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瘋漲誰是推手 定價機制亟待重構

2021-01-1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目前的鐵礦石價格已十分不合理,需求失衡,資本炒作跡象明顯。」近日,一位鋼貿交易商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前鋼鐵普氏指數經歷短時間內暴漲暴跌,價格已不能反映正常的市場行為。


  2020年12月,62%鐵礦石普氏指數連續大幅上漲,單月上漲近30%。截至2021年1月4日,普氏指數164.5美元,環比上漲3.33%,較2020年內最低點79.8美元/噸,上漲超過100%。


  業內人士表示,鐵礦石價格暴漲,明顯脫離了實體企業的預期,當前鐵礦石定價機制的不合理性進一步凸顯,給鐵礦石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相互依託、共存共贏格局帶來嚴重損害。


  被「炒」出來的天價


  2020年12月1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在上海召開的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指出,鐵礦石普氏指數自11月初以來上漲了45.1美元/噸,佔全年漲幅的63.6%。


  有業內人士表示,供需不平衡是鐵礦石價格上漲的一個原因。2020年四季度,本應進入冬季減量的鋼鐵需求並未減少,再加上年初的補礦需求,鐵礦石需求較往年有所增加。同時,礦山供應減少也帶來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鐵礦石價格上漲並不能簡單歸因於鐵礦石供需矛盾。北京建龍重工集團副總裁、天津建龍鋼鐵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冬季的環保限產範圍與往年比有所擴大。「港口庫存沒有減少,鐵水產量沒有增加,疏港量沒有變化,這說明近2個月鐵礦石供需矛盾不僅沒有加劇,反而較三季度略有緩解。」


  「價格是被炒起來的。」對於鐵礦石價格暴漲,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鐵礦石質地多樣,交割品不易標準化,對於一些熱門品種,港口庫存能夠達到交割標準的貨並不多。在基本面偏緊的情況下,易發生軟逼倉,這時再配合上現貨指數的操縱,期現貨相互強化,價格飆升。


  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上述人士表示,由於我國鋼企話語權缺失,大部分鋼企長協規模存在被頻繁壓減。「而這個被壓減的小長協便會被礦山拿到市場招標售賣,境外鋼貿商頻繁以加3-5美元/噸的價格買下,價格被越炒越高。」


  價格被炒作可以從現貨價格看出。上述人士表示,拍賣價格和當天現貨價會相差很多,例如,12月21日北鐵中心現貨平臺有成交和報盤價格,當日平臺發布的62%品位鐵礦石基準價為169.8美元/噸,雖然較上一交易日上漲7.3美元/噸,但其與普氏指數的176.9美元/噸價差達還是達到驚人的7.1美元,如果貿易商再在176.9美元報價基礎上加價,這個價格差距便更是突出。


  礦山賺取不合理超額利潤


  鐵礦石大幅上漲讓礦山利潤大幅增加。業內人士表示,鐵礦石是低價值的大宗幹散貨,運輸成本佔單位價值的比例相對基本金屬、貴金屬較低。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坦言,國外礦山一噸鐵礦石的成本在30美元左右,相當於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一噸毛利可達約120美元。作為工業原料來說,這個超額利潤極為不合理。


  目前三大礦山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佔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在壟斷下,礦山利益直觀可見。全球三大鐵礦石巨頭之一力拓2019年報顯示,得益於較高的鐵礦石價格,當年實現利潤212億美元,同比提高17%;鐵礦石業務貢獻76%,即161億美元,同比提升41%。在高額價格影響下,礦山可獲利潤更高。


  反觀我國鋼鐵行業,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4萬億元,同比增長8.7%;銷售利潤率4.36%,比上年同期降低0.23個百分點。


  「目前鐵礦石採用的定價機制讓下遊的鋼鐵企業缺乏議價能力。礦山每年80%至90%的鐵礦石是通過與大型鋼鐵企業籤訂長協的方式銷售的,這部分鐵礦石定量不定價。長協的價格主要以剩下約10%左右的現貨銷售價格決定,以當月累計量作為長協結算依據。因此,鐵礦石的供應量多少、賣什麼品種、以什麼價格出售,主要由礦山決定。」上述業內人士說。


  定價機制亟待重構


  多個受訪企業表示,普氏指數數據源不嚴謹,過分追隨衍生品市場,已偏離現貨價格指數的初衷。


  根據西本新幹線統計的數據顯示,進入2020年12月以來的20個工作日內,普氏指數單日變動超過3美元/噸的就多達9天,佔到近二分之一時間,甚至經歷暴漲暴跌「一日遊」。12月21日,上漲多達12.75美元/噸,達到176.9美元/噸,隨後第二日,單日下跌9.9美元/噸。


  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目前普氏指數定價機制不合理,才會造成指數忽漲忽跌,極易被操縱,同時也存在礦山串通下遊客戶,抬高招標價格等問題。


  據了解,普氏指數數據來源包括電話問詢等方式,向礦方、鋼廠及交易商採集數據,其中會選擇30家至40家「最為活躍的企業」進行詢價,其估價的主要依據是當天最高的買方詢價和最低的賣方報價,而不管實際交易是否發生。


  「貿易商出於盈利目的顯然會虛高報價,虛高的報價作為樣本進入指數,就變成了礦山與鋼廠的結算價。而且鐵礦石的定價已經指數化,背後金融資本既參股礦山,又參股指數公司,具備炒作條件。」有關人士說。同時,由於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較低,鐵礦石採購合同是以法人為主體籤訂,而不是以國家為主體,因而在議價過程中,國內鋼廠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多家受訪企業表示,目前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已經紊亂,無法真實反映現貨市場狀況,呼籲儘快修正定價機制。


  駱鐵軍指出,現有鐵礦石定價機制不合理,不利於上下遊長期健康發展,供需雙方須研究、建立新的定價機制。


  「鐵礦石定價機制談判應由更高級別牽頭。」相關人士表示,一方面牽頭方不會被相關利益左右,增強我國在鋼鐵全產業鏈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另外,我國鋼鐵產量已佔全世界50%以上,定價機制應客觀反映我國鐵礦石供需狀況,真正建立在真實交易基礎之上。(記者 梁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鐵礦石價格瘋漲 誰是幕後推手?
    業內人士表示,鐵礦石價格暴漲,明顯脫離了實體企業的預期,當前鐵礦石定價機制的不合理性進一步凸顯,給鐵礦石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相互依託、共存共贏格局帶來嚴重損害。「目前鐵礦石採用的定價機制讓下遊的鋼鐵企業缺乏議價能力。礦山每年80%至90%的鐵礦石是通過與大型鋼鐵企業籤訂長協的方式銷售的,這部分鐵礦石定量不定價。長協的價格主要以剩下約10%左右的現貨銷售價格決定,以當月累計量作為長協結算依據。因此,鐵礦石的供應量多少、賣什麼品種、以什麼價格出售,主要由礦山決定。」上述業內人士說。
  • 鐵礦石定價機制再招質疑
    中國商務新聞網 連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的一路瘋漲再度暴露出鐵礦石定價機制的缺陷!鐵礦石的定價機制問題由來已久,近期進口礦價的瘋漲引發業界企業的強烈反應,紛紛呼籲國家相關部門繼續與國外礦山加強溝通,推動建立更加合理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推動了鐵礦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 鐵礦石定價機制及其價格影響因素
    有關鐵礦石價格的論述主要從鐵礦石價格定價機制、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因素和國際主要鐵礦石指數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鐵礦石價格定價機制  鐵礦石貿易中主要存在兩個定價體系:長協體系和現貨體系(長協現被淘汰)  長協體系曾經是世界最重要的鐵礦石定價體系,其核心是鐵礦石供需雙方通過長期合同鎖定供貨數量或採購數量,期限一般達到5~10年,甚至達到20~30年,但其價格並不固定。
  • 沈彬:鋼價與鐵礦石價格相背而行 鐵礦石定價機制亟待調整
    來源:新浪財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沈彬31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擴大)會議上表示,今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大宗原料價格均大幅下跌,唯有進口鐵礦石價格堅挺,5月、6月連續走高后一直維持在100美元/噸以上。
  • 鐵礦石價格為何瘋漲?還有誰在趁機揩油,澳洲議員:不要自毀長城
    澳洲之所以底氣充足,很大原因是其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東方大國近些年來正處於高速發展狀態,對鋼鐵需求量極大,很是依賴從澳洲進口鐵礦石。在澳洲一系列商品被打壓後,近期鐵礦石開始瘋狂漲價。鐵礦石價格為何瘋漲?許多鐵礦石豐富的國家獲得豐厚利潤,除澳洲外還有誰在趁機揩油?現在已經有澳洲議員開始警醒,呼籲澳政府不要自毀長城。
  • 進口鐵礦石價格瘋漲,中國連線澳大利亞磋商,澳方代表緊急表態
    作者/編輯:尋陽全文883字,閱讀約需2分鐘近期國際鐵礦石定價瘋漲,超出市場價格承受範圍,引發外界擔憂,作為中國最大進口合作夥伴,澳洲鐵礦企業無一例外陷入這場風波之中。鐵礦價格瘋漲引來擔憂中國鐵礦石因儲存量少、品質差等缺點造成難以自足局面,而同時,中國又是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國,產量幾乎佔了全球一半,所以每年都需要依靠進口大量鐵礦資源來滿足發展需求。根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國2019年進口鐵礦石多達10億噸,而其中大部分則來自澳大利亞,這使得後者賺得盆滿缽滿。
  •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澳專家對華狂嘲諷:是中愚蠢的經濟政策所致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市場數據顯示,12月11日,受澳大利亞影響,鐵礦石價格漲至1042元每噸,較今年最低的511元每噸超100%,創下7年來歷史新高,單日漲幅近10%,資本炒作的跡象十分明顯為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兩度連線質問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就近期鐵礦石價格瘋漲問題、如何完善定價機制問題展開了交流。但兩大澳大利亞巨頭否認「刻意控制鐵礦石發運量」,願意同中國一起完善定價機制,並承諾明年繼續保持2.76億—2.86億噸的供應水平。然而,這則消息卻讓貿易頻繁受阻的澳大利亞人飄了。
  • 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瘋漲,中國如何「破局」?
    而最近一段時間,鐵礦石價格又開始「瘋狂」了:部分期貨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現貨價格也不斷攀升;那麼,此次鐵礦石漲價又是否是因為澳大利亞「從中作梗」呢?每噸947元!進口鐵礦石價格瘋漲,澳大利亞正「暗箱操作」?
  • 鐵礦石價格持續瘋漲 大商所擬實施品牌動態升貼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上月瘋漲的鐵礦石本月繼續異動、持續瘋漲。12月11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DCE鐵礦石)主力合約價格一度衝高1042元/噸,對比年內低點511元/噸的價格,今年以來DCE鐵礦石最大漲幅超過102%。13日夜盤,至記者發稿時為止,DCE鐵礦石主力合約再度逼近1000元/噸,並出現窄幅波動。其他黑色系商品近期也頻頻異動,12月10日動力煤主力合約、焦煤、焦炭、螺紋鋼、熱卷主力合約集體飄紅。
  • 中鋼協一周對談澳洲兩大鐵礦石巨頭:供需雙方要建新定價機制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2月15日發布消息,當天上午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與澳大利亞礦業巨頭之一力拓(Rio Tinto)鐵礦市場營銷副總裁方睿思(Simon Farry)和鐵礦中國總經理陳勝等舉行了視頻會議,就近期鐵礦石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完善定價機制和力拓的生產與銷售情況等進行了交流。
  • 剛剛,鐵礦石價格下跌3%!此前價格瘋漲,還會持續嗎?
    要知道,10月末以來,國內鐵礦石價格一路上行,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漲超1000元/噸,並創下過去7年以來歷史新高。  鐵礦石價格瘋漲  根據萬得數據顯示,12月11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1月初的772.5元/噸一度漲至1042元/噸,漲幅近35%。
  • 澳鐵礦石價格瘋漲60%!中鋼協認為不合理,中國已採取應對措施
    近日,鐵礦石價格出現異常瘋漲。針對這一情況,中國鋼鐵企業向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和證監會發起呼籲,力求調查這一情況的背後原因,並且要求對其中存在可能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實施嚴厲打擊。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還向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發去質問。
  • 瞿新榮:鐵礦石價格猛漲背後,誰是推手?
    這是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國際宏觀背景,同時國內經濟復甦環境也推高了鐵礦石價格上漲預期。12月,中國經濟出口與企業經濟活動維持強勢。這是目前鐵礦石期貨價格的一個現狀,這樣的價格結構對於鐵礦石ETF來講,經常能創造持續收割「滾動收益」的機會——如下圖山證鐵礦石價格指數ETF。
  • 鐵礦價格瘋漲,稀土卻一路下跌!該如何掌握貿易價格主動權?
    截止至12月11日,在我國的大連商品交易所中,鐵礦石期貨的合約價格一度突破了千元大關,來到了1042元/噸,單日的漲幅高達10%,創下了近7年來的最高紀錄。對於近期鐵礦石價格這種反常的「瘋漲」,我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相關發言人在12月12日表示,這背後主要存在著三大因素的推動,分別是我國市場需求的增長、鐵礦石主要出口國的壟斷政策、資本市場的炒作。
  • 鐵礦石:基差點價模式優化定價機制(二)
    鐵礦石:基差點價模式優化定價機制(二) 2021-01-13 10:30:00   近年來,大商所不斷深化與中國寶武等鋼鐵企業的溝通合作,為鋼鐵企業提供全方位風險管理服務
  • 澳鐵礦價格瘋漲超100%,中國兩度「質問」得到答案
    鐵礦石是澳洲主要的外貿產品之一,中國作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與澳洲之間有著巨大的鐵礦石交易量。而最近,鐵礦石的價格一路瘋漲至翻倍,令中方懷疑是否有澳大利亞在背後操控,在呼籲國內監管部門出手後,開始兩度向澳洲鋼鐵巨頭「質問」尋求答案。
  • 中鋼協何文波直陳鐵礦石定價機制缺陷 加大礦山開發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鋼協何文波直陳鐵礦石定價機制缺陷,加大國內礦山開發 鐵礦石長協、現貨交易均以指數作為定價依據,但是其編制方法存在受期貨市場影響大、樣本數量小、不能客觀準確全面反映真實供需情況等問題,造成了份額小的現貨市場價格決定了份額大得多的長協價格。
  • 鐵礦石漲至1042元/噸,稀土卻遭「賤賣」!中國為何沒有定價權?
    到12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度突破1000元/噸,漲至1042元/噸,單日漲幅近10%,創7年來歷史新高。 與鐵礦石的「瘋漲」相反,我國另一種礦產的價格卻持續走低——今年以來,稀土價格已跌至盈虧平衡點,即將形成生產即虧損的局面。
  • 鐵礦石價格瘋漲後,高盛:明年或延續漲勢,澳大利亞企業壟斷或終結
    路透社12月9日報導,高盛發表報告預期,預期鐵礦石的牛市可望延續至2021年,明年全球鐵礦石供應仍將短缺,鐵礦石將出現連續三年供不應求的情況。該行估計2021年全球鐵礦石市場將出現2,800萬噸的短缺,而2019和2020年分別短缺2,800萬和4,000萬噸。明年的短缺主要出現在上半年,對價格走升提供基本支撐。
  • 鐵礦石漲至1042元!稀土卻賣出「白菜價」,中國如何掌握定價權?
    與鐵礦石的「瘋漲」相反,我國另一種礦產的價格卻持續走低——今年以來,稀土價格已跌至盈虧平衡點,即將形成生產即虧損的局面。雖然近幾周稀土市場價格整體上浮,氧化鐠釹價格更是由3月的26.75萬元/噸上漲至39.85萬元/噸,漲幅達到49%,但市場分析也指出,這只是一個短期反彈,並未到達一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