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圖書館2018年「十大創新」盤點

2020-12-14 騰訊網

圖書館內景。

提前入館1小時。

「40年·40本——記錄深圳」入選圖書展。

深圳圖書館館藏選目提要(1978-2018)。

走進且停亭,講述「我與深圳」的故事。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15周年。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奮力而為、先行先試,做出了諸多有益探索,是國內公共圖書館領域先進理念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是各種新技術應用的先行者,也是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機制的探索者與變革者,彰顯了深圳的創新氣質和文化活力。

深圳圖書館作為「圖書館之城」中心館和龍頭館,秉承「服務立館、技術強館、文化新館」理念,以建設與「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圖書館為目標,持續、全面、多層次開展創新,惠及市民、服務社會,在2018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年伊始,我們特別盤點了深圳圖書館2018年的「十大創新之舉」,以此來迎接全新的2019年。

創新1

評選「40年·40本」圖書

積澱城市記憶

為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市社會科學院、深圳圖書館聯合舉辦了「40年·40本——記錄深圳」書目評選活動。以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線下投票等多種形式,分別產生了專家評選榜(20種)、圖書館行業榜(10種)、市民熱讀榜(10種)3個榜單。最終,《深圳十大觀念》《花季雨季》《深圳口述史》等優秀作品上榜,寄託了深圳人對改革開放的深厚感情以及對自身歷史的追問。2018年12月18日晚,「40年·40本——記錄深圳」入選圖書的作者代表,在深圳圖書館與市民分享了他們的創作心得和感悟,重溫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城市變遷和社會發展。

創新2

走進且停亭講述「我與深圳」的故事

2018年4月23日,深圳圖書館啟動「我與深圳——說出你的故事」活動,利用位於深圳圖書館二樓的且停亭,面向市民公開徵集個人與城市發展的故事。5個多月共收集到市民音頻作品891條,並評選出「十佳講述人」。891個故事,涵蓋了青春、奮鬥、親情、友情、愛情、閱讀、回憶、憧憬等諸多主題,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人們熱愛這座城市的理由。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深圳40年」攝製組還對該活動進行了採訪拍攝。

創新3「新書直通車」

創新紙質圖書全流程服務「哪兒借哪兒還」這個傳統認識,隨著「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的推進和城市自助圖書館建設在深圳早已成為歷史。在「通借通還」基礎上,由深圳圖書館牽頭,市、區館共同推進的預借服務,以及其後增加的「快遞到家」服務,完整解決了送書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問題。

2018年,深圳圖書館「新書直通車」項目讓紙質圖書服務又向出版發行環節延伸——每年精選上萬種新書目錄,分期推送給讀者;讀者選定後,由圖書館快速採購、快速編目、快速加工,並按照讀者選定的方式,對接預借服務體系,送書到家或服務網點,最快可讓讀者3天內就拿到所選的與書店同步發行的新書。

創新4

虛擬讀者證「圖書館之城」進入「無卡時代」

「深圳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更名為「深圳圖書館·圖書館之城」,成為「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的主要移動服務門戶。2018年4月,深圳圖書館與騰訊公司啟動「圖騰」合作計劃,10月底推出了基於實名認證技術的虛擬讀者證申辦服務,從辦證起就讓「圖書館之城」進入「無卡時代」,市民憑手機即可快捷使用圖書館各項服務,走遍「圖書館之城」。

創新5

提前1小時入館

打破常規彰顯以人為本精神

針對讀者提前排長隊入館的情況,自2018年5月起,深圳圖書館試行每周逢雙休日8:00提前開放1至5樓服務區。提前1小時入館可使讀者流量高峰幅度降低,排隊入館時間減少,但進館總量上升。創新的精細化服務,打破圖書館服務常規,彰顯了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精神。

創新6

出版《深圳文獻·深圳圖書館館藏選目提要(1978—2018)》

深圳圖書館通過組織檢索全國公共、高校圖書館與深圳相關的7萬餘條書目數據,經層層篩選和專家推薦,精選出重要文獻820種,以書目、書影和提要等形式,2018年11月正式出版《深圳文獻·深圳圖書館館藏選目提要(1978—2018)》。

這是深圳圖書館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要出版物,首次全面梳理、篩選改革開放以來與深圳主題相關的優質文獻,展示了40年來深圳城市發展脈絡與風貌。

創新7

開辦「詩詞鑑賞與寫作研修班」創新讀者活動模式

2018年 3月,「深圳學人·南書房夜話」第六季以研修班的形式啟動,邀請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沈金浩、知名學者徐晉如等領銜授課,並穿插北上廣等多地學者的對話與交流。研修班面向市民公開招募學員,社會反響熱烈,目前已成功舉辦18期,授課內容和師生優秀作品將結集出版。

深圳圖書館致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連續5年推出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共計150種,連續開展「傳統中國文化年」系列活動,以及長期舉辦人文講壇、「閱讀·深圳」經典詩文朗誦會、經典民樂賞析、經典誦讀等閱讀推廣活動,為市民提供學習和體悟優秀文化的渠道和場所,堅定文化自信。

創新8「閱在深秋」

打造「圖書館之城」閱讀嘉年華

作為深圳讀書月「圖書館之城」系列活動的重頭戲,2018年11月3日,「閱在深秋」公共讀書活動在深圳圖書館水幕廣場舉行,以「體驗閱讀之美」為主題,全市13家公共、高校圖書館精心策劃打造15個各具特色的閱讀區,打造「圖書館之城」閱讀嘉年華,吸引了約2.5萬名市民參與。

「閱在深秋」活動以全城聯動形式集中開展圖書館閱讀體驗活動,向市民推薦閱讀資源,提供閱讀指導,宣傳圖書館服務,讓廣大市民體驗屬於深圳的閱讀之美、圖書館之美。

創新9「最美小圖書館」評選

聚焦基層體制創新與形象提升

當代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已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優質「資源」,而街道、社區等基層圖書館作為貼近市民的公共文化體系末梢,更是「圖書館之城」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

聯合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深圳晚報社主辦的「最美小圖書館」評選活動,把握時代脈搏,評選出「最美小圖書館」「閱美人物獎」「閱享空間獎」「閱讀品牌獎」「最受市民喜愛小圖書館」五大獎項,帶領市民走進「小而美」的城市閱讀風景。

創新10

開放的「圖書館+」

廣泛聚合優質資源

深圳圖書館秉持「圖書館+」理念,在體系建設、空間營造、閱讀推廣、服務創新、新技術應用等領域與200餘家機構開展合作。例如,深圳圖書館與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打造法律分館,與深圳實驗學校聯合建設首個「深圳圖書館青少年閱讀基地」,與深圳市關愛辦、寶能慈善基金髮起主辦「鵬城小書屋」流動捐書計劃,並通過搭建「閱讀推廣合作平臺」,積極聯合社會各界,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廣泛匯聚優質資源,構建「學習型社會」,為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李福瑩 肖永釤/文 陳彥/圖)

(李福瑩 肖永釤/DIV/DIV/DIV)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十大創新藥物」簡要盤點
    【中國製藥網 行業動態】2019年1月8日,第十一屆健康中國論壇在北京舉行,就健康中國戰略的醫療改革、醫藥政策、慢病防控等多個話題進行深入解讀和探討。此外,會上還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創新藥物」等公益榜單。筆者對這十大創新藥物進行簡要的盤點。
  • 2019深圳十大「最美校園圖書館」評選結果出爐(附詳細名單)
    11月26日,「看見城市的光——2019最美校園圖書館」頒獎禮在深圳中學舉行。經過近2個月的評選,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等10家校園圖書館脫穎而出,成功獲得「2019最美校園圖書館」殊榮。
  • 李小甘向深圳圖書館捐贈個人著作
    12月9日,李小甘同志著作捐贈儀式在深圳圖書館舉辦。深圳市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李小甘出席並向深圳圖書館捐贈由他主編或撰寫的著作10種。
  • 安徽十大圖書館排行榜:安徽著名圖書館有哪些及合肥知名圖書館推薦
    合肥是著名的科教城,作為安徽的省會,合肥有著不少高校,那麼你知道安徽有哪些圖書館?安徽比較有名的圖書館在哪裡?除了安徽省圖書館、安徽大學圖書館、安徽農業大學圖書館你還知道安徽有哪些圖書館麼?下面本文盤點了安徽十大圖書館,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 到深圳圖書館,讀懂深圳經濟特區40年故事
    本次展覽以2018年出版的《深圳文獻·深圳圖書館館藏選目提要(1978-2018)》為主體,精選部分具有較強權威性、時代性、本土性、影響力的書籍,同時展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縣誌、族譜、地圖、老報刊等珍貴文獻,旨在通過文獻視角追尋深圳城市發展脈絡,展現深圳歷史文化風貌和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偉大曆程與成就。
  • 漢語盤點: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中國日報12月20日電(記者 鄒碩) 作為「漢語盤點2018」活動最具網絡特色的組成部分,2018年12月19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網絡用語大多幽默風趣、風格鮮明,是網際網路語言生活方式的代表性特徵之一。它們的來源多種多樣,或為網友有意設計,或為無心之作。
  • 2018年,書法界十大事件盤點
    原標題:2018年,書法界十大事件盤點 (導讀:2018年過去了,中國書法界在2018年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下面為您盤點。) 2018年,書法界十大事件盤點 2018年過去了,中國書法界在2018
  • 深圳長藤青的天氏茗茶榮獲「2018中國武夷巖茶十大品牌」
    深圳長藤青的天氏茗茶榮獲「2018中國武夷巖茶十大品牌」 時間:2021-01-06 09:17:12 來源: 熱烈祝賀深圳市長藤青實業旗下品牌「天氏茗茶」榮獲 」2018年度中國武夷巖茶十大品牌
  • 深圳圖書館數字資源年度館外訪問量創新高
    記者從深圳圖書館獲悉,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24 日發稿時,深圳圖書館數字資源 2019 年年度館外訪問量突破 100 萬人次,相比 2018 年增長 25%,創歷年新高。市民只需免費辦理一張深圳圖書館的讀者證,就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免費利用這些數字資源。而辦證的途徑更是方便快捷,市民既可以到深圳圖書館或附近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辦理讀者證,也可以通過 " 深圳圖書館 | 圖書館之城 " 微信公眾號在線辦理虛擬讀者證。
  • 漢語盤點:2018年十大新詞語發布
    中國日報12月7日電(記者 鄒碩)作為「漢語盤點2018」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十大新詞語是:進博會、直播答題、信聯、政治站位、限競房、消費降級、中國農民豐收節、貿易霸凌、大數據殺熟、冰屏。新詞語是當下社會生活變化的鏡像。
  •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12月21日 HuangJiang來源:天氣網
  • 深圳這座圖書館實在太「好看」了!
    在6層樓高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裡,一層比一層更安靜。師生在外面的世界穩步前進,圖書館卻像個被隔絕的桃源。這樣一座「知識的殿堂」,守住了多少求知若渴的靈魂,又將多少底氣賦予那些即將開啟人生新旅程的學子。國際化設計先行先試港中大(深圳)圖書館位於學校中央大道北側,是該校「山麓建築」之一。
  • 深圳美術館新館與深圳第二圖書館10月動工
    原標題:「龍華兩館」10月動工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美術館新館的建設備受關注。記者4月23日從市建築工務署獲悉,位於龍華區的深圳美術館新館與深圳第二圖書館(簡稱「龍華兩館」),將於今年10月同時動工建設。
  • 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深圳每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
    2003年,深圳市「圖書館之城」建設正式啟動,2004年納入深圳市委、市政府實施的「文化立市」戰略框架。2005年深圳圖書館新館建成開館,2006年深圳科技圖書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正式成立並納入公共圖書館系列。十年築書城。「截至2018年3月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40個,基本實現每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的目標。
  • 漢語盤點:2018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
    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鄒碩)作為「2018漢語盤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12月14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流行語為:憲法修正案、命運共同體、進博會、貿易摩擦、錦鯉、板門店宣言、立德樹人、「一箭雙星」、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 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錦鯉、確認過眼神、槓精等上榜
    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錦鯉、確認過眼神、槓精等上榜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4日 消息:流行語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從流行語中可以窺見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
  • 年度盤點:2018令人矚目的十大藥企品牌
    對此,筆者根據以上信息作了2018年醫藥行業裡令人矚目的十大品牌,希望對業內有所參考。(年度盤點:2018令人矚目的十大藥企品牌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1   國藥控股   2018年10月,國藥控股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佳僱主榜單。
  • 教育部發布2018年度十大流行語
    近日,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包括:憲法修正案、命運共同體、進博會、貿易摩擦、錦鯉、板門店宣言、立德樹人、「一箭雙星」、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深晚報導|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
    6 月 22 日,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以下簡稱 " 兩館項目 ")舉辦了 " 送清涼、送祝福 " 工友慰問活動暨 " 黨建 + 安全生產月 " 安全應急演練活動。
  • 深圳中院 | 2018年破產審判工作情況及十件大事
    自1994年至2018年,深圳法院的破產審判工作已經走過了整整25年,歷經了1988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和2007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即自1994年至2006年,深圳法院共受理各類破產案件53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