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詩詞:戲謔反諷、充滿鬥志
毛澤東在杭州所創作的詩詞,不僅山水詩極具形象思維,即使是題材嚴肅的政論詩詞,也極富形象、用盡比興之法。
毛澤東在杭州所作四首政論詩中,《七律·讀報》兩首、《七律·改魯迅詩》都作於1959年底。1959年10月中蘇兩黨領導人會談後,兩黨之間的裂痕和分歧不但沒有彌合,反而進一步擴大。赫魯雪夫借中印邊界衝突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訪華回國途中在海參崴發表的講話中,以「嚮往著戰爭,像一隻公雞一樣準備打架,這是不明智的」來影射攻擊中共領導人;回莫斯科後,又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表演講,批評中共領導人是「不戰不和的託洛茨基主義」。與此同時,美國的外交策略也發生變化,大講和平,大講緩和國際形勢,意在同蘇聯拉關係,對付中國。一時間,國際上掀起反華大合唱。
從1959年11月至1960年初,毛澤東一直住在杭州。在1959年11月所寫《七律·讀報》中,毛澤東用反語「神州豈止千重惡,赤縣原藏萬種邪。遍找全球侵略者,僅餘中國一孤家」,譏誚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污衊。12月,毛澤東又作了第二首《七律·讀報》和《七律·改魯迅詩》。12月4日至6日,他在杭州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國際形勢和中共的對策。會議期間,他指示將這兩首詩印發給與會者徵求意見,後來又作過一些修改。在第二首《七律·讀報》中,毛澤東將矛頭直接對準赫魯雪夫,用「列寧竟撇頭顱後」,直指赫魯雪夫將馬列主義拋諸腦後;用「敢向鄰居試螳臂,只緣自己是狂蜂」的比興手法,揭露赫魯雪夫狂妄自大、螳臂擋車的反華嘴臉;用「人人盡說西方好,獨惜神州出蠢蟲」,反諷赫魯雪夫的一味親西方立場。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是這四首政論詩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1963年1月1日,《光明日報》刊載了郭沫若詞作《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書懷》。1月8日,正在杭州的毛澤東讀後頗有感觸,創作了一首大氣磅礴的和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並於1月9日書贈當時同在杭州的周恩來、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兼秘書長魏文伯及身邊工作人員。1963年12月正式發表時,又作了幾處修改。全詞如下: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毛澤東的這首和詞,充分運用了鋪陳、比喻、抒情和議論等多種手法,交互結合,相映成趣。上闋開始,由「小小寰球」寫到「蒼蠅碰壁」,直至「幾聲抽泣」。大小對比,層層鋪陳,形象逼真;諷刺與幽默並用,更見寓莊於諧之妙用。接著連用「螞蟻」、「蚍蜉」、「西風」、「落葉」、「鳴鏑」等比喻,貼切而生動。下闋以短語起興,從天地運轉寫到人世變故,情急氣近,議論風生。全詞筆鋒犀利,以其磅礴的氣勢,無情地揭露、諷刺了美蘇兩霸和一切反動勢力的醜惡本質;號召人民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掃除一切害人蟲」,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事業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
1965年7月21日,毛澤東在致陳毅的一封信中曾說:「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所以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他自己寫於杭州的這八首詩詞,形象豐富,語言生動,詩味盎然,正體現了善用形象思維的理念,是現代中華詩詞花壇中的奇葩。
〔作者王祖強,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