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草間彌生個展 尋找波點女皇的永恆之魂

2020-11-26 中國網

國立新美術館草間彌生個展《吾永恆之魂》

一個年過80的人已經老了嗎?還會有理想嗎?還能做到些什麼?當我們覺得人生和人的能力總有盡頭的時候,草間彌生則用她的作品向我們證明了歲月或許使她行動緩慢,卻無法改變她熱愛藝術的永恆的靈魂。

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在日迄今最大規模個展《吾永恆之魂》於國立新美術館拉開帷幕,展期長達三個月,吸引了大量海內外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坐落於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已成為日本藝術展覽首屈一指的舉辦地,如去年舉辦的三宅一生、雷諾瓦和達利展等,都廣受好評。這次草間彌生的個展作為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0周年紀念的一部分,宣傳力度和受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藝術家草間彌生

藝術家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長野縣松本市的一個貴族家庭,少年時代開始喜歡用波點和網眼進行幻想般的創作。1957年她隻身赴美,在紐約成名時期的作品鞏固了她前衛藝術家的地位。1973年再度返回日本生活至今,一直積極地活躍在藝術和文學的舞臺,近年接連不斷的巡展讓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了解並喜歡上了她的作品。2016年草間彌生入選了《時代》雜誌「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是日本真正享有國際聲譽的國寶級藝術家。

本次展覽共有三個展示場地:企劃展示室、一樓大廳和戶外展示場。企劃展示室內又被劃分為兩部分,大展覽廳裡展出的是草間彌生《吾永恆之魂》系列畫作中的132幅;其餘小廳則按時間順序展出了她早期在日本和美國的創作的90件代表性畫作、雕塑和裝置藝術作品。一樓大廳裡設有草間彌生經典的互動式裝置藝術《消失的房間》(The Obliteration Room)。戶外展示場可以看到大型裝置《南瓜》(Pumpkin)、《波點在樹上升起》(Ascension of Polkadots on the Trees)和《納索斯之庭》(Narcissus Garden)。

《南瓜》2007年 フォーエバー現代美術館450cmX500cm

戶外展示場位於美術館入口處的售票廳附近,展示的是草間彌生標誌性的作品——《南瓜》。對南瓜的偏愛源於藝術家的童年記憶,由於父母關係不甚和睦,緊張的家庭氛圍使她患上了精神疾病,爺爺農場裡的南瓜給予了她安慰。南瓜的意象在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中反覆出現,雖然都是南瓜與波點的結合,但形式卻不盡相同。本次展出的是藏於秋田縣フォーエバー現代美術館的鋼結構中空南瓜,波點部分也做了挖空處理。

《波點在樹上升起》

《波點在樹上升起》

繞道美術館的另一側,可以看到草間彌生的另一個戶外作品《波點在樹上升起》。連樹都換上了新衣,告訴我們這個地盤已被草間彌生承包了。

草間彌生1966年未經邀請自行「參加」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作品《納克索斯的花園》也被裝點在了美術館外,這些特立獨行的鏡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直到1993年她才得以正式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身價和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消失的房間》,2002年,昆士蘭州立美術館藏

進入美術館內,大廳裡是草間彌生的名作《消失的房間》。小房間是一個純白色的空間,裡面有沙發、窗簾、桌椅、櫥櫃等日常生活用品。每個參觀者可以憑門票領取一張波點貼紙,將這些波點貼在房間裡任何地方。

《消失的房間》憑門票領取波點貼紙

《消失的房間》中參觀者的自拍

隨著參觀者絡繹不絕地進進出出,純白色的房間逐漸變成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五顏六色,原本的房間真的「消失」了。其實互動一直是草間彌生作品的重要構成要素,這種體驗實在讓人驚喜。

《明日盛開的花》

重頭戲在企劃展示室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部分「21世紀的草間彌生」,即《吾永恆之魂》系列。本次展覽精選了其中的132幅掛於四面牆壁上,展廳中間放置的是雕塑《明日盛開的花》(Flowers that Bloom Tomorrow) 和《午夜盛開的花》(Flowers that Bloom at Midnight)。

不得不說草間彌生藝術上的高產是天分和勤奮結合的產物。她秉持著十分日本人的工作態度,常常一早就開始作畫,直到夜晚到來,這個態度也未曾隨著年齡而改變;她畫畫從不打底稿,靈感總是源源不斷地湧現,在下筆之前完整的畫面就已經浮現在腦海中,只需要照著畫就好。

《吾永恆之魂》展廳內

《吾永恆之魂》展廳內

《吾永恆之魂》是草間彌生自2009年開始創作、以平均2-3天完成一幅的驚人速度進行、至今已完成超過500幅的大型系列畫作,她把這個系列看作是自己70年從藝生涯的總結。本次展覽精選了S-100號((162cmX162cm)的30幅和S-120號(194cmX194cm)的102幅作品。這些畫由單色畫布打底,使用多彩的丙烯顏料,通過不斷反覆出現的抽象紋樣,如波點、曲線、眼睛等,建構出富含藝術家感情和深意的具象意象。

《吾永恆之魂》展廳內

《吾永恆之魂》展廳內

比如很多作品中都會出現鋸齒形圖案,從正方形畫布的四周向中間延伸,進而創造出另一個正方形空間;此外,草間彌生的標誌「眼睛」也大量地出現在這個系列的作品中。當然,還有她所鍾愛的波點、側臉線條、細胞等元素。

還有一些作品,通過他們仿佛可以窺探到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草間彌生提到自己不只一次想過自殺,而藝術是自己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初戀》 2012年

《我超喜歡的眼睛們》2013年

《我心之故鄉》 2012年

《給予我愛》 2015年

帶有明顯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早期作品《殘夢》 1949年

企劃展示室第二部分的主題是「20世紀的草間彌生」,展示了草間彌生早期在日本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她移居美國以後作為前衛藝術家創作的經典畫作、雕塑、裝置作品和行為藝術影片和她再次回到日本後繪畫和雕塑代表作。

《No. AB.》1959年豊田市美術館藏

《旅行生活》 1964年 京都國立現代美術館藏

《自我消融》 1966年

《南瓜》 1999年 松本市美術館藏

《無限鏡屋——充滿生命的光輝》2011年

其中一個單獨的小房間展示了草間彌生最有名的裝置之一《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ed Room),通過鏡子映射小小的燈影,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浩瀚的宇宙之中,望不到邊際。小燈不時變換著顏色,「無限」與色彩在此使人驚嘆地融合在一起。

排隊購買展覽紀念品的長龍

通常日本的展覽是禁止拍照的,而本次草間彌生展的戶外和大廳部分、以及企劃展示室內《吾永恆之魂》系列是開放給參觀者拍照的。另外,為照顧海外粉絲和遊客,展覽還提供了英語、中文和韓語的展品清單,每個小展廳還可以掃描二維碼閱讀多語言的說明,做到了儘可能的貼心。

草間彌生說:「我會在有生之年繼續藝術創作,即便在我死後那些曾付出的熾熱努力也會通過藝術觀賞者傳遞下去。我最大的心願是人類可以擁有美好光輝的未來,而人間大愛之美也將在我的靈魂中永存。」相信這也是草間彌生作為藝術家創作的初衷,也是她想通過這次展覽向我們傳達的信念吧。

(圖/文 由作者吳薇授權藝術中國獨家發布)

 

相關焦點

  • 歡迎來到波點的世界!YT搶先探訪草間彌生美術館
    攝影及版權:YT當步入電梯,美麗的紅色波點附著在鏡子上,如同縮小版的「鏡之屋」。波點一點點侵入視野之中,在與鏡面交織的空間錯覺之中入幻。草間彌生美術館內的電梯 攝影及版權:YT當波點、南瓜、鏡之屋——三種草間彌生最廣為熟知的元素碰撞時,空間在黃黑相間的色彩中不斷延伸,時間也在無限中彌散。
  • 王菀之《波點女皇》挑戰J-POP新風格跟隨草間彌生尋找音樂盲區
    王菀之推出新歌《波點女皇》致敬偶像草間彌生,不但負責歌曲的作曲、編曲和監製,更親自擔任MV導演,將一切從「東京尋找草間彌生之旅」所得的啟發傾倒於作品之中。波點可以遍地盛放全靠和慣例去衝撞—《波點女皇》歌詞草間彌生打破常規,堅持自己相信的美,並把它們打造成殿堂級藝術。王菀之在《波點女皇》中挑戰J-POP曲風,歌曲的速度感聽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配上林夕為她填的詞,唱出草間彌生傳奇的一生與對藝術的執著。
  • 草間彌生 用波點造夢
    在英國《泰晤士報》評出的「二十世紀200名最偉大的藝術家」中,草間彌生位居前列;在紐約藝評界看來,草間彌生是比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擁有更大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女王。    12月15日,草間彌生帶著她在中國的首次個展《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來到上海當代藝術館。
  • 淹沒在草間彌生的絢爛中,看八旬怪婆婆的靈魂追問
    視頻來源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翻譯 金芝仁 編輯 胡寶秀(01:55) 在世的女性藝術家中極少有取得如同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一樣的藝術與商業成就。
  • 「草間彌生 我們永遠的靈魂」展覽 明年2月東京舉行
    獲譽為「波點女皇」的草間彌生自50年代開始,就已經將自己的所有時間奉獻在藝術創作之上,並以多種媒介呈現出自己多項的標誌性創作,為藝術界留下不少影響深遠的作品。由於草間彌生自小就一直受到精神病困擾,而且有著自殺的傾向,因此對於自己能夠走過了87個年頭,熱愛藝術創作的草間彌生也直言如果不是為了藝術,自己應該很早就自殺了。
  • 那個傳說中的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在東京開了家個人美術館
    草間彌生的個人美術館於2017年10月在東京開幕了。在新宿區一堆灰色的公寓樓中,白色的美術館格外顯眼。外牆上居然沒有波點,這很不草間彌生。在印象中,草間彌生就是波點女王,她的南瓜系列和無限鏡屋系列,全部都是密集恐懼者的噩夢。與作品風格相反,美術館的外觀很樸素。
  • 草間彌生大展開幕 90歲「圓點婆婆」帶來哪些驚喜?
    近年,草間彌生個展遍布全球——泰特現代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等先後為其舉辦回顧展,而其拉丁美洲和亞洲巡迴展,更吸引200萬人次觀看。2017年,草間彌生迎來自己的美術館,讓人不免感嘆:這是個草間彌生的時代。
  • 《草間彌生 永遠的永遠的永遠》個展在日本大阪開幕
    人民網1月9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7日,由日本國立國際美術館和朝日新聞社主辦的《草間彌生 永遠的永遠的永遠》個人展在大阪的中之島國立國際美術館開幕。展出的作品以國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近作為主,使人感受到無限寬廣的想像力空間。這是草間彌生首次在大阪舉行大規模個展,因此開展當天就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 草間彌生美術館
    ,作為日本最著名,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從今年10月1日開始,在萬眾期待下,草間彌生聯合其基金會成立的私人美術館: Yayoi Kusama Museum 「草間彌生美術館」正式開放。🎫💨雖然一票難求,但是美術館票價只有一般美術館的一半,成人1000日元,學生600日元(折合人民幣60/35元),可以說是十分親民了。👀這是草間彌生獻給能夠有機會來到這裡的人們,一份包含愛意的禮物。走過,路過,可能錯過的大家,不妨跟著 The Theatre 一起先睹為快!
  • 65年200次個展,有一種「跌宕起伏」的人生叫做草間彌生
    帶著疑問,我們嘗試著在關於怪婆婆的無數條信息中尋找可能的答案。草間彌生,1929年3月22日出生,白羊座,今年已經88歲,1952年3月第一次舉辦個展,1957年12月美國首次個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7年6月在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的個展,草間彌生在過去65年裡共舉辦個展200場,參加群展307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至少有15個。2002年,草間彌生的個展數量達到16場,為歷年之最。
  • 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3月7日開展!
    2017年草間彌生在東京成立個人美術館,預約參觀需提前3個月搶票。2019年3月7日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即將舉辦草間彌生大展「愛的一切終將永恆」,我們去現場感受草間彌生的魅力。那些絢麗的畫面總能燃起人們的喜悅之情,當我們微笑著開始忘情拍照時,不正是在草間彌生的愛裡感受生命的美好嗎?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集合
    世界的波點女王,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草間彌生,她的作品鮮豔、野性、夢幻,稱她為世界上最受關注的藝術家也不為過。作為藝術家,草間彌生至今仍保持每天8個小時的創作,而她的作品也在世界範圍內開出遍地奇花,使草間的無限之夢得以無限延續。大量作品的誕生也讓草間迷們紛紛前去朝聖,甚至不惜為了和直島的南瓜合影冒著被擠進海裡危險,但世間的波點南瓜又何止直島一個?
  • 上海大田秀則畫廊 | 草間彌生個展「我對愛的憧憬全部從我內心出發」
    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草間彌生的創作至今始終充滿了活力、富有革新精神並跨越多學科,持續鼓舞與吸引著全世界人們的心。2009年,草間開始創作她21世紀作品中的代表性系列「我永恆的靈魂」 。這個系列草間起初只計劃創作大概100幅左右,但是至今為止已經創作超過了550幅,而這個數字直至今日仍在增長。
  • 草間彌生中國首展,波點太后的臆想世界(組圖)
    12月15日,「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亞洲巡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幕。這是藝術家在中國首次的大型個展,也是在中國的唯一一站,展出草間彌生一百多件作品,包括她的影像視頻、繪畫、絲網印刷作品、標誌性的巨型南瓜雕塑、大尺幅的裝置等等。SWH瀟湘晨報網
  • 【現場】草間彌生上海個展開幕:在「會跳舞的房子」裡與波點共鳴歌唱
    3月7日,「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特展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正式開幕。這是草間彌生繼2013年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首個中國大型展覽後第二次來到上海舉辦個展。此次展覽由草間彌生為上海復星藝術中心「量身定製」,呈現的42件作品除了再現草間彌生標誌性的南瓜、鏡屋、波點等元素外,還包括了專門為此次展覽特別製作的大型浸沒式、多反射場域裝置作品。
  • 草間彌生的波點
    波點圖案風靡於上個世紀60年代。而提到波點和迷幻鮮豔的色彩造型,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肯定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接下來大家看看草間彌生與波點之間的故事吧~世界著名的圓點女王、日本超級藝術天后、話題女王——草間彌生。
  • 草間彌生上海個展30萬人入場 門票收入1500萬
    《南瓜》是草間的雕塑作品,草間有「波點偏執」,南瓜讓她憶及童年的鄉間歲月,備感安全溫暖。  南都訊 記者陳曉勤 實習生陸璐 草間彌生熱潮,並沒隨著上海個展展期將盡而消退。  緣起 引進自韓國大邱市立美術館  草間彌生的個展《我的一個夢》最先於2013年7月16日至11月3日在韓國大邱市立美術館舉辦,策展人是該館館長金善姬。據悉,展覽在韓國大邱市首展時,同樣空前轟動,吸引了33萬人次入場。  草間彌生一直以來被譽為「前衛女王」,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明星藝術家。
  •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開館十周年展:一次看盡草間彌生各種面貌「わが永遠の魂」
    位於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為了紀念開館十周年,2017年春季開始展開多個特展,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活躍於世界舞臺的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
  • 日本文化之旅:從東京美術館畫廊中,淺析草間彌生的前世今生
    欲深入了解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母題──「無限」、「永恆」與「增殖」,走一趟東京早稻田的「草間彌生美術館」是最好的選擇。    東京住宅區裡的美術館  於2017年10月開館的草間彌生美術館,地址雖在東京新宿區,卻沒有鬧區的喧囂雜沓。
  • 為何這兩家美國博物館要感謝草間彌生?
    「通過這場展覽,更多新一代的參觀者都看到了草間彌生的作品,而社交媒體讓展覽的傳播變得更為快速,影響力也更大。」草間彌生展覽期間至少吸引了47.5萬人來到了博物館,成為該館歷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 舉辦草間彌生的展覽必然壓力不小,但博物館方面還是願意接受更高的挑戰。11月8日,赫許洪恩博物館將舉行"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的個展,展出這位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代表藝術家全新的場域特定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