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從大陸看到臺灣

2020-12-19 閩南網

­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如果看文章的你知道原因,歡迎告訴我。

­  但這種撞名字(大陸叫「重名」),臺灣人也一點不陌生。就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就有五個雅雯,四個怡玲,三個淑芬,二個志豪,二個怡君。如果他們都有著非常常見的姓,例如趙錢孫李,那麼有一堆王雅雯、李志豪相見歡,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為什麼會這樣?身為一個臺灣人我可以告訴你:是的,就是因為懶,他們的爹媽懶。

­  在臺灣,我們管這種名字叫「菜市場名」,什麼意思?就是「在菜市場一喊,有N個人應答」的意思。

­  會取臺灣的「菜市場名」的,有一半以上,都是沒有祖譜的,如果有祖譜,那他們名字的第二個字,就會比較特別,例如我叫王道偉,我的同輩兄弟姐妹,也都是道字輩的。我的弟弟叫王道儀,堂姐是王道蓉,堂弟王道俊。你想想,「欣怡」「心怡」「志豪」「雅婷」「雅惠」「家豪」「雅玲」「靜怡」,這些菜市場名,就是想到什麼取什麼,和族譜也沒有半點關係。

­  根據我王家的祖譜,「朝廷有道仕賢良」,我爺爺是「廷」字輩的,我爸我叔是「有」字輩的,我就是「道」字輩的,所以我的兒女就該是「仕」字輩,就是王仕*這樣。不過如果我生的是女兒,這樣還真難取名字。

­  仔細看看那「百大菜市場名榜」,就會發現臺灣人最愛用來取名的字,就是那幾個:「偉」「宏」「淑」「志」「雅」「慧」「玲」「怡」「建」「雄」「芬」「君」「詩」「婷」「明」「強」……其中同音的還可以置換,例如「玲」同「伶」和「鈴」,「慧」同「惠」,「明」同「銘」,「志」同「智」……掌握這些取名的偷懶法則之後,取名真是件容易事!小孩生下來,就把這些字拿來做排列組合安在他頭上即可。下次,如果你看到對方的名字是這樣的,那他十拿九穩就是臺灣人,而且是本省人。

­  相反的,如果臺灣朋友名字的中間名比較特別,例如把「朝廷有道仕賢良」當作中間名,他有很大的可能是臺灣的外省人(也就是蔣介石當年帶過去的那批國民黨老兵)。

­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通婚,臺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差別愈來愈小,也有很多外省人忘記了或不用族譜,取起了菜市場名。我覺得有點可惜,不過,這是人家的家事,我也管不著。

­  回到大陸朋友的名字,身為臺灣人的我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這也是臺灣人的名字不會發生的事:為什麼大陸朋友的名字常常是男女顛倒?周迅,聽來是個爽快爺們兒,不料竟然是個美女。我有個同事叫王寒,感覺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姑娘?但他其實是個大胖男。還有什麼尚力、雷天……都是女的,但王歡、李玉……卻是男的……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  【作者簡介】

­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相關焦點

  •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
  • 臺灣人在大陸:如何被看出「你就是臺灣人」
    臺灣《旺報》28日刊載臺北市四月雪的文章說,在廣東一帶的街上走路,如何辨認臺灣人?如果對方穿著POLO衫、領口露出內衣……那百分之兩百是臺灣來的準沒錯!全文摘編如下:在廣東一帶的街上走路,如何被看出你是臺灣人?以下觀察只適用於男生。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
  • 大陸出手「整治」臺灣?他的名字或在清單首位
    對此,大陸很有可能會採用《反分裂國家法》、《刑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對其「臺獨」分子實施制裁,最高罪行很有可能會被判至無期徒刑。對此,大陸民間也有關於制止」臺獨「分子的呼聲,所以,大陸出手「整治」臺灣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據悉,今年《港區國安法》頒布也給了大陸很大的啟示。事實上,之所以要製作此清單,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震懾「臺獨」分子,大陸想要以法律為武器,通過管制約束來避免戰爭的爆發。這也是大陸採取和平統一的一種措施手段,只要將來成功推出此項清單,那麼兩岸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12月4日上午,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並舉行開營儀式,1000餘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此次活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致辭時表示,不管遭遇多少幹擾阻礙,兩岸青年繼續走近走親的堅定步伐不會停、不會斷;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兩岸關係終將撥雲見日,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
  • 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大陸人?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回答太真實了!
    因為歷史的原因,所以有部分臺灣同胞與大陸人的思想不一致。正是因為思想觀念上的差異,經常會聽到說臺灣人嘲笑大陸遊客吃不起茶葉蛋、臺灣人喜歡大陸遊客等不好的消息。那麼,臺灣人到底是如何看到大陸人呢?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回答太真實了!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高中時,因選擇社會組,社會科的題目與主軸更必須了解大陸歷史地理,每當談及華東地區時,會仔細地欣賞山東省地圖,原因無他,祖先當時即是從山東家鄉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臺灣的科技水平如何?跟大陸比怎麼樣?
    也許很多人也是因為華為的晶片事件才了解到臺積電這家企業,實際上不管認識它的人多不多,臺積電一直牛逼著。臺灣電子產業騰飛於上個世紀的90年代,誕生了龐大的電子零部件集成產業鏈,通俗點來講就是代工。好處是通過電子代工,臺灣的崛起非常迅速,壞處是核心技術和器件始終都是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中。
  • 臺灣人認為臺灣是時尚之都,臺灣比大陸潮?到上海才發現早已過時
    臺灣人認為臺灣是時尚之都,臺灣比大陸潮?到上海才發現早已過時大家都了解大陸和臺灣在很多地方是有著非常多的差異的,提起臺灣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印象呢?臺灣人在很多人眼裡也是一個非常時尚的地方吧,之前有一位臺灣女生就在一檔臺灣綜藝節目裡面聊到了上海與臺灣的不同之處,她還說到在很多臺灣人的眼裡大陸人還是比較土的,這個節目的名字就叫做《雙城記》。節目裡面女生首先就提到臺灣在很多人的眼裡面都是時尚之都,尤其是在臺北市很多臺灣人都是非常潮非常時尚的,這個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呢?
  •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溫和敦厚的秘密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消息 很多沒有真正見過臺灣同胞的大陸人都認為,臺灣人溫和敦厚,說起話來輕聲輕於、溫文爾雅,十分有禮貌。臺灣《旺報》18日刊發大陸媒體人的投稿文章,文章指出,臺灣人身上體現出的內在涵養和文明,來自「溫良恭儉讓」思鄉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但也許還來自一個「臺灣的秘密」……   文章摘編如下:  每一個到過臺灣的大陸客,都對臺灣人的素養印象深刻,臺灣人身上所體現出的內在涵養和文明,究竟來自哪裡?這是我到臺灣之後,一直在努力探尋的「臺灣的秘密」。
  • 臺灣女人和大陸女人有何不同?
    當然,這是俺和朋友們在美國看到的只是很片面很表面很膚淺,也許,大陸女同胞早就變了,有得罪大陸女同胞的地方,原諒,俺也是來自大陸的……(一)名字大陸女性,特別是50,60,70年代的女性,很多名字都比較雄壯,有時分不出男女,比如:衛,偉,華,斌,冰,……,你看看身邊的女性朋友的名字,就不難看出。
  • 大陸餐飲業如何在臺灣更好發展
    與此同時,那些有意投資臺灣的大陸的知名餐飲品牌也開始謹慎的調整投資策略。是大陸的餐飲不適合臺灣民眾的口味,還是餐飲業者不懂得在臺灣的經營之道,大陸餐飲界紛紛展開討論,總結失敗的教訓。  主持人:那麼從剛才的小片我們可以看到,大陸的餐飲業從去年風風火火的進入臺灣市場之後,今年在經營狀況上,普遍出現了一些暫時的困難。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我想請問邊先生,你注意到這樣現象?
  •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生意經
    中新網1月6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文署名方偉華的文章《大陸人看臺灣 臺灣人的生意經》,作者來自廣東中山市,以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接觸過的形形色色的臺灣人為例,講述自己對於臺灣人「精明」的認知,感嘆臺灣人「生意經」的同時,也表示臺灣人的「精明」有時會給人斤斤計較的感覺,但易使人誤解。
  • 抗戰跟臺灣無關?臺灣學者反駁:當年5萬臺灣人赴大陸參戰
    在抗戰時期,約有五萬名臺灣同胞「尋找祖國三千裡」,遠赴大陸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被割讓50年的臺灣成功光復。然而,如今島內部分人卻聲稱「抗戰跟臺灣沒關係」。對此,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反駁,這種論調是一種「愚民」宣傳。
  • 臺灣人吐槽大陸落後 臺灣藝人不斷在回應
    吐槽大陸落後的才真落後臺灣去大陸賺錢的藝人逐年增加,真正見識到大陸的發展和文化的都會感嘆的說一聲:「風土民情不同狀況還真多啊」!經常聽到臺灣本土人吐槽大陸落後的話,坦言「我很討厭聽到臺灣人說,大陸其實什麼都很落後。
  • 臺灣媒體盛讚大陸工業科研水平 稱臺灣人對大陸懵懂無知
    朋友們,臺灣媒體「黑」大陸的奇葩言論你應該聽過不少,那你聽過他們誇大陸嗎?還是那種很認真、很全面的誇。 激動人心的是,這樣難得的場面你即將看到了! 近日,臺灣東森雲新聞的一期財經節目,全面地稱讚了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