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深圳歌 感動好多深圳人

2020-11-06 用戶472642535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0月27日晚,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深圳市龍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善之區、築福先行」深圳經典永傳唱系列音樂會,在深圳市福田區石廈戲劇主題館星空劇場拉開序幕。

深圳故事深圳歌。這次系列音樂會的演唱曲目,都是根據深圳改革開放故事創作的特區「本地歌」。除了唱響祖國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還有大家十分喜歡的《祖國,深圳對你說》《深圳灣情歌》《南方以南》《山海情韻》《再一次出發》《夢的暢想》《鼓舞》《嚮往》等。

參加這次演出的演員都是深圳本土藝術家。當羅雪瑜、徐餘瀚韻、李響、田思穎、劉晶茜、鄧海、陳欣翌、徐嘉遙、範媛媛、畢思華、張海、劉小幻、王景、黃威、龔道、馬騰等熟悉的面孔走上舞臺,觀眾們感到特別親切,都報以熱烈掌聲。

深圳市文聯主席李瑞琦也是本次音樂會兩首曲目的詞作者。他在觀看演出後說,深圳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我們要牢記囑託,奮發有為,加倍努力,講好春天的故事,唱響特區改革新樂章。

著名詞作家田地激動地說:「福田區組織這個活動體現了文化建設的大格局,用歌聲回憶從前,用歌聲展望未來,並激勵大家堅信,夢想再遠,遠方再遠,我們都終將抵達。」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馬騰在演唱完《鼓舞》這首歌曲後發出感慨:「為了每個人在希望中變得快樂,為了每一天在改變中收穫更多,當唱到這兩句歌詞時,既感到平和、親切,又感到渾身充滿力量。」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徐嘉遙演唱完《山情海韻》後說:「這首歌既大氣豪邁,又時尚現代,深切感受到了深圳海納百川的胸懷。」

曾獲全國青歌賽第二名的著名歌手劉小幻參加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20周年、40周年的演出,都是唱的《愛在遠山》,她一直紮根深圳,深愛深圳,表示特區60華誕時還要獻唱這首歌。

市民張先生走出劇場還意猶未盡,激動地說,這樣的演出接地氣,深圳的故事深圳的歌、深圳的歌手唱深圳,唱到了深圳人的心裡,把我們拉到了奮鬥與創業的場景裡,是對特區勞動者的真實寫照和精彩演繹,唱出了特區人的光榮與自豪、信心與士氣。

本次活動總導演、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龔道,被演藝人員的表現和觀眾的熱情所感動,她說:「舉辦這次系列活動,意在增強市民對所在城市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鼓勵特區人在追夢路上加油前行。」

據悉,本次「首善之區、築福先行」深圳經典永傳唱系列音樂會還將在南園、梅林、香蜜湖、蓮花等街道共演出7場,是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的、獻給深圳市民的文化福利。

相關焦點

  • 《追夢人》:深圳人的奮鬥故事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文 韓墨/圖)11月21日晚,作為深圳歌劇舞劇院成立以來的首部大戲,舞劇《追夢人》在深圳大劇院拉開了一連5場的演出,演出將持續至11月25日。 《追夢人》是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原創現當代舞劇。
  • 一條深圳河「流出」四個故事 第21期深圳水文化大講堂開講
    原標題:一條深圳河「流出」四個故事第21期深圳水文化大講堂開講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11月14日上午,由深圳河灣流域管理中心(市治河辦)與深圳商報聯合舉辦的深圳市水文化大講堂第21期活動在市水情教育展廳舉行
  • 一條深圳河「流出」四個故事
    【深圳商報訊】(記者 董思)11月14日上午,由深圳河灣流域管理中心(市治河辦)與深圳商報聯合舉辦的深圳市水文化大講堂第21期活動在市水情教育展廳舉行。這期活動以「深圳河的回眸與展望」為主題,現場通過主講嘉賓四段感人的敘述,道出了深圳河治理背後的故事。 深圳河連接深港。
  • 一個土生土長深圳人的英國戰疫故事
    "我在深圳上幼兒園、上小學,一直到中學 …… 深圳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邱帆總喜歡強調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30 年前,邱帆從深圳來到英國,與同樣來自深圳的老鄉一起讀書、經商。2016 年,他們正式成立"英國深圳商會",邱帆成為商會會長。
  • 深圳戲院民族樂團唱響深圳旋律
    深圳戲院民族樂團民樂音樂會重溫深圳40年來的發展成就。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君桐) 8月21日晚,《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戲院民族樂團民樂音樂會》在深圳戲院劇場奏響。深圳戲院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演奏了《鵬城歡歌》《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國》《客家情韻》《為生命站崗》等以地域特色、歌頌祖國、致敬醫療工作者等為主題的經典曲目,以民樂的形式帶市民重溫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取得的發展成就,為特區獻上生日的祝福。深圳戲院建成於1960年,是深圳地區最早的文化藝術場館,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與發展的見證者。
  • 到深圳圖書館,讀懂深圳經濟特區40年故事
    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9月5日起,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從文獻看深圳——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獻展」在深圳圖書館二樓舉辦,展覽時間將持續至11月10日。
  • 全景式描述深圳創新故事
    最近,深圳本土作家、《寶安日報》記者龔江南的長篇小說《離夢最近的地方》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是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主題出版物,全景式描述深圳如何創新和東方矽谷如何煉成的故事,譜寫了一曲高昂的青春之歌。
  • 《為什麼是深圳》:在一本書裡找尋「深圳奇蹟」的密碼
    從這四家企業的生動故事中我們可以窺斑見豹,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深圳市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企業家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使命感、「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在深圳四十年騰飛中缺一不可,這是對「為什麼是深圳」這一時代追問最好的回答。
  • 深圳口述史|何沐陽:我在深圳實現音樂夢想
    貳《深圳愛人》這首歌不僅承載著我對深圳的感情,也引起了每一個深圳人的共鳴。在深圳看到做音樂的希望1997年,我從深圳火車站出來,無意間在廣場聽到一首歌,是郭峰的《有你有我》。音樂帶給我熟悉的感覺,讓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放鬆許多。
  • 深圳,為什麼是深圳?
    後來那首膾炙人口的歌裡,春天的故事被簡化成了「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其實當時老人畫了4個圈,但最終脫穎而出的,卻是深圳。而深圳的特殊,就特殊在對岸是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抓住了西方工業轉型期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化工、電子等輕工業,成為亞洲的製造業中心之一。
  • 深圳歌劇舞劇院首部大戲上演!《追夢人》記錄深圳奮鬥者故事
    深圳晚報記者 馮明 攝&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歌劇舞劇院首部大戲上演&nbsp&nbsp&nbsp&nbsp《追夢人》記錄深圳奮鬥者故事&nbsp&nbsp&nbsp&
  • 以舞蹈講述深圳故事,深圳歌劇舞劇院與你相約這座《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12月11日、12日,深圳歌劇舞劇院大型原創舞蹈詩《城》將在深圳保利劇院隆重上演。這是深圳歌劇舞劇院今年推出的又一部原創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該劇以舞蹈詩的形式和獨特的視角,呈現了深圳40年來不同發展階段的華美篇章,用藝術化的手法為大眾展現作品的現實意義,蘊藏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觀念,將給予人們無盡的審美愉悅和心旌震撼。它講述的是一座城的故事,是深圳的故事,也是關於信念、夢想與追求的故事。
  • 來深圳圓鋼琴夢的19歲盲人張旦旦:「深圳,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他來自安徽農村,到深圳想圓一個鋼琴夢。四個月了,他的勵志故事、技藝,以及身殘志堅,堅持對藝術追求永不放棄,為圓藝術之夢不懈努力的精神,感動了眾多市民,也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和幫助。冬季涼風陣陣的鵬城,深圳人伸出了溫暖的手:中國著名女攝影家,特想文化集團新媒體攝影藝術總監盧雪峰,在華強北彈琴認識了張旦旦,被他的精湛的技藝,對藝術追求堅持不懈,他的坎坷人生不幸遭遇,以及為圓藝術夢經盡千辛萬苦感人故事而感動,她通過朋友圈和新媒體發文、視頻和照片,得到好友的捐款和物品,盧雪峰在園嶺處專門租了一間房給張旦旦住宿,添置家具和日用品,共花費了五千餘元;深圳市君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玲女士得知張旦旦處境後
  • 《深圳的腳步》第11期丨楊阡:用戲劇講述深圳故事,用戲劇表達深圳...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你只有試錯、只有勇敢地接受錯誤,你才可能獲得新生的機會,這是深圳特別核心的一種價值觀……」時針回撥26年,1994年,楊阡來到深圳時,心懷一個夢想,就是想做一個中國最好的地域性劇團,通過戲劇,講述一座城市獨特的故事、表達一座城市特有的精神。
  • 深圳的老街,深圳人的根
    在深圳呢,我不允許你們沒有來過這個地方。那就是深圳的東門,真的良心推薦給你們。深圳東門老街地處於深圳的市中心位置,是深圳市最古老最熱鬧的商業街。有一句話說得好:「沒到過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這句話就足以表明老街在深圳的地位。
  • 「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深圳故事
    這裡有全國最高的樓宇——五十三層的深圳國貿大廈,這棟大廈還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我第一次走在高樓林立的深圳街頭,心中產生無限的遐想,渴望能在這裡尋覓到心中的夢想......我來深圳特區是投奔在崗廈偉達電子廠當拉長的阿斌。阿斌是我高中的同學,他長得胖而矮,而我個子瘦而小,高中一年級我們便是前排的同桌。他同我一樣來自貧困的農村,都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許欽松談與深圳的藝術故事
    此次展覽邀請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省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江門、肇慶等九個地級市的52位老中青三代優秀藝術家參與。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許欽松作為本次的參展藝術家之一,講述了他與深圳這座城市的故事以及他此次的參展作品——《山中白雲千萬重卻望人間不知處》。
  • 《深圳拓荒紀實》——深圳,四十年拓荒路
    》講述的是2萬基建工程兵拓荒深圳、建設深圳的故事。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深圳拓荒崛起的40年,兩萬人40年培育了這座城市「拓荒牛」的精神,也成為深圳「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精神的重要內涵。 ——責任工程師黃詩娜 在深圳過去的四十年,兩萬人的拓荒造就了如今美麗展翅的鵬城
  • 深圳影領科技|深圳美術館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術展在京開幕。&34;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繼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獲得熱烈反響之後回到深圳,以美術作品的形式講深圳故事,頌深圳精神。用投影機投影出花瓣效果,渲染了主體氛圍,尤其是與深圳相關的深圳市花勒杜鵑也代表了深圳的精神。
  • 話劇《龍騰伶仃洋》深圳上演 再現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趙偉君) 8月7日晚,由珠海演藝集團打造、實力派演員徐經緯等主演的大型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藝術總監鄒建紅表示:「港珠澳大橋建設了15年,好多人為它奉獻了青春,我們從中看到了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昂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