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固有認知中,傳統文化大多數時候給人的印象是莊嚴不可侵犯,甚至有點刻板沉悶。近年來,伴隨著傳統文化傳承方式的不斷創新和博物館文創產業的迅猛發展,曾經沉睡在展櫃中的文物及其背後蘊藏的歷史記憶,通過形式多樣的現代生活物件來到了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傳統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大眾,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浪潮已勢不可擋。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如何在保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與世界文化展開交流和互動?2019年,人民日報聯合故宮發起了一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的對話。在人民日報社與故宮博物院的共同支持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舉辦了首屆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將在全球範圍內啟動,邀請全球參與,共同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美感,為中國傳統文化尋找現代表達、世界表達。
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
近年來,伴隨著文化輸出的不斷發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正不斷走向世界舞臺,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友人所感知。從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為世界深入了解儒家經典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到以《戰狼2》、《紅海行動》為代表的掀起全球華人愛國熱潮的影視作品,向世界展示了驍勇善戰的中國軍人英姿、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此外,還有全聚德、西少爺和慶豐包子鋪等為代表的餐飲品牌在海外走紅,以飲食為媒,讓世界人民從食物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
創新的嵌入式傳播形式,消弭了跨文化傳播中的受眾接受障礙;富有親和力的現代載體,則為世界人民接受和喜愛外來傳統文化打開了新的窗口。美國通過漢堡可樂、好萊塢電影等形式向世界傳播多元化的文化價值觀;日本風靡全球的動漫作品、工業產品成了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們不可磨滅的印記;韓國通過音樂、韓劇、綜藝節目等電視文化影響著全球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受眾。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表達還處在探索前行的起步階段,除了影視、文學、飲食等載體,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魅力和獨特韻味還能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世界所感知?
在「一帶一路」的東風下,作為最正宗、最濃厚的「中國風」代表,故宮博物院在2018年發起了「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綜合展」在新加坡、雪梨、曼谷、布魯塞爾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展品包括瓷器、書畫、珠寶首飾、服飾以及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等,使更多的人通過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創產品來觸摸和感知故宮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助力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舞臺。
今年,在人民日報和故宮的共同支持下,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舉辦的「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再次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置於世界舞臺。首屆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將面向全球招募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機構、設計師參賽,同時也歡迎世界各地的文創愛好者、普通大眾加入,以充滿自信的姿態邀請全球人民用現代化、國際化的聲音詮釋中國文化之美,在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亦是在向世界展示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
助推中國文化創意與藝術設計跨越式發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網購平臺,外國人最喜歡購買的中國產品之一就是中性筆,他們認為寫出的字超級順滑又好看,還有筆記本也是外國女生的最愛。國貨這些年早已打開了新格局,無論是在設計上、產品質量上、中國製造早已成為了品質的代名詞。
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巧抓這一契機,將底蘊深厚的故宮文化搭載在現代生活常用的文具上。600年歷史沉澱的故宮美學,與現代生活的呼應,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生命力?古老華夏文明與世界文化的碰撞,會交融出什麼樣的新內涵?首屆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將為我們揭開答案。
而對於中國文化產業而言,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也將是一場裡程碑式的嘗試。當前,中國文創產業勢頭強勁,博物館文化通過現代創意設計延伸至日常生活,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諸多肯定。與此同時,文創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也開始出現,如何推動傳統文化更好地向「生活化」轉換,而不僅僅停留在「現代化」層面上,是中國文創產業亟需破解的難題。
對此,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提出以「文具」作為載體,讓以故宮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日常使用的文具轉化為現代生活美學。在為傳統文化「活化」傳承提供新靈感的同時,也會引發眾多文創從業者反思應當如何更好地發掘、運用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讓傳統文化以更鮮活的姿態浸潤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
據悉,首屆「故宮文具創意設計大賽」的總獎金將高達100萬元。作品徵集時間為6月21日至7月20日,全球參賽者均可以機構或個人身份投遞作品,也可搜索關注「故宮文具」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平臺,獲取詳細參賽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