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讀詩|第33天《詩經·邶風·雄雉》

2020-12-21 楚予微茫

楚予微茫

荊楚大地,予以文化

暗夜微茫,如希望點點

關注

第33天:《詩經·邶風·雄雉》

主播:薛紅

33《詩經·邶風·雄雉》.m4a

01:03來自楚予微茫

雄雉(zhì)於飛,洩(yì)洩其羽。

我之懷矣,自詒(yí)伊阻。

雄雉於飛,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雲遠,曷(hé)雲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

這是一位婦女思念遠出的丈夫的詩。

前兩章的一、二句,以鳥類起興,雄雉比喻丈夫。以鳥類起興以思念宗族故國、祖先親人的情況在《詩經》 中並非個別現象,除《雄雉》外,如《燕燕》、《凱風》、《鴇羽》、《伐木》、《小弁》等很多詩歌都是這樣。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它直接來源於遠古的圖騰崇拜觀念,以後才變得複雜和多樣化起來,思念範圍得到了擴大,而宗教意識則日趨淡薄。對此,聞一多先生在《詩經通義·周南》一文中闡述十分詳盡。

「雄雉於飛,洩洩其羽」,寫雄雉鼓翼振飛的姿態,那樣子是頗為得意的,它比喻丈夫離家外出了。作為妻子的,平素與丈夫很是恩愛,一旦分離,其憂愁牽掛之情可想而知。

她思念丈夫,望著飛翔的雄雉,孤獨苦思之情益增,因此發出了 「心中懷念我夫君,自找離愁空憂傷」的傾訴。

這四句,情景交融,物我一體,詩人在特定環境中的具體感受表現得極為充分。

丈夫為什麼外出?詩中沒有作明確交代。王先謙認為: 「案《序》:大夫久役,男曠女怨,正此詩之旨。宣公云云,乃推本之詞,詩中嘗未及之」。可供參考。

「雄雉於飛,下上其音」。「下上其音」在《燕燕》一詩中也出現過,意思是鳴叫聲忽高忽低有變化。有的注家解釋為鳴叫聲由近而遠、由大而小,亦可。此處暗示著丈夫離家漸遠。雄雉的鳴叫聲引起了詩人的強烈思緒。

「人有一種衝動,要在直接呈現於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實現他自己。」 (黑格爾《美學》)

在詩歌中,人與人的關係,往往是通過外物作為媒介而後進行交流的,意,依附於形。

所以,這裡看來似乎單純寫物,實質是為了引出感嘆之詞。正因為這種感嘆以外物為依據,因而顯得深沉有力。在思念的深刻程度上,則「展矣君子,實勞我心」比「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更進了一步。

緊接著的第三章,寫隨著時光流逝,丈夫始終不回家,婦女望眼欲穿,不禁怨嗟傷悲。心理學告訴我們: 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生理心理差異。有事業的男性,往往顯得心胸寬闊,灑脫不拘,注意力容易轉移,較多群體活動;而婦女比較執著專一,感情細膩。本詩作者生活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社會,其家庭的社會地位當較高,大致屬於貴族階層。這樣一位具有文化教養、多情善感的婦女追求著豐富多彩的感情生活,渴望丈夫能陪伴著自己,於是乎她對長年不歸的丈夫不禁產生怨恨了。

全章四句一氣呵成,感情真摯深沉,行文流暢自然,流傳至今已成為抒寫離愁別緒的名句。

最後一章,寫婦女對丈夫及其同僚們長期在外徵戰表示不滿和否定。「百爾君子」,即「所有你們這些君子們」的意思,當指在朝執政、決定並參與徵戰的人們,也包括了詩人的丈夫在內。「不知德行」句,德行,《周禮》注云: 「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德行」連語,在《大雅·抑》中也曾出現: 「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詩人認為執政者們關於徵戰的決策和行動是不符合善良的德行的。

她接著明確表示自己的看法: 你們如果不從事這種損人和貪索的戰爭,那麼,肯能無往而不利!言下之意是說你們就不會陷入長期徵戰的泥淖之中,早就安然回家與親人團聚了。這一章,是全詩思想性最強的部分,難度較大,歷來見解分歧也較大。有人認為作者應是下層勞動婦女,這四句發出了對統治階級的詛咒。這沒有什麼根據,而且過分拔高了全詩的主題。

《詩經》中反映戰爭離亂的作品不少。《君子於役》寫農村主婦傍晚見牛羊歸家,想到徵人還不得回,即景生情,語淡意濃。而《雄雉》寫貴族婦女見雄雉振翅,觸發對丈夫的思緒,如訴似怨,情真詞烈。我們可對照閱讀,鑑別異同。

相關焦點

  • 詩、易共讀――《詩經·邶風·雄雉》賞析
    《詩經·雄雉》就以周公的口吻譴責了管、蔡的疑嫉和貪求,下面我們就賞析一下《詩經·邶風·雄雉》。(一)原文:雄雉於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於飛,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莊子·達生》:「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伊:《說文》:「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從人從尹。」伊指伊尹,賢而無篡心。《孟子·盡心》:「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展:本義是舒張,引申為志滿意得。《國風·鄘風·君子偕若》:「展如之人合,邦之媛也。」《詩經·車攻》:「之子於徵,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 詩經·邶風·雄雉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雄雉詩經·國風·邶風·雄雉原文雄雉[1]於飛,洩洩[2]其羽。雄雉翻譯雄雉飛舞而起,振動它的羽翅。我有思念之情,卻是自尋煩惱。雄雉飛舞而起,鳴聲忽高忽低。就是那位君子,真正使我憂心。瞻望太陽月亮,我思悠悠不絕。
  • 《詩經》之33·國風·邶風8《雄雉》是一位婦女思念遠役丈夫的詩
    雄雉於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於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邶風·雄雉》出自《詩經·國風·邶風》,本詩描寫遠行在個的親人久久不歸,內心憂悉不安的思念感情,並斥責了造成別離的「君子」,表達了詩人的怨怒。
  • 品讀不一樣的《詩經》第十五篇:「雄雉」雄雉於飛,洩洩其羽
    《雄雉》出自詩經裡的《國風·邶風》,中心思想就是「思念」,看到這個題目難免想到鳳凰于飛,鳳和凰相偕而飛,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一般用來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幸福美滿,但鳳凰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而雉鳥卻是真實存在的,公雉鳥有著華麗的羽毛,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雄雉鳥性情耿介,古人常用它的品性比喻君子。
  • 筱青讀詩經之雄雉
    筱青解詩經:關於此詩的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思夫詩。《毛詩序》說:「《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這裡的「丈夫久役、男女怨曠」點明了此詩為婦人思念遠役丈夫的詩。其二,朋友互勉詩。方玉潤《詩經原始》說此詩為「期友不歸,思而共勖」而作,認為是朋友互勉的詩。筱青認同第一種說法,邶風寫男女私情的詩歌較多,於當地民風有關。
  • 第26天《詩經·邶風·柏舟》
    天:《詩經·邶風·柏舟》 主播:薛紅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俞平伯認為:「通篇措詞委婉幽抑,取喻起興巧密工細,在樸素的《詩經》中是不易多得之作。」(《讀詩札記》)關於此詩的作者和主旨,在歷史上曾有長期爭論。概括起來主要是兩派:一派認為作者是男性仁臣,《毛詩序》說:「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另一派認為作者是女子,《魯詩》即以為是衛宣夫人所作,說:「貞女不二心以數變,故有匪石之詩。」
  • 《詩經·國風·邶風》中兩種鳥兒的狀態
    《邶風》十九首目前讀到第八首《雄雉》,以雄雉起興,描寫其聲音時用「下上其音」,這與第三首《燕燕》相同。描寫其飛翔姿態時用「洩洩其羽」,不同於《燕燕》中「差池其羽」。雄雉於飛,洩洩其羽,下上其音第二部分 姿態「差池其羽」,應該屬於好幾隻燕子的群體性飛行狀態,至少兩隻,也就是「燕子們」,你追我趕,前前後後隨機地不停變換身體的位置
  • 第37天《詩經·邶風·旄丘》
    第37天:《詩經·邶風·旄丘》 主播:薛紅 旄(máo)丘之葛兮,何誕 此詩脈絡清晰,遞進有序,《詩經傳說彙纂》引朱公遷所謂「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諷之,四章直責之」,將其篇章結構說得清清楚楚。
  • 第41天《詩經·邶風·北風》
    第6天:《詩經·邶風·北風》 主播:薛紅 北風其涼,雨(yù)雪其雱 此詩開篇即大肆渲染背景:吹的是涼颼颼的北風,飄的是紛紛揚揚的雪。這既是實時描述,也是國家危亂之象。眾人為了逃難,呼朋引伴,攜手同行。詩中展現了一幅急惶惶四處奔逃的慘景。
  • 第35天《詩經·邶風·谷風》
    第35天:《詩經·邶風·谷風》 主播:薛紅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丈夫因境遇變化或用情不專而遺棄結髮之妻,在《詩經》這部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中已多有反映,《衛風·氓》是一篇,《邶風·谷風》又是一篇。
  • 《詩經·國風·邶風·雄雉》:什麼是君子德行?本詩的答案與眾不同
    嚴:雉,野雞雄雉於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yí)伊阻。雄雉於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本詩四段,前兩段以雄雉起興,眼前的雄雉舒暢地飛翔,歡快地鳴唱。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不在身邊的夫君,既看不到他的身影,也聽聞不到他的聲音。形成對比,表達出內心的思念,以及思念的辛苦。層層遞進。
  • 《詩經》裡最美的句子,百讀而不厭!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你贈送給我的是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爪。古代有一瓜果之類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風俗),我回贈給你的卻是佩玉。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 2018·學習《詩經》·第31天·《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學習《詩經》第31天。《擊鼓》是《詩經》《國風》第三節中《邶風》的第6篇,《擊鼓》是衛國戍卒思歸不得的詩。1.【題解】衛國兵士,遠戍陳宋,久役不得歸,懷念妻子,回憶臨行與妻子訣別之詞。《國風·邶風·擊鼓》是《詩經》中一篇典型的戰爭詩。
  • 注音版《詩經》|國風·邶風
    《邶風》是邶地的民歌,武王伐紂後,以殷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南部淇河邊)以北為邶國,不久即並於衛。因此邶地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邶風》包括《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共19篇。
  • 品讀詩經:《雄雉》——日月更迭歲歲長,悠悠相思怎能忘
    這世間有太多難以預測的變故和身不由己的離合,如《詩經》中的這首《雄雉》 :雄雉(zhì)於飛,洩(yì)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yĺ)伊阻。雄雉於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則是這塊陣地上率先的開啟者,這首詩是一位婦人思念遠役丈夫的詩。
  •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匏有苦葉詩經·國風·邶風·[12]牡〔mǔ〕:雄性鳥獸,此指雄雉。[13]雍雍:形容鳴聲和諧。[14]旦:天亮,破曉。[15]歸妻:娶妻。[16]泮〔pàn〕:冰雪融解。濟水盈滿不溼車轍,雌雉鳴叫尋求雄雉。大雁鳴聲和諧安然,朝陽初升天空破曉。男子如果準備娶妻,要趁還未結冰之時。船夫吆喝又打招呼,別人渡河我卻不渡。別人渡河我卻不渡,我要等待我的伴侶。
  • 【精選欣賞】《詩經》裡最美的句子,美到骨子裡!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你贈送給我的是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爪。古代有一瓜果之類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風俗),我回贈給你的卻是佩玉。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 《詩經·國風·邶風》十九篇總結(解讀)
    2、《詩經·國風·邶風·綠衣》:當人不在了,才明白她人的好。為什麼總是會是這樣呢?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珍惜,總是想當然的、理所當然的接受對方的關心、照顧、掛念。有一天她真的不在了,你的生命中、心中的一塊地方空了。如黑洞般無底,無知,無力!3、《詩經·國風·邶風·燕燕》:沒有不散的宴席,人也一樣,沒有永遠在一起的人。在親的人,也總要離開,更何況兄妹呢?
  • 《詩經》見證最美好的愛情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麼意思?在詩詞君看來,就是《詩經》的三百篇,都是發自人內心的真情流露,是最本能也是最真誠的情感。——《詩經·邶風·雄雉》【釋義】雄雉在空中飛翔,舒展著五彩翅膀。我如此思念夫君,給自己帶來憂傷。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 詩經當中來描寫美好的事物的句子
    ——《詩經 · 邶風·簡兮》【釋義】高高山上有榛樹,低田蒼耳綠油油。心裡思念是誰人?西方舞師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從西方((西周地區,衛國在西周的東面))來呀!《邶風·簡兮》寫的是一位女子在觀看表演時,芳心暗許,喜歡上了那個高大魁梧、威武如虎的男性舞者,於是就產生了思慕讚美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