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做好一碗「溫州味」 徐小蓮的早餐店成了網紅店

2020-12-15 溫州新聞網

  一份早餐,喚醒一座城市活力,見證一座城市的小康生活。在溫州,糯米飯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早餐。

  夏日清晨六點,溫州市區九山河畔街角早早排起長隊,大家等待的就是這份「溫州味」。在這裡,徐小蓮的「九山飯糰」早餐店一開就是28年。她每天凌晨三點起床,把浸泡了半宿的糯米一勺一勺舀出來,倒進蒸籠。燒開水、炊米飯、備食材、磨豆漿,等待第一籠噴香的糯米飯出鍋……一刻也不能停歇。

  「做好這碗『溫州味』,我們不敢馬虎。」徐小蓮說,雖然今年突發疫情,但早餐生意不受影響,不少客人還巴望著她的早餐店早點開張。「好吃」「價格實惠」「記憶裡的古早味」,聽到大家一致好評,徐小蓮擦掉沾滿糯米的手,笑眼相迎。看著大家幸福地吃著早餐,徐小蓮又笑了,「幸福生活靠雙手打拼,也期待未來會越來越好。」她欣慰地說。

  凌晨四點:糯米香

  凌晨相見,今年58歲的徐小蓮,臉上卻絲毫不見倦容。她個子不高,兩手袖套、頭戴圍兜,早已在案邊準備各色早餐,麻利的手速讓人跟不上。「年輕人,你們要不要再休息會兒。」她反倒笑著問。

  走進徐小蓮的早餐店,你會感覺有點「擁擠」。一邊是廚房,另一頭緊挨著兩三個小餐桌。湊近案頭看看,各式食材整潔分明。

  「可都是新鮮的!」談起早餐,徐小蓮又神色認真,她對食材選用有自己的堅持,製作時間也要掐準:凌晨三點起床買來豬肉、大頭菜、香菇一起熬製肉躁,榨菜佐料一併調好,接著重新泡軟油條、炸至鬆脆,寸腸切片裝碗備著,肉鬆、香蔥盛好放在一旁……

  凌晨四點,第一屜糯米噴香出鍋了,打破寒夜的寧靜,聞著心頭一暖。

  「讓早起的人吃上一口熱乎飯,我們總得更早點。」她的話也讓人心頭一暖。

  幾十年如一日,徐小蓮的這股趕早勁兒,就沒停過。她的早餐店長期駐紮在九山巷弄,張眼望去,附近少年宮、小學、初高中、老年大學連片。

  在溫州人心中,一口糯米飯,一勺豆漿,是清晨味蕾最熟悉的記憶。1992年,溫州市區九山一帶便學生密布,不少早餐小販出沒。彼時,徐小蓮才30歲,家住附近的她看到了生計希望,便開始嘗試學習製作糯米飯。

  「雖然那時年紀輕,手法不熟練,但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天都精力充沛,幹不累也動作快。」一開始從事早餐生意,徐小蓮還有點侷促,她起早貪黑,先在家裡煮好糯米,再帶到校門口販賣。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拙略手藝」竟受到不少顧客認可。

  生活在點滴成就和欣喜間延展。徐小蓮說,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如何做好一碗地道的溫州糯米飯。10多年前,她和丈夫租下沿街店鋪,開始齊心販賣早餐,精心改良可外帶的糯米飯糰。街坊鄰居認準了徐小蓮的手藝,生意也跟著走。

  「老闆娘,給我來兩個飯糰,老樣子,帶走!」正回憶著,這天的第一位客人上門了。掐表看時間,5點24分,夏夜剛亮,原來葉師傅在附近菜市場上班,十多年就好吃徐小蓮手裡這碗糯米飯。「早點吃了有力氣幹活,再過會兒來買就要排隊咯。」他說。

  早上七點:天光早

  徐小蓮是地道的溫州人,家就住在離店鋪不遠的九山湖畔馬宅巷。對話間,她操著一口純正的溫州腔,也讓來往顧客倍感親切。

  「天光早!」(溫州話意為「早上好」)6點10分,太陽露出金邊,夏日甦醒,街巷煙火氣漸濃。

  此時,徐小蓮的早餐店前人氣聚攏。她笑臉迎著,對大家不停說著「早上好」。走在巷子邊看看,沿街店鋪可不少,麵店、煎餅鋪……但悉數未開張,只有徐小蓮的早餐店持續飄著熱氣。

  「阿蓮,來份糯米飯不要蔥。」隔壁家的王老伯早起鍛鍊,每天來準時吃早餐;「孩子快遲到了,來個飯糰帶走。」陳老師常帶孩子上學經過;「對著單子,外帶十份!」附近跑腿小哥說,清晨總會接到這裡的單。

  不一會兒功夫,店門口隊伍越排越長。徐小蓮來不及搭話,加快了手速。她左手攤開熱毛巾,鋪上糯米,右手拿著勺,迅速加進榨菜、脆油條、臘腸,再淋上肉躁,撮點肉鬆和蔥沫,一顆鹹蛋黃,塞到放不下,最後蓋上糯米包陷,跟變魔術似的,揉搓按壓成團。「別著急,封袋前再澆點肉汁,更入味!」才三十秒,她就做好了一份熱騰騰的糯米鹹飯糰遞上。

  「賣了快三十年,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麼做。」分量足、味道實在,這是徐小蓮自己的堅持。她的糯米飯標價四元、五元、六元,只是區分不同大小,佐料種類卻一致,「溫州糯米飯配料講究比例,少一種,味道就差了。我們寧願吃點虧,也不能降低標準。」她又頭頭是道。 

  用顧客的話說,徐小蓮是「大方」。客人說要加點肉沫,她就多舀兩勺;少點糯米,就多塞點佐料補齊。半小時不到,滿滿的肉躁換了第二碗,第一籠糯米就快見底。「後面的人別著急,飯還多著呢!」她熱絡地招呼起來,又麻利地將新的糯米加進蒸籠。

  早上7點到9點,是徐小蓮最繁忙的時期。掐表趕路的上班族、晨起鍛鍊精神抖擻的市民、匆匆經過的學生……幾乎同一時期,湧入這家早餐店的小小窗口,顧客一撥換一撥,但一碗糯米飯下肚後,每個人的神色變得滿足而幸福,都留下了相似的評價,「好吃」。

  中午十二點:家鄉味

  等到十點,本以為過了早飯點,徐小蓮可以歇歇,但店門口長龍依舊。十一點,顧客開始稀稀拉拉,但剛說句話,又有人上門,她還是離不開這方寸灶臺。

  午時,還有人吃早餐?這個點,更多的人是來尋「味」的。

  「十幾年來沒變過。」何奶奶以前家住附近,就常帶著孫女來吃早點,現在搬走了,孫女也長大了,時而懷念這份糯米飯,「我也是看著小蓮長大的」,她感慨;隊伍後頭,李師傅接過話茬,「這就是從小時候的味道。」從江西來務工的楊佳文則不住地扒飯,這是我印象最深的「溫州味」。

  「更多的時候,別人認得我,我不認得別人。」說這話的時候,徐小蓮終於得空抹掉額頭的汗。持續8個多小時,她不敢吃東西不敢上廁所,一直站著,「人家上班上學等著,我們總不能耽誤時間。」

  很多人眼裡,開早餐店,利潤高。但在徐小蓮眼裡,這些都是「辛苦錢」,薄利多銷,平凡的堅持,只是為了養家糊囗。

  幸運的是,近年,她的早餐店經過20多年的堅守,默默出了名,頻頻出現在電視節目,各大美食推薦平臺中,成了一家「網紅店」。市民前來打卡拍照,將這份「溫州早餐」發布到網絡,又吸引不少網友前來合影。

  「我們都是普通人,之前早餐店的畫面登上央視,還是朋友告訴我們才知道。」談起《早餐中國》拍攝的花絮,徐小蓮更顯靦腆,不知攝製組為何找來,只覺得大家拍攝辛苦。

  原本,徐小蓮的早餐店每天營業到中午,現在客人不斷,有時候要一直開到下午兩點才歇停。為吃上這口特色溫州早餐,不少市民不遠千裡趕來,排隊等候最長超過兩小時。「不是不想客人來,也是不想他們太辛苦了。希望人人能輕鬆吃到這份『家鄉味』。」她說。

  當被問到為何不增加人力,擴張店鋪時,徐小蓮又擦擦手,視線放遠,滿是感慨。「我年齡也大了,精力大不如前。手裡這碗飯還一直做著,也是有感情。」面對各式標榜,她不敢說自己家是地道的溫州糯米飯,每家口味不同,只希望對得起像家人一樣的老食客的信任和依戀。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桃園眷村等網紅早餐店在購物中心的進退思考
    聯商網消息:最近,《聯商網》報導了兩則有趣的新聞:一則是《街邊店大升級 杭州網紅早餐遊埠豆漿或開進嘉裡中心》,另一則是《桃園眷村上海4家門店「停業」,它怎麼了? 》,兩個同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店,一開一關,在購物中心一進一退,構成了一幅別有意味的生圖。
  • 這家開到凌晨三點的早餐店成了網紅 請問,韭菜馬卡龍是個什麼鬼
    但在一家名為「五大金剛」的早餐店,食客在深夜依然可以品嘗,還因此成了網紅。熱報叼嘴決定去一探究竟。 裝修環境: 塑料棚搭店,相當簡陋 沿著北城天街往上走,穿過一條狹窄的沿街小巷,在右邊一個隱蔽角落,叼嘴們發現了這家網紅店。 店內裝飾可以用簡陋來形容。
  • 溫州探店|火爆全網的太二酸菜魚
    這家店的熱度快趕超爐魚了~很傲嬌的一家店!只有一種辣度,最多四人用餐,條件限制你只能服從但是人氣還是這麼高排隊經常吃不上好像沒有手機取號,只能現場,想吃還要趁早!「老罈子酸菜魚」他家的酸菜魚是真的好吃反正我很喜歡超級嫩的肉質,而且都很大塊吃起來也過癮小份兩個人吃份量也很滿足可以嘗試一碗湯,湯底也很好喝,可以配米飯吃太贊了!
  • 杭州這家早餐店,憑一碗豆漿火出圈,天天排長隊還有人坐飛機來喝
    杭州的餐飲業非常發達,街頭巷尾,各個檔次的餐館一應俱全,幾乎每一家餐館門口都排長隊,即便是一碗普通的豆漿,也會引來大批的擁躉者。杭州有一家早餐店,憑一碗豆漿火出了圈,天天排長隊,還有人坐飛機來喝。這家早餐店名叫遊埠豆漿,他家的招牌就是一碗普通的鹹豆漿,這家店已經在杭州開了20多年了,有很多老杭州人,周末特地跑到他家吃一碗豆漿,鹹豆漿是他家最吸引人的特色,鹹豆漿裡的料特別豐富,有蝦皮兒,油條丁,香蔥和榨菜,各種食材混合在一起味道特別出眾。他家鹹豆漿的泡法都是有講究的,而這鹹豆漿的味道也非常不錯。
  • 這,就是溫州人的早餐江湖
    這就是我們溫州人每日心心念念的美味早餐——糯米飯。 近日,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閃亮登場,其中第九集,把目光聚焦到溫州糯米飯。看完視頻,感覺隔著屏幕都流口水了,有木有?!
  • 貴港16家好吃到「爆」的早餐店:我們回來了!
    擁有豐富飲食經驗的老闆堅信一切的美味都源於那份堅持與專注老闆堅持選用當日新鮮的河粉堅持每天起早貪黑地起來熬湯、滷豬腳堅持做好每一碗粉為的就是給忙碌的貴港上班族一份元氣滿滿的早餐| 阿區早餐 |仔細聞一聞,那濃醇的骨湯味過重的味道反倒會影響燒腩粉清爽的口感酸菜可以隨意加,不想吃肉的朋友還能點一碗3元的素粉骨湯+新鮮河粉+酸菜照樣能吃爽~| 阿紅早餐 |店鋪地址
  • 桃園眷村陷「關店風波」:成都太古裡店曾閉店裝修,想撕掉「網紅...
    桃園眷村全國多店陷入關停風波桃園眷村是發端於上海的小吃連鎖品牌,成立於2015年,主要售賣豆漿、油條、豆花等傳統早餐產品。與街邊攤、路邊店等傳統早餐店不同,通常開在購物中心、大型商場的桃園眷村,裝修風格時尚復古,並主打情懷牌,適合文藝青年打卡拍照。過去幾年中,桃園眷村掀起過一段追風熱潮。據了解,年後,桃園眷村在上海的14家門店僅剩10家,其中4家門店陸續關閉或暫停營業。在北京,有2家門店關停。此外,出現暫停營業情況的還有成都遠洋太古裡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一碗蒸的或烤的乳豬,一碟酸菜,一杯糯米酒,一碗乾飯,就是我們臨高最有特色的早餐了。」臨高人唐凱說。  文明中路的公園烤豬店已經開了15年了,店主名叫秦小琴,她的母親已經賣了32年乳豬。我們一行人早上8點多到,店裡已經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兩人對坐或三五成群。再看每張餐桌,大家點的東西幾乎都一樣。「這湯是蒸乳豬留下的湯,加點黃豆,很是美味。」本地食客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 溫州探店|重慶第一名火鍋入駐溫州
    重慶第一名的火鍋店來溫州啦!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激動了!恰巧遇上重慶之旅,在重慶就不趕人潮等回來再吃!這家店在大西洋三樓,工作日的晚上位置也坐的滿滿的不過還好不用排隊等太久,正好收桌就入座了店內滿滿的重慶元素,地名、壁畫、設計等等重慶味,很有在重慶吃火鍋的感覺去不了重慶,那就吃一頓地道的重慶火鍋!
  • 30歲大姐開早餐店,用「一碗稀飯」獲客,店裡面每天人來人往
    當下市場中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開店的人越來越多,消費者可選擇的商家也就越來越多,這也就是當下許多老闆所面臨的進店的顧客不多,生意不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實體店的商家要如何生存下去呢?其實啊消費者的心思在難猜,但是大體的方向基本是沒有什麼變化的,想要把顧客牢牢的鎖定在店裡面,只需要把市場中的一點做好,那麼好生意自然就不會愁了。
  • 【美食沙溪】招牌糯米包+傳統金吒、角仔,不容錯過的網紅早餐店
    美味雲漢 舌尖上的美食 沙溪網紅店億明早餐店 地址:雲漢大街10號 中山傳統美食店 這裡賣著中山傳統的特色早餐 金吒、角仔、幹蒸、糯米包 全都是他的招牌
  • 千萬粉絲網紅集結 打卡溫州文博會
    千萬粉絲網紅集結 打卡溫州文博會 2020/11/29 06:18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201
  • 網紅店紛紛倒閉,「網紅美食」退出市場!你會覺得可惜嗎?
    網紅時代,很多」網紅美食「一夜之間爆紅,網紅食物就是那刷爆朋友圈的美食,店門口總是排長隊,吃貨哪怕是排隊兩小時也要排隊購買,高顏值,高逼格,有特色,在就算你沒吃過,也一定在朋友圈見過。經歷了一夜爆紅,又迅速隕落,門店紛紛倒閉,有的店是後期開的,開業就遭遇滑鐵盧。對於這網紅飲料,覺得沒什麼可惜的,可是心疼加盟商,盟商真的被坑慘了!
  • 華輝美食人:廣州這6間老字號早餐店,本地人:排2小時也要吃
    說起廣州人的早餐, 第一反應都是在茶樓喝早茶。其實這種奢侈的早餐,不可能每天都可以享受。快節奏的廣州生活,上班族往往是匆匆地解決早餐。幸好,廣州什麼都不多,就是美食最多,街頭小巷都藏著各種老字號,每天清晨都飄出各種香氣。下面這些老字號早餐店,全部都開了至少十幾二十年,年齡都比我們要大。
  • 一條微博收費10萬 溫州網紅是如何出頭的?
    但在那之後,她徹底成了網紅。淘寶事業風生水起,自己又做模特又做直播主播,還當上了孵化公司老闆,底下帶著30個小網紅。厲害了,WORD姐。以溫州出美女和人才的概率,出幾個網紅再正常不過,現在小編羅列了一個溫州網紅名單,看過的人必須點讚!1 雪梨cherie
  • 浙江頂級早餐大賞,愛上一座城,可以從早餐開始
    它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也是全溫州人早餐的首選。 溫州|清湯米麵 米麵一直是溫州人早餐的主打,沒有吃上一碗清湯米麵,總感覺這頓早飯吃得不落胃。
  • 舌尖上的溫州特色美食小吃
    糯米飯做法簡單,幾乎每一個社區的每一家早餐店裡都有,各家區別只是在生湯肉的味道、油條碎的軟硬程度和其他佐料的配置上。早上4點,早餐店老闆們就開門準備營業了,掏乾淨糯米,平鋪在紗布上鋪進蒸籠,白氣嫋嫋上升,大鍋裡沸水滾滾「咕咚咕咚」,一波一波衝撞著籠體,屬於糯米的清香開始瀰漫在整條街上,伴著溫暖的晨陽,迎接每一個上班上學的人。
  • 太原最好吃的早餐店在哪 太原早餐那兒好吃
    去太原旅遊的小夥伴們,你們做好了一套完整的美食攻略了嗎?美食是旅行中最重要的體驗,吃當地的特色美食,看當地的美景,你知道太原早餐哪兒好吃嗎?太原早餐店隨處可見,但是太原最好吃的早餐店你未必知道。
  • 腦洞問答——國慶如何打卡「非網紅」美食店?《早餐中國》導演獨家...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當下,不少美食店鋪通過網絡宣傳、刷屏,成為了新晉的「網紅店」。如若想要吃到正宗、接地氣的當地特色美食,不如來聽聽「爆款」紀錄片導演怎麼說吧。紀錄片《早餐中國》2019年4月,一部專門講述早餐的美食紀錄片爆紅於網絡,不僅登上微博熱搜,被多個「大V」轉發安利,還在微博上掀起了「曬早餐」的熱潮。而這部紀錄片,就是由導演王聖志執導的——《早餐中國》。而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導演王聖志就透露一套選擇拍攝早餐店的標準。
  • 五馬——禪街不止是「網紅打卡點」,還深藏著溫州千...
    本文原標題:《五馬——禪街不止是「網紅打卡點」,還深藏著溫州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有著千年歷史的五馬-禪街,在這個國慶假期煥然一新,儼然成為「網紅打卡點」之一。但很多人看到了它的漂亮新顏,不一定知道這個千年老街區在美麗背後的歷史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