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絲綢之路,腦海裡便迴響起大漠上悠悠的駝鈴聲。如何才能讓那條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的古絲綢之路走入大眾視野,被大眾更加熟知?陝西呦呦鹿鳴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絲綢之路途經城市為切入點,以手繪地圖為載體,歷時三年,製作了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手繪地圖——《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手繪地圖出版發售以來,共計售賣五萬餘份,不僅在文創產品上屢獲殊榮,在文創行業的優秀手繪地圖評選上也榜上有名,並且收穫了廣泛客戶的一致好評,可以說《絲綢之路》讓手繪地圖因創意而萌發出了新的活力。
與傳統專業地圖不同的是,呦呦鹿鳴團隊顛覆了傳統專業地圖的枯燥,以絲綢之路途經城市特有的文化、歷史為元素串聯在整幅手繪地圖中,讓絲路上的城市不再是手繪地圖上冷冰冰的地標,而是融合了人文歷史和城市底蘊,賦予其溫度,讓手繪地圖「活」起來。
《絲綢之路》手繪地圖對絲路上的歷史小故事和各個城市紀念性建築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例如張騫在何種原因下開闢了最早的絲綢之路,玄奘取經在蘇巴什佛寺經歷了哪些趣事等等,使手繪地圖的功能不再只是單純地尋找目的地的工具,而是讓它同時兼具實用性、可看性和教育意義。即使是幼兒也能對該份手繪地圖蘊含的地理歷史興趣十足。
同時,《絲綢之路》通過手繪的景點符號體現了景點的輪廓、色彩、基本結構、以及周邊環境等,展現了隱藏在手繪地圖下的旅遊信息和風俗文化,比傳統專業地圖更具直觀性。例如在新疆區域,不僅再現了當地獨特的沙丘地形和胡楊林,還有當地著名伊斯蘭教的建築風格,在提高了人與手繪地圖的互動性的同時,也讓手繪地圖的讀者學到了不少民俗知識。
中秋國慶雙節過後,《絲綢之路》手繪地圖在絲綢之路沿線各大景區及博物館文創店銷量火爆,已成為遊客們返程之後饋贈親友的必選之品。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陝西呦呦鹿鳴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會不斷地改革創新,將中國文化進行創意提升,打造成適合現代大眾需要的精神文化產品的理念,把「弘揚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歷史」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