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人才輩出的文教聖地,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2020-12-09 行者佬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另外三大書院是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登封的嵩陽書院以及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在湖南長沙的嶽麓山下,風景宜人,環境清幽,始建於公元976年,北宋開寶九年,由時任潭州太守朱洞主持興建,官府出資。

北宋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當時的皇帝是宋真宗趙恆,他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的三兒子,算不上明君,也不是昏君,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使北宋經濟繁榮,他也曾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下卻給遼國賠款讓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潭淵之盟」。趙恆在文學上也留下了一句傳誦千古的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便出自他手。

公元1015年,宋真宗還為嶽麓書院御筆題字,就是現在書院大門匾額上的「嶽麓書院」四個字,我們現在通常都是用便於書寫的「嶽」,其實是不夠準確的,「嶽」是一個特定字,專用於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嶽」,而嶽麓書院所在的嶽麓山屬於南嶽衡山的餘脈,所以在古代也是用的「嶽」。

嶽麓書院從建立到現在的一千多年裡一直都在發揮著學府的作用,清末改為了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目前是湖南大學的歷史學院,在這樣的千年學府中學習一定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想學不好都難,裡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濃濃的學院風。

歷史上嶽麓書院也確實培養出了無數英才,就像書院大門的那副楹聯所書「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瀟湘自古出人才,再加上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學府,走出了多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最著名的比如清末重臣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他們是當時朝廷的肱骨之臣,還有曾強力從沙俄手中為我國收復新疆的左宗棠,他們都是左右歷史進程的人才。近代偉人的老師板倉先生楊昌濟也曾在嶽麓書院求學。

嶽麓書院能有如此的成就,也要感謝兩位古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大師、教育家朱熹和張栻,朱熹的《書院教條》是書院的辦學方向,張栻當時是書院的主教,為書院制定了培養人才的基本大綱,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教育大綱。朱熹曾到嶽麓書院和張栻會講兩個月,歷史上稱為「朱張會講」,他們二人的名氣太大,吸引了大批文人前來聽課,「方其盛也,學徒千餘人」,「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這兩句話概括了當時的盛況,可見文風之盛。

講堂在書院的中心位置,朱熹還為嶽麓書院題寫了四個大字「忠、孝、廉、潔」,這四個字的石刻鑲嵌在書院講堂的牆壁上,另外還有清乾隆年間書院的山長(相當於學院院長)正煥為書院題寫的四字「校訓」:整齊嚴肅的刻碑。大廳頂部懸掛有兩塊匾額,分別是最喜歡題字的康熙和乾隆這祖孫二人書寫的「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這也是對嶽麓書院千百年辦學育人的褒獎,雖然他們寫的字很一般。

和很多古建築一樣,嶽麓書院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曾經歷多次戰火,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清代所建。整座建築群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式布局。主體建築前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等集中在中軸線上,講堂在中軸線的中央。左右對稱、層層遞進,莊嚴、神妙、幽遠,也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文廟在書院的左側,是一座獨立的院落,由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等部分組成,嶽麓書院祀孔子從書院初建時就開始了,北宋時期曾建禮殿於講堂前,內塑先師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南宋乾道元年改為宣聖殿,「置先聖像於殿中,列繪七十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遷到現在的位置。後於天啟四年(1624年)重修,正式稱為文廟。

百泉軒,始建於北宋之初,地處嶽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是嶽麓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歷代書院的山長喜愛溪泉之妙,築軒而居,享受自然的天籟之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到訪書院,與張栻「聚處同遊嶽麓」,「晝而燕坐,夜而棲宿」,都在百泉軒中,相傳二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三天三夜。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偉人曾經在夜晚冒雨登臨的嶽麓山有哪些著名景觀和歷史遺蹟?愛晚亭內吟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老夫子今何在?下期老張將為大家分享嶽麓山的迷人風光和傳奇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正在從廣西到陝西的摩旅路上,美景、美食、故事全程分享,歡迎圍觀、點讚、評論!

相關焦點

  • 嵩陽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古代的高等學府
    嵩陽書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國家文物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北3公裡峻極峰下。宋代「洛派」理學家程顥、程頤、司馬光,範仲淹等都在這裡講學授課;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鑑》有一部分就是在完成的。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時,在這裡常同司馬光、範仲淹論證學說。
  • 嶽麓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當今千年學脈仍在延綿
    原創七言律詩《嶽麓書院》千年學府居湘楚,嶽麓園林古韻聲。傳道講堂懸帝匾,尊賢文廟拜儒卿。朱張會講先河創,近代維新舊制薨。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由古老的書院到湖南大學,真乃千年學府,一脈相承,弦歌不輟。嶽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還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傳統書院建築群。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朝遺構。請讓我帶您走進這座千年學府,感受歷史餘韻。
  • 白鹿洞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是廬山「世界文化景觀」之一
    原創七言律詩《白鹿洞書院》匡廬山下千年韻,林翠環合貫道流。白鹿仙蹤崖刻古,紫陽丹桂院亭幽。古往今來聖賢仰,聞名學府後人遊。(平水下平聲十一尤韻)文/小巖白鹿洞書院大門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是廬山世界文化景觀之重要景區,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河南佔了兩個
    應天書院紀念碑北宋時期的書院多依山林而建,唯獨應天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間,人才輩出。嵩陽書院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城北3公裡峻極峰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陽,故而得名。
  • 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的情況,也是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學堂教育,從而更好的把握中國的教育發展方向。1、應天書院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到商丘古城的南畔湖邊,這所書院最早可以追溯於後晉時代,到了宋朝的時代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一個書院,以前也是中國唯一鎖升級為國子監的一所書院,其地位以及歷史的影響不言而喻,到了近現代由於戰火以及外敵的入侵,應天書院的建築遭到了破壞。
  • 應天書院:千年歷史,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範仲淹曾當「院長」
    1、應天府書院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博圖角 周一渤4、慶曆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應天府書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國古人講求詩禮傳家,無論哪朝哪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歷史流轉中,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書院」也應運而生——應天府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應天府書院應天府書院前身為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
  • 千年學府-長沙嶽麓書院(圖)
    在嶽麓山東面山下,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冠。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 的建議,由官府捐資興建。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名氣極大,在你的家鄉嗎?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教育問題都非常的重視,不過在古代的時候,上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人都沒有錢供自家孩子讀書,不像現在大家都能接觸到九年義務教育,從前人們不敢想像的事情在現在卻變得普通起來。說起讀書,就讓人想到學校,不過在古代一般都叫做書院,如今這些書院也成了旅遊景點。
  • 知道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四大書院是指哪四個?你都去過哪幾個呢?
    2、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
  • 河南千年書院,儒家文化聖地,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我們的書院文化源遠流長,但最早的淵源還得從儒家的孔夫子說起,在春秋戰國時期,知識是只有貴族才能學到的,形成了統治階層的壟斷,普通百姓無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這時一個山東大漢站出來了,他就是孔子。此後,在我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中,儒學成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國家的權威教育機構,也成為儒家思想從漢代的太學到宋朝的書院,傳播儒家思想的學者培訓機構。而河南省,在北宋時期是最繁榮的地方,這裡的書院遺址自然是最多的,這些失去原有功能的書院,也成了河南最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為當地的旅遊業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更豐富的元素。
  •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現在還招生哦
    昨天遊玩了嶽陽樓,今天又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嶽麓書院座落在湖南大學校區內,是湖南大學的前身,始建於北宋公元976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毛主席就曾在這裡生活學習過。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主體為書院,附屬文廟及新建的中國書院博物館。
  • 古代四大書院之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書院在我國古代所承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使命大約與現代的大學類似,但是現代的書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傳播功能,只能成為後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號。讓我們追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河南省登封嵩陽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感受古典文化的餘音。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合成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 千年學府:湖南長沙嶽麓書院的舊影
    嶽麓書院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河南登封蒿陽書院、江西廬山白麓書院和湖南長沙嶽麓書院)之一,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976),由漳州太守朱洞創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期間延續辦學了千年,弦歌不絕,故稱為「千年學府」。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猜猜你認識幾個?
    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因朱熹和學界名流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這裡成為理學傳播的中心。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東面山下,是中國古代傳統書院建築,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 嶽麓書院
    【華夏營造】世稱「千年學府」的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東面山下,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創立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以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思想而著稱,歷經千年,弦歌不絕。現為湖南大學下屬學院。
  • 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高等學府,是4A景區
    書院在我國古代佔據了很高的地位,而且很多古人都很看重書院的打造,在很多地方都誕生了很多的書院,所以至今我國大地上都留下了很多的書院古建築,這些書院都能看出很與眾不同的地方,也能體現出一個區域的歷史文化成就,因為我國古代真正能上得起書院的人還是不多的,擁有書院的城市可見地位很高。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1、應天書院應天府書院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慶曆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北宋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中,人才輩出。隨著晏殊、範仲淹等人的加入,應天府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
  • 長沙一座在深山中的學院,稱中國古代四大學院之一,「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它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由宋真宗皇帝親筆提名為「嶽麓書院」,一九二六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嶽麓學院歷經千年而不衰,是真正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位於長沙的湘江之畔、麓山之底,現存的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它們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