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2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林芹)21日,「探訪古厝之美 熱迎世遺舉辦」——走進福州古厝大型採風系列活動,在福州開元寺啟動。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人大書畫院顧問黃賢模,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專職副主任江登峰,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省美協副主席楊東平,福建日報編委、東南網總編輯曾武華以及開元寺方丈釋本性參加啟動儀式。本次活動由海峽網等單位主辦,首站走進福州千年古剎開元寺,同時展開線上書畫影主題作品徵集評選,未來還將在開元寺舉辦優秀作品聯展活動。
微信圖片_20201222205448
據悉,本次活動以媒體採風為主要形式,輔以攝影徵集、書畫寫生邀約、圖片展等形式。旨在尋訪古厝之美,深入講述福建故事,展示福建之美,全面助力世界遺產大會的順利召開。同時,凝聚社會各方力量,關心關注福建乃至全國古厝現狀與其保護利用情況,助推古厝保護工作發展。
福州古厝保護 走向2.0時代
古建築是一個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動面孔,也是生活在歷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記憶和身份憑據。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戚公祠、林文忠公祠、馬尾昭忠祠、三坊七巷、上下杭街區、中國至今最大古代鐵佛造像珍藏地開元寺……這些歷史古厝無不訴說著福州這座城市的獨特個性。
微信圖片_20201222205443
近年來,福州古厝保護工作馬不停蹄,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計劃正在全力推進——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四地將聯合申遺;中山堂19年來首次落架大修,力爭在世界遺產大會前完工;鎮海樓上,福州古厝展示館開建;新店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獲批,將建國家遺址公園……而將於2021年6月/7月在福州召開的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更是將大眾對古建築保護的討論熱潮推向了新的高度。
福州古厝保護工作,正大踏步走進2.0時代。
走進開元寺 探訪古剎之美
「當我們來到開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們表述,大鐵佛是我們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鑄技術的證明——古建築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2019年,人民日報重刊習近平總書記的《福州古厝序》中,對福州開元寺有這樣的介紹。福州開元寺,建成已一千多年,不僅是福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寺院,還有一件世間罕見的珍寶——大鐵佛。這是佛教文化從中原延向東南沿海盛行的象徵,更是中國歷史全盛時期冶鐵鑄造業的代表遺存。但是,在20多年前,這座千年古剎內,卻存有一座三層樓的街道五金廠。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中回顧了那段歷史——「1997年,在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協調和督導下,原設於寺廟之內的五金廠,無條件搬遷,開元寺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如何保護好開元寺、利用好大鐵佛,是方丈釋本性最常考慮的問題。除了組織宗教交流活動,釋本性還曾組織過兩屆的「鐵佛研討會」,邀請來國內冶鑄技藝的專家對開元寺大鐵佛進行研究,還計劃著明年「世遺大會」召開的契機,再舉辦一次大鐵佛研討會。
如今的開元寺,正融海絲文化、城邦文化、宗教文化等為一體,成為福州古厝保護的典型樣本。
保護古建築 需凝聚多方共識
本次啟動儀式上,多方社會人士均對古建築保護提出了不少建議,主題思想便是凝聚共識不容遲疑。「保護古厝,刻不容緩!」主辦方代表、東南網副總編輯陳嶽表示,「舉辦此次採風活動,旨在引發全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福建乃至全國古厝現狀與其保護利用情況,也借尋訪古厝之美,深入講述福建故事,展示福建之美,為助力世界遺產大會的順利召開吶喊喝彩。」開元寺本性大師表示,「福州開元寺將藉此機緣,加快寺院的硬體建設,提高軟體水平,發揮作為福州四大古厝之一的優勢,為繁榮福州文化、興旺福州旅遊,為服務對外友好交往、助力世遺大會成功召開,為21世紀海絲核心區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倡議之推進,奉獻應有之力。」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活動書畫影作品均將於海峽網(www.hxnews.com)首頁專題區展出,書畫作品採取邀約制,攝影作品採用評選制,優秀作品未來將統一安排於開元寺展出。攝影作品請投稿至海峽網郵箱(admin@ hxnews.com),郵件主題請註明「探訪古厝之美熱迎世遺舉辦」徵集活動投稿。詳細活動規則請翻閱專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