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瑞幸、喜茶:咖啡與茶的千億交鋒

2021-01-2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現代癮品不只是癮品,還是美,是社交,是情感,是文化承載物。細看本文,聽聽作者對於星巴克、瑞幸、喜茶等飲品品牌的市場爭奪的見解與分析。

3月下旬星巴克股東大會放出提速創新的戰略,這是繼18年星巴克股價下滑市場萎縮的轉型之舉,過去一年裡星巴克可謂裡憂外患。不僅瑞幸小藍杯發起的10億補貼大戰讓股價大跌,更有來自中國新茶飲們勢不可擋崛起的衝擊。

瑞幸咖啡在19年年初IPO後,又有CEO舉債20億的傳聞,更力砸500萬的現金紅包補貼,繼把小藍杯開進故宮後,最近又把小藍杯開進了北大。

而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頭部品牌,並首次出海新加坡,近期上新力推喜茶咖啡,用「茶+咖啡」回到戰事焦點,劍指硝煙紛飛的咖啡地盤。

星巴克面對18年的裡憂外患,19年新戰略無不透著轉型危機,最新股東大會的戰略關鍵詞是:一是創新戰略,1億基金投資初創餐飲;二是重構「第三空間」,三是迎接新文化改造,核心關鍵詞是基業長青。

自18年起新零售的風口勢不可檔,某大佬放言:「中國傳統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而這場新零售咖啡與新茶飲與全球巨頭的中場戰事,到底誰能跑贏周期成為中國未來的獨角獸呢?

01 文化致勝,「咖啡教主」星巴克

星巴克花了9年讓中國中產愛上咖啡,而今卻要面對新零售咖啡和新茶飲的雙面夾擊。推演前50年星巴克也算是新零售們的鼻祖,是他徹底改變了傳統咖啡,創造了現代人對咖啡的新想像。

而星巴克是隨著美國工業城市化的興起,職場白領和中產階級的大崛起,快節奏高壓的職場氛圍裡,白領們喝咖啡成了自然儀式。而星巴克做為一款體面有格調的文化咖啡,一個能解決中產階層焦慮的咖啡,在每日必飲的陪伴中激發所滿滿活力和想像。

星巴克是如何顛覆傳統咖啡館,重新定義咖啡的呢?

星巴克定義咖啡三重化境

1)重構咖啡體驗:

星巴克把義大利咖啡進行「網紅」化改造,咖啡加糖加冰淇淋可可碎等創新,先從味覺上更迎合年輕大眾群體,再快速標準化出品完美契合工業精神,最後喝咖啡中喝出時尚現代化品味。

原料選自世界一流咖啡豆,把這種小眾稀缺的精品口味,和精英主義格調進行「民主化」改造,既能保證其品味像徵的文化喻義,又能在味覺體驗上保證大眾的入門門檻。

這種世界主義的咖啡文化,散發著獨特誘人的香氣,星夥伴用滿滿的熱情和誠意,裝在專屬你姓氏的小白杯裡,創造了一種妙不可言的非凡體驗,這種咖啡背後的「體驗文化」是星巴克制勝不二的法寶。

2)獨創的第三空間:

白領們每天面臨著強大的生存壓力,在高效運轉中十分需要精神安慰,而除了家裡和職場之外,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第三空間。

一個可以閱讀,工作,交談以及休息發呆的場所,同時這個空間瀰漫著誘人的咖啡香和美妙的音樂,讓你在消費一種文化中,喚醒你內心深處的懷舊情感和美好想像。

而這個獨俱風格的第三空間,同時滿足白領們追求優質服務,享受現代時尚氛圍的心理趨向。同時,統一風格且無所不在,在你出差的機場酒店,在距你幾步之遙的寫字樓,在你和朋友經常出沒的商圈。這種無論出差,工作,或休閒,交談時喝一杯成了自然選擇。

3)品牌文化戰略

「星巴克」咖啡館的文化戰略,是一種崇尚體驗,尊重人本位,並有「小資」品味的文化,「星巴克」的重點不是咖啡,而是文化和人

而星巴克的文化戰略始終是滴漏式滲透,從精英群體自上而下逐步走向大眾,從開始的「大眾奢侈品」走向人人消費得起的平等。

星巴克是少數不做廣告宣傳的品牌,一貫的品牌策略是店面推廣和用戶口碑,每一家店面就是一個品牌形像推廣,其極具創意又有統一風格的視覺衝擊本身就是推廣;而每一個用戶置身其中,在從視覺嗅覺味覺聽覺的全方位享受中,與眾不同的美好體驗感自成口碑,全球皆然。

文化與價值觀的勝利

星巴克用一個美人魚招牌來推廣美國精神,自那以後,一杯一杯的星巴克咖啡使整個世界為之著迷。

咖啡不僅僅是咖啡,他是先進文明和美國精神的代名詞,這裡是一個社交的綠洲,一種人人消費得起的平等,一片獨屬於你的第三空間,一杯與自由民主的文化紐帶!

星巴克做為美國先進文明的布道者,在國內正好趕上了中國城市化和工業文明的列車,精英白領等中產階層的迅速崛起,讓這個喝茶的國度 20 年間開出 3600 家門店,覆蓋150個城市,達到每15小時開一家店的擴張速度。

中國做為星巴克的重要戰略重陣地,虧損9年卻All in培育市場,在20年間咖啡霸主的地位不可撼動時,卻和蘋果一樣在18年的中國市場一度受挫,星巴克在國內新零售的風雲變幻下首度不適,19年的戰略轉型更是中年危機的被動求變….

02 以快致勝,新零售咖啡挑戰者

一個喝下去的千億級咖啡市場,這片市場自帶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自然擋不住挑戰者們的狼子野心。

而一個咖啡做為泊來品的國度,要比做咖啡比星巴克好喝,不存在的!要玩文化玩出全球優越感,這不可能的!

但中國網際網路商戰幾近傲視全球,硬核逆襲霸主的奇蹟常有發生,新零售咖啡的商戰先從「以已之長,攻彼之短」開始。

1. 品牌碰瓷策略

星巴克從不做廣告宣傳,用咖啡體驗和用戶口碑代言的獨有優勢,卻為國內咖啡品牌營銷留有一大空白領地。

瑞幸選湯唯張震兩大白領最愛代言坐陣,喊出「這一杯誰不愛?」直擊星爸爸品牌營銷空缺點,更是擊穿了白領們柔軟的心理防線。遂不及防的廣告在電梯間強勢轟炸,鋪天蓋地的補貼更是在微信裡肆意刷屏,瑞幸更是圍追堵截到寫字樓開店,這一杯你喝還是不喝?

而品牌營銷更是一石二鳥,叫板星爸爸老大地位,一用碰瓷老大提升自身品牌「錨點」,二用低價補貼降低消費「門檻」。一款比肩頭牌還物美價廉的咖啡,自然交易飆升快速佔領市場。

用高逼格降維收割麥咖啡速溶咖啡客群,用外賣補貼截胡低頻星巴克客群,而最大的咖啡增量客群更是海量湧入。

2. 無限空間的想像

星巴克堅守的第三空間和體驗文化,不以犧牲咖啡體驗而換取市場的堅持,卻為嗷嗷待捕的外賣需求留白了大片藍海。

空間邊界:星爸爸的「第三空間」受限於門店,而外賣咖啡能拓展「無限空間」,無論你是在路上,或在公司,或談項目,都能隨時隨地叫一杯好咖啡,瑞幸用網際網路的最後一公裡打破你對咖啡的時空想像。

時間邊界:不管每天早晨的提神一杯,還是公司下午茶的放鬆一刻,還是加班開會的續命一杯,瑞幸都能用速度填充你對時間的空缺,在一個時間是生命效率是金錢的職場,能一鍵叫咖啡想喝就喝就是絕佳體驗。

瑞幸坐陣各大寫字樓無限逼近白領,就是從時間空間的最後一公裡截胡星巴克,而這個心機小藍杯走進騰訊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還用2B策略接入企業系統大打員工福利牌,用無限貼近用戶來撬動星爸爸的高冷逼格。

3. 新零售咖啡PK傳統咖啡

以快致勝:咖啡反正沒星巴克好喝,產品線直接COPY高逼格星爸爸,星巴克在第三空間裡做文化滲透,讓用戶的完美體驗自動口碑傳播;而外賣咖啡用「快」思維逆超「慢」空間,新零售用隨叫隨到的爽感來對衝傳統咖啡的體驗文化,一鍵送達的半價咖啡讓高頻提神黨們盡折腰。

高頻低價:人均1周二三杯的低頻用戶,被瑞倖免費送半價買,以及買5送5等被貼活動降服,變成每日必喝的高頻咖啡用戶。用「資本」思維10億補貼加速搶灘市場,這種「快」速擴張一度讓星巴克股價下跌20%。

星巴克在文化戰略上已登峰造極,而瑞幸咖啡只能甘拜下風避虛就實,生猛的「價格戰」直擊星巴克軟肋,順手拿下的是星巴克高價讓出的中端市場。

瑞幸咖啡的幸與不幸:

瑞幸咖啡1年燒錢10億的背後,是1年開2073家店的擴張速度,市場估值高達22億美元,短短1年速度走完了星巴克十幾年的路,淨虧損卻高達8.57億元。實力資本助陣高歌猛進,並於19年初赴港IPO未果,前不久有傳ceo股權質押舉債20億,被人比作燒錢將倒的下一個ofo。

而瑞幸近期500萬的紅包補貼,並一舉把小藍杯開進了北京大學,一改往日高調開啟靜默式成長尋找生存之道。但18年一杯瑞幸咖啡的成本高達30元,遠高於星巴克的22.8元,一個新生咖啡品牌除了擴張速度與營銷火力,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良好的供應鏈才能走到最後。

如果星巴克是咖啡界的「蘋果」,那小藍杯則是咖啡界的「小米」,星巴克最大的護城河是「文化資本」,那瑞幸的護城河就是「商業資本」。但在資本寒冬融資困難上市無望,小藍杯如果沒了補貼的價格優勢,快速低價的需求會被咖啡販賣機所替代,資本和速度優勢成了今之蜜糖明之砒霜。

03 新茶飲領導者,更懂年輕人的「喜茶」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新茶飲近期上線了咖啡品類,為硝煙瀰漫的咖啡戰場再火上澆油。而曾經在星巴克咖啡橫掃世界時,創始人曾判斷「茶飲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並收購Teavana開闢茶飲的新戰場。

無獨有偶,星巴克的廣告語是「激發一份活力」,喜茶的品牌slogen是:「激發一份靈感」,一樣都在排隊的追捧下而穩步擴張。

中國新茶飲文化的崛起

曾幾何我們一路直追資本主義先進文明,但18年起突然形勢開始大變,技術領先和商業成功帶來的文化自信,從故宮IP等掀起的國潮熱,到華為手機代表的國貨熱。新茶飲伴隨著中國民族自信上升期,再趕上消費升級和對本土產品的熱情,新茶飲做為90後95後新生代的代言,一路引爆風口爆發出巨大的勢能。

中國茶文化是年輕人望而生畏的存在,新茶飲正好順應著網紅文化而落地生根。新茶飲正中年輕人對文化產品的渴求,他們需要一個年輕產品來做他們的時代代言,構建一個新生代們新潮時尚的社交語境。

喜茶茶飲創新升級三步曲

1)重新定義茶飲

茶底機器一次性萃原液茶取替代反覆衝泡,標準化一次快出替代茶的「慢」文化,同時也簡化了茶因器因水而不同的個性化。部分犧牲茶的豐富性換來簡化標準化,這也是快銷茶飲品牌化的基本前提。

喜茶的茶飲完全打破茶的傳統認知,用糖和奶蓋味中和茶基底的苦澀感,而致冷加冰塊又讓口感極度舒爽,茶底奶蓋是喝得出來的真材原料。而好喝的關鍵在於新鮮天然,透過奶蓋的細膩接踵而來是茗茶的香冽,這種奶和茶的碰撞味蕾衝擊妙不可言。

在配方命名上全緯度重新定義產品——綠妍,紅玉,金鳳茶王,芝士莓莓等好聽的名字都能激發出無限好感。

每款茶品簡直都是顏值的代言人,把繽紛美感和創意活力發揮到淋漓盡,以至從視覺聽覺味覺都一脈相承,由口入心的極致體驗和驚喜感,一杯奶茶世界就被點亮了。

2)新品牌新營銷

喜茶的空間場景上徹底年輕時尚化,明亮彩色和豐富創意煥發著勃勃生機,從商務的星巴克和沉悶的茶館中脫穎而出。

這裡是與他們自身標籤相匹配的社交場域,新潮時尚國際化,喝著屬於年輕人的元氣特飲,滿目都是年輕活力的青春氣息,一個年輕人能找到歸屬感的殿堂。

喜茶的價格對比gaga,奈雪,星巴克等一定是良心價格,而相對街頭巷尾的劣質奶茶店又是良心品質。年輕新潮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喜茶又以「顏值即正義,好喝即真理」深得人心,每到一處都追捧和口碑不止。

朋友圈分享催生「不喝一次就out了」,而排隊打卡則催生:「無論如何得試一下」。

這種排隊曬圈打卡,以至奶蓋茶的獨特喝法,不只是滿滿的儀式感,還完成了品牌參與感,從心理附加值,用戶體量到時間的積累逐步完成品牌的內核構造

3)更懂年輕人

茶的慢文化是阻礙年輕人的最大障礙,而簡單標準化快飲的誕生讓慢文化秒變快文化。

這種產品改造即是表徵更是本質,完全拋棄了對舊茶飲的任何聯想,古老的茶文化重構為流行網紅文化滲入年輕群體,告訴市場不是年輕人不喝茶,而是不用你們的方式,更不喝你們眼中的茶。

茶飲不只是茶飲,還是新生一代的心理陪伴,一種精神和文化的歸屬,一種區別於舊文化的象徵物。而這個從小城江門走出的本土品牌,不僅有根植於民族自信的文化根基,又有對90後年輕人自覺自發的共鳴,他知道如何以產品為媒介和年輕人對話,他知道如何為年輕人不斷製造驚喜。

喜茶為茶文化新零售打開一扇窗,日賣6000杯一茶難求,排隊打卡文化長期保持。一款顏值爆表好喝到尖叫連曬圈都是驕傲,一杯20多元換回的味覺體驗和心理回報,能讓排隊打卡變成行為藝術,這種高性價的情感連接更是其火爆的必然。必競在吃喝玩樂上,我們都只想做個淺薄的人。

傳統茶文化已迎來消費升級的大浪潮,喜茶和奈雪為代表的接連爆火已驗證了無限可能,各種新茶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根,用野蠻瘋長的方式為新茶飲開疆拓土,在一片嗜血逐利背後卻是中國茶文化的復興與昌盛。

最後

以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論,現代社會已從物質豐裕的生理滿足,走向心理和精神的大片荒漠,咖啡茶這些快樂癮品讓人慾罷不能,其生命力堅挺持續昌盛達千年之久的必然。

但癮品品牌的生命卻是時代環境的產物,如果咖啡的崛起是迎合了中產品味和精神需求,新茶飲的崛起則是迎和了年輕群體口味和心理需求

喜茶並不能推動如此之大的熱潮,但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大風口裡他是最能飛的「豬」。

從商業層面說

中國咖啡市場規年均增長25%以上,超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

有機構預測:中國咖啡市場2020年有望達到3000億元。30年裡,星巴克一人獨霸著全球連鎖咖啡四成以上的市場,重點押注的中國市場的挑戰看似來自瑞幸為代表的新零售咖啡,但更大挑戰或來自於「本土茶飲」。

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餐飲,用「快」+「新」帶給傳統產業諸多想像,但不回歸本質就淪為商業和資本的工具。新茶飲「喜茶」以網紅的形式出道,但從不失產品精神和年輕人的共鳴,讓排隊的行為藝術能堅持7年,不只是新鮮感能持續的了的。

從文化層面看

茶和咖啡都有著相似的本源,被和尚傳教士引為能直達靈魂的飲品,有興奮提神之功效。後來,隨著貴族們飲用的奢侈品,茶和咖啡都是自上而下傳播為大眾消費品,回歸到茶和咖啡的本質都是提神飲品,只是在不同時代在不同階層又附帶著不同的文化標籤。

從波西米亞風的思想文化交流地的咖啡館,到現代商業世界裡全球連鎖的星巴克;從貴族文人名士們的吃茶館,到現代時尚年輕人追捧的奈雪喜茶。喝咖啡和喝茶的需求從來沒有變,唯一改變的是產品的現代化再造,什麼人喝和怎么喝的重新解構,切合精神需求的文化語言,切合這個時代環境的品牌才能勝出。

從用戶需求說

無論全球大牌還是新生品牌,與他的速度估值或規模無關,與他的消費者的不可或缺的需求有關。

如何簡單判斷一家企業的價值?只需問他的消費者,哪個品牌是你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到底失去的是一份陪伴,一份歸屬,或一份美好?還只是失去了一種選擇?這就是超越數據表徵之外的本質。就如同08年星巴克因金融危機而關店時,美國人民紛紛不舍失去那個陪伴過的第三空間一樣。

捫心自問下:星巴克,瑞幸,喜茶哪個是你不可或缺的存在?

表而上市場需要創新的產品,以至創新的營運模式,實則商業環境和用戶需求發生巨變。

不管星巴克的全球「文化戰略」也好,還是瑞幸的「商業智慧」,或是喜茶們的「年輕為王」,都是商業環境,用戶需求,以至文化變化合力催生的結果,除了商業智慧還要「交付於時代」才可能是未來的獨角獸。

現代癮品不只是癮品,還是美,是社交,是情感,是文化承載物。中國茶文化有完全不輸於咖啡的歷史積澱和絕妙口感,中國新茶飲連鎖出海有走向全球,用「中式茶飲」同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文化鼎足而立,喜茶只是開始……

 

本文由@墨小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虧損同比擴大83.4%,瑞幸咖啡如何單挑星巴克拳打喜奈雙茶?
    一方面咖啡業務的主要對手星巴克已經模仿瑞幸咖啡開出了快取店針對他的快速擴張,另一方面,隨著瑞幸咖啡推出茶飲,目前風頭正盛的喜茶和奈雪的茶將成為新的競爭對手,而兩者背後也有無數的投資,當瑞幸咖啡全面鋪貨完成之時,三方將展開激烈競爭。瑞幸咖啡的獲客成本也是一大問題。獲客成本主要指營銷成本,包括廣告費用,商品折扣等等。
  • 虧損同比擴大83.4%,瑞幸咖啡拿什麼單挑星巴克拳打喜奈雙茶?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競爭加劇,進軍茶飲對標喜奈雙茶儘管越來越多的飲料企業推出咖啡飲料,但瑞幸咖啡最大的對手依然是星巴克。在面對瑞幸咖啡"咄咄逼人"的擴張時,星巴克並沒有退縮,不僅學習瑞幸咖啡推出了快取店,還推出了外賣服務。
  • 繼星巴克推出「茶意冰淇淋」後 瑞幸咖啡推出「奶蓋茶」
    4月12日消息,繼喜茶、CoCo都可、奈雪的茶跨界推出咖啡產品、星巴克推出「茶意冰淇淋」後,瑞幸咖啡也開始擴充產品線,進軍茶飲市場。其中,現制茶飲店中甜品、輕食、咖啡等品類融合趨勢明顯,品類界限越來越模糊,多品類融合發展提升了現制茶飲店的盈利能力。而在飲品行業,不僅瑞幸咖啡,喜茶、CoCo都可、奈雪的茶都在擴充產品線,甚至連星巴克也一直在嘗試多元化,在市場進行差異化布局。
  • 茶、咖不分家!喜茶與星巴克的成功有何共性?
    去星巴克喝「茶」,去喜茶與奈雪的茶買「咖啡」,沒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玄妙」!去年,星巴克連推8款茶飲新品;喜茶與奈雪的茶相繼上線咖啡飲品。咖啡頭部品牌對茶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茶飲頭部品牌想要分食咖啡市場,茶飲與咖啡就這樣被自然融合在一個消費空間裡。
  • 10款現磨拿鐵咖啡對比:星巴克、瑞幸表現一般,致癌說靠譜嗎?
    Costa、瑞幸、星巴克提神作用較好 睡眼惺忪的時候,一杯咖啡就能將你從睡神手中拔了回來,進入高效的工作狀態。 全家、漢堡王、喜茶、肯德基、麥當勞咖啡因含量較低,適合對咖啡因耐受度低的消費者。
  • 誰能真正能打敗星巴克?必然不是瑞幸,但可能會是奈雪和喜茶
    瑞幸對星巴克的高舉高打,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場手段高明的「碰瓷」。奈雪和喜茶從沒把星巴克當作對手,但如今,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攻進了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護城河。打敗星巴克?瑞幸折戟,喜茶和奈雪接棒打敗星巴克,這場戰事是由瑞幸咖啡挑起的。2017年底,瑞幸咖啡橫空出世,只用了一年時間,門店數量就飛速突破2000家。與此同時,星巴克遭遇了它在中國市場的第一次危機:銷售增速同比下滑2%。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咖啡就像紅酒和茶一樣,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很複雜,這也是咖啡、茶、紅酒的魅力所在。一杯咖啡要經過咖啡生豆的選取、咖啡豆的烘焙、咖啡的製作等。同一款咖啡豆、用同樣的設備,不同的人做出的咖啡也會不一樣。一個咖啡企業或咖啡館,對咖啡,對客人的定位也是不同的。
  • 以後就在瑞幸點奶茶、星巴克點冰激凌、喜茶點咖啡!
    最近茶飲行業真的是過於混亂,喜茶宣布推出喜茶咖啡,星巴克宣布推出冰激凌,然後又因為這兩位巨頭的大動作,驚動了咖啡新銳瑞幸咖啡,這下瑞幸咖啡就坐不下了,推出自己的新品小鹿茶。是的,瑞幸咖啡推出小鹿茶,正式入局奶茶市場。瑞幸咖啡推出小鹿茶在4月10日,想要通過瑞幸咖啡APP購買咖啡的消費者就可以很驚喜的發現,在界面上除了咖啡和輕食系列以外,還額外多出了小鹿茶。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能比星巴克貴 小鹿茶能成新增長點?
    這是一份收入增長超出預期的財報,受此影響,當日瑞幸咖啡股價上漲13%,報收21.46美元。但是,細看瑞幸咖啡的這份財報,雖然營收大幅增長,但虧損反而同比在擴大,顯示其增長邏輯方面似乎仍有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
  • 上線喜小茶,喜茶和瑞幸咖啡越來越像了
    產品品類多樣,包括鮮奶茶、果茶、咖啡、冰淇淋、純茶五大類,但價格與喜茶相比卻要打對摺,處於6-16元之間。同時,同名公眾號、小程序也在微信上線。隨著喜茶方面回應,稱「喜小茶確為喜茶新推品牌,目前尚屬模式探索階段」,喜小茶之於喜茶有何深遠意義,也為眾人所探究。
  • 進軍新茶飲市場「找茶兒」,瑞幸咖啡單挑「喜奈雙茶」勝算有多大?
    瑞幸咖啡現金流壓力大營收面臨大挑戰 新茶飲市場迎戰喜茶跟奈雪壓力不小外界對於瑞幸咖啡進軍新茶飲市場也是褒貶不一,不可否認的是瑞幸咖啡通過經過20個月的快速發展,在全國主要城市布局的門店數量逐漸增加,這個門店擴張速度是遠超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這也讓瑞幸咖啡的知名度得到提升,部分業內人士會認為瑞幸咖啡發展新茶飲還是比其他同行有些優勢
  • 喜茶、茶顏悅色、同仁堂爭相賣咖啡,星巴克迎來新對手?
    實際上,近年來,進軍咖啡市場的茶飲品牌不在少數。茶顏悅色以外,喜茶、奈雪の茶(下簡稱「奈雪」)、蜜雪冰城都或早或晚新增了咖啡產品。而除了茶飲品牌,還有不少令人出乎意料的入局者。總是跟奈雪撞菜單的喜茶,自然不會落於人後,但喜茶的「套路」更深。眾所周知,要喝喜茶不排隊是不行的,要想喝上喜茶咖啡,排隊時間怕是要翻倍。去年3月,喜茶正式官宣賣咖啡,全國只有4家店賣,北上廣深各一家。據報導,為了搶先嘗鮮喜茶咖啡,工作日的店門口,也都大排長龍,點單後實際要等上將近2小時。
  • 喜茶被傳赴美上市,這「吹泡泡」的本事是和瑞幸學的嗎?
    瑞幸的財務造假風波還在發酵,昨天(5 月 12 日)晚間,瑞幸發布公告,宣布對公司 CEO 錢治亞和 COO 劉劍停職,臨時接管公司的是同為神舟系出身的原瑞幸高級副總裁郭謹一。自從暴雷以後,瑞幸股票就一直處在停盤狀態,不管這次的棄車保帥能不能把瑞幸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瑞幸退市都已是註定的結局。
  • 咖啡混搭果茶,星巴克一口氣推出了 8 款新品
    ▲ 圖片來自:星巴克說是茶飲也不完全正確,因為新品採用了 Teavana 茶瓦納和咖啡兩種基底,通稿說這是「非茶非咖啡」的新品類,無論是從外觀還是用料來看,「玩味冰調」顯然有別於星巴克傳統的咖啡類飲品,更像是果茶混搭了咖啡。
  • 奈雪、星巴克、瑞幸、小鹿茶……一個都...
    26日上午,瑞幸咖啡武漢相關負責人來到漢陽王家灣家樂福門店,「目前武漢恢復了兩家門店的營業,一家在王家灣家樂福,一家在常青中百超市。現場看到外賣訂單不斷。」長江日報記者採訪獲悉,這兩天,武漢消費者心心念念的星巴克、瑞幸咖啡、小鹿茶、奈雪的茶等陸續以外賣形式恢復營業,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連鎖店的外賣也越來越多了。
  • 茶和冰淇淋的結合,專注於咖啡的星巴克,終於想討好女性了?
    星巴克率先加入了這一陣容,正式推出了冰淇淋融合茶飲料、以及單獨的冰淇淋產品。對於星巴克來說,推出茶類的冰淇淋,這可是史無前例,明明只鍾情於咖啡的星巴克,怎麼就突然賣起茶冰淇淋?除了這次的上新,之前星巴克也還推出過冷萃系列的飲品,堅持不斷創新,是星巴克一直以來堅持的品牌理念。近來,星巴克一直動作頻頻,除了產品上的創新,在品牌衍生品上也是下了不少心思。除了咖啡,它所出版的一些限量咖啡杯、限量鑰匙扣、限量公仔也是深入人心。例如最近的一款限量貓爪杯,造型可愛,引得無數少男少女都排隊購買。
  • 虛假加盟商泛濫,瑞幸咖啡會成為下一個喜茶、答案茶嗎?
    到今年11月低,瑞幸咖啡已經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1個城市完成了1700+直營門店布局,成為中國零售歷史上,最快的一家。反觀咖啡界的另一個網紅——星巴克,進入中國將近20年,也只有3400餘家店面而已。在微信上搜索——瑞幸咖啡加盟,除了瑞幸咖啡的公眾號之外,就遍布了各種加盟信息,讓人眼花繚亂,甚至一度認為加盟屬於官方行為,這對瑞幸咖啡的品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面影響。
  • 喜茶會成為中國的星巴克嗎?
    很多消費者在喜茶尚未開到自家門口之時,就對這杯火在朋友圈的奶茶早有耳聞,好奇、新鮮、炫耀的心理需求讓很多人甘願冒雨排隊數小時。而社交營銷的成功離不開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喜茶推出的線上下單功能也依託於微信的小程序平臺,還有行動支付、掃碼點單……正是各類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才讓喜茶有了「不出門而被人知千裡」的資本。
  • 喜茶、瑞幸、樂樂茶……芋泥單品,哪杯能秋冬C位出道?!
    秋風起 喝芋泥瑞幸、喜茶、樂樂茶.....各大品牌都出了芋泥系列飲品好喝!or踩雷?④.........樂樂茶厚芋泥芋圓鮮牛乳⑤.......................coco鮮芋牛奶 芋泥一起布丁 || 發現地:瑞幸 ||
  • 被貼上「網紅」標籤 喜茶會成為下一個瑞幸嗎?
    其實,瑞幸走到這一步,完全不令人意外,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曾說過,有心人只要在任何一家瑞幸咖啡的門店前待上半個小時,就能估算出他們把現有的商業模式編下去會有多麼吃力。如果我們對瑞幸創始人團隊給予最大善意的猜測,他們的如意算盤可能是通過瘋狂擴張做大品牌知名度,再謀求轉型。這種玩法不是沒有可能,但步步驚心,掉入深淵的概率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