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我國的文學瑰寶,它可以考量一個人的學識、才思和臨場應變能力。古時候的上級常常以出上聯要求對下聯的方式來測試一個人是否有才,是否可堪大用。大到皇帝欽點前三甲,小到百姓招女婿,都喜歡通過對對聯來決定。一個人的對聯對得好,對自己的前途是極其有益的。對聯發展到今天,至少有四條應該永遠固守的規則是絕對需要遵守的:
一:上聯和下聯的字數一定要想等。
二:詞性和結構要對應。
三:上聯出現過的字,不能出現在下聯中;如果是門聯,則上、下聯中的字,不能出現在橫批中。
四,要平仄相對,特別是對聯的最末兩字,一定要講究。即上聯最末一字應該是仄聲(漢語拼音的三、四聲);下聯最末一字應該是平聲(漢語拼音的一、二聲)。
其實對聯的規則還有很多,但作為現代人,能夠做到以上四點就非常難得了。
要想學好如何對對聯,最好的教材應該是清代名人李漁的《笠翁對韻》,熟讀了它,對於我們對對聯有極大的幫助。
是為拋磚引玉,望飽學之士批判指正。
下面分享一則出自於《聊齋》的對聯故事。
說有一個姓焦的書生在一個園子裡讀書,半夜有兩個絕色美女來逗引書生。書生知道她們是狐妖,就嚴正地趕她們走。大點的美女就說:「你也算是名士了,我出個上聯,你能對上我們就走。」於是出了個上聯:「戊戌同體,腹中止欠一點」。書生心情鬱悶,好久對不上來,女子說:「我替你對了吧!』己巳連蹤,足下何不雙挑『。」此二狐妖也算性情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