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綠樹成蔭、一步一景……馬駒橋鎮傾力打造的萬畝郊野溼地公園新晉網紅打卡勝地,成為市民家門口休閒觀光、避暑納涼好去處。如今,該公園與東南郊溼地公園相連,形成完整的綠地系統,為副中心再添城市「綠腎」。
該建設項目以「醉美溼地,靈動鄉村」為設計理念,全力打造一處森林公園、運動公園、人文公園、海綿公園,突出空氣、朝氣、人氣、靈氣的主題。整個公園包括入口景觀區、集中活動休閒區、小型植物園區、溼地科普教育區、溼地野趣保育區、溪流溼地區、花卉植物觀賞區等,共有5個入口,市民可自主選擇其一進入遊玩。
從公園南區進入,四塊規劃溼地水域建有多個綠色島嶼,配以純色花卉植物,一派「百花群島」的景象。溼地與島嶼之間穿插著步道,使遊客能步入島中臨水觀花,進一步親近大自然。
位於西南角區域的藍調漫步花海景觀,由於地處一隅,相對獨立。尤其是大片蘭花鳶尾,非常浪漫。
從公園北區一路步行至公園中央,這裡有一大片人工湖。湖邊就是曲水流觴廣場,牆上印有王羲之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在一片綠樹花海之中,別有一番韻味。
園區東北角利用多個魚塘水面整合設計,結合平原造林原有植物,打造賞魚之樂和柳浪綠堤的特色景觀。湖邊還設計了觀景臺,待湖內注水後,就可以在觀景臺欣賞湖光風景了。不僅如此,公園步道還配備了黑、白兩色路燈。黑色燈杆代表公園主路、白色燈杆代表公園林間小路。
「這裡真是滿園夏花,綠意窈窕。即使天氣非常炎熱,可公園裡還是非常涼爽,處處散發著芳香,一派恬靜的田園景象。」前來逛公園的市民們讚嘆不已。
據介紹,馬駒橋溼地公園北至涼水河、南至漷馬路、東至京津高速、西至六環路,總面積達11755畝。其中,一期緊鄰涼水河、六環和京津高速,位於馬大路北側,面積為5847畝;二期位於馬大路與漷馬路之間,面積為5908畝。公園遵循「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規劃設計原則,設計方案分三個部分,包括溼地區域與原造林因地制宜相結合、最小人工幹預的溼地生態手法,同時整個園區設計結合雨水花園及海綿城市的新理念和新技術,進而構建了一個具有地域文化特徵、完善的生態修復和休閒遊憩功能的大型郊野溼地公園。
馬駒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園與東南郊溼地公園相連,彼此之間形成完整的綠地系統,涼水河綠化景觀帶和北運河溼地公園成為聯繫兩者的紐帶,使城區內系統和城區外系統相互串聯,形成完整的綠地系統。」
來源:通州時訊
通州融媒體中心記者:代金光 張鐵媛
攝影:常鳴
編輯:耿海燕
責任編輯:劉天澤