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柳青
午門的紅色城牆上,燈光打出了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2月19日晚,己亥元宵,「紫禁城上元之夜」在北京故宮隆重舉行,矗立599周年的紫禁城迎來了史上最為流光溢彩的上元燈節。而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夜場」。
故宮「正月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燈光表演在午門上演。攝影/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也是故宮博物院最具知名度的門之一。它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午門命名的原因,乃因其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
故宮正月十五、十六夜場燈會,活動入口正位於午門。今年元宵夜的午門,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
故宮「正月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燈光表演在午門上演。攝影/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而歷史退回到18年前,午門也曾因一場文化活動引發全球關注。2001年6月,「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在故宮揭開面紗,紫禁城裡響起帕瓦羅蒂的《今夜無人入睡》。「歌王」身後,正是壯觀的午門——這個曾經皇宮主要入口之一、皇帝頒布重大決策的地方。
2月19日下午17時許,封面新聞記者來到現場時,已有大批觀眾聚集在午門外廣場,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起攝影器材,等待故宮「夜場首秀」。
來自河南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買了當日下午的故宮門票,以為可直接參觀夜場,沒想到下午四點多故宮清場,她和家人改在午門外觀看燈光表演。
晚18時30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宣布活動開始。各種顏色的射燈齊開,引發觀眾驚呼。午門的紅色城牆上,燈光打出了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
據《大唐新語》記載:神龍(唐中宗年號,705—707年)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族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喧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競誇。文士皆賦詩一章,以記其事。作者數百人,唯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郎郭利貞(蘇、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為「絕唱」。
「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出口神武門,燈光投射的詩歌引發觀眾歡呼。攝影/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而在本次活動出口,封面新聞記者在神武門等區域看到,2月19日下午起,大批遊客已在此等候。當天北京曾降下小雪,氣溫下降明顯,但結冰的筒子河沿岸依然聚集了不少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等待角樓的亮燈時刻。
神武門在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
晚18時30分,一束燈光打在神武門城樓上,紅色廊柱陸續被照亮,人群爆發出歡呼。幾乎同時,多束燈光從神武門城樓亮起,城樓牆上顯出兩首詩,西邊一首為「虹光百道絳霄流,山外珠林水外樓。即景銀箋試題句,團圞寶月正當頭」。東邊一首為「高揭冰輪朗照空,晚來又定紫瀾風。今年燈景增妍麗,都為含花雪告豐」。這兩首詩都出自乾隆御筆《上元燈詞》。
故宮角樓今後有望常態「亮燈」。攝影/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據了解,《上元燈詞》共八首,從各方頌揚了上元節,「高揭冰輪朗照空」一首歌詠降雪促進農耕,「虹光百道絳霄流」一首則讚頌了祥光瑞景。
在神武門點亮的同時,被譽為故宮「網紅」的角樓也被照亮。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這次元宵之夜,以紫禁城古建築群為背景,用燈光試圖把紫禁城一部分照亮,「因為是初步實踐,還不是整個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築,但希望人們能看到不一樣的紫禁城。」他還表示,今後東北角樓和東南角樓將長期亮燈,不限於元宵節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