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美哉,武漢長江大橋!

2020-11-17 王韶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水調歌頭·遊泳》

毛澤東同志一生共創作詩詞100餘首,其中建國後40多首,武漢長江大橋是唯一進入其詩詞的現代大型建築!

毛澤東同志極為重視大橋的建設,通車前曾三次現場視察,這在新中國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1956年6月,他從長沙到武漢,第一次遊泳橫渡長江,初見武漢長江大橋顯崢嶸,他很清楚歷經清朝、民國、新中國5次測量規劃,近百年數代中國人苦苦追求盼望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按奈不住內心興奮喜悅寫下了《水調歌頭·遊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既描繪了朝氣蓬勃、日新月異的新中國國家建設的這一偉大成就、夢圓百年的歷史超越;也如偉人一貫豪邁曠達,領袖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氣定神閒的氣概;更反映大橋的雄偉氣勢,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7月24日,我觀罷黃鶴樓便直奔武漢長江大橋。

站在橋中央,俯視滾滾東去的萬裡長江,憑欄凝望川流不息的車流,一股久違的暖流不禁從丹田湧上心頭,只覺心潮澎湃、豪情萬丈!

武漢長江大橋,一座新中國發展的豐碑!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中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亞洲第一座現代化大橋,上下兩層,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橋」。從1955年9月動工到建成通車僅兩年時間,誕下中國橋梁史的最新記錄,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如果放在現在可能是「小菜一碟」,不值說道!但當時新中國剛從戰火中走出,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要人才沒人才,要錢沒錢,要經驗沒經驗,更別說先進科技和機器,難度可想而知!且還要面對本以為可以依靠的蘇聯「老大哥」撤走全部專家的刁難!

在困難和挑戰前,英雄的中國人腿肚子不抖、腰杆子不彎,更沒有趴下,他們肩挑背扛、不屈不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施工技術難關。


1957年10月15日,大橋正式通車,在國家建設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使中國南北交流發展「天塹」變通途,為新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它記載了新中國的崛起和騰飛、中國橋梁歷史的飛躍,以及中國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團結、勇敢與智慧┉┉

1962年4月,大橋圖案入選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反映當時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的一個重要標誌!

武漢長江大橋,一座無可替代的標誌性建築!

蛇山、龜山間,長江「天塹」中,大橋1670米的身軀魁梧威武,橋墩、橋孔、大橋鋼梁輪廓鮮明,渾身散發出剛毅與蒼勁,如同一位沉穩、含蓄、內斂的成熟型「肌肉男」!


橋墩和引橋是它粗壯強勁的四肢;鋼梁是它雄姿英發、氣宇軒昂的身姿;民族風格的橋頭堡是它炯炯有神的雙眼;大橋紀念碑、觀景平臺和極具民族氣息、鑄有取材於中國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及飛禽走獸的人行道防護欄如同濃密烏黑的頭髮;一塊塊厚重結實的石頭、水泥砌塊如同發達結實的「肌肉」……

大橋魅力四射,不僅是武漢的地標,還是中國橋梁與建築業發展的標誌,更是中國經濟社會走向繁榮富強的象徵……

2013年5月3日,武漢長江大橋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8年1月入選「中國第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名錄」……,這就是對大橋最好的褒獎與肯定!

武漢長江大橋,一面工程質量的「照妖鏡」!

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大橋經受了無數次考驗,汽車通行量已由初期每天數千輛升至10萬多輛;列車通過量也增至148對、296列,平均每分鐘60多輛汽車駛過,每6分鐘一列火車通過,大橋荷載大大超過建成之初。

63年,大橋遭遇7次較大洪水考驗、80次輪船撞擊,但始終沒有傷筋動骨。從最近一次「體檢」看,大橋24805噸鋼梁、8個橋墩無一裂紋,無彎曲變形,百萬顆鉚釘沒有發現鬆動,全橋無變位下沉,穩定性依然良好,安若磐石!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武漢長江大橋被譽為「中國質量」樣板,網友戲稱「橋堅強」,工程質量絕對槓槓的!凝聚了茅以升等中國無數橋梁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匠心精神」的結晶!

據介紹,當時國家要求大橋提前一年竣工,時間分分秒秒都異常寶貴。但由於經驗不足,在鉚合完一萬多顆鉚釘後,一位工人意外發現一個釘孔與釘杆貼合不夠密實。面對質量和安全,建設者絲毫不敢懈怠,時任大橋局局長彭敏態度非常堅決地叫停鉚合作業:鉚合質量不解決,鋼梁停止向前拼裝,已經完成鉚合的必須全部剷除更換。大橋為此停工4月之久,要知道這顆被認為不合格的鉚釘誤差也就三毫米不到!

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大橋如「照妖鏡」,直射重慶綦江彩虹橋、福建漳州大橋、四川宜賓南門長江大橋、佛山九江大橋、湖南鳳凰堤溪沱江大橋……,還有樓脆脆、樓歪歪、樓倒倒、樓靠靠……,無情地拷問鞭撻著它們的靈魂和道德,讓自私無情冷漠無良無地自容、無處可遁,時刻遭受良心的譴責!

時間飛逝,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武漢長江大橋依然如歌如詩如畫,和滔滔不息的江水同聲和唱,共同歌唱偉大的祖國,經久不息,叫人振奮,催人奮進!

啊,壯哉,美哉,武漢長江大橋!

(註:圖攝於2020年7月24日,文撰於2020年11月8日)

相關焦點

  • 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遊記
    來到長江邊就看到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的雄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武漢長江大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橫跨長江的大橋,從上遊到下遊,總有幾十座了吧。但倒退60年,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19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可是新中國標誌性的建築成就。
  • 武漢重啟:欣賞武漢長江大橋,萬裡長江第一橋魅力
    武漢值得打卡的景點非常多,當然長江大橋也會是武漢必去的景點。這座1957年建成的長江大橋,歷經滄桑,見證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是武漢真正的城市名片。我們在去年五月份去的武漢,首先要看的便是武漢長江大橋。我們被長江大橋的恢弘氣勢所震撼。我們在江邊看著城市的夜景,看著江邊的人快樂地遊玩,感受著城市的魅力。
  • 武漢今年將建成青山長江大橋 開建雙柳長江大橋
    武漢今年將建成青山長江大橋 開建雙柳長江大橋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0日 08:59 來源:楚天都市報   建成青山長江大橋、開建雙柳長江大橋……  武漢今年有一大批重點交通建設項目  楚天都市報5
  • 檔案|宣傳畫裡的武漢長江大橋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
  • 小遊記,清晨到夜晚的武漢長江大橋
    來武漢旅遊,你會選擇去什麼地方呢,是去崔皓筆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黃鶴樓;還是去「滿園櫻姿多嬌豔,勝過百倍桃李花」的武漢大學;又或者是去「舊式洋樓風雅頌,摩登旋律憶紅塵」的江漢路。在我看來,到武漢,必須去一趟武漢長江大橋。
  • 老照片: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宣傳畫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歷史上,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於1955年,1957年通車運營。
  • 武漢「得意了」,將迎來長江大橋通行,成為長江上「超寬」的大橋
    武漢到了今天,實力已經非常強了,各個方面都在向我們國內的哪個一線城市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們不能忽視這個城市的實力。 這個城市有很多特別的地位,比如這裡是特大城市還是我們國內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我們國內的中部有很多地區,因為沒有長江三角洲等發展得那麼好,所以不出名,但是是強大的地區。 這個城市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級市。武漢「得意了」,將迎來長江大橋通行,成為長江上「超寬」的大橋!這裡的交通非常好,高速鐵路網絡可以通往國內很多城市,同時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可以說是這裡發展的重要因素。
  • 武漢長江大橋遭人噴漆塗鴉!
    武漢長江大橋在武漢人心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地位在他們看來武漢長江大橋是留給這座城市最美的情書是城市奮鬥與成長的見證者更是這座城市的核心名片然而有人竟然在武漢長江大橋的人行道上用噴漆塗鴉寫下「走好腳下的路」和一些英文字母近日市民高先生稱這些塗鴉很不美觀希望相關部門及時去除汙漬也呼籲大家文明遊覽長江大橋讓大橋保持整潔美麗高先生介紹26日上午他從武昌橋頭走上武漢長江大橋遊玩沿著東側的人行道快走到橋中間時
  • 武漢開發區將新建兩條長江大橋,一條在沌口長江大橋與軍山大橋間...
    官方回復回復單位:武漢開發區 2019-03-26 15:54您好,感謝您的留言,現對您投訴的問題回復如下:網民您好,關於您諮詢的智慧生態城的規劃問題,經核實,目前智慧生態城內沒有規劃高等教育用地;汽車博物館選址正在研究中,暫未確定;同時,漢南、軍山至武漢市方向現有漢洪高速、通順河大道等高快速道路,目前完全能滿足我區漢南及軍山片區交通出行功能
  • 剛剛,武漢第11座長江大橋,青山大橋就此揭面
    武漢的橋,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卻足以架築起對「天生江湖氣魄」的最直觀幻想。相比於其他的建築,橋,似乎更能代表武漢這座城的底氣。以長江為媒介,武漢已經有十座長江大橋。近日剛剛完工的青山大橋,是第十一座。連同青山大橋在內,武漢所有的長江大橋共同演繹了一幅「風採江城」。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武漢的這十一座長江大橋。
  • 視頻|武漢長江大橋「老物件」,滿滿的回憶
    江水滔滔,汽笛悠悠這裡是有著萬裡長江第一橋美譽的武漢長江大橋
  • 武漢將迎來長江大橋,即將通行,還是長江上「最寬」大橋
    武漢到了今天,實力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各方面都在朝著我們國內哪一些一線城市發展,時至今日,我們大家已經不能夠忽視這一個城市的實力。這一個城市,有很多的特殊地位,比如說這裡是一個特大城市,還是我們國內的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在我們國內的中部是有眾多的地區的,但是發展得不像長江三角洲等地區那樣良好,所以說也就聲名不顯,但是也是一個強大的地區。
  •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下的虞美人
    面朝長江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是武漢市的第七座長江大橋。 今日風清雲淡,大江大湖的武漢漸漸恢復了往日的車水馬龍虞美人有白粉色,有紅色,有橙色,有玫紅色,在藍天、白雲、清清長江水的映襯下,虞美人顯得更加嬌媚動人。
  • 音頻|武漢長江大橋迎來60歲生日,8分鐘聲音致敬大橋
    ——謹以此片祝武漢長江大橋60歲生日快樂!為您揭秘聲音背後不得不說的——本文圖片均來自湖北之聲微信公號1955年9月1日,武漢長江大橋作為全國重點工程開工了,兩年多時間裡,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聚集在武漢為之奮鬥。
  •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煙波亭上望煙波 鸚鵡橘黃一色秋
    在武漢寬廣的長江水面,一座身形修長、線條簡潔、設計歡快的的橘紅色大橋分外奪目,這便是鸚鵡洲大橋,跨越長江之上顏值最高的橋梁之一。在武漢寬廣的長江水面,一座身形修長、線條簡潔、設計歡快的的橘紅色大橋分外奪目,這便是鸚鵡洲大橋,跨越長江之上顏值最高的橋梁之一。
  • 簰洲灣長江大橋來了!武漢六環線昨日開建!
    12月7日 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 開工建設 標誌著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六環線) 正式啟動建設!
  • #長江大橋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前,長江上沒有一座大橋,人們只能通過輪渡過江,交通非常不便。隨著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越來越多的大橋橫跨於長江之上,它們或樸實、或雄偉、或精巧……目前有8個省(直轄市)建有長江大橋,今天我們選出一座大橋講講它們的故事!
  • 中鐵大橋局總經理: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未搶工期
    節省了工期,大橋質量有沒有保證?昨日,二七長江大橋工程竣工和配套工程通車驗收組專家代表、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劉沐宇宣布驗收組結論:該橋梁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規範要求,結構安全,滿足使用功能。觀察相鄰橋梁間距從20公裡縮減至3.2公裡武漢跨江橋步入「微距時代」本報記者梅軍昨日,武漢第七座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通車。值得注意的是,二七大橋與上遊武漢長江二橋的間距僅有3.2公裡,創造了武漢跨長江橋梁的最小間距紀錄。
  • 步行武漢長江大橋1小時 風大橋抖你怕嗎
    觀看武漢黃鶴樓最好的地方,是緊挨著它的「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而我們也剛好打算用步行的方式創造與這座橋梁的回憶。從高大的橋上俯瞰長江,江水呈土黃色,水流十分湍急。加上風力較大,站在橋上的我不免膽怯。全長1670米的長江大橋,我們在烈日走了1個小時。
  • 武漢長江大橋古香古色,江風宜人,春夏秋冬景色各有千秋!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其正橋八墩九孔,每孔跨度達到128m。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每聯三孔。50年來,歷經風雨滄桑的武漢長江大橋,巍然立在大江之上,肩負著每分鐘60多輛汽車、每6分鐘一列火車通過的荷載,經受了無數次洪水、大風的洗禮,更承受了76次碰撞事故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