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2020-12-21 中國·甘肅

  12月13日,我省項目建設傳來喜訊,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運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鮮奶日產能1800多噸,單體產能位列全國第三,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同時可帶動種植、畜牧養殖、包裝製造、物流運輸等多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形成「1+N」奶產業集群。

  我省是全國六大牧區之一,地處黃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會處,處於世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奶業發展,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全力推動奶業發展提檔升級。武威市搶抓機遇,2019年1月同伊利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打造現代乳產業集群。據介紹,這個項目在伊利集團上百家分公司中整體投資最大,採用先進的UHT技術消滅生鮮乳中的有害細菌,而且殺菌時間極短,營養損失少。

  乳業巨頭厚植武威,與武威市的區域特點分不開,更與近年來武威市全力以赴堅持全產業鏈謀劃和開發密不可分。近年來,武威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著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壯大「牛羊豬雞菜果菌薯藥草」十大產業,全面實施奶業振興行動。

  今年年初,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武威市謀定快動,推動項目全面復工復產,武威伊利項目提前120天竣工投產,「武威效率」和「伊利速度」共同助力甘肅奶業振興。此前,武威市已經為企業到來做足了準備。2019年5月,武威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奶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從財政扶持、生鮮乳收購、奶牛良種補貼、優質飼草產業發展等多個層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關聯企業接踵而至,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圍繞武威伊利項目,武威市涼州區和古浪縣迅速建設了總規模7.2萬頭奶牛的10個牧場,引進甘肅亞盛田園牧歌草業集團建設飼草種植加工項目。配套建設的金世泰包裝項目已投入試生產,獸藥生產線和物流倉儲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據了解,正在實施的「1+6」奶產業集群項目總投資可達85億元,全部建成投運後,年產值可達到160億元至170億元,帶動12萬頭至14萬頭奶牛養殖和60萬畝飼草基地種植,不但能夠促進武威市農業結構調整助農增收,更為我省打造黃金奶源基地奠定堅實基礎。(記者伏潤之)

相關焦點

  • 甘肅武威:打造「1 N」奶產業集群 推動生態產業快速發展
    12月13日,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黃帆 攝)人民網武威12月14日電(黃帆)12月13日,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的投產是武威市推動十大生態產業和發展生態工業的具體體現。
  • 甘肅武威探「乳業絲綢之路」:拓「1+N」黃金奶源地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14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甘肅省武威市委書記柳鵬13日表示,依託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把該地打造成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和甘肅乳都,為甘肅奶業振興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13日,該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 甘肅武威:打造祁連山「黃金奶源帶」基地
    ,10條生產線正高速運轉,經過開箱、灌裝、貼管、裝箱等流程,一瓶瓶優酸乳、純奶等產品整裝待發……2020年12月13日,作為伊利集團在河西走廊布局建設的唯一一家乳製品加工企業,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項目正式投產。
  • 我省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2020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2100億元;2022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到「十四五」末,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左右。乳品產業集群:打造我省乳品自主知名品牌乳品產業集群以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為依託,結合藜麥、紅棗、海紅果等特色雜糧和鮮乾果資源優勢,打造巴氏消毒奶、UHT奶、奶粉和特種口味酸奶。發展鮮乳製品連鎖營銷,在省內外布局連鎖店、專營店、直銷店。打造我省乳品自主知名品牌。支持低溫乳製品冷鏈建設,發展智慧物流配送。
  • 全國首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公示!武夷巖茶產業集群上榜
    2019年,「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97.53億元、居全國茶葉類第2位,在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前110榜單上位居第5位,武夷巖茶在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茶葉產業排行第1位,正山小種排行第8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啟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旨在依據各省(區、市)實際,打造集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等於一體的產業集群,從而促進產業融合、持續促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 朝陽雙塔區全力打造四大產業集群
    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為雙塔區貴重金屬產業集群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雙塔區結合實際,大力調整產業發展思路,採取招商引資與企業轉型升級同步推進的辦法,全力打造貴重金屬、冶金深加工、電子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醫療設備四大產業集群。  遼寧新都黃金公司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三級重點企業,是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一家處理難選冶金礦石的加工企業。
  • 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
    12月13日上午,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省委副書記孫偉出席並宣布項目投產。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出席投產儀式。  據了解,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總投資近21億元,一期投資近11億元已經竣工投產10條生產線,日處理鮮奶600噸,年總產值將超過10億元;二期項目投資10億元,預留生產線18條,日處理鮮奶近1300噸。武威伊利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總產值可達67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武威市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武威伊利...
    武威伊利綠色產業項目試生產  11月24日,位於武威工業園區的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如期建成並投入試生產,標誌著這一大項目、好項目在涼州大地上進入了開花結果的新階段。
  • 潮州:傾力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
    2020年8月,我市出臺《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從提升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增強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等方面繪就了一張行動路徑圖;——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提出要推進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創建國家級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示範區,加快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
  • 遵循規律打造文化產業集群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文化產業集群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經濟形式開始發展,並迅速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新一輪區域軟實力競爭的有效途徑,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繁榮及其競爭力的高低。  打造特色文化產業集群既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現實需要,也是提升文化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 鎖定五大鏈條打造石墨產業集群
    依託資源和現有企業,在鶴崗市石墨產業發展規劃中,確定了新能源、石墨烯、密封散熱、超硬和冶金耐火材料等五大產業鏈。 新能源產業鏈是打造中國石墨負極材料產業城的關鍵。目前,在石墨精粉—球形石墨—高純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動力電池產業鏈中,鶴崗市擁有球型石墨生產企業10戶,產能8.1萬噸,在建項目2個,規劃產能2萬噸;高純石墨在建項目3個,規劃產能6萬噸;負極材料生產企業1戶,產能4000噸,在建項目3個,規劃產能5.5萬噸;人造負極生產企業1戶,產能5000噸;動力電池在建項目1個,規劃產能10.2億安時。
  • 打造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和甘肅乳都 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
    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由內蒙古伊利集團投資建設。該項目是伊利集團在河西走廊布居建設的唯一一家乳製品加工企業,也是伊利集團上百家分公司中整體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項目總投資21.2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11.2億元,建設6條利樂鑽安慕希生產線、2條金典純牛奶生產線、2條優酸乳生產線,一期項目達產後可實現日產液態奶603噸,全年可達18萬噸,年總產值13億元。
  • 河北河間:打造工藝玻璃產業集群
    河北省河間市工藝玻璃製造行業起步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當地一大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河間市積極發揮工藝玻璃行業龍頭企業的創新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工藝玻璃產業集群,推動工藝玻璃製造產業提檔升級,逐步發展形成涵蓋工業儀器、工藝酒具、工藝茶具等七大類上千種規格的產品體系。
  • 上海聚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
  • 打造白羽肉雞循環經濟產業集群
    6月5日,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表示:「源源不斷的玉米、豆粕輸入聖農,就會有凍品、熟食等食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球各地,這中間靠得就是白羽肉雞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據介紹,集團的肉雞循環經濟產業集群自1983年孵化雞苗開始,按照「鑄鏈條、強配套、抓源頭、建集群」的思路,把白羽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鑄鏈條1983年,在離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城三公裡的富屯溪畔,新添了一溜不太起眼的屋舍,那裡就是集團的前身--光興孵化養雞場,專門飼養父母代種雞,孵化雞苗。第二年又增加肉雞飼養。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2020-09-0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青州全力打造「九六五三」書畫產業集群
    青州市傾力打造「九六五三」書畫產業集群2013年書畫交易額近100億元。    齊魯網2月14日訊(青州電臺張國榮)青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書畫愛好者和創作人員眾多,群眾基礎深厚,擁有「中國書畫之鄉」美稱。
  • 昔日「雁南飛」如今「鳳還巢」 西平縣打造服裝產業集群
    昔日「雁南飛」如今「鳳還巢」西平縣打造服裝產業集群近10萬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晚報記者 王冬霞 通訊員 胡軍華 張博 文/圖此前,兩人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鄉服裝產業的興起,便選擇了回鄉就業。據了解,愛慕集團作為中國內衣行業的領軍企業,於2017年11月聯手領秀集團入駐西平縣,成立了愛慕領秀智能工廠,並於今年7月正式投產,為當地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我家是西平縣出山鎮的,公司給俺安排的宿舍裡有熱水、空調,比俺在南方打工的條件好多了。」魯世榮開心地告訴記者。
  • 射陽:打造百億級健康產業集群
    本報訊 農墾麥芽、輝山乳業、慶緣康等龍頭企業引領發展,生物科技、營養保健等行業領域不斷細分,射陽港健康食品產業園凸顯磁場效應……  健康產業是射陽縣重點打造的六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射陽縣按照「差異化、高端化、集聚化」要求,著力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積極招引配套項目,推動健康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多業態融合新格局,全力打造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百億級產業集群。  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健康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6月21日第四屆道米解香大米爭霸賽落幕,射陽大米再獲金獎,「谷投味道」牌射陽大米榮獲「消費者喜愛品牌獎」。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
    原標題:紡織大省,這樣尋路「雙循環」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