
    每當太陽落向,西邊的山,天邊映出月牙泉,每當駝鈴聲聲,掠過耳邊,仿佛又回月牙泉。」田震一曲天籟般的《月牙泉》,讓每個人都對這月牙泉充滿了神秘的憧憬。敦煌的八景中,月牙泉是其中之一。月牙泉在古時候被稱為「沙井」,也叫「藥泉」, 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50米的大小,東深西淺,整個泉水形如彎月,於是,這「沙漠第一泉的芳名便由此得來。人們經常把月牙泉和鳴沙山比喻成為孿生姐妹,相依共存。而在我看來,它們早已超脫了這世間的形,它們是大自然對生命的一滴眷顧,沙漠中的一眼泉水,千萬年來「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奇觀了,更是幻化成一種生的希望與喜悅了。
  • 莫高窟的「飛天」壁畫,沙漠裡的月牙泉,走進敦煌之旅!
    提起敦煌,大家肯定就會想起大西北的大漠風光、廣袤無垠、黃沙飛揚……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古時的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如今的敦煌也許多了些許蕭瑟,但蒼涼的戈壁,莫高窟的「飛天」壁畫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無疑顯露了曾經的輝煌種種。
  • 大夢敦煌,藝術寶庫莫高窟,沙漠奇觀月牙泉
    大夢敦煌,藝術寶庫莫高窟,沙漠奇觀月牙泉城或因水而興,或因道而盛。敦煌就是絲綢之路的傑作,地處絲路古道的咽喉腹地,貫通中西交通,商旅的車隊駝隊,千裡迢迢,絡繹不絕,中西文明交匯,四方商賈雲集,人文薈萃,文化粲然,敦煌也由此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由於地處邊關,也難避戰亂,漢唐興盛,明清沒落,敦煌漸漸衰敗,成為"風播樓柳空千裡,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今逢盛世,一個新的敦煌,正追尋著它昔日的輝煌,像一朵純潔的雪蓮花,在戈壁荒漠中豔麗盛開。
  • 湖面形狀極其像彎彎的月牙,被世人稱之為月牙泉
    湖面形狀極其像彎彎的月牙,被世人稱之為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裡。古往今來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位於敦煌市區以南約5公裡處,這裡沙山與泉水共處,歷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是敦煌的名片。月牙泉的湖泊有100多米長,最大深度為5米。因為它的形狀非常像一個彎新月,所以被稱為月牙泉,並被列為「敦煌八景」之一。
  • 敦煌月牙泉——西行散記(13)
    敦煌月牙泉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位於鳴沙山的北麓,長約100餘米,寬約25米,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因水面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是茫茫沙漠中千年不涸的一眼清泉。泉處沙山的包圍之中,遇烈風而不被流沙所淹沒。「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 莫高窟裡畫「飛天」,鳴沙山下月牙泉!
    飛天實際上是佛教中乾闥婆和緊那羅的化身,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也是敦煌藝術的標誌。莫高窟492窟,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從公元前4到14世紀,時間跨度長達千年。敦煌飛天的風格是不長翅膀,藉助雲彩,憑藉飄曳的衣裙飛舞,千姿百態,千變萬化。
  • 敦煌有3大奇蹟,第一個是月牙泉,第三個在歷史課本上就看得到!
    >月牙泉,相信不少愛好旅遊的朋友應該聽說過,它位於酒泉市敦煌西南五公裡處,它是沙漠中的一個小湖,由於其形狀很像月牙,故名月牙泉!月牙泉月牙泉作為大戈壁的一大奇觀,屬敦煌三大奇蹟之一,同時它也得到了不少美譽,比如像「塞外風光之一絕」、「別有天地
  • 【敦煌新鮮事】翼裝飛人張樹鵬2000米高空飛過月牙泉
    【敦煌新鮮事】翼裝飛人張樹鵬2000米高空飛過月牙泉 2020-06-10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牙泉在「呼救」
    「回灌3年來,已基本遏制住月牙泉水位下降的趨勢,但這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治。」雒興明說。  敦煌市將引水作為根本措施,計劃每年從哈爾騰河向黨河引水1.2億方,作為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保持敦煌周邊地區生態平衡
  • 《永遠的月牙泉》出版
    你知道敦煌的月牙泉,可你知道月牙泉一度瀕臨乾涸嗎,知道它是怎麼恢復生機與活力的嗎?近日,作家秦錦麗、陳廷一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永遠的月牙泉》由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它講述了月牙泉遭受危機,被拯救後重獲新生的傳奇過程。
  • 悠久的莫高窟、奇妙的月牙泉、玉門關,訴說著敦煌的滄桑與美麗
    悠久的莫高窟、奇妙的月牙泉和鳴沙山、還有那殘缺的玉門關,共同訴說著敦煌的滄桑歷史與美麗傳奇。下午騎車前往會唱歌的鳴沙山和月牙泉,體驗當年絲綢之路的騎駱駝和進行有趣的滑沙。接著登上山峰等待日客的到來,欣賞金黃色的美。遊覽結束後可以選擇在鳴沙山露營賞月或者回到城區休息。
  • 沙漠幻海,千年佛窟—西行漫記(敦煌)
    這其中,月牙泉和莫高窟應該是敦煌的兩張名片,不管你去沒去過,不知道敦煌這兩處景點的人應該少之又少了。要說莫高窟,當然不能不提三危山了。如果說莫高窟是敦煌的名片,那毫無疑問,飛天一定是莫高窟的名片。敦煌飛天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而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他是、西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糅合了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以及西域飛天的特點合而為一,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所以,不要再吐槽中國教育扼殺學生的創造力了,中國幾千年的應試教育了,如果沒有創造力,這美輪美奐的形象又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