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9月21日,瞭望智庫發布《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趨勢,不僅推動城鄉經濟形成穩定的正向對流,同時也為參與其中的平臺型市場主體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

《報告》以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託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在銷售農產品同時,拼多多也注重新農商的培育。

《報告》將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發」為核心。消費端通過拼購將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農民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這也是拼多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中,迅速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1

新農人迎來高速發展期

《報告》認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給「新農人」賦予了明確含義,新農人即是指促進和帶動農產品上行發展的農業電商人才,主要具備四點技能:一是懂農產品種植技術;二是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識;三是擁有基本財務知識;四是懂營銷、物流和供應鏈常識。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估算,未來五年農產品電商人才缺口將逐年上升至350萬。總結培育新農人的特徵,並挖掘現有成功實踐案例是增加新農人供給的有效途徑,因此,瞭望智庫將目光聚焦到拼多多。

而中國農業標誌性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對中國年輕人投身農業寄予厚望。

不久前剛剛度過了90歲生日的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自己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的水稻高產夢和「覆蓋全球」的造福世界夢。科學是幾代人的傳承,這位新晉「90後」深情呼籲更多「90後」年輕人投身農業。

9月7日,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的直播活動中以視頻方式寄語年輕農人。「現代農業不是過去的農業,現代農業是個高科技的農業,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袁隆平院士表示,青年農民是國家的希望,現代農業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識青年。

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正迅速成為全國最大的人才興農平臺。截至2019年,平臺直接帶動8.6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

2

利益分配與本地化成「保人才」關鍵

《報告》在分析拼多多平臺新農人發展特徵的同時,也以典型案例進行具體說明。《報告》認為,拼多多的「平臺+新農人」的體系可以追溯到其創立之初的2015年9月。「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了解網際網路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在拼多多成立初期,通過以新農人為分布節點,對農產區的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等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梳理整合,推動區域性農產品上行,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由點到面的裂變效應。

80後龐志玉來自廣西玉林,而百香果也是當地的特產水果之一。2016年,龐志玉用東拼西湊的兩萬元起步,在拼多多上開了百香果店鋪,從收貨、分裝,到打包、發貨都親力親為。

對品質的把控和鄰裡的關愛,讓龐志玉的發展越來越順。到了2019年,龐志玉的「玉林百香果」在拼多多上已累計售出1500萬斤百香果,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團隊也從當年由幾名家庭成員組成的「草臺班子」,發展成目前僱員超70人,倉儲面積1萬餘平米,日訂單量穩定在4000單以上的公司。

在銷售形成規模的同時,龐志玉還主動給當地鄉親們傳授電商運營知識,而拼多多簡單易上手的特性在當地形成了極強的電商帶動作用。

同時,在此帶動下,玉林地區也迅速湧現出了一批「新農人」的代表,成為華南地區農產品上行的主要集散中心。在百香果等增量農產品需求的帶動下,當地誕生了一批小、快、靈的「村級」封裝、倉儲空間,使得鄉村地區常住人口中包括老人、婦女在內的人口,可以通過多樣性的工作方式,獲得更多收入,有效促進了農村就業。

而來自四川蒲江縣的楊添財則是拼多多本地化策略的典型代表。1994年出生的楊添財6歲起腿部肌肉開始萎縮,初二就退學待在家中不願出門,自閉長達7年。2015年6月,楊添財結識了另一位大他四歲的殘疾青年吳雲,兩人一起創業。

他們把精力集中在拼多多上,店鋪運營三個月就達到了3500萬元的銷售量。此後,僅用了一年時間,他們就做到了1.2億元的銷售額。

楊添財與吳雲共同創建了殘疾人品牌「一起走吧」,先後帶動50多位殘疾人就業創業,幫助500多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楊添財還在周邊產地建立了一批小、快、靈的「村級」打包發貨倉庫,讓老人、婦女也能就近工作,獲得更多收入。

針對楊添財此類本地新農人,拼多多設置了專人對接機制,同時進一步劃撥專項流量扶持。在此基礎上,平臺開始推動有條件的農產區,由初級農產品向農產品加工以及其他延伸產業鏈發展,以提升農業的附加值。在此帶動下,在雲南、貴州、廣西、海南等省份及省內少數民族自治州,集中誕生了一批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使得越來越多一、二產業,開始在農村地區實現融發展。

3

新農人成電商平臺發展勝負手

早就認識到人才是關鍵的拼多多,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新農人培育計劃」。

「多多大學」是拼多多旗下核心官方培訓平臺,致力於設計高度匹配的內容培訓體系,幫助商家成長。拼多多平臺上很多活躍商家,都是通過多多大學與高校合作而接受學習培訓的。

截至目前,「多多大學」的線下課程已經覆蓋21個省份,培育本地學員6700多名,直接引導店鋪超過3900家。在此基礎上,平臺還將各地區的線下課程,通過線上進行進行大規模的推動,累計觸達了超過60萬的農業經營者。

不僅如此,拼多多還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展人才培訓,計劃在5年內培養10000名新農商人才,並探索以農戶為產業鏈核心利益主體的創新模式,從而高效助力精準脫貧。

在持續推進「新農人培育計劃」的同時,拼多多也創造性地開創了「多多農園」模式,在農村地區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幫助生產群體實現農民—農人—農商的轉變。

「多多農園」以建檔立卡戶為集合的合作社為主體,由拼多多提供資金、技術和渠道支持成立「新農商公司」,培育當地青年成為「新農人」帶頭人,檔卡戶則成為新農商公司的「股東」,不僅享受優先收購等特權來保障收益,同時還將獲得公司通過銷售農產品獲得的利潤分紅。

2019年起,拼多多在雲南保山、文山、楚雄、臨滄、怒江、曲靖,以及新疆喀什等地共開展了13個「多多農園」項目。依託這一項目,平臺也推動「網際網路+農業科技」模式落地,使得區域農產品更有競爭力,產業上行規模持續擴大。

《報告》認為,從拼多多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農地雲拼」模式結合不同時期的「新農人培育計劃」,是拼多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中,迅速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為多元化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拼多多甚至通過邀請院士和大學校長等學術精英走進課堂和直播間,帶動全社會的年輕人關心農業、了解農業、熱愛農業,在新青年心中,埋下一顆電商助農的種子。」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說,「拼多多未來5年將投入500億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聚焦於企業家式電商人才的養成,推動『百縣萬商』,為中國農業帶來真正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拼多多創新C2M...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陝西省·拼多多農產品上行扶貧行動啟動
    4月24日,陝西省·拼多多農產品上行扶貧行動啟動儀式暨陝西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柞水縣金米村舉行。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思光宣布行動啟動,副廳長王韜籤訂雙方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副市長李育江出席,市農業農村局、柞水縣政府負責人推介優勢特色農產品。
  • 狄拉克:技術和模式創新,推動農業、製造業數位化新基建
    農產品上行將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將投入不少於500億元,支持現代農業人才孵化、超短鏈建設等,致力於讓農戶獲得更多收入,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此外,為助力製造業加快形成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拼多多今年的新品牌計劃將在扶持目標、合作夥伴、投入資源、合作模式方面加大力度。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紫玲)今天,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拼多多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CEO陳磊:將繼續紮根農業...
    (安舜 攝)   拼多多CEO陳磊在參加表彰大會時表示:「獲頒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是對所有拼多多人的巨大鼓舞,同時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依託農產品起家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將繼續恪守扶貧助農的本分,努力為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 貴港郵政攜手拼多多:打造農產品上行「多方共贏」廣西模式
    貴港農產品親近電商的歷史並不久。2016年,貴港郵政在網上銷售日用品,不溫不火。2017年,市政府大力推百香果產業,郵政進駐拼多多,決定主售百香果。「我們把之前的電商業務都砍掉,專注做拼多多,專心做農產品上行。」這成了第一個轉折點。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培養高素質新農人 助力中藥材產業化——河南科技學院培育農民教育...
    原標題:培養高素質新農人 助力中藥材產業化——河南科技學院培育農民教育10年不輟中藥材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是全民大健康的物質基礎。作為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藥材資源大省的河南省,已將中藥材產業化列入發展戰略。高素質農民培育是國家農民教育培訓的系列工程,是實現鄉村人才振興、強農興農的根本,是實現中藥材產業化的固本強基工程。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近期,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農產品需求增加的推動下,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達7.31億,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億單,並推出了包括「多多買菜」在內的創新業務,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革新,深入滿足中國家庭的日常所需。
  • 拼多多持續押注農產品 電商對農業的改造效果幾何?
    「在推動農產品上行方面,我們正是通過創新的『農地雲拼』模式,把極度分散的消費需求,匯聚成確定的訂單,推動農產品   以拼多多的「多多農園」為例,「多多農園」是近幾年由拼多多發起的「探索國內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拼多多希望通過「多多農園」模式來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讓農戶成為全
  • 2020年版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在這一生產經營模式中,特色農業資源是基礎,特色農產品生產或加工業是依託,特色農產品 是核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特色農產品包括植物性產品和動物性產品兩大類。按照我國農業普查方案要求,將特色農產品從總體上分成了主導特色農產品和名優特色農產品兩大類。
  • 拼多多新任CEO陳磊:重農抑商,把資本主義倒過來
    從公開報導看,拼多多在2020年不斷加大對新農業體系的投資。拼多多正在不斷進入中國各大農產區,和更多農戶建立聯繫。公開報導顯示,在2020年9月之前,拼多多官方上線的市縣長助農直播已超205場,這也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1場農產品的官方直播上線。
  • 拼多多持續押注農產品 電商對農業的改造效果幾何
    「在推動農產品上行方面,我們正是通過創新的『農地雲拼』模式,把極度分散的消費需求,匯聚成確定的訂單,推動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變革,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為『大國小農』國情下的農業現代化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持續押注農產品早在今年三季度財報發布時,拼多多CEO陳磊就透露出持續押注農產品的意圖。
  • 多地郵政探索農產品上行新模式
    近日,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與多家電商平臺合作推動「919電商節」期間,「陝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等農產品上行模式受到廣泛關注。從2016年起,中國郵政的地方分公司就在剛成立的拼多多平臺上,開啟了第一撥電商試點,並在接下來4年內,從北至南,從西到東,推廣到多個省市。
  • 中國郵政+拼多多,強強合作助力農產品上行
    從地方到全國,全力發展農村電商生態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近年來與中國郵政持續在地方上展開合作,探索出全國農產品上行極速通道的「陝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雙方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 深圳市點識科技:拼多多投500億支持農村電商,助力農民脫貧
    4月22日,拼多多發布了《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報告稱農產品上行將繼續作為拼多多的核心戰略之一。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至少投入500億元用於支持農村「新基建」,扶持農村地區打造100萬家年銷售過百萬的店鋪。
  • 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未來**-**年內,我國農業領域將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重要特徵和變化趨勢。首先,糧食安全壓力將加大。雖然未來**年我國大米、小麥供需將保持穩定,但豬肉、禽肉和奶製品需求將大幅增加,這會導致我國玉米需求顯著提高。
  • 《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農貨上行推動中國農村深層次變革
    10月16日,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布《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電商的發展將從三個維度推動中國農村的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在農貨上行體系中,電商讓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有望破解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上所面臨的千年難題。尤其是近年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農貨上行創新模式,正在推動中國的農村電商,走出一條完全不同於現有發達國家路徑的發展創新之路。
  • 「多多農園」模式:一杯咖啡豎起的農業變革新標杆
    目前在國內,提到電商和農業產業鏈的變革,就不能不提拼多多——早在上市前,拼多多已成為農貨上行主要渠道的平臺;此後,拼多多在扶貧領域被稱讚「拼」勁十足;4月21日,拼多多又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生產咖啡的雲南保山,並定下了5年內打造1000家「多多農園」的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