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廂區鞋企的電商部辦公一角。楊華攝。
在福建莆田市城廂區,傳統企業與網際網路融合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這裡網貿的氛圍非常濃厚,這裡也是莆田市電子商務發展最早的地方,2014年,城廂區入選首批福建省電子商務示範縣(市、區),成為莆田市唯一入選的縣區。
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加速擁抱網際網路。莆田城廂區政府黨組成員、莆田華林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偉國介紹,目前該區有才子、聖邦、沃特等傳統工業企業紛紛觸網求突破,註冊獨立電子商務貿易公司。今年共新增11家,其中鞋業的有7家。僅聖邦服飾2014年電商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今年1-8月份銷售已達1.07億元,預計全年電商銷售將突破1.5億元。
張偉國說,在區經貿、安福管委會及油畫城管委會等政府部門的有效引導下,本土部分工業企業、貿易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已經有效整合對接,善融商城與油畫產業等已成功對接,還有香儂貿易和立翔鞋業、永德體育和飛天等項目都有了深度合作,為傳統企業產品銷售謀劃新出路。
網際網路+特色產業 助力產業轉型
隨著新南油畫城的成功推廣,全市油畫產業在油畫城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效應良好。博譽油畫已在建行善融商城上開售,還有天頂山畫廊、博藝畫廊、阿Q藝品堂、八方畫廊等20來家油畫也開設淘寶店,開設線上銷售渠道。
據莆田市三威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華介紹:「我們企業也是莆田鞋業的一個代表,都以外銷為主。外銷這幾年隨著原材料的成本和勞動力的成本不斷增加,外銷基本上越來越難以生存。我們現在也是兩條腿走路,嘗試從網際網路平臺上去走。」
新產業:政府搭臺 企業唱戲
城廂區的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積極藉助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集聚發展的資源優勢,突破傳統思維,突破產業界線,尋求合作模式。另據城廂區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城廂區呈現三個特點,一是訂單對接。轄區運營類電子商務企業上百家,規模比較大的年銷售量高達五六億元,單企業年銷量較多的有上百萬雙,但這些企業下單都在溫州、廣州等,面臨下單遠、監控難、成本高、跟單貴等問題。轄區鞋業企業與電商企業若能實現訂單合作,既能發揮鞋企精湛的製鞋技術,也能避免遠單的各種成本,還能增加鞋企產值。目前米蘭奧、匯美等大型電商企業都開始嘗試在本土下單生產。
二是運營託管。轄區居多傳統製造企業都有自主品牌,但多受困於品牌培育難度而沒有好好經營自主品牌,更因為沒有專業團隊和專業的運營水平,觸網的自主品牌寥寥無幾。生產是這些傳統製造業的強項,運營是電商企業的強項,二者結合起來,傳統製造業的自主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指日可待。
三是平臺推廣。目前電子商務逐漸從PC端普及到移動端,從依賴淘寶等大型平臺到自主微商城平臺的應用,電商模式越來越豐富,渠道越來越廣。傳統產業正充分與轄區電商平臺開發企業合作,開發自己的產品推廣微店、微商城以及分銷商城等,或者將自主產品在別人的平臺上上線推廣,多方面推廣產品銷售渠道。
張偉國說,為了鼓勵傳統企業觸網,去年,城廂區出臺《關於扶持城廂區電子商務企業的若干實施意見》,區政府每年安排1000萬元電子商務專項資金,連續3年滾動用於支持電商產業發展。目前,城廂區已經制定專項扶持政策,一是對工業剝離電商獨立法人企業,在天貓、京東等各大平臺設旗艦店、專賣店,將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開辦費補助,零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開辦費補助直接增至10萬元。二是對自主品牌商標升級予以補助。三是對剝離成立的電商零售企業,按其零售額首次突破5000萬元、1億元、5億元以上等,分別獎勵3萬元、6萬元、9萬元。四是對接本土訂單的補助,電商本土下單量突破1000萬元,即可從市區兩級獲得15萬元的補助,多下訂單多補助,最高可達100多萬元。
福建省匯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傑說,如果光靠企業經過四五次的轉型,可能就倒掉了,政府對我們有很多推力,省政府、市政府、區政府都出臺了很多電商扶持政策。
張偉國表示,針對高新技術轉化率低的問題,接下來區政府會拿出一筆錢來解決雙創孵化的基金問題。(林劍冰 黃小燕 黃長秋 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