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這是一個年輕的節日,
也是一份最古老的牽念,
秋分這天,
我們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第一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日期為公曆2018年9月23日,農曆戊戌年八月十四。
今年9月23日「秋分」,是一年一度的農民豐收節。我市淇濱區、濬縣、淇縣都以獨特的方式慶祝這個特殊的節日。
9月23日,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淇濱區分會場開幕式在淇濱區崗坡村舉行。
石磨麵粉、旱地小米、農家粉皮、脫毒紅薯……30多家參展商帶來的農特產品引得市民紛紛前來選購。
據了解,淇濱區分會場公設三大活動板塊
(1)農產品質量安全入創建及農業法律法規宣傳,以展板形式展出。
(2)農民豐收節文藝匯演。由益農信息員為主力的農民豐收節文藝匯演活動,挑選展示「三農」情懷的優秀文藝節目,充分發揮農民的智慧,讓農民真正成為節目主角。
(3)本地名優特新農產品展銷。
展示淇濱區農優特新產品,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進程,農產品由全市益農信息社、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提供。
9月23日,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鶴壁濬縣分會場開幕式在濬州廣場舉行
近50家參展商前來布展,現場人頭竄動,市民們紛紛詢問、選購自己心儀的產品。
據悉,濬縣分會場公設四大活動板塊兒: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及農業法律法規宣傳,以展板形式展出。
2
---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放心農資及社會化服務推介。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和放心農資。
3
---農民豐收節文藝匯演。由益農信息員為主力的農民豐收節文藝匯演活動,挑選展示「三農」情懷的優秀文藝節目,充分發揮農民的智慧,讓農民真正成為節目主角。
4
---本地名優特新農產品展銷。
展示濬縣農優特新產品,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進程,農產品由全縣益農信息社、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提供。
9月21日上午,淇縣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在靈山街道趙莊村舉行。
為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淇縣舉辦為期3天的「中國農民豐收節」,迎大慶、頌朝歌、慶豐收。
據了解,本次農民豐收節設有慶豐收、品豐收、頌豐收、樂豐收、曬豐收、憶豐收等活動,現場既有熱鬧喜慶的歌舞、戲劇表演,又有各類農副產品供遊人品嘗,還有眾多合作社帶來的地方優質特產展銷。此外,農民豐收節上的農耕用具展也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歷程。
近年來,淇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糧食總產持續穩定在29萬噸以上,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不斷湧現,農業產業化經營蓬勃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農村電商蓬勃興起,農村成為創業創新、投資興業的熱土。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頒證、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村「三變改革、五大合作」等工作順利推進。農村公路、安全飲水、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全面覆蓋,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該縣先後獲得全國農產品上行百強縣、全國首批電商進農村示範縣、全省美麗鄉村示範縣、全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10餘項市級以上榮譽。
開幕式上,淇縣縣委書記王海濤向趙莊村頒發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牌匾。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9月23日15時50分將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入秋」。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隨著「秋分」到來,冷空氣日漸活躍,降溫速度越來越快,晝夜溫差加大。
小編送你一份溫暖秘籍
衣著
所謂「春捂秋凍」,深秋季節衣著過少,也容易導致感冒。所以,秋冬保暖防寒要懂得拿捏尺度,不要只顧風度不顧溫度,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減衣物。
飲食
秋意漸濃的現在可不能再像盛夏那樣貪圖冷飲,就算想喝飲料,也應該選擇牛奶、奶茶等等熱飲,暖胃又暖身。秋冬季節,可以適當多吃一些溫補食物,譬如羊肉、鵪鶉和海參。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的食物,產生的熱量更多,禦寒效果更好。
運動
秋冬要注意多活動手腳,如搓手、跺腳等。秋季鍛鍊不應做高強度運動,應重視耐寒鍛鍊,如登山、長跑、騎車、散步等等。同時還要注意運動後容易出汗,而且秋季乾燥,要多注意補充水分。
起居
秋冬應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前可用40度左右的熱水泡腳,有利促進血液循環,溫暖手腳也可幫助入眠。
秋季早晚氣溫變化較大,不要貪涼,夜溫低要蓋好被褥,以免受涼。室內溫度溼度要適宜,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之間,溼度在50%~60%左右。
來源:鶴壁日報、淇河晨報、鶴報融媒體記者李覬、馬龍歌
編輯:吳珍
總值班:李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